一、本选题的意义。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巨大渗透力和影响力,无处不在,信息化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力量。充分认识加快环境信息化建设在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驾驭好信息化,落实“信息强环保”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信息化作为环境保护的新兴阵地,代表着环境保护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代表着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崭新动力,代表着环境保护事业的最新水平。环境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为环保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保驾护航。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作为环境信息化最为突出的应用,对环境监管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利用现代监测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排污单位实行全程监督控制的管理系统。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更加科学、准确、实时地掌握重点污染源的主要污染源排放数据、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对于强化环境监管措施与手段、有力查处环境违法、监督落实污染减排的各项措施,确保污染减排工作取得实效、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系统在应用中将对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将产生严格的约束和限制作用,有效提高环保部门监管能力和手段,提高现有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也将对排污企业的排污费征收、排污超标的罚款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的控制。校园秋景
而对于污染源信息及监管人员信息的管理则是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中不可缺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传统模式下利用人工进行信息管理存在着较多的缺点,如:保密性差,效率底,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还不便于更新,查找,维护等。而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管理有着速度快,储存量大等许多优点,且保密性好,帮助我们处理信息及时、便捷,提高了环保监管的效率,增加了执法工作的准确性,使环保工作更加科学化、正规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的要求。
二、中国环境信息化的发展及国内外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研究。
西湖美景作文
1.中国环境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的环境信息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20多年来,环境信息化
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环境信息机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初步建成了涵盖国家环保部及全国各环保厅(局)的广域网系统;组织开发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应急管理、排污收费、污染投诉、建设项目审批、核与辐射管理等一批业务应用系统,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形成规模。但是,环境信息化建设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机制不顺,基础能力薄弱,机构队伍不够健全等问题。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全国第一次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就指出,环境信息化建设要紧密围绕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服务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服务中心工作提供更好平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实施“信息强环保”战略,加快推进信息化与环境保护业务工作相融合,以信息网络设施和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环境保护电子政务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应用效能为核心,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全面整合、广泛共享和充分利用环境信息资源,提升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的信息化水平,构建先进完备的“数字环保”体系。到2015年,力争建立起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形成合理顺畅的工作机制,建设覆盖全国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环境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化和信息服务规范化的“数字环保”体系。
2.国内外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研究。复读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趋势的逐渐扩大,使得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信息不断增加并急剧膨胀,人们能够获取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多,传统的人工统计、保存信息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的需求。计算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由于计算机迅速、准确为信息收集、加工、使用、查询提供可能。从而避免了人为因素所造成数据的遗漏、误报,传统纸媒介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难于共享汇总,其统计的正确性也难以考证等缺陷。
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始于1954年,当时美国首先用计算机处理工资单。40多年来,计算机在处
理管理信息方面发展迅速。例如,上世纪60年代美国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应用项目不到300项,到了1975年达到2670项。而现在,美国在财务会计的信息处理上90%的工作由计算机完成;物资管理中80—100%的信息处理由计算机完成;计划管理中则是80—90%。据计算机应用方面发展较快的国家统计,计算机用于信息管理的约占80%;而计算机被发明的最初所赋予它的功能,科技运算的仅占8%;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也只占到了12%,可见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计算机应用
的主要方面。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虽然起步较晚,近几年发展却较快,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为信息处理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手段,对于推动我国管理信息、处理信息的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现称环保部).环境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2000
[2] 国家环保总局(现称环保部).国家环境信息“十五”指导意见.2005
[3] 国家环保总局(现称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信息系统(金环工程)总体规划.2005
[4] 国家环保总局(现称环保部).环境信息管理办法.2005
[5] 中国标准出版社.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2000
[6] 刘建.计算机与现代管理信息化.实事求是1999(01),电子文献
[7] 杜栋.环境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我懂得了珍惜时间作文500字
[8] 宋铁栋(环保部信息中心主任).加快建设适应环保历史性转变的信息化体系.环境保护.2008(01)
[9] 广东省环境信息中心. 数据仓库——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数据环境目标. 环境.2006(s1)
座机转接到手机怎么设置[10] 邓建平.浅议环境信息化建设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006(s2)
[11] 张学雷.省级环境在线监控数据库平台建设与应用.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12] 江耀慈.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设备管理与维修.2003(09)
咖啡的成分[13] 崔震宇.信息化在现代环境监察执法中的应用与建设.云南环境科学.2003(s1)
描写春天的短句子
[14] 魏东.基于B/S体系的MIS开发系统模型的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2002
[15] 高钰莹.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今日科苑.2008(08)
[16]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区县级环境保护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环境保护.1999(06)
[17]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基于的SQL服务器与Excel的数据交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提酒词
[18] 刘涛.基于Internet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武汉理工大学.2006
[19] 马味.基于B/S模式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2009
[20] 武汉理工大学.Excel到SQL Server数据库的数据导入导出技术研究.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03)
[21] James A.O'Brien.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ystems.11th 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2
[22] Thomas r. peltier.information curity hstein associates inc. 2001
[23] H.m.hassan & charles hutchinson.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 making. a world bank publication. usa. 1995
[24] Willian k. michener. james w.brunt & susan g. staffor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ecosystem to global scales. taylor & franics ltd, london. britain. 1994
[25] Mcleo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intice hall. 1998
[26] Michael f. worboys. gis. a computing perspective. taylor & franics ltd. London. britain. 1995
[27] Robert laurini. derek thompson. fundamentals of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academic press. london. 1993
[28] Chung W C. Lau H. Development of an architecture for a hybrid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 2000
[29] Ales Spetic.Jonathan Gennick. Transact-SQL Cookbook .O‘Reilly. 2002
[30] Abraham Silbersatz HenryF.Korth S.Sudarshan. Databa System Concepts. U.S. 2002
四、论文(设计)研究设想。
本课题的是通过对中国环境信息化整体情况的把握,从而对环保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探讨该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论文的内容将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进行总体概述,进而引申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管理,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设计环节,并结合相关计算机知识研究环保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管理与实现。
本文的简要提纲如下:
第一章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发展概述
第二章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中数据信息分析研究
1.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中数据信息的特征分析
2.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中数据信息的关系研究
第三章污染自动监控系统信息管理设计总体思路
第四章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的具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