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居环境地形与气候适宜性分析

更新时间:2023-07-04 05:14:01 阅读: 评论:0

安徽省人居环境地形与气候适宜性分析
沈非1,2,李大伟1,黄艳萍1,任雅茹1,卢杰1
(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惠州西湖2.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3)摘要:运用GIS 技术,基于250m×250m 栅格尺度,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测度了安徽省地形
起伏度和温湿指数,分析了其空间分异格局,定量评价了安徽省人居环境的地形适宜性与气候适宜
性.研究表明:安徽省地形起伏度与温湿指数区域间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态势;地
声乐形高度适宜区范围较大,人口分布较多;年均气候适宜性较好,舒适度较高;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如何乘坐高铁明显;气候条件没有对全省人居环境造成限制性影响.
关键词:人居环境;地形;气候;适宜性;安徽省今日高速免费吗
纵纹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72(2018)06-0088-07
0引言
人居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1].地形、气候作为人居环境中最为重要的自然基础背景,直接关系着人类宜居的质量,故而早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自1948年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割切深度概念以来[2],学者们开始以地形起伏度为切入点,从全球、国家、
车铃
省市及县域等不同空间尺度探索地形对水土流失[3,4]、生态环境[5,6]、农业生产[7]、人口分布[8,9]及经济发展[10-12]的
影响.气候适宜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20年英国学者洪特等提出的有效温度概念[13].此后,Brunt 于1945年较早分析了气候和人体舒适度的关系[14],Terjung 继而又提出了气候舒适指数的概念[15],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采廉颇的故事
用不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16,17],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等模型在研究中被广泛使用[18,19].伴随着人居环境研究的日益兴起,聚居角度的地形与气候适宜性评价研究逐渐流行,无论是单要素的独立评价[20,21]还是多要素的
综合分析[22-24],地形起伏度与温湿指数作为最基本的评价指标,已然成为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关键.
随着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涌现,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三生空间”与新型
城镇化理念,定量测度自然环境与人类聚居之间的关系,以此科学定位并指导区域人口的差别化发展已是时代之需.鉴于地理尺度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以及省域空间在中国行政区划中的特殊地位,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利用DEM 、气象等数据,基于GIS 技术,以250m×250m 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科学度量安徽省人居环境地形与气候适宜性,辨析地域内部的自然本底宜居差异,不仅可以有效充实研究体系,同时校验空间尺度对地理数据表达的切实影响,还可以为区域人口分布与流动的合理引导提供有益参考,服务于新形势下“美好安徽”建设中“构建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将城镇建设成为真正的宜居之所”现实课题的客观需求,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搞笑段子剧本1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南部,位于29°41′~34°38′N 、114°54′~119°37′E 之间,土地总面积约13.94万km 2,跨收稿日期:2018-09-07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5D72)
作者简介:沈非(1975-),男,安徽明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GIS 应用研究.第20卷第6期石家庄学院学报Vol.20,No.62018年11月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Nov.2018

本文发布于:2023-07-04 05:14: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669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6500词汇表
标签:环境   地形   人居   研究   安徽省   气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