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阅读理解
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不少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提醒考生,愈是临近高考,能否咬紧牙关、学会自我调节,态度是否主动积极,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能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情绪迎接挑战,其效果往往大不一样。以下是本人从事10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以下学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志者事竟成!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高考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英语最后的复习要树立信心,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要想“别人也难”,遇到容易的则要想“细心审题”。越到最后,考生越要回归基础,单词最好再梳理一遍,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另附高考复习方法和考前30天冲刺复习方法。
[近3年考情分析]
考试 年份 | 试卷 名称 | 篇目 | 考查 体裁 | 主题 语境 | 文章 话题 | 篇章 词数 | 命题考点 |
细节 理解 | 推理 判断 | 主旨 大意 | 词句 猜测 |
2022 | 全国 甲卷 | A | 应用文 | 人与社会 | 英国加的夫市的剧院 | 287 | 6 | 5 | 3 | 1 |
B | 说明文 | 人与自然 | 鹦鹉辨物实验 | 246 |
C | 记叙文 | 人与自我 | 南极洲之旅 | 300 |
D | 夹叙夹议文 | 人与社会 | 悉尼新旧文化冲突 | 332 |
全国 乙卷 | A | 应用文 | 人与社会 | 苏格兰画展 | 223 | 8 | 5 | 1 | 1 |
B | 书评 | 人与社会 | 两名女性支教的故事 | 310 |
C | 说明文 | 人与社会 | 无人机在铁路运营中的应用 | 305 |
D | 说明文 | 人与社会 | 英国征收糖税降低儿童肥胖率 | 311 |
2021 | 全国 甲卷 | A | 应用文 | 人与社会 | 年度风光摄影师大奖 | 234 | 6 | 7 | 1 | 1 |
B | 说明文 | 人与自然 | 黑犀牛繁育项目 | 251 |
C | 过海关流程记叙文 | 人与自我 | 滑板运动带来的归属感 | 327 |
D | 议论文 | 人与社会 | “天才”的判断标准 | 290 |
全国 乙卷 | A | 应用文 | 人与社会 | 世界上最大的几个体育场 | 230 | 7 | 5 | 2 | 1 |
B | 广式香肠说明文 | 人与社会 | 座机的使用 | 306 |
C | 记叙文 | 人与自然 | 塑料污染 | 268 |
D | 说明文 | 人与社会 | 适度噪声的好处 | 330 |
2020 | 全国 卷Ⅰ | A | 应用文 | 人与社会 | 乘坐火车的相关信息 | 212 | 7 | 5 | 2 | 1 |
B | 夹叙夹议文 | 人与自我 | 重读书籍 | 286 |
C | 说明文 | 人与社会 | 竞走运动 | 303 |
D | 说明文 | 人与自然 | 发光植物 | 317 |
全国 卷Ⅱ | A | 应用文 | 人与社会 | 景点介绍 | 273 | 8 | 3 | 2 | 2 |
B | 说明文 | 人与社会 | 智力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 244 |
C | 说明文 | 人与自然 | 海狸鼠的皮毛 | 322 |
D | 记叙文 | 人与自我 | 对图书馆的热爱 | 331 |
全国 卷Ⅲ | A | 应用文 | 人与社会 | 历史文化之旅 | 228 | 7 | 4 | 昙花怎么养3 | 1 |
B | 记叙文 | 人与自然 | 动物演员在电影行业中的应用 | 234 |
C | 说明文 | 人与社会 | 家庭生活方式 | 317 |
D | 说明文 | 人与社会 | 人类的进化 | 292 |
| | | | | | | | | | |
第一招 定位切入点,全取细节理解题
专家说考情 | 高考新考法 | 学霸好声音 |
细节理解题相对简单,占阅读题量的60%左右,考生只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细心比对原文就能正确解答,对于这种题目,要认真解题,确保一分不丢。 高频考点:1.直接细节题;2.综合细节题; 低频考点:1.数字计算题;2.细节排序题;3.正误判断题。 | 1.考查方式更灵活,设问方式有所创新; 2.细节理解题在文中的答题信息变得较为隐蔽,不再是只通过只言片语就能确定答案,而是需综合信息才能确定答案。 | 1.直接细节题,采用“原文定位”及“原词复现”方式解答; 2.题干或选项中未出现原文直接信息时,利用“同义转换、英英互译”的方式寻找正确答案; 3.在查找同义信息时,不能只找相似的对应词汇而忽略整体语篇环境。 |
| | |
命题探究——研试题明考向
[明命题方式]
直接细节题常见设问方式:
1.What will you/the ?
2.When/Where ?
3.?
综合细节题常见设问方式: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
2.How does the readers?圣诞老公公
3.(2022·新高考全国卷Ⅰ)How many...?
[晓解题捷径]
抓住文中的事实和细节是做好该题型的关键。一般采用寻读法,解题分为三步:
1.先读题干,抓住关键词;
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原文,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3.仔细对比选项和原文信息,继而找出答案。
[辨选项特征]
1.正确选项特征
同义替换 | 指对原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同义替换;词形、词性或语态发生变换或转化为词块或同位语 |
信息归纳 | 用精练的语言对原文中比较分散或复杂的信息进行概括或做出比较,设置为正确选项 |
正话反说 | 把原文中的意思反过来表达作为正确选项 |
夏水襄陵 原文原词 | 利用原文原词作为正确选项 |
| |
2.干扰选项特征
张冠李戴 | 是原文信息,但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 |
无中生有 | 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的内容 |
曲解文意 | 与原文的内容极其相似,包含关键词,但是细节处与原文有出入 |
颠倒是非 | 在意思上与原文大相径庭或者完全相反 |
孙凤武正误参半 | 部分正确,部分错误 |
| 排山倒海 |
名师指要——微技法巧图解
高考热考法1 直接细节题——妙搜复现巧比对
[经典感悟]
【例1】 (2022·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A)
Late Work
An essay not submitted in class on the due date will lo a letter grade for each class period it is late. If it is not turned in万圣节音乐 by the 4th day after the due date, it will earn a zero. Daily assignments not completed during class will get a zero. Short writings misd as a result of an excud abnce will be accepted.
23.What will happen if you submit an essay one week after the due date?
A.You will receive a zero.
B.You will lo a letter grade.
C.You will be given a test.
D.You will have to rewrite it.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submit和the due date可定位到原文关键句“If it is not turned in by the 4th day after the due date, it will earn a zero.”,比对选项和信息句可知,如果你在截止日期过后一周才上交,你的成绩将会是零分。
自主解答:A
[答题微点]
★设题特点:直接细节题的特点是在原文中可以找到和选项信息几乎一样的短语或句子。考生只需要弄清题干问的是什么,找到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在文中寻找相关内容(有时需跨段落寻找细节信息)进行下一步判断。正确选项和原文在表述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设问方式:以when、where、what、which、who等疑问词开头引出问题。
[图解技巧]
高考热考法2 综合细节题——同义转述善概括
[经典感悟]
【例2】 (2022·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B)Like most of us, I try to be mindful of food that goes to waste. The arugula (芝麻菜) was to make a nice green salad, rounding out a roast chicken dinner. But I ended up working late. Then friends called with a dinner invitation. I stuck the chicken in the freezer. But as days pasd, the arugula went bad. Even wor, I had unthinkingly bought way too much; I could have made six salads with what I threw out.
24.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show by telling the arugula story?
A.We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food waste.
B.We waste food unintentionally at times.
C.We waste more vegetables than m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