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价理论态度意义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两个译本的翻译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一部分,它包括三个部分:态度、介入和分级。评价理论能够反映出说话者的态度和立场。今年来,一些学者将评价理论引入到中国,并将其应用于不同体裁的文本研究之中。但至今为止,这一新兴发展的理论却很少应用于翻译研究之中。本文尝试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从显性态度和隐性态度两个方面来分析《傲慢与偏见》两个不同版本的译文,以此来印证评价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在分析翻译研究中的态度意义时,评价理论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工具。 标签:评价理论;显性态度;隐性态度;翻译;傲慢与偏见
1.引言
评价理论被认为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延伸。它起源于Halliday的人际功能研究,并由悉尼大学语言系的Martin教授领导的一群研究人员,经过长达15的研究不断改进而得出。Martin & Ro (2003) 的在《对话语进行分析》中,将评价列为第一章,开始了对评价理论的系统研究。评价理论主要是探讨词汇层。在评价理论的框架里一共包括有3个子系统,分别是态度、介入和分级。近年来,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对翻译研究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将
运用评价理论系统项下的态度系统对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两个版本的翻译进分析研究,说明评价理论对于语篇翻译及研究的指导作用。
2. 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之下对人际意义方面的发展。主要研究语篇中作者如何表达主管态度。这种态度包括作者对所讲内容的态度,也包括对于潜在读者的态度。它研究的是作者通过语篇来建构主观态度的语言资源。狼王梦简介
“评价理论包括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系统(王振华,2001:15)。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文本/过程以及现象作出的裁决和鉴赏。态度子系统包括情感、判断和鉴赏。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在态度子系统中,有显性和隐性的评价。“在显性的判定里,评价是用词汇手段明确表达的” (胡壮麟, 2008:324);然而隐性评价则是“用“标记”来表示,即对价值的判定是由表面是中性的表意手段来表示,但它们其实再特定的文化中能引起判定的反应”(胡壮麟,2008:324)。书名言
3. 从态度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两个版本的翻译
译的意义不言而喻。态度分析是语篇翻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应用评价分析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应用不同的表态资源表达相同的态度意义,二是解决概念意义所表达的态度的翻译问题。评价理论研究的是话语语义。该理论在兼顾研究语法的同时,着重于词汇。它既注重显性评价,又注重隐性评价,不仅涉及交际,也涉及情感,但主要还是讨论词汇资源是如何表达意义,完成提供信息的宗旨,从而达到交际目的。在翻译实践中,应用评价理论,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源语语篇的整体与局部态度,也可以通过分析对比源语语篇与目的语语篇中的态度对译文进行评估。情感态度的体现方式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在翻译时,要注意把握,以准备再现原文语篇层次上的情感态度。
本文尝试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从显性态度和隐性态度两个方面对《傲慢与偏见》两个不同版本的译文进行分析,由此来印证评价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体现评价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3.1 使用相对应的表态词汇,再现语篇显性态度谢尚威
显性态度常用表达态度意义的词汇来实现,翻译时我们只需找出文本中表达态度意义的词汇,使用直译手段,把握好原文文本的态度语气,即可达到真实再现源语语篇态度的目的。
例1.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Austen, 2003: 1)
【王译】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王科一,2001:1)
【张译】饶有家资的单身男子必定想要娶妻室,这是举世公认的真情实理。(张玲、张扬,1993:1)
《傲慢与偏见》中的这一开首句无疑可说是整个英语小说中最著名的开篇语句了。评价理论在研究语篇态度及翻译时着重于词汇。从评价理论态度意义视角来看,a good fortune是作者对于 a single man的显性鉴赏,是正面态度的表达,其态度意义显而易见。因此,在翻译该表达态度意义的词语时,只需稍加注意把握,直译即可,便可真实再现小说中的情感态度。王译本中将a good fortune 译作“有财产”,可算直译;但中文词义博大精深,“有财产”一说难免产生歧义:人人都有财产,区别只在于财产多少。可见“有财产”一词并不能直接明了的体现出小说原作者的评价态度,在态度意义上与原文无法实现语义上的完全对等,不如直译为“有钱”更简单明了。张译本中将a good fortune 译作“饶有家资”则更贴近原文语义态度的表达,
直接点明了“有钱”这一实质,从而更好的引出了后文中班纳特太太希望女儿嫁给有钱人的这一梦想以及整个故事的发展。
例2 ... and Miss Lucas, who accepted him solely from the pure and disinterested desire of an establishment, cared not how soon that establishment were gained. (Austen, 2003: 124)
【王译】卢卡斯小姐所以愿意答应他,完全是为了财产打算,至于那笔财产何年何月可以拿到手,她倒不在乎。(王科一,2001:78)
【张译】卢卡斯小姐接受他,完全是出于成家立业这个纯洁无私的愿望,至于多快可以成立她倒不大在意。(张玲、张扬,1993:115)
这是卢卡斯小姐接受柯林斯的求婚后的一段话。奥斯丁以叙述的方式表达了她本人犀利尖刻而又难以觉察的对人对事的评判。句中 “pure and disinterested” 这一生动扼要且不无讽刺意味的评价来自作者的内心。每一位读者都知道,卢卡斯小姐之所以接受柯林斯这样一位蠢材,远非出于爱,而仅仅是出于利益与权宜之计的考虑,即 “找个保险箱,以免日后挨饿受冻”,
完全丧失了道德水准。王译本将卢卡斯小姐的庸俗目的直截了当地表露出来,而关键词 “pure and disinterested” 却省略未译,读者自然无法感受原文的机智与幽默,就评价理论角度来看,其翻译在语义上是不对等的。张译本则精确地再现了原文的反讽语气。译者在翻译时揣摩了句中表达态度意义的“pure and disinterested”,将这一显性态度词汇直译为“纯洁无私”,是对卢卡斯小姐接受愚蠢而荒唐的柯林斯的一种绝妙讽刺。四年级列竖式计算
3.2 挖掘词汇概念意义隐含的态度意义,再现语篇隐性态度。
销售行政隐性态度往往通过概念意义来表达。在表达具有消极含义,传达令人不愉快的信息或内容时,多用隐性态度。而且,源语与目的语由于语言特质上的差异,对于同一态度的表达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语言资源。只要能达到态度意义上的对等,在译文语篇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资源而不必拘泥于词对词的翻译。这一点对于概念意义所引发的态度意义的翻译显得尤为突出。
隐性态度的表达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挖掘比喻义隐含的态度意义,即隐喻。不是透过词汇的本意,而是透过其比喻义来表达隐性评价。翻译时要仔细琢磨,准确再现其中隐含的态度意义。(2)转换词的感情色彩。要把握原文的基本目的,挖掘词语真正的意义,通过转换词的感情色彩,即从褒到贬,贬到褒,或变为中性,来真实再现源语语篇的评价态度。
例3. By tea-time however the do had been enough, and…(Austen, 2003: 68)
【王译】不过,到吃茶的时候,这一场罪总算受完了。(王科一,2001:45)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张译】到喝茶的时候,这一场才算完了。(张玲、张扬,1993:64)
此例正是通过挖掘比喻义隐含的态度意义来表达作者的隐性态度。“do”的原意是“一剂药” a measured portion of medicine taken at any one time。do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然而从评价理论角度来看,仔细把握小说语篇本身,我们不难发现,do一词中包含有隐性的态度意义,且其表达的是一种负面的评价意义。原文中,作者以此描述席间科林斯先生大谈特谈凯瑟琳(Catherine de Bourgh)对自己的恩赐,以及自己对她拍马屁奉承的绝招。作者站在班纳特先生的角度,写出了他对这一场面的内心感受——听科林斯的吹嘘犹如吃了一剂苦药那么难受。比较之下,王译注重了透过词汇比喻义来表达隐性评价:即do本身为“一剂药”,又由药“苦”的特性引申出“令人难以接受、令人难受”这一隐含的负面的概念意义。因此,在翻译时加个“罪”字,恰到好处地推导出了原作者的言外之意,并将之充分传达给译文读者,并且保持了原文里幽默讽刺的语调。而张译本仅是直接将do译为“一场”,没能充分挖掘该词所隐含的态度意义,也没能真实再现小说本身的评价态度。
在译本中要准确体现原文的隐性态度,转换词的感情色彩是另一种重要的方式。翻译小说对话时,目的语语气语调的选择非常微妙,很难把握,这就需要译者体味原作中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准确把握词的感情色彩,细心体会是否包含有内在隐含的意义;若有,为了更好的在译本中体现原文中的隐性态度,译者可以尝试转换词的感情色彩,来真实再现源语语篇的评价态度。
例4. I have never desired your good opinion, and you have certainly bestowed it most unwillingly. (Austen, 2003: 190)
【王译】我从来不稀罕你的抬举,何况你抬举我也十分勉强。(王科一,2001:118)
【张译】我从来没有期望得到你的美意,而且你刚才表达这番意思,也完全不是出于心甘情愿。(张玲、张扬,1993:176)
这是伊丽莎白拒绝达西第一次求爱时对他说的话。达西是一位具有很高社会地位的单身男子,家产富裕,看不起别人,常在公众场合表现出傲慢和优越感。他万万没想到,伊丽沙白会拒绝他的求婚。伊丽莎白的相貌并不出众,但聪敏伶俐,活泼俏皮,具有极强的洞察力和自尊心。
她不愿奉承人,痛恨达西在第一次舞会上对自己的傲慢无礼(拒绝请她跳舞),痛恨他破坏她姐姐简和他的朋友宾利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她轻信了威克姆(Wickham)对达西的诋毁,因而对达西产生很强的偏见,为维护自尊和打击达西的过分自信,在他面前就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少女的傲慢。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体味原作中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角色关系,把握词的真正感情色彩。
一般而言,desire一词的意思是expect and wish,属于褒义词,汉语往往将其译为“向往”、”渴望”。从评价理论的态度意义角度来看,例句中的desire隐含有“对达西的偏见以及自身的傲慢”这一情感态度,因此,不适合将其直译为褒义字眼,而需转换该词的感情色彩,以再现小说语篇的评价态度。基于态度意义的分析,我们不难判断,王译更好地表现了伊丽莎白此时对达西的态度和说话不饶人的个性;而张译则仅是直译,没能体现出伊丽莎白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的少女的傲慢,失去了原作的特色,没能真实再现源语语篇的评价态度。退休的祝福语
4. 结语
悉尼大学的马丁教授所提出的评价理论是一整套运用语言表达态度的资源,主要关注“人”,关注人及意义。评价理论研究语篇态度着重于词汇,既注重显性评价,又注重隐性评价。本文从
评价理论态度视角对《傲慢与偏见》两个版本的翻译进行了分析研究,体现了评价理论态度系统对于语篇翻译的重要性及其对于整体把握源语内涵的指导作用。关于显性态度的再现,可以通过使用对应的表态词汇直译即成;对于隐性态度的再现,则可以通过挖掘比喻义隐含的态度意义和转换词的感情色彩等手段来实现。可见,评价理论可以成为翻译过程中的有效的态度分析工具,它可以有效的指导翻译实践,有助于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关生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