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美国小都市区*
曹升生
(渤海大学历史系,辽宁 锦州 121013)
摘 要: 在美国预算与管理总署于2000年推出的核心基础统计区(CBSA)里,首次出现了小都市统计区概念,成为与大都市统计区概念并列的的一个新城市化发展衡量标尺。小都市区概念能够扩充人们对非大都市区内在多样性的认识,增强对美国整体城市化水平的了解,其应用到实际,就是美国本土都市区地域面积首次超过农村地区,标志着美国城市化已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
关键词: 大都市区;小都市区;非大都市区;多样性;核心基础统计区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为深化对美国人口居住和活动方式的研究,美国预算和管理总署(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于2000年12月推出了核心基础统计区(Core Ba Statistical Areas)概念,公布了“界定大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和小都市统计区(Mirc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的标准”,增添小都市区概念,并于2003年6月正式启用核心基础统计区概念。此次调整是1950年以来美国大都市区概念变动最为巨大的一次,其中最重要的新概念就是小都市统计区。本文拟探讨其出台过程、界定标准
、涵盖范围和实际影响。。
1 小都市区的出台过程
1.1 美国大都市区统计概念的演变
预算与管理总署的前身——美国预算总署于1910年的人口统计中,首次使用了大都市区概念。所谓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是指人口在10万及10万以上的城市,及其周边10英里疆域内的郊区人口或与中心城市紧密联系、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英里150人以上的地区,其具体统计单位是县。在当时,美国联邦各统计部门都制定了自己的界定城市发展的概念,与预算总署使用的大都市区概念并称的,还有“工业区”(industrial areas)、“劳动市场区”(labor market areas)和“大都市县”(metropolitan counties)等。为了给联邦部门提供一个连贯一致、通行全国的大都市区标准,1947年预算总署联合人口统计总署,会同劳工统计署等其它统计部门,采取合作以制定一套崭新的大都市区标准。[1]结果就是,1949年大都市区更名为标准大都市区(Standard Metropolitan Areas),至1959年演变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它包括一个拥有5万或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及拥有75%以上非农业劳动力的郊县。1980年此标准又有了补充,“若某区域总人口达到10万或以上,并且有5万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人口统计署所认定的城市化区域中,即便没有中心城市,也可视为大都市区”。此外还规定,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内,若其单独的组成部
分达到前述标准,则可划为基本大都市统计区(Primary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而任何含有2个以上基本大都市统计区的大都市复合体则可称为联合大都市统计区(Consolidate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这两个标准能较清晰地反应规模较大的大都市区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1983年标准大都市统计区易名为大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1990年统一使用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s),泛指所有的大都市统计区、基本大都市统计区和联合大都市统计区。
1.2 既有统计方法的不足
但是,也有学者抨击美国预算与管理总署使用“大都市区”和“非大都市区”两组宽泛的概念,无法精确描绘非大都市区里所存在的广泛异质性,比如,有一类地区处在流光溢彩的大都市区和鸡鸣狗吠的农村地区之间,它固然没有大型大都市区的显著特征,但却已秀逸于非大都市区。因此早在1989年,预算与管理总署责成人口统计总署对确认和界定大都市区的概念进行检视,其目的是要寻找一个能考虑到全美地理定居模式多样性的替代性方案。人口统计总署于1991年同四个大学研究小组签订合同,鼓励各自研究出一个能界定大都市区和非大都市区的替代方案。1998年,预算与管理总署组建了大都市区标准评价委员会(MASRC),对1990年版大都市区标准进行评议,同时也号召公众对如下四个问题献言献策:第一,当前标准的适用性;第二,新标准的原则;第三,对四个大学工作组方案的看法;第四,新的可以界定大都市区和非大都市区的替代性方案。1999年10月和2000年8月,预算与管理总署先后公布了此委员会的初步建议[2]和最终建议[3]。2000年12月7日,在仔细考虑公众对怅惘的意思
大都市区标准评价委员会建议的评价之后,预算与管理总署公布了界定大都市统计区和小都市统计区的标准,并宣称于2003年将此标准应用于基于2000年人口统计的美国地理区域。2003年6月6日,预算与管理总署如期出版了按新标准划分的美国地区单位数据。
1.3 新统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新标准跟1990年版大都市区标准相比,变动很多。核心基础统计区,是指一个拥有至少一个人口在1万或1万以上的城市区域或核心区和与之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整合度(主要标准是通勤联系)的周边地区组成的地域实体。它包含大都市统计区和小都市区两组概念,大都市统计区指包括至少一个人口在5万或5万以上的城市化区域,小都市统计区则指一个由人口在1万至5万之间的城市核心所组成的城市化地区,其衡量标准是其作为其核心的县的居民数量。在大都市统计区和小都市统计区之外是非核心基础统计区,亦
飞行器简笔画
即真正的农村地区。此标准沿用了先前诸标准的诸多衡量指标,比如以县作为基本的测算单位,以通勤关系作为衡量城市及其郊区关系的关键。为反映新城市化时期的多中心、分散化现实,新标准用“主干城市”(principal city)取代先前的“中心城市”(central city),其意是指核心基础统计区中最大城市以及其它符合下列标准的城市:拥有25万人口或有10万就业人口的城市;5万至25万之间、就业机会超过实际就业数量的城市;1万至5万人口、且相当于第一大主干城市人口的1/3、就业机会超过实际就
业数量的城市。由中心城市到主干城市的变换,意味着这些城市不再是确认大都市区及其通勤范围的标准,相反,城市化地区成为确定中心县和外围县的标尺。另外,此次公布的新标准体系还首次使用了合并统计区(combined statistical area)概念,用以标示由两个或更多的核心基础统计区因为高于15以上的就业联系指数而形成的地区实体(就业联系指数是用以衡量两个相连地区就业关联的指标,它是居住在较小地区但工作在较大地区的居民的百分比,加上居住在较大地区但就业在较小地区的百分比所得之和)。与此同时,为强调一些特大型大都市区,该标准也提出了“大都市大区”(Metropolitan Division),指核心县人口超过250万的大都市区[4]。
2 小都市区的界定标准和涵盖范围
2.1 新标准下的美国人口变动
新标准施之于2000年的人口统计数字,则美国有370个大都市统计区,565个小都市统计区,29个大都市大区,116个合并统计区[5]。此种名称的变化的背后是诸多更为深远的变动。先前被包含在大都市区中的847个县中,801个县依然保留在新大都市区里,41个县变成了小都市区,有5个则滑落到非大都市区里。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先前被列为非大都市区中的2294个县,1357个依然处在非核心基础统计区里,而有288个上升为大都市区,649个则升格为小都市区。随着县的属性的变化,美国人口构成也发生变化。居住在大都市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80.4上升到82.6%,而居住在小都市区
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5%,换言之,全美人口的6.9%不居住在核心基础统计区内。与此对应的是,大都市区先前占美国国土面积为20%,现在则为25.3%,小都市区占20.3%,而非核心基础统计区为54.4%。在依照1990年大都市区标准而确认的人口超过50万的102个大都市区中,29个大都市区因为此次变化而得到更多的县,13个大都市区却失去了一个或几个县,有9个大都市区则被分裂为两个或更多大都市区,23个大都市区则被合并到另一个大都市区里,有7个大都市区则经历了更为复杂的
变化,只有21个大都市区岿然不动。相应的,有56个大都市区因此增加了人口,25个大都市区失去了人口,只有21个保持原样[6]。
表 1 2000年美国人口:大都市区、城市和农村
类型
县的
数量
总人口
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
数量
占总人口比例
数量
占比城市人口比例
数量
占比农村人口比例
农村人口百分比
大都市区
1 089
232 579 940
83
202 389 839
91
30 190 101
51
13
小都市区
690
29 412 298
10
故事绘本ppt15 192 606
索姆河战役7
14 219 692
24
48
非核心基础统计区
1 362默默无闻的反义词
19 429 668
7
毛片毛
4 778 094
2
14 651 574
25
75
项目负责人职责
资料来源:Andrew M. Isrman.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Defining Rural and Urban Correctly in Rearch and Public Policy[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8(2005):471.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汇报
2.2 小都市区的分布
显而易见,新大都市区标准中最新奇的概念是小都市区。随着小都市区的出现,美国本土48个州土地面积的一半多(53%)要么处在大都市区内,要么位于小都市区里,这也说明农村地区第一次成为美国大陆的少数,因此可以说,小都市区概念的出现是美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小都市区上居住着2 900万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1/10,含有全美1/5的县。平均来看,大都市区中心城市居住着其总人口的37.8%,而小都市区为31.7%。从小都市区在各州的分布情况来看,前五名的是德克萨斯(41个)、俄亥俄(29个)、印第安纳(25个)、北卡罗来纳(26个)和伊利诺伊(23个),而马萨诸塞、新泽西和罗得岛则没有小都市区,特拉华州仅有1个,康涅狄格州有2个。从区域分布上来看,美国东部地区(西经98度以东)基本上被大都市区和小都市区所覆盖。东部没有小都市区的地方,唯有上大湖区、北缅因和阿帕拉契亚山区中部地区。即便大都市区稀少的佛蒙特州,也充满着小都市区。从密歇根州到密西西比州的广大中西部和南部诸州,都兼有大都市区和小都市区。东部城市化程度如
此之高,以至于从缅因到佛罗里达之间的广袤地带,只有三个县既不在大都市区内也不在小都市区里。从总体上看,东部的小都市区错落在诸多大都市区之间,可视为大都市区的低密度延伸;而西部的小都市区则与大都市区相距遥远,显得形单影只。大部分小都市区分布在南部(42%)和中西部(34%),西部和东北部则分别为15%和9%。全美3141个县中,674个在小都市区内,其多数(467个)由一个县组成,74个有两个县,17个有三个县,2个有4个县[7]。
根据其城市人口情况,小都市区介于大都市区和农村地区之间。小都市区缺乏足以满足管理与预算总署界定大都市区标准的大型中心城市(人口在5万以上)。相比之下,小都
市区有大量可与中等规模的镇相媲美的中心城市。但是大的小都市区其总人口可以超过一些小型大都市区。事实上,最大的小都市区——康涅狄格州的特林顿(Torrington)其人口就超过了名列第105位的大都市区。小都市区可以是没有中心城市但人口密集的地区,但大都市区可能有一个被周边人口拱卫的大型中心城市。这也就是说,一个地区被界定为大都市区或小都市区,取决于其中心城市的规模而不是其总人口。这就引发了什么是城市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一个原生性的大型核心城市在经历了周围的郊区化之后,成为一个大都市区。但现今大型小都市区逆转了这个模式,因为它们在没有中心城市的情况下也能成为大都市区。小都市区的成长,演示着一个新型的、有扩张性的边缘和一个相对较小的核心城市的大都市区形态。
就美国本土而言,生活在小都市区的人口分布是,东北部13.1%,中西部30.9%,南部41%,西部15%;而生活在大都市区的人口分布,其比例依次是东北部20.8%,中西部21%,南部33.9%和西部24.3%。大都市区人口的族裔构成是,白人占66.6%,黑人为13%,拉丁裔为14.2%,亚裔为4.5%,印第安人为0.5%,混合人种为1.3%。而小都市区的族裔构成比例依次为白人占81.8%、黑人占8.4%、拉丁裔为6.2%、亚裔为0.2%、印第安人为1.4%和混合人种占1.1%[8]。
到2005年12月,美国有大都市统计区369个(含波多黎加8个大都市统计区),小都市统计区582个(含波多黎加5个小都市统计区)[9]。2009年12月,全美现有374个大都市统计区(含波多黎各8个大都市区),有581个小都市统计区(含波多黎各5个小都市区),有29个大都市大区,128个合并统计区[10]。
3 小都市区概念的实际影响
3.1 小都市区概念提出的意义
小都市区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农村拥护者长期奔走呼告的一个主题,即许多小而重要的城市遗漏在预算与管理总署的大都市区种类里。这些拥护者游说总署对这些地区进行重新分类,于是就产生了小都市区。既然已被统计局以官方文件形式认定为一个新兴城市化地区,那么这些先前被视为非大都市区的地区,便可以申请以大都市区为基础的联邦和州的援助,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虽然“大都市区”的首次界定出现在1910年,但当前以县为统计单位的大都市区概念则始于1950年。1958年后,管理和预算总署开始对大都市区标准做定期的评价和更新,以维持其实用性。受命评价1990年大都市区标准的“大都市概念和统计项目”经过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许多使用者认为现存的标准过于复杂,背负着一个先入之见的标
准;第二,计算机在信息收集、储存和分析上所提供的便利,使得将次县级单位作为大都市区基本地理单位成为可能;第三,仅确认大都市区而视其以外的地区无关紧要的做法,再也不合时宜了。占美国国土面积4/5的非大都市区,其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这一点一直未受到应有的注意。有鉴于此,该项目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一个连贯一致的新分级体系,能将全国范围内的大都市区和非大都市区都可辨认明白[11]。但考虑到公众对次县级统计单位的陌生,以及县在新英格兰之外作为基本地方政府的事实,新的标准依然沿用县作为统计单位。新标准承认了大都市区和非大都市区均可以通过一个人口中心而融合为一个地区。为此目的,核心基础统计区里明确提出小都市区概念,用以区分包含一个人口中心的非大都市区和没有人口中心的非大都市统计区。小都市区围绕一个人口在1万至5万之间的核心定居地而确认,包括核心县及与之有紧密通勤联系的外围县。
3.2 小都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小都市区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大都市区。美国有学者曾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小都市
区居民的教育程度、工作部门、职业构成和收入水平等情况,与大都市区和非核心基础统计区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大都市区居民的55%都接受过大学教育,而非大都市区居民只有41%完成了大学教育。而在非大都市区内,小都市区居民完成大学教育的比例又高于非核心基础统计区。该表也显示,大都市区的工人更多的是从事服务业,而非大都市区的工人更多是在农业和制造业就职。在非大都市区里,非核心基础统计区里农业工人是小都市区农业工人的两倍,而其制造业、零售业和服务业比例也略低于小都市区。就收入来看,非核心基础统计区工人的收入比其在小都市区的同行低15%。
这三位学者接着对衡量城市化程度的城市服务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体现证明,小都市区是介于大都市区和非核心基础统计区的过渡阶段,其城市服务虽然一般只有小型大都市区的1/2或以上,但远远高于非核心基础统计区。就四年制大学而言,小都市区只有小型都市区的一半,但又是非核心基础统计区的四倍。小都市区中的78%都有多功能图书馆,而小都市区此指标为57%,高于非核心基础统计区的34%。从总体上看,小都市区城市功能不及小型都市区齐全,但又比非核心基础统计区完整。从城市结构的发展阶段来说,小都市区处于繁华发达的大都市区和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之间。
上述研究已清晰表明,先前曾被认为可以等量齐观的非大都市区,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