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上)

更新时间:2023-06-27 02:29:40 阅读: 评论:0

一体化的程度
直接进入——银行组建自
己的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组建自己的银行)
兼并/收购——将两个独立
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合并
合资公司——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建立合资公司,发行和销售保险产品
销售联盟——通过合作协议的形式,
销售保险产品
金融界通常认为,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 )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金融保险市场中开始出现的一种金融服务现象。这种银行保险是“被保险公司或银行采用的一种战略,通过一体化的形式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销售渠道的共享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根据现代银行保险的理论,“其形成的途径主要包括销售联盟、合资公司、兼并收购和直接进入四种形式”。美
国学者Harold    D.Skipper 认为:按照一体化程度来看,以直接进入形式为最高,其形成途径与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
可是,如果我们回视近代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这类的银行保险形式不仅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上大行其道,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更壮大
了其实力。那么,
的路径、一、发展路径与历程
(一)投资历程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民族金融业中,民族银行业“直接进入”度的一体化形式为起点。
近代中国的民族银行业起始于1897
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上闻人盛宣怀、朱葆三、傅筱庵、起成立,比于银行业,远在1805行,1875及随后而添设的仁和保险公司,驾轻就熟。中国通商银行创办后,务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银行创办仅仅8后的1905司,资关系的开始。
史料记载,华兴保险公司朱葆三、傅筱庵、严筱舫(即严信厚)起”,“以曾少卿、严筱舫、润、谭干臣、施子英、谢纶辉、周金箴、为董事,陈耀庭为总理,严子均、理,其中大部分是中国通商银
行高
级员”。尽管两者之间有投资关系,银行保险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上)
赵兰亮
复旦大学历史系
天津高考作文2018年5月·上海保险
图1一体化形成途径与组织形式
赵兰亮,史学博士,任职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从事企业史、金融保险史、疾病史及欧美汉学的教学与研究。曾任韩国高丽大学东洋史学系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访问教授。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兼任法兰克福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SHANGHAI INSURANCE MONTHLY ·MAY 2018华兴保险公司与中国通商银行之间更为主
要的还是人员上的互为董监事关系,直到民
国初年华兴保险公司改组时,才完全隶属于
中国通商银行。
晚清时期尚有一家侨商资本的银行把辣椒芒
目光投向了保险业。1907年2月,四海通银
行设立保险公司,干脆命名为四海通银行保
险公司,不过该公司总部设于新加坡。这是
首家直接以银行保险相称的保险公司,专营
银行保险业务。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银行业对保险业的
投资始于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是
1915年由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的周学熙、
国务总理熊希龄及中国银行总裁李士伟等
发起,至1919年4月才正式成立,开业时的
资本额主要由中国银行拨付,某种意义上而
言是中国银行的子银行。成立仅2个月后,
中国实业银行即实拨50万元在内部创设了
永宁保险行。这是民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中
国民族银行保险企业。永宁保险行对外也
称为永宁保险总行或公司,貌似是独立的公
司形式,但其英文名称显示为Union
Insurance Association of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Bank of China,因此严格意义上而
言它仅是中国实业银行的一个会计独立的保
险部门而已。它的这一组织形式当时曾遭到
社会人士的质疑,因此在1932年4月中国实
业银行遵从《银行法》的规定,将永宁保险行
正式改组为独立的永宁水火保险公司,但是
仍“就本行董事中推举二人为该公司董事,
代表本行会同主持一切事务,俾无管辖之名
而行监督之实”。如此一来,两者实际上还
是一体化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的
侦缉的意思
快速发展,民族银行业也迎来发展的良机。
到192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银行业在整体实
力上已超过在华的外商银行业,成为金融市
场的绝对主力。因此,自1920年代后期直到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民族银行业加大了
微信故事对保险业的投资力度。中国近代保险业发
展史上大凡著名的保险公司,几乎都在此时
由民族银行业出资创办。省略篇幅起见,也
就不再一一赘述,近代中国民族银行业对保
险业的投资关系可见表1。
从表1可见,总共有16家保险公司与民
族银行业之间存在着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占
全部30家民族保险业的半数多。这些投资
保险的银行中几乎囊括了近代中国最重要
和著名的民族银行业,比如中央银行、中国
通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上海商业储
蓄银行、金城银行等顶级银行。
(二)业务联盟
除了以“直接进入”这一形式出现外,近
代中国的银行保险毫无疑问也体现在“销售
表1近代中国民族银行业对保险业的投资关系(1905—1937年)18
SHANGHAI INSURANCE MONTHLY ·MAY 2018的高级职员担任,并由每行指派稽核一
人”。这样一来,就使太平保险公司与各投
资银行间的人员兼任关系网络变得极为复
杂,图2即是其关系网络图。
二、产生的原因
香港今天天气近代中国的银行保险现象集中出现在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经济史上认
为,这段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经济发展
最值得称道的一段时期,民族经济包括金融
保险业得到极大发展,整体上而言挽回了一
些自晚清以来备受欺辱的经济主权。回望
这段时期银行保险的出现,不外乎有以下几
个原因。
(一)抵御外商保险业
抵御外商保险业、、挽回利权
经济与政治本来就是互为影响的两个
范畴。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中,许多政治事件
往往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走向。比如1905
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和1925年的五卅运动,就
分别打击了美、英、日商的势力。对外商保
险业来讲,也是如此。史料中表明:“五卅事
件发生以后,英日保险公司之营业大受打
击,尤以香港注册之公司为最巨,美法德荷
等公司乘机活动,几有取而代之之劳,唯英
商因实力充足,仍占优势,然日商之营业则
2kmno4
一蹶而不振矣。”可见政治事件对经济活动
的强大冲击力。
中国民族银行业资本在进军保险业的
过程中,各大银行家们纷纷举起了经济民族
主义的旗帜,大声疾呼:抵御外商保险业,挽
回保险利权。比如,1926年出资创办安平水
圣诞节的活动火保险公司的东莱银行对此颇为激昂,在公
司发起缘起中它说:“吾国自通商互市以来,
保险事业亦与年俱进。顾华商业此者寥寥
无几,每年保费为数甚巨,悉周转于外人之
手,利权外溢良可慨叹。而太阿倒持、仰人
鼻息尤为国人所应急起直追,以图挽救者
也。”创办太平保险公司的金城银行也认为:美容护肤图片
“我国保险业向操诸外商之手,利权外溢,亟
宜补救……本行爰于十八年(1929年)间,独
资创办太平保险公司。”凡是投身于保险业
的银行,无不举起了抵御外侮挽回权益的大
旗,从而挣得民心支持。
(二)银行自身业务发展的现实保险需求
相较于外商银行业,中国民族银行业
的产生虽然晚很多,但发展势头迅猛。
1912年华商银行资本额累计为2713万元,
1916年就已增至5197万元,到1925年更增
至为16914万元,是1912年的6.2倍。南京
国民政府肇建后,民族银行业的发展更
快。以1931年的上海为例,民族银行业实
收资本达到155784785元,各项存款18.6065
亿余元,各项放款16.39亿余元,实力达到新
的高度。民族银行业的超速发展,特别是各
类放款业务的大幅增长,毫无疑问带来了大
量的保险需求。比如,不仅各大银行自身的
财产、房屋等需要保险,其放款业务特别是
抵押放款业务更需要保险的支持,即“银行
所营之货物或不动产押款,均须保险”。当
时许多民族银行业的放款规定中明文规定
抵押品必须投保。例如1908年2月17日奉
批的《殖业银行则例》(前清光绪三十四年
正月十六日度支部奏准)中就规定:“殖业
银行放款,应以田地、园林、房屋或工业上实
在产业,或股票、债券等项作抵……以房屋
作抵,须附有保险契约,否则借款不得过实
值十分之五。”1914年4月17日制定的《劝业
银行条例》中也规定:“(放款抵押之)不动产
如系房屋,以保险房屋为限。”再如,1933年2
月26日交通银行、四行储蓄会、浙江兴业
银行、金城银行、劝工银行等与闸北水电
股份有限公司在签订的承受发行公司债合
同中明文规定:“(闸北水电)公司应将担保
品中之土地,缴足钱粮捐税,水电各项设备,
建筑物及器具等,随时修理完固,并保足火险
(双方认为必要时,并加保兵险或水险)。”
众所周知,与传统中国钱庄业以信用放
款为主不同,中国民族银行业自诞生以来即
重视抵押放款。换言之,无抵押即不放款。
因此大量抵押放款所带来的保险需求与其流
入别人家的保险公司,何不创办自己家的保
险公司,让这股保险需求的肥水流入自己的
田地呢?一些经营工商业的企业家都深谙此
道。比如,以经营煤炭起家的“刘鸿生看到
自己的企业财产在不断增加,过去这些企业
财产都向国内外保险公司投保,钱被别人赚
去了。所以想自己设一个保险公司”。在这
种社会经济氛围推动下,1927年3月刘鸿生
果然联合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
等共同出资12万元设立了大华保险公司。
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自然也是看到了投资
保险业对银行业务的裨益。它明确宣称:
“查保险事业与银行有密切之关系,本行业
务上应保之水火险每年为数甚巨,向在各公
20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2:2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565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银行   保险   中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