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和汉语中有关“猫”和“狗”
的习语比较何云亭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000)
摘要: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中有关“猫”“狗”习语的用法、意义的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差异,提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理解。
关键词:猫;狗;习语;化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580(2006)S2-0110-03
收稿日期63作者简介何云亭(),女,回族,四川泸州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与文化。
猫和狗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动物。据调查,全美国至少有一半的家庭都养狗,而超过四分之一的家庭养了两只以上的猫,这两种动物在这个英语国家受宠爱是出了名的。在中国,养猫捉老鼠、养狗看门一直都是大多数农村居民的习惯;近年来猫狗大军也浩浩荡荡开进了城市家庭,被人们视为宠物。不管
东方还是西方,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都十分巧妙地反映了人类与猫、狗的亲密关系,特别是在英语和汉语的习语中,些有关“猫”“狗”的数量众多的习语又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西方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从这两种习语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一、关于习语
首先我们要弄清“习语”的概念。根据Jennifer S ei-dle 所著的English Idioms,习语由若干单词组成,其意义却不能由其中任何一个单词来解释。另外我们应该认识到,习语不局限于日常会话中使用,它还可出现在正式场合中,甚至在俚语、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圣经中都有应用。有关动物的习语是习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者其中又以含“猫”和“狗”的习语数量最多。比如在英语中有“A dog in the manger ”,形容一个人自己不用的东西却占着不准别人使用。再如汉语中有“瞎猫碰到死耗子”等。
汉语当中含“猫”和“狗”的习语大部分是来自于成语,如:狗急跳墙、狗血淋头、狗仗人势、狐群狗党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也有许多此类习语是由寓言转化而来,如:
There ’s more than one w ay to skin a cat.(做事不止一种方法)
Every dog has his day.(不论谁都有成功或幸运的时
候)
Let sleeping dogs lie.(别自找麻烦)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人言可畏)Barking dogs ldom bite.(嘴上利害的人心不一定坏)
这些来自成语、寓言的习语曾是我们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到今天都成为我们生活中,特别是正式场合中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有关“猫”
的习语中西方文化在对待猫这种动物的态度上颇有些相似之处。首先两种文化都把猫看作不祥之物:英美国家的人们都认为看到黑猫就会倒霉;而中国自古就有“猫来穷,狗来富”的说法。而且,两种文化都认为猫本性贪婪:汉语里有“馋猫”,英语里也有Look like the cat that swallowed the canary,以及Look like the cat that stole the cream ,都是用来形容人像“偷了腥的猫”似的得意和满足。有时人们认为猫不太老实,所以英文中有Honest as a cat w hen the cream is out of reach,汉语干脆骂猫虚伪-猫哭老鼠。然而猫是一种命很硬的动物,这一点也得到了公认,于是有了Cat has nine lives 以及汉语中完全对应的说法:猫有九条命。
总之,不论猫在人们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形象,它的确已经在我们的语言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猫”字在英语和汉语中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Cat 猫
1.Noun:animal:Feline mam mal usually having thick sof t fur and being unable to roar.Domestic cats.Wildcats.
1.名词:1)猫
第21卷S2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1Mo nog raph
2006年7月Jo urnal of Sichuan Univ ersity of Science &E ngineering(Social Sciences Edition)Ju l.2006
:200-0-12
:1980-
2)姓氏
person:An inf ormal term for a youth or man.
person:A spiteful woman gossip.
2.动词:躲藏
artifact:A whip with nine knotted cords.
artifact:(trademark)A large vehicle that is driven by caterpillar tracks.Frequently ud for moving earth in construction and farm work.
3.形容词:猫的,像猫的
animal:Any of veral large cats typically able to roar and living in the wild.
2.Verb:contact:Beat w ith a cat-o‘-nine tails.唐玄宗李隆基
body:Eject the contents of the stomach through the mouth.
猫的一些性格特点在习语中有所体现,如英语中体现猫懒惰的:A cat nap。体现猫狗互不相容的:Lead a cat-and-dog life,Fight like cat and dog。表现猫是一种爱惹麻烦的动物:Put the cat among the pigeo
ns。表现猫不爱干净的:Look like something the cat dragged in。
在汉语里我们常常也会用到带“猫”的习语,比如“馋猫”“懒猫”等,但与英语一相比数量明显少很多。据说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中一直以来对此种动物的看法是既轻蔑又敬畏的。大致看来,汉语里的“猫”大都含贬义,如:瞎猫遇到死耗子、猫哭老鼠、三脚猫、猫鼠同眠等。
英语中的含“猫”的习语同样有着本身的历史、文化来源。我们可以从下列习语中窥豹一斑:
Play cat and mou with som eone:这个习语最初被普遍接受并应用是在1913年,当时英国那些为争取妇女选举权而展开斗争的妇女团体成员在被捕入狱后常常会进行绝食抗议;作为对策,政府通过了一条法令“Prisoners’Temporary Discharge f or Ill Health Act”,规定绝食囚犯可以获释,但在其停止绝食后必须再次被捕入狱,直到服完应服的刑期为止。批评家们把这一法令比喻为一只大猫残忍地肆意玩弄一只小老鼠,把它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同时还把这一法令称为“The Cat and Mou Act”。
快乐加减法Cat’s paw:来源于一个猴子戏弄猫的故事。狡猾的猴子想吃火炉中的板栗却怕被烫伤,于是怂恿猫用爪子把板栗从火炉中拨出来,结果板栗都给猴子抢走了,猫只得到一只被烧焦的爪子。这个习语用来比喻那些被人利用做冒险或厌恶的事情的人。
To grin like a Cheshire C at:这是形容人因满足而咧嘴笑。此习语因L的爱丽斯漫游奇境记而被大家
所熟知。究竟柴郡猫是怎么由来的呢?一种说法是柴郡的奶酪都被做成了笑脸猫的模样,也有人认为是来源于柴郡所有旅馆的标志——
—一只直立的狮子,想必这些狮子看起来都像大笑的猫吧!
To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意为无意中泄密。关于这条习语的来源一直争议不断,最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是以前英国海船上凶狠的船长在鞭笞船员时都是从一个血红的口袋里拿出九尾鞭(cat-o’-nine tails,简称cat)。如此残酷的刑罚,以至于受罚者一看到九尾鞭就吓瘫了说不出话来,由此又产生了另一个习语Cat caught your tongue?(为什么不说话?怎么没话了?)
和在汉语里一样,英语中很多有关“猫”的习语都带贬义,如:a copy cat,to put the cat among the pigeons, look like something the cat dragged in等等。但也有带褒义的,如to land like a cat,指安然脱离困境。像to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一类则要联系上下文来分辨其褒贬;而a cat nap,rain cats and dogs则属于中性。很难在汉语中找到非贬义的含“猫”的习语,但像“馋猫”“懒猫”一类的词虽本为贬义,有时却可以用来显示谈话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有关“狗”的习语
西方人爱狗是出了名的。一个典型的和睦家庭的形象常常被描绘成一对夫妻带着孩子们走在路上,一
两只欢快活泼的小狗在前面领路。狗被冠予“men’s best friend”的称号,从英语中的lucky dog,top dog可看出西方人可以毫不带贬义地用狗来指代人。人和狗相提并论,这在中国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的语言中除了寥寥可数的几个体现狗忠心的成语,如犬马之心,其他绝大部分有关“狗”的习语都是带贬义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狗”字在两种语言里意义有些什么不同。
Dog狗
Noun:animal:A member of the genus Canis(proba-bly descended from the common wolf)that has been do-mesticated by man since prehistoric times.Occurs in many breeds.
1.名词:1)狗,小狗;2)幼熊或幼虎;3)姓氏
person:A dull unattractive unpleasant girl or woman.
person:Informal term f or a man.
person:someone who is morally reprehensible.
2.动词:奉承
二三事作文写人
artifact:A hinged catch that f its into a notch of a ratchet to move a wheel forward or prevent it from moving backward.
f M f f
3形容词可憎的
V G f
第21卷S2何云亭:英语和汉语中有关“猫“和“狗“的习语比较111
ew is Carroll arti act:etal suppo rts or lo g s in a ireplace.
.:
erb:mo tion:o a ter w ith the intent to catch.
汉语里有关“狗”的习语相对“猫”的习语就多很多了,而且意义有褒有贬,以贬义居多。在汉语文化中,狗代表着我们藐视的对象,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狗”在与其相关习语中都具有肮脏、耻辱或悲惨的比喻意,如狗头军师、狼心狗肺、走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甚至连它偶尔做件好事-狗拿耗子,也不
能讨的人们的欢心,而像“狗屁”一类则完全属于辱骂性的语言了。汉语里的“狗”和“盗”常被联系在一起,如鸡鸣狗盗、犬吠之盗、鼠窃狗偷等。很特别的一点是体现狗的忠心的习语也分为两类,除一般带褒义的犬马之心、兔死狗烹外,也有贬义的走狗、狗腿子、跖犬吠尧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国家,即使人们对狗宠爱有加,与“狗”有关的习语也不尽是褒义,如a dog in the manger。在过去,这些国家的狗也过了一些苦日子。英国人最初养狗主要是用来狩猎的,由此还产生了一些习语如call the dogs off,本为叫狗停住,后引申为停止威胁、追踪、追捕的意思。在那时狗被关在简陋的棚子里,有一顿没一顿地吃人类的残羹剩饭,甚至有时为了这个还要和同类恶斗一场。所以从十六世纪开始,英语里逐渐把变得穷困、堕落的人和这种可怜的动物联系起来,如go to the dogs,意为大不如前,一蹶不振。
在狗过上好日子以前还出现过许多类似的习语,如:
Throw it to the dogs:丢弃无用的东西。
Dirty dog:可恶或肮脏的人。
Lead a dog’s life: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在这些艰难的日子里,狗当然期望着自己的幸运日早日来临-Every dog has his day。这个习语的来源
鲜为人知,据说在喜玛拉雅山脉的某个地区,狗的确有属于自己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要把狗敬奉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后来这个习语用来指每个人在其一生的某个时刻都会遇上顺境,获得成功或当权。
上述若干习语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要理解英语中许多的有关“狗”的习语,弄清它们的来源是关键。我们再来看一些例子:
一件小事的启示
Dog days:大热天。据说每年最热的时候随处可见一些疯狗,此习语由此产生。
Put on the dog:盛装出场,炫耀。美国内战后崛起的新贵们都喜欢养一些小型玩赏狗。这些娇小的宠物传承了它们的主人们势利而又不可一世的性格特点,而宠爱它们的主人亦热衷于将其打扮的花枝招展,习语便由此产生了。19世纪60年代,它被耶鲁大学的学生普遍使用,随后被推广开来。
R下倾盆大雨。此习语来源说法
不一,其中一种认为是源于17世纪,当时英格兰的一些城市一下大雨街道就水漫成河,上面还常常漂浮着一些猫狗的尸体。还有一种认为它来源于北欧神话,在其中狗是雷神Odin的仆从,而猫则有呼唤暴风雨的神奇能力。
和猫一样,狗许多可爱的模样和生活习性也被英语吸收了。如:
Dog ears:书的折角。
Tail w agging the dog:次要部分反过来支配或控制全局。
Barking dogs ldom bite:喜欢恫吓的人很少实行。As sick as a dog:病得很厉害。
Dog tired:累坏了。
结语
我们在英语和汉语中能接触到大量有关“猫”和“狗”的习语,由于文化背景、起源的不同,它们的意义、用法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总的看来,在两种语言中,有关“猫”和“狗”的习语都是通过三个方面产生的:
1.这两种动物的特征,如形态、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以及它们对人类的贡献等。
2.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传统习俗和文化心理,即神话、宗教、寓言、传统、历史、文学、艺术、地理等。
3.联想,即把这两种动物和其他事物联系起来。
这些有关“猫”和“狗”的习语在两种语言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使得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生动
11世纪、幽默诙谐,更使得我们更深入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在学习语言表达的同时应该足够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才能避免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才能真正地,深入地掌握一门语言。
参考文献:
北京越野[1]Jennifer Seidle,W.Mcmoredie,English Idioms(fifth edition,
Oxford Univer sity Press,1988).
[2]Richard A Spears,Associate Editor Linda Schinke-llano,
NTC’s American Idioms Dictionary,1988printing.
[3]Robert Hende rickson,The Facts on File Encyclopedia of
肖似
Word and P hra Origins,(Librar y of Congr ess Cata log-in-publication Data,1987)
[4]金瑞德,刘建民等.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大全[M].中国国际广
播出版社,1992.8.
烧鸡简笔画[5]黎昌抱.狗年谈狗[J].英语天地,1994,(2).
[6]王同亿主编.语言大典(上册)[M].三环出版社出版,1990.12. []扬歌I R W[M]天津教育出版社,
112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
ain cats and dogs:7.t ains Elephants and hales. 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