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t(猫)俗话说“猫有九命”,这是汉语的说法。此外,中国人常戏称嘴馋的人为“馋猫”。
cat在西方是人们宠爱之物(pet),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英语俚语中,cat的含义为a spiteful or unpleasant woman(心地恶毒或令人讨厌的女人)。照此看来,似乎是中国的猫可亲,西方的猫可恶了。
2.dog(狗)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个人”。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又如:a gay dog(快活的人、好玩的人)。
但dog也有形象不佳之时。如:dog eat dog(注意eat为原形),意指“人们自相残害”;同样,a dog in the manger喻“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在汉语里,尽管狗在某些地方也为宠物,但“狗”的形象总是不雅,因而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如“狗咬狗”、“哈巴狗”、“走狗”、“狗仗人势”、“癞皮狗”等等。
教师年度工作报告3.pig(猪)pig所受待遇可谓最糟,人们总是一边吃猪肉(pork),一边又对猪恶语相加。
汉语里,猪集“懒、笨、馋”于一身,借此喻人具有刻毒之意,其用语不胜枚举。
二胎要不要英国人也给pig以丑恶的形象。a pig意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贪婪、肮脏或无礼貌的人)。注意,最后一喻意似乎未进入汉语。
4.rat(鼠)汉语中的“胆小如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及“鼠辈”等词语,皆有“畏琐、卑微”
及“心胸狭窄”等含义,可见鼠在汉语中简直一无是处。
作为俚语,英语的rat指人时喻意与汉语稍有出入,但也含贬义:a rat即a person who behaves lfishly(自私的人)或a person who is disloyal(不忠的人)。
5.ass(驴)汉语有“笨驴”之说,用来指人,则表达“愚、笨”之意。
英语同汉语在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an ass意为a foolish person(傻瓜),同义语还有donkey,但常用来指小孩。
6.bear(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熊的形象一般是“行为缓慢”,因而具有“呆傻”之态;指人时常有“熊样”之说;目前形容股市不景气乃称“熊市”。
但英语用bear指人时,则为a bad-tempered or bad-mannered person(粗鄙之人、鲁莽之人);另一习惯用语be lik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则表示“脾气暴躁”。
7.lion(狮)百兽之王狮子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一点是相通的,即“勇猛”,借此喻人时,汉语有“勇猛如狮”之说;英语也有习语as brave as a lion。
在英语中,a lion亦用来指“名流、社交场合的宠儿”。
8.rabbit(兔)“兔”在中国人心中可谓形象复杂,有好的一面,如“形如脱兔”(喻快捷);也有差的一面,如“狡兔三窟、兔子尾巴长不了”。后者用来形容人时则分别暗示“狡猾”与“
难以持久”之意。
对英国人来说,rabbit的形象亦不美。不过用来指人时,所取喻意同汉语大相径庭:a rabbit意为a person who plays a game badly(蹩脚的运动员———尤指网球运动员);与中国兔子不同的是,西rabbit一出场就显得“窝囊”。
1.英汉动物词附加意义相同或相似的用法 动物具有显著特征,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具有客观性,因而英汉民族对这些特性看法相同;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只要语言的使用者是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出发来使用动物名称且用这些特性来描述或比喻人或物的某些特殊品质及性格,其词汇附加意义就会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如“狐狸” (fox) 凶残狡猾的本性在两种语言中具有相似的表达:汉语有“狡猾的狐狸”,骂人时说“老狐狸”;英语也有“sly as a fox”、“an old fox” 之喻。汉语中,人们把风骚妖艳的女人咒骂为“狐狸精”; 汉语中“狐朋狗党”形容坏人相互勾结;而英语中用“a fox in a lamb's skin”来描绘虚伪友善的人; 用“to play the fox”来表示“耍滑头装假”。一谈到驴(ass; donkey),中国人马上回想到“笨驴”;而英语中这一词的联想意义与汉语是相通的:“play the ass”(做糊涂事,出洋相)以及“make an ass of onelf” (做蠢事,闹笑话)。因此两种语言均赋予驴“呆傻、蠢笨”之意。再如鹦鹉(parrot),讲汉语和讲英语的人都会联想到他会“学舌”,即“parrot what other
people say”。可见语言具有相通之处。 买卖合同怎么写
2.英汉动物词附加意义不同的用法 人类文化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不同的文化对同一对象赋予不同的附加意义。中英两国人民生活的地理、文化背景的差异,注定两国人民对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动物词的情感内涵也大不相同。 2.1 同一动物词不同的附加意义 虽然同一动物在不同的国家,其外形、生活习性、生理特性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致相同,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共同语对于动物词的附加意义的捕捉是有差别的。如狗(dog),在汉语中,狗有“趋炎附势,帮凶”之意,给人的联想是令人讨厌的事物,因而有“狗腿子、狗奴才”,“狗仗人势”,“狗拿耗子”,“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放狗屁”等等表达。虽然狗的某些优点很受中国人赞赏,如忠诚、勇敢、聪明等,但中国人并没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西方人眼里,狗是“men's best friend”。英语中还有很多有关狗的褒义词语用来指人。如:You'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的人。);a gay dog(快活之人;好玩之人);a 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布什在竞选时宣称“我将投入到一场像狗打架似的竞选活动中去。”当然,英语中也有贬义的“狗”的词语: a dog's life(牛马不如的生活); a yellow dog(可鄙之人); dog eats dog (competing heavily, 指一种不好的情形)。再如喜鹊(magpie),汉语
有报喜之义,俗语说“喜鹊枝头叫,喜事就来到”。但英语中却意为“背后说人坏话”, 正如诗人John Clare 所言:Magpie that chatted,no omen so black(鹊噪是最坏的兆头)。 2.2 不同的动物词表达同样的附加意义 由于文化传统(如神话传说、宗教、价值观等)、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的不同,我们发现汉英中不同的动物词表达的是同一含义。例如,中国人说“吹牛”,英美人说 “talk hor”,二者都表示夸大其辞; 中国人说“壮得像头牛”,英美人说 “as strong as a hor”; 中国人形容一个人固执,就说他“倔得像头牛”,英美人形容为“as stubborn as a mule”(骡子也是马的变种后代); 中国人说“牛不喝水强按头”,英美人说“you can pull a hor to a river, 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汉语中任劳任怨地工作的人被称为“老黄牛”,英美人说 “work like a willing hor”;英语中goat(山羊)喻指“色鬼”, 汉语说“色狼”;英语“chicken”(小鸡)比喻 “胆小”,汉语中“胆小如鼠”与之对应。同样,中国人说“害群之马”,英美人 “a black sheep”。中国人说一个人“圆滑得像泥鳅”,英美人则说 “slippery as an eel”。所用喻体虽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消防的作文
3.英汉动物词的文化空缺现象 在英语中,有些动物词所蕴涵的附加意义汉语中是没有的。如fish(鱼),fish一词在英文中与不同的词搭配可有多种含义,如“big fish”指大人物,“fish in the air”为水中捞月,“cold fish”指性情冷漠不合群的人,“loo fish”指放荡不羁
者,“as mute as a fish”指沉默不语,“fish out of water”指一个人处于尴尬难堪的局面。当然,这与汉语“鱼儿离不开水”喻指的场合不同。“He eats no fish.”字面上是讲此人不吃鱼腥,但实际意义为“他是位诚实的人”。而汉语中的鱼却和人没多大关系,只表示“有余”之意。在中国文化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当老人过生日时,人们常送“松鹤图”,祝他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crane却没有太多的文化意义。 中英语动物词附加意义有相通之处,但文化背景不同,差异更为突出。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认真区分,以便在交际中正确使用。
猪,狗和鸡也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这次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盘中的吃食和怀里的宠物都给我们的语言增添了什么特色。 1. Let's pig out. 身边的科学让我们大吃一顿吧。 看来不论中外都一致认为“猪”是一种好吃的动物。不过中文里形容吃相说的是“狼”吞“虎”咽,英文中却说 pig out,当然意思都是相同的,例如:We pigged out on pizza last night. 2. Tho fighters just had a dog-fight in the sky. 为什么要活着那些战斗机在天上缠斗。 Dog-fight 这个词指的是那种近距离的缠斗,特别是指发生空战,像电影 Top Gun 里面那样精采的缠斗画面就叫 dog-fight。想想看,这和狗狗打群架时的样子还真有点像。 英文里还有几个成语是和 dog 有关的,比如 This is a dog-eat-dog world.(这是一个狗吃狗的世界。)我们中文里讲人吃人的世界,英文里讲的是狗吃狗。当然,关于狗的好话在英文里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3. You're chicken. 你这个胆小鬼。 Chicken 指的就是“胆小鬼”的意思。记得有一次我跟老美出去,过马路的时候大家都是嗖一下子就冲过去了,偏偏有一个人他说什么都不敢过,非要等到全部没车了他才敢过。其它的老美就跟他开玩笑说:Now we know who is chicken!澳门一日游攻略 Chicken out 则是说因为胆子小而落跑,所以下次你看到别人因为胆子小而不敢坐云宵飞车时,不妨说:Hey! Don't chicken out! 4. This is like chicken-and-egg. 这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道理。 在美国你说 chicken-and-egg 别人就知道你是在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跟中文的用法差不多,都是用来比喻一件事不知谁先谁后。例如你说:Is that book famous becau of the author, or is the author famous becau of the book? It's just like chicken-and-egg. |
|
文化与英语习语中动物形象的传译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及语义的非对应源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语言本身是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作为社会和文化成员的人以及使用语言的环境.英汉两种语言中语义的非对应表现在很多方面,对于英汉语言中的动物名词来说,它们的所指意义是一致的,即都是该词所描述的动物。但它们的联想意义却不尽相同.如"she is acat.在汉语中就不能简单地译成“她是一只猫”.这样的话.英语原文所表达的意义就投有得到正确的传达.在英语语言中总是把一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联系起来。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引人文化机制,能够加深对语言符号的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成语中要正确地理解与翻译更离不开文化.
一、文化与语言
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千差万别一般对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有时也特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与学习,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化。文化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习语是英语中文化含t很大的语言组成部分。在一些习语中所出现的动物形象不只是单纯的动物.这些动物被人们斌予一定的意义,被用来表达生动鲜明的意义.
二、动物的联想意义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表示动物的词。如在汉语中有‘狗“免.“鸡.等.英语中用来表示同一种动物的词是"dog"'rabbit""chick”等.虽然使用的是不同的词.而所指的动物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它们的所指意义是一致的.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人们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等都不完全相阅.同一种动物在人们脑海中所唤起的意义即联想意义就完全不同.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狗,这个词,在汉语中“狗”具有一定的贬义,如一些成语中常出理这个词,这样的成语一般具有贬义。象“狼心狗肺洲狗班子洲落水殉”等等。而英语中相对应的词“dog.可比汉语中的“拘”的地位高得多.在英语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其有衰义.所以英语中就有人拿"dog"来自比.如一个习语:"I'm too old a dog tolearn new trick,”另外在汉语中具有衰义的在英语中却可能具有贬义.如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崇拜的一种
动物形象“龙”在中国被斌予了褒义色彩。中国封建帝王常用“龙”来自比,自认为是“真龙天子”。“龙风呈祥洲龙璐虎跃”等词语也都具有衰义。父母希望将来子女有出息叫做“望子成龙”。在英语中“龙”相对应的词是"dragon",这个词给人的联想意义就是“怪物,“魔鬼”.并带有“凶残.的含意.如果不考虑文化因索把“望子成龙一词翻译成"to hope that one son will becomea dragon”在英语中就会引起错误.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凶残的怪物呢?
文化存在个性,也存在共性.人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做着相同的事情.所以有时文化又有惊人的相似性。有时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同一种动物的看法是一致的.也就是这些动物名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相同的联想盆义.汉语中“级理.给人的联想童义是“狡猜洲奸诈”.英语中相对应的词"lox"也有这种含义。"He is a (ox”这样一个句子就可以直接翻译成“他是一只孤狸”.在汉语中不会引起理解的障碍。有时一种动物在一种文化里有联想意义,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没有。比如“鸡”这种动物在汉语中没有联想盆义.在英语中却指“胆小怯福”.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名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的联想意义。
动物汉语中的联想意义英语中的联想意义猫没有欺诈包藏祸心鹅没有且盆
山羊无好斗的、令人.恶的骆驼勤劳的,负重的顺从的
牛助劳的,健壮的脏的,卤莽的兔子迅速的,狡猾的胆小的
在英语中一种动物具有某种联想意义,汉语中具有这种联想意义的可能是另一种动物,反之亦然.所以下面一些词语中的动物名词的目译不对应。
as strong as a hor壮得象头牛as sfubborn as a mule辈得象头驴as timid as a bare胆小如鼠
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鳌
as hungry as a bear俄得象狼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三、含有动物形象的成语的翻译
无论英语中还是汉语中都有大量的成语含有动物形象.动物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与人们朝夕相处,或敌或友。人们对动物的形象非常熟悉,这些动物或忠实或狡诈,或勤劳或徽情。久而久之,这些动物形象就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这些成语大多窝有丰富的文
化内涵。它是在一定的人群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动物形象为主体表达了或褒或贬的意义。只理解文字的表面意义是不够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翻译这些习语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进行文化对比.如两种文化中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可直接照字面意义进行翻译。如果没有,则要使用意译或用另一种动物形象进行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