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语类的语义所指研究深圳春节旅游攻略
对空主语和空宾语的语义所指分析
汽车后桥结构图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英语、汉语中空语类的语义所指进行对比研究,尤其是对空主语和空宾语的语义所指进行研究分析。文章挑选了英汉语所共有的蕴含空语类的句法结构,在分析这些句法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对其中空语类产生的方式、分类和语义所指作出分析。
本文认为,英语是中句子结构的语言,汉语是重语篇的语言,故在空语类的问题上存在差异。五年级上语文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更好的探索英汉语空语类的形成规则,从而深入了解其异同。
关键词:空语类 语义所指 对比研究
Abstract:This thesis 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mpty category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In order to get a thorough of English and Chine empty category,we have explore the shared ntence construction involving empty category in both language.Bas
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s,we have make a detailed comparison between empty category in both languages in respects of their generation,classification and reference,aiming to give an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straints they bear in the various construction.
English is a ntence-oriented language while chines is discour-oriented, which leads to a difference in the generation of empty category.
This thesis aims at probing into both the syntactic and mantic reprentations as well as the generative rules of empty category in English and Chine so a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Key words:empty category syntactic theory comparative study
人类开展任何一种科学研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研究的对象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所依赖的主要工具[1]北齐皇帝列表,鉴于国内对汉语空语类的专门研究较少,且对英汉空语类的对比研究也很少,本文试图对英汉空语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
一、基本内容
(一)空语类的基本含义
语类就是某些充当特定句法成分的词和词组,或者由词和词组充当的特定句法成分,所作的一种更加抽象的概括[2]。众所周知,语句的结构可以分析为“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而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和主谓词组等词或词组又可以在语句结构中充当这些句法成分。这样,“语类”可以看作是所有能够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和词组的总称,也可以看作是所有由词和词组充当句法成分的总称[3]。例如:
(1)a.孩子病了。
b.弟弟吃了去除蟑螂两个苹果。
丁雅琦
(1a)中名词“孩子”充当主语,(1b)中名词“弟弟”充当主语,名词词组“两个苹果”充当了宾语。这些充当了主语和宾语的名词和名词词组,就可以看作是一种语类。
空语类(empty category)顾名思义当然是相对于“实语类”或“语类”而言的。相对于(1)中的“语类”,空语类就是指在句中某些句法成分位置上没有出现的一些词和词组,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句法成分的位置是“空”的[4]李四光预言 。例如:
(2)a.( )弟弟病了。
b1.弟弟吃了( )。
b2.( )吃了两个苹果。
b3.( )吃了( )。
跟(1)比较,可以发现在(2)中有些原来有词语的句法成分位置上现在没有出现词语(用括号表示),这些没有出现的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就是一种“空语类”[5]:其中没有出现的主语又可以叫做“空主语”[6],没有出现的宾语又叫做“空宾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空语类理论由乔姆斯基在《支配与约束理论讲座》(1981年)系统提出。
4k和2k
②徐烈炯(Xu 1986;Xu & Langendoen 1985)认为汉语中的空语类是自由空语类(Free Empty Category),没有[±照映性][±指代性]一类的特征,其属性和所指不受语法结构的限制,只要语义和语用条件允许,空语类可以自由地与句中其他成分共指或不共指。
(二)语义所指的基本含义
语义所指从字面的意思看就是句子中某个成分到底指什么。语义所指的一个意思是,句子里面的词语成分与外部客观世界中的哪个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物相联系[3]。如:
(3)王老师买了一本新书。
句中“王老师”指谁,具体的是哪个人,其中的“一本新书”指什么书,具体是哪本书,这种“所指”问题就与语言环境和客观世界有关的语义所指问题有关,而与句法结构和结构内的其他成分无关,这是一种广义的语义所指问题。
语义所指的另一个意思是,句子里面的某个成分A与句子里面的另一个成分B是不是指同一
个人或同一个事物。一般来说,只有当A是“空语类”的时候,才有可能涉及与词语成分B的所指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问题[3]。例如:
(4)a、这姑娘小李喜欢(t)。
b、小李打算(p)追这姑娘。
例句中,a涉及到空宾语与结构中某个词语的所指问题,即空语类(t)到底是指“这姑娘”、“小李”,还是都不是;b涉及到空主语与结构中某个词语的所指问题,即空语类(p)到底指“小李”,还是不指小李。这种“所指”关系基本上不需要涉及到语言环境和客观世界的人或物就可以做出判断,这就是狭义的语义所指问题。
从上述的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语义所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与句法结构和结构的其他成分相关。索绪尔说过,语言是个符号系统,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两项要素融合构成的。能指,指符号的音响形象;所指,指概念,即能指所负载的意义要素。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故无论语义所指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它都负载一定的意义要素,只要人们能在心理上接受就可以。
二、空语类的语义所指问题
(一)空语类中“语迹t”和“隐含p”的语义所指不同
语迹t,是名词移动后在原来位置上留下的痕迹。依据乔姆斯基(1982),语迹可以
分为两大类:NP语迹[+a,-p]和WH-语迹或变项[-a,-p]。语迹由移位产生,因此根据移位成分的特征,这两类也可以被称为主目移位语迹(traces of aces of passive and raising)和非主目移位(traces of aces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语迹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乔姆斯基在Conditions on
Transformations(1973)首次提出语迹概念。
wh-movement).NP语迹和WH-语迹都受空语类原则(Empty Category Principle)制约,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NP语迹和WH-语迹分别根据约束原则(Binding Principles)A和C来获取释义。
NP语迹不带格标记,WH-语迹带格标记(ca-marked)。
NP语迹的先行语(antecedent)占据主目位置(A-position),WH-语迹的先行语占据非主目位置(non-A-position)。
每个语迹都必须有先行语,制约二者的主要理论本文采用是约束原则。
隐含p,是隐含造成的,正式名称为PRO,主要是“主语空宾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其所指受到主句主语控制,称作“受控制p”;一种是其所指不受主句成分控制,称作“不受控制(任指)p”。
隐含p的特点:某个可以充当V前NP或V后NP的词语没有在主语、宾语的位置出现,也没有在结构内其他位置出现;该词原来位置永远不能补出相应的有形词语。
(5)a. John is too stubborn(p) to talk to(t)[7].
(约翰太固执,以至于没有人愿意跟他谈。)
b. John is too stubborn(p) to talk to him[7].
(约翰太固执,以至于不愿意跟他谈。)
一方面(5a)“talk to”后面只比(5b)少了个“him”,可是“talk to”的对象却不是“him”,而是句首的“John”。可见词语移位后不但留有“语迹t”,而且“语迹t”也有语义所指问题,即“语迹t”一定与移位先行词同指,不会与结构内出现的其他名词同指。所以“语迹t”的语义所指关系可以分别归入“指代关系”和“照应关系”[4]。
另一方面(5a/b)“to talk”的行为者都没有出现,可根据英语动词的基本结构形式,“to talk”前面必须联系一个主语成分,如果这个位置不能出现词语,那就是成分隐含形成的空语类“隐含p”[6].比如(5b)“to talk”的“隐含p”是“John”,(5a)“to talk” 的“隐含p”却不是“John”。这是因为“隐含p”的语义所指一般要受到主句结构中某个词语的“控制”,(5b)中“John”就是“隐含p”的控制语。而有控制语“隐含p”的语义所指关系又可以叫做“控制关系”[9]。(5a)中句首的“John”是从“talk to”后面移来的,能任指,而无控制语“隐含p”的语义所指关系比较单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