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共生”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提出,作为生物学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现在生物学中研究种间关系都要用到共生概念。1970年,美国生物学家马格里斯提出“细胞共生学”,“共生学说”由此更加盛极一时。目前,生物学中研究种间关系都要用到共生概念。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的,所以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因此,作为一种视野独特、方法简明地描述生物种间关系的方法论,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的思想和概念很快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借用。
一、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
对于共生的概念,生物学界存在很大争议,引起了学者的激烈讨论。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最早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living together)。这就对共生下了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为学者的争论埋下了种子。按照德贝里的定义,很多现象都可以被理解成共生,如寄生、腐生、共存等。1884年,德贝里又进一步论述了共生、寄生、腐生的关系,提出了生物间的多样共存方式,并分析了共生和非共生的区别、寄生与共生的区别等,从而使人们对共生的理解更加清晰。可见,德贝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内容摘要】自从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共生”概念,共生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关注。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所以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很快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借用。本文在回顾生物学中共生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如哲学、工业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中的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共生现象的“普遍性”和“互惠性”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社会协同进化、和谐发展。
【关 键 词】共生;共生理论;社会科学;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杨玲丽,法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从事 经济社会学、生态社会学研究。
□杨玲丽
(上海政法学院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上海201701)
150
里最后对共生的定义是一种狭义共生,不
包括寄生、腐生关系。斯格特认同德贝里
的定义,明确地提出共生是两个或多个生
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程度达到平衡的状
态,而不是一方依赖另一方的关系(Scott,
1969)。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学术界曾
把共生的概念限于两个有机体互利的范
围,因此将寄生与共生严格区别。但是,也
有学者把共生概念广义化,格瑞德就把共
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把种间关系,如捕
食(predation)、携播(phoresis)、互利共生
(mutualism)、共栖(com-mensalism)、寄生
(parasitism)统统归于共生之内(Gerald,
1977);原生动物学家戴维斯也把共生定
义为几对合作者之间的稳定、持久、亲密
的组合关系(Dale.S.Weis,1982)。较多的
寄生虫学家倾向共生包括寄生、共栖。虽
然不同学者对共生的定义不同,但是,在
欧洲学术界,多数学者将共生的概念定义
为限于两个或多个有机体在一起相互有
利的范围,因此认为寄生与共生有着严格
的区别。苏联大蠕虫学家斯克刊亚平(K.
N. CKjJHGNH)就抨击了西方的寄生虫学
家把寄生和共生的概念混为一谈,在修改
寄生的定义时,特别强调“给宿主带来危
害”这一点;而认为共生则不会给对方带
来危害。随着共生学说的研究与发展,国
有花字的诗句际生物学界对“共生理论”越来越重视,
国际共生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ymbiosis
Society,ISS)于1997年4月在美国Woods
Hole, Massachutts成立,并已经在不同国
家召开国际共生学术会议六次,促进了各
掉以轻心是什么意思
国共生研究人员在各个共生子领域的交
流,加强与其他领域(如生态学和一般生物
科学)的联系与沟通。鉴于共生的广泛影响,
Claire Ainsworth等(2005)将共生列为生命
界最重大的十项顶级创造之一 。
从生物学的共生视角来看,现代生态
学把整个地球看成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生
物圈。生物圈内,各类生物间以及与外界环
境之间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
起来,形成共生系统。生物间的能量转换
物理初二存在于食物链与食物网之中,它们在生态
系统的关系表现为生产者、消耗者和分解
者。能量总是来自太阳,自然无所谓循环,
而物质则不是这样,物质是通过生态循环
保持着生物圈的继往开来、生生不息。这是
广义的共生,即自然界就是一个共生体,其
中的动物、植物、人类之间需要相互和谐,
才能共生共荣。而狭义的共生是指生物之
间的组合状况和利害程度的关系,指由于
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
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地生活在
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
(洪黎民,1996)。现代生态学者深刻体会到
群落中生物相互关系的复杂性,鲜明地揭
推荐音乐示了个体或群体胜利或成功的奥秘,在于
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共生的能力,而不是强
者压倒一切的“本领”。
二、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自然科学影响社会科学的效应机制是
类比和借用、联想和借鉴。社会科学中人与
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等也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类似于生物学的共生关系。因此,
共生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同样存在于
社会科学领域,比如夫妻之间、雇主与雇员、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盟企业之间均是一种共生关系。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开始被广泛借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下面从发展的视角进行梳理。
1.共生现象的哲学抽象与升华。哲学层面的“共生”,概括起来,核心是“双赢”和“共存”,基本上属于互利共生现象的哲学抽象,个别时候也可以包括偏利共生。日本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黑川纪章1987年出版《共生哲学》一书,将共生思想应用到建筑领域,共生思想成为其城市设计哲学理念的主体。他预言,共生一词在 21 世纪,将会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他的共生哲学的含义涵盖了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核心是兼容并蓄的共存理念。1993年,哲学家花崎皋平出版了《主体性与共生的哲学》,阐述了生态学的共生思想与作为社会哲学的共生思想的区别,探索在生活的具体场所实现共生而构建“共生的道德”“共生的哲学”的可能性。之后,尾关周二在《共生的理想》一书中,从哲学意义上探讨了“共生”与“共同”概念的区别,认为“共同”意含当事者具有某些相同的价值、规范和目标;而“共生”则是以异质性为前提,正是由于当事者在价值、规范、目标方面有所差异才能够建立起“相互生存”的关系(尾关周二,1995;中译本1996)。近年来,久负盛名的学术出版社岩波书店也广泛关注“共生”问题的研究。在岩波书店推出的八卷本《新哲学讲义》中,第六卷就冠名为《共生》。东京大学还设立
了共生哲学国际交流中心。“共生”一词在日本已经成为流行语,它不仅仅是学术用语,而且成为生活用语(卞崇道,2003)。“共生”思想正好迎合了日本企
业的分包制生产模式(企业与其分包商建
立起紧密的共生关系,在共生中共同繁荣、
共同成长),这一模式曾经推动日本制造业
的快速成长,带动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后来
被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所学习。韩国在工
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学习日本模式,因此
韩国学者对共生哲学也非常重视,李承律(2005)宣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
时代,企业乃至国家之间你死我活的“零和
竞争”理论正逐渐被双赢的“正和比赛”理
论一“共生”所替代,因此宣扬企业之间要
从竞争走向共生。因此,韩国企业的经营模
式是以大企业为核心,与中小企业形成共
生网络、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从而有了韩
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成长。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共
生哲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所关
注(吴飞驰,2002;李思强,2004;李燕,2005;唐远华,宋英俊,2008)。其中,最全
面、详尽阐述共生哲学的是李思强(2004)
从哲学意义上把“共生”看作一个宽泛的
概念,泛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
克与千克的认识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
系。他还借用“太极图”(《易经来注图解》所
附《伏羲太极之图》),引申出“泰慧图”(如
单一反义词图1)作为“共生构建说”的图徽。泰慧图以
阿拉伯数字6和9叠合而成,9为阳,6为阴,
首先喻示中华易理关于阴阳氤氲、万物化
生的根本哲理,它吸纳阿拉伯文化,借鉴西
方当代科学,展示了“共生”是融合人类古
今一切成果的结晶;其次,泰慧图为我们表
达了一种完美的和谐对称观,展示了作用
力和反作用力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更是
人文层面中的重要规律,人类所有追求的
151
152最终收获并不是我们发出的直接作用力,
而是强于原始作用力的反作用力。2000年,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胡守钧教授首次在国内
提出要以共生论来指导社会,告别以“阶级
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走向呼唤和谐的社
会共生论(胡守钧,2000)。这些共生哲学理
念对于我国协调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各种社
会矛盾,如城乡对立、贫富差距等,促进社
会和谐发展作用重大。
图1 泰慧图
2.对生物学共生方法的直接借用:工
业共生。正如生物共生是生物种群生态学
种间关系分析的方法论工具一样,工业共
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也成为工业
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的一个重要分
析工具。对工业共生理念产生重要影响的
是1989年的两个重要事件。一个是Frosch
and Gallopoulos(1989)首先提出了新的工
业发展观——“工业生态系统”(industrial
ecosystems)的设想:一个工业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能量和物质可以在另一工业生产过
程中被充分运用,从而减少消耗。另一个
是,这一年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org)出现
了几家当地重要企业如发电厂、炼油厂为
了应对淡水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成
本危机开展了相互利用废水、废气方面的
合作(Knight,1990;Barnes,1992)。而Frosch非主流字体
and Gallopoulos(1989)的工业生态系统概
念正好为卡伦堡出现的工业共生的迹象提
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1989年以后,卡伦堡
开始出现了多种方式的企业间的共生,成
为第一个被成功发现的工业共生的案例,
带动了工业共生的理论发展和工业实施
(Chertow,2007)。卡伦堡公司出版的《工业
共生》一书中所下的定义认为:“工业共生
是以共生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
础研究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
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
力,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在这里
该词被用来着重说明企业因相互利用副产
品而发生的各种合作关系。”
自从卡伦堡工业共生被发现后,Boyle
和Baetz(1997)对美国特立尼达(Trinidad)
岛上企业的工业共生进行了规划和模拟,
该案例成为经过精密计算而形成的工业共
生的典范。Keckler和Allen(1999)运用线性
规划模型来评价Texas州Houston市的一
个大工业园的水资源再利用方案,通过在
园区内企业相互利用各种纯度的水,形成
水的循环利用,发现工业园中存在大量经
济上可观的水资源再利用机会。目前,工业
共生已经成为一种有效解决工业生产中企
业间的资源和能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的工业策略(Allenby,1994; Hawkins et al,
1999; Ehrenfeld,2000; Cohen-Ronthal,
2004),工业共生可以使物质的用途被优
化,废物的排放量减少到最小,并且显著
减少生产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Frosch and
Gallopoulos,1992; Chertow,2000; Cohen-
Ronthal,2000; Boons and Berends,2001;
Korhonen,2002)。目前,面对资源枯竭与工业
持续发展矛盾的日益激化,工业共生得到
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等地都规划了一批生态工业园,而我国也已经批准了二十六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如广西贵糖集团、浙江衢州、山东鲁北企业集团(鲁北化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
随着生态工业园建设热潮的兴起,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设计与运行成为生态工业园研究的主要方向。Ernest Lowe以及Hall J.等对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与操作的研究颇有建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Audra J. Potts Carr则是结合Choctaw工业园的改造问题,对生态工业园的土地使用和景观设计进行实际探索,为生态工业园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Chertow(2000,2007)深入剖析了工业共生的起源、定义、条件、可能性、动机、共生的好处、共生的障碍、共生成功的原因、共生失败的原因、政府及中介组织在工业共生中的作用等,为工业共生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工业共生的好处很多,但是现实中工业共生却很难呢?会存在技术障碍、信息障碍、经济障碍、管理障碍、激励障碍等(Gibbs,2002),这就需要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各部门共同合作,来促进生态工业园内工业共生的形成与发展,这其中,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政策及财政资源。吉伯斯研究了六十三个生态工业园(其中:美国三十个,欧洲三十三个),他发现美国的生态工业园成功的较少,而欧洲的成功的较多,就是因为政府介入的时期比较合适,政府的政策引导得当(Gibbs,2003)。还有学者对工业共生发展的障碍、共生的稳定性、共生模式、共生对环境的作用等方面展开研究(Chertow
and Ehrenfeld,2001,2002;Chertow and Portlock,2002;Brings Jacobn and Anderberg,200
4; Brings Jacobn,2006;
Van Beers,2004,2005,2006,2007;Van Berkel,2004,2006)。美国久富盛名的耶
鲁大学还出版一本在学术界影响力较大
《工业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专门介绍工业生态学及工业共生
方面的学术进展。工业共生在西方社会也
得到了政府及环境组织的普遍关注,共同
推动工业生态学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
相比较而言,我国学者对工业共生的
关注较少,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
工业共生,主要是从共生网络和共生模式
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两种共生模式:自主
实体共生(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和复
合实体共生(贵糖集团生态工业园)(王兆
华,2002),四种共生网络模式:依托型、平
等型、嵌套型、虚拟型(王兆华,2005),并对
其网络的运作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张萌等,2008)。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在学术界的
影响力不是很大,也没有更多的学者加入
进来拓展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还没有形成
工业共生研究的学术氛围。
3.对生物学共生思想的借用-商业
生态系统。将生物中的共生思想引入企业
管理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90年代成为研究的热点。起初,学者将共
生思想运用在企业共生环境中。1977年,
汉南和弗里曼论述了组织与环境关系的
“适应性理论”(Adaptation Theories),初步
提出了组织种群的生态模型,对“组织小
生境理论”(Niche Theory)等也做了阐述(Hannan&Freeman,1977)。该论文是组织
153
abab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