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捐策略和框架效应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3-06-18 15:58:47 阅读: 评论:0

直线射线线段
劝捐策略和框架效应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影响
小白菜炒肉
摘要 采川两个3×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考察劝捐策略和目标框架效应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1)劝捐策略和H标框架效应的主效应显著,信用劝捐被试捐赠更多,决策时间更短,损失目标框架比收益目标框架的被试决策时间更短,捐赠更多,被试在信用X损失框架情境中捐赠最多,反应时最短;(2)劝捐策略和框架效应的交百效应均显著,情感策略受框架效应影响较大,在损失框架下被试反应时更短,捐赠更多。关于党的小故事
拖地的英语关键词 劝捐策略,框架效应,捐赠。
1引言
公司愿景怎么写随着社会对公共福利的关注。捐赠作为人类典型的利他行为,也得到学界的重视。个体的捐赠决策是非常复杂的,影响因素众多。如国家的慈善政策、文化、捐赠者自身的经济条件、个性特征、捐赠对象的特点甚至慈善机构的募捐策略。相对而言,提升慈善机构的募捐策略对促进捐赠是便捷可行的。Levin,Schneider和Gaeth(1998)认为人们对公共事件的认知和判断明显受信息呈现方式的影响。慈善信息呈现方式对募捐效果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信息呈现中的几个关键因素对提升个体的捐赠意愿具有作用(Bendapudi,Singh,&Bendapudi,1996)。2000年以后研究逐渐增多并且更为深入,主要集中在探讨情绪(emotion)、框架效应(from-ing effect)、劝捐策略(persuasion appeal)、价值取向和信息呈现方式(故事、统计说明、图片)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影响。
谄媚怎么读拼音>花卷怎么蒸
公益募捐信息倡导个体捐赠实际上是态度说服的过程,劝捐效果受劝捐策略的影响(Morman,2000;Reynolds & Reynolds,2002),而劝捐策略又是通过信息的呈现方式实现的。信息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有生动活泼的故事叙述,也有理性的统计说叫,还有侧重于募捐者本人的威信。Kopf-man,Snfith,Ah Yun和Hodges(1998)曾经以器官捐赠倡导书为例,探讨故事叙述和统计说明各自的说服力,认为统计说明方式更能激发认知反应,故事叙述则更能激发情绪反应。Connor和Upton(2003)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logos、ethos和pathos说服策略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三种劝捐策略:理性策略(rational strategy)、情感策略(affbctive strategy)和信用策略(credibility strategy)。所谓理性策略指的是客观中立地直接论证观点或看法,用事实说话,多采用统计说明方式。情感策略指的是诉诸个体的情感,使用带有感染力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进行叙述。信用策略注重募捐倡导者的权威身份和人格魅力,注重表述倡导者身份的正式、可信性和事件的真实性。
Conner和Gladkov(2004)提出理性策略:采用分类、比较和对照的方法表述,清楚地陈述事件的原因、手段和结果和状况;信用策略则是突出事情的真实性,显示组织的正式性和劝捐人的权威身份。情感策略充分利用个体的情感需要,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旨在个体的激发情绪情感反应,使个体产生情感共鸣。
什么是回声

本文发布于:2023-06-18 15:5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442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策略   捐赠   个体   框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