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4-11-16
作者简介:崔玲玲(1971-),女,蒙古族,天津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2004年12月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Dec,2004第1卷 第2期
幼儿园午餐食谱Journal of Art Col lege of Inner M ongolia University
Vol.1 No.2
琵琶名曲 海青拿天鹅 溯源
崔玲玲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琵琶名曲 海青拿天鹅 是作于元代的一首反映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器乐曲。但其创作来源、
蓝怎么组词
族属等一系列问题,在音乐理论界存有疑义。杨荫浏先生认为 海天拿天鹅 是描写蒙古人民生活的作品,源于蒙古族是有据可考的。史料说明,蒙古族中产生出这样的乐曲是有生活依据的。
关键词:元代琵琶曲; 海青拿天鹅 ;狩猎民族;蒙古族民间狩猎歌舞
分类号:J60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838(2004)02-0048-04 元代琵琶大曲 海青拿天鹅 ,是一首反映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器乐曲。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此曲是我国最早的一首琵琶曲。它的曲调流畅,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自13、14世纪以来,经过不断加工与改编,已变得非常丰富和成熟。由于风格独特,曲调动听,形象鲜明,它一直在各地广泛流传,在民间吹打、弦乐合奏以及三弦、二胡、古筝等独奏曲中均有踪迹可寻,且为宗教音乐所吸收,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海青,又称海东青,是青雕的一种,产于东海之滨。体小善飞,勇猛而矫健,以能搏击天鹅而著称于世,尤以爪白者最为名贵。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常将海青用于狩猎。琵琶曲 海青拿天鹅 ,便是描写了海青猎取天鹅,与天鹅展开激烈搏斗的情景。元代杨允孚 滦州杂咏 中有诗云:
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
(原注:! 海青拿天鹅 ,新声也。∀)
杨允孚的诗文和原注,是此曲最早的文献记
载,说明 海青拿天鹅 是一首当时新制的乐曲,元代之前是没有的。
对于 海青拿天鹅 这首乐曲的产生、发展、演变以及族属等问题,音乐理论界存有不同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此曲存有不同观点:1.蒙古说。大多数人认为此曲源于蒙古族,是描写了古代蒙古人的狩猎生活。20世纪60年代初,杨荫浏发表论文 琵琶名曲#海青拿天鹅∃ ,首倡此说,并对该曲的创作背景、题材内容、族属、艺术价值、标题辩证等做
了全面论述。[1]
2.汉族说。金文达在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提出,元代蒙古宫廷音乐家大约创作不出如此精美而高深的佳作,故认为该曲应源于汉
族。[2]3.女真、契丹说:杨久盛发表 琵琶名曲#海青拿天鹅∃探源 一文,提出从现今辽宁地区的民间音乐中,发现与 海青拿天鹅 核心音调相似的民间曲调音乐,因而认为此曲源于女真人或契丹
%
48%
六级词汇表人。[3]4. 料峭家族说。袁静芳在其论文 模式分析与谱系家族梳理&&&#料峭∃乐目家族研究之一、二中提出,此曲源于汉族管乐曲 料峭家族。[4]以上这些观点的讨论,对进一步探讨有关此曲的一些问题,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笔者认为杨荫浏对此曲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客观的分析与论述。杨荫浏先生认为,此曲的原始形式可能产生于元朝的政权尚未建立,一部分蒙古人居住在东北地区,尚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手段之时。他写道:!古代蒙古人民,以雄健著称。他们在年纪很小,还只四、五岁时,就开始受到骑马、射箭的技术训练,等到长大起来,就是打猎的好手,一年四季以打猎为生活。∀!古代的蒙古人民把海青用于狩猎。他们相当珍视海东青。∋∋在打猎的对象中,他们特别重视天鹅。∋∋但要捕获天鹅,就必须用到海东青。所以,(海青拿天鹅)就成为蒙古人民在狩猎生活中间特别高兴的一件事,而反映到音乐创作方面,也成为最能引起群众兴趣的一个重要题材。∀[1]杨荫浏在文中说此曲是蒙古族人民的优秀作品之一。
据笔者所知,古代的蒙古族最初并不是游牧民族,而是狩猎民族。因此,杨荫浏先生认为 海青拿天鹅是描写蒙古人民生活的作品,源于蒙古族是有据可考的。
蒙古人放飞海青猎取天鹅,在元代还很盛行。元代著名诗人乃贤,在他的 塞上曲一诗中,极生动地描绘了蒙古人的狩猎集体舞蹈,其中便提到了海青:
马乳新桐玉满瓶,沙羊黄鼠割来腥,
踏歌尽醉营盘晚,鞭鼓声中按海青。[5]诗中勾画出一幅塞外蒙古人放飞海青,狩猎归来的风俗画。同时,还可以看出,元代普通的蒙古人民驯养海青,并将其用于狩猎生活中。
回溯历史,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将海青用于狩猎,最早可追溯到匈奴时代∗,匈奴人信奉!胡巫∀(萨满教),在他们的图腾崇拜观念中,热烈崇拜海青与雄鹰。近年来,我国考古学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发掘出大量匈奴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顶匈奴黄金王冠,王冠上部的装饰物,便是一只栩栩如生的海青。[6]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匈奴时代显然已有了放飞海青猎取天鹅的习俗。海青凶猛异常,能捕捉比自己大几倍的天鹅,便成为匈奴人心目中的图腾崇拜对象。匈奴王冠的发掘,为我们更好地理解 海青拿天鹅这首乐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自匈奴之后,鲜卑人+雄踞蒙古高原,他们也大量驯养海青,用于狩猎活动。 魏书%高祖纪载:!五年春,诏禁蓄鹰鹞,开相告之制。∀[7]太和四年(480年)孝文帝下令!罢鹰鹞之所,以其地为报德佛寺。∀[7]!鹰鹞之所∀可以改为一座寺庙,可见当时的!鹰坊∀是很庞大的。同时也可以从孝文帝的诏令中看出,当时的鲜卑人盛行蓄养海青猎取天鹅的习俗。后来的契丹、女真、乃至蒙古统治者,也一直沿袭鲜卑旧制,宫廷中专门设有驯养海青的!鹰坊∀机构。
蒙古人对海青并不陌生。在蒙古历史文献中,就有许多关于海青的记载。蒙古族驯养海青最早记载见
于 蒙古秘史。此书记录8世纪至13世纪蒙古发展的历史,书中在叙述成吉思汗的第十二代祖先勃端察儿时,这样描写道:!勃端察儿因无吃的∋∋就养了鹰。∋∋到了春间鹅都来了。勃端察儿将他的鹰饿着。飞放拿得鹅多了。吃不尽。∀[8](卷一)这里所说的鹰,即为海青,将其用于狩猎活动。这段时间最迟应在9&10世纪。这一史料的发现,同杨荫浏所说琵琶曲 海青拿天鹅的原始形式的创作背景极相吻合。蒙古人自古也信奉原始多神教&&&萨满教,他们的萨满教观念中,也有对海青的图腾崇拜。例如,成吉思汗所诞生的乞牙惕部落,便是以白色的海青作为自己部落的!苏勒德∀&&&图腾。 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带着9岁的帖木真去往斡勒忽讷兀惕部求婚。途中遇到翁吉剌部的德薛禅老人。他对也速该%把阿秃儿说:!∋∋我今夜得一梦,梦白海青握日月二者飞来落我手上矣,∋∋梦得好梦,所以有此梦者,盖汝乞牙惕百姓之族灵神来告之也。∀[9](卷二)
1207年,成吉思汗派遣其长子术赤,率军出征林木中百姓,!∋∋至万乞儿吉思种处。其官人也迪亦纳勒等,也归附了。将白海青、白骟马、黑貂鼠来拜见术赤。自失必儿等种以南,林木中百姓,术赤都收捕了。遂领着乞儿吉思万户千户,并林木中百姓的官人,将着海青、骟马、貂鼠等物回来拜见成吉思。∀[8](卷十)
元代文人陶宗仪在 南村辍耕录卷一中载有!昔宝赤∀条目。!昔宝赤,鹰房之执役者。每岁以所养海青或得头鹅者,赏黄金一锭,头鹅,天鹅也,以首
学习的名言
%
撩人的句子49
%
得之,又重过三十余斤,且以进御膳,故曰(头)。∀以上史料说明,蒙古人素来崇拜海青,珍视海青,并且在其狩猎活动中大量使用海青。并说明元代统治者,对驯养海青,猎取天鹅十分重视。由此可见,元代蒙古族中产生出 海青拿天鹅这样的乐曲,是有生活依据的,并不是缺乏历史依据的臆测。
蒙古族自古就以歌舞著称,在他们的古代民间歌舞中,也有许多表现海青的内容。
在成吉思汗与篾儿乞惕部落之间的一次战役中,篾儿乞惕部被战败,成吉思汗命速别额台追击敌人。临行之前,成吉思汗下一道训令,对他进行告诫:其为禽鸟飞上天也,汝速别额台,
不为海青飞去拿之欤?其为獭而掘入地也,
汝速别额台,不为锹凿寻而追之欤?
∋∋(下略)[9](卷七,207)白云简笔画
这段文字保留着分节歌形式。可以看出,它源于蒙古族狩猎歌曲。成书的时代,蒙古社会已进入游牧
封建制时期,但这段文字却是用狩猎生活的场景加以描述比喻的。显然,在当时的蒙古人日常生活中,狩猎文化的影响仍十分深刻。由此也可以使我们判断,蒙古人在元代创作出反映狩猎生活的 海青拿天鹅,是不足为奇的。
海青与小鱼是一支蒙古族古代拟兽双人舞蹈。据 黄金史记载: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成吉思汗饮酒乐甚,命令手下两员大将分别扮演海青与小鱼,以资助兴。成吉思汗道:!阿儿玛察%萨尔塔忽勒,你扮作[河里的]小鱼儿;兀良哈台%哲勒篾,你扮作名贵的海青;你们二人试着孤立对方,彼此作难,进行辩论。∀[10]两人模拟海青追捕小鱼的动作,且歌且舞,极为生动有趣。这样的表演形式,实则即为民间追猎斗智歌舞的一种变体,可能是自古就有的。
蒙古族萨满教中也有模仿白海青的原始舞蹈。科尔沁萨满教有一个称之为!查干%额利叶∀的教派。所谓!查干%额利叶∀,蒙古语即为白色的鹰,实则就是指白海青。这个教派的白海青,专门在女巫(亦都罕)身上附体。女巫在跳精灵舞时,身着白色长袍,赤足,双手持红绸巾,着意模仿白海青的神态动作。!查干%额利叶∀教派女巫们所跳的白海青舞,无疑是从乞牙惕部落母系制社会的图腾崇拜中产生的。它属于蒙古人最古老的模仿野生动物的原始舞蹈之一。现在,每当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开始举行!博克∀(即摔跤)比赛前,选手们要按照蒙古族古老的风俗,模仿海青展翅的动作,舞上场地。这表现了选手们在临战前向战神&&&白海青祈祷胜利之意。
海青拿天鹅
稍快盖兰演唱乌兰杰记录
% 50 %
据蒙古族音乐学家乌兰杰先生介绍,蒙古族民间狩猎歌舞中有一名为 海青拿天鹅[10](37)的歌舞,表现了古代蒙古族猎人们放飞海青猎取天鹅的狩猎生产劳动。以上是此曲的谱例。
此曲曲调古朴刚健,生动活泼,无论其题材内容,还是音调、节奏、调式等方面,均有元代蒙古音乐风格。笔者将此曲同 弦索十三套中之 海青、养正轩琵琶谱 海青拿天鹅做一对照,发现这首蒙古族民间狩猎歌舞同这两支曲子在规模上相差较大。琵琶曲 海青拿天鹅曲式结构规模庞大,而狩猎歌舞 海青拿天鹅是一段体结构的歌曲反复歌唱。他们都采用了徵调式,但其音阶不同。蒙古民间狩猎歌舞 海青拿天鹅采用五声音阶,而琵琶曲 海青拿天鹅则采用七声音阶,但其间也有很多段落是五声性的。两首乐曲表现内容非常相近。可以看出,乐曲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笔者推测,由于琵琶曲 海青拿天鹅的音乐大致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历史,元代以后,流传范围主要在汉族南方和北方地区,演奏者多为汉族文人,因此,音乐风格的特色受到汉族音乐的影响,即使原创音乐中有某些蒙古族音调因素,在其近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也会发生逐渐的演变。
综上所述,驯养海青猎取天鹅,不仅限于东海之滨的女真人,在蒙古高原上生息的各少数民族,都有驯养海青的记载。 海青拿天鹅一曲产生年代久远,我们只能根据其音乐表现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文献
史料,来追溯此曲的渊源。笔者以为,杨荫浏认为琵琶曲 海青拿天鹅产生于蒙古族生活是完全有根据的。但目前没有发现有关此曲更多的文献记录,故此曲为何人所作,尚不可知。元代文献中说此曲是新曲,故应产生于元代的文人中,这文人是何民族都有其可能性,可能是汉族文人,也可能是蒙古文人,因为在有元一代,蒙古人大量学习汉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当时元代宫廷及社会中涌现出一大批艺术修养很高的蒙古文人,这一群体既熟悉蒙古人的生活,又精通汉文化,故创作出琵琶曲 海青拿天鹅这样优秀的作品是完全可能的。
以上是笔者对 海青拿天鹅一曲的见解,希望有识之士不断发现新的史料,做出新的探索,对此曲做出更全面更客观的论述。
注释:
∗匈奴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
+鲜卑人生活的时期:公元4世纪至公元6世纪。
参考文献:
[1]杨荫浏.琵琶名曲 海青拿天鹅[J].人民音乐, 1961.
[2]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3]杨久盛.琵琶名曲 海青拿天鹅探源[J].中国音乐学,1994,(2).
[4]袁静芳.模式分析与谱系家族梳理&&& 料峭乐目家族研究之二[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2).
我的世界丛林神庙[5]口北三厅志:卷14[Z].艺文三.
[6]内蒙古文物[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7]魏书%高祖记:卷七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校勘本[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9]道润梯步.新译简注蒙古秘史[M].
[10]乌兰杰.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 彩娜−
An Approach to the Pipa Masterpiece in Music!Hai Qing Hunting the Swan∀
C UI Ling-ling
(T he Education Colle ge of Centur al University of N ationalities,Beij ing,100081)
Abstract:T he Pipa masterpiece in music!Hai Q ing Hunting the Sw an∀is a musical piece reflecting the hunting life of t he No rthern M inorities of China in Yuan Dy nasty.But there have still been a ries of argument concerning its orig in and its category in music t heory circle.M r.Yang Yinliu thinks that!Hai Q ing Hunting the Swan∀descr ibes M ong olian peple)s life. T here are historical materials prov ing t hat it is reliable that Mongolian People)s life could produce such music.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
Key words:!Hai Qing Hunting the Swan∀;hunting people;M ong olian folk dances and songs of hunting
%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