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文献综述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更新时间:2023-06-14 01:42:11 阅读: 评论:0

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及控制的文献综述
中国从资本市场建立开始,上市公司也随之不断地发展,上市的公司从行业、类型到地区、规模都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的上市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中的ST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风险问题,财务风险比较大,对上市公司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这一领域大量文献的研究,从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评价体系及控制三个角度综述,加强分析,以期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1)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在十九世纪就已经提出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是经营活
动的副产品,经营者的收入是其在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报酬。从狭义上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利用负债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这种观点立足于企业筹资时过多举债或举债不当。西方国家强调全面风险管理的观念是从资金运动到
资本经营整个体系的过程,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识别、危机处理等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富兰克.H.奈特(Frank H.Knight)1921云南特产有哪些年出版的(Risk精密的反义词  Uncertainty and Profit)一书中认为:风险是指“可度量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指不可度量的风险。风险的特征是概率估计的可靠性,概率估计的可靠性来自所遵循的理论规律或稳定的经验规律。与可计算或可预见的风险不同,不确定性是指人们缺乏对事件的基本知识,对事件可能的结果知之甚少,因此,不能通过现有理论或经验进行预见和定量分析
Ross, Westerfield, Jordan(1995)在《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提到债务筹资会增加股东的风险,使用债务筹资所产生的这部分额外风险称为公司股东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公司财务政策(如资本结构)所产生的权益风险。
James C. Van Horn, John M. Wachowicz Jr(2001)在《Fundament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里面更宽泛地说明了财务风险包括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以及由于使用财务杠杆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
美国学者小阿瑟·威廉姆斯(C.Arthur Willianms)和理查德·M.汉斯(Richard M.Heins)1985年合著的《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中将风险定义为:“在给定情况和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如果肯定只有一个结果发生,则差异为零,风险为零;如果有多种可能结果,则有风险,且差异越大,风险越大。”这种观点强调,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可以从客观角度来衡量。
在财务控制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有: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1948年创立的控制论;1932FitzPatrick开展的一元判定研究;Altman1968年首先创立的zeta模型等。
总体看来,国外财务风险研究起步早,理论体系完善,应用领域广,且研究成果多且系统。如,国外的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还出版较多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
(2)国内研究综述
1989年北京商学院的刘恩禄、汤谷良发表的“论财务风险管理”[7],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特性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
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向德伟博士在1994年发表了“论财务风险”[8],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认为“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企业财务风险,按照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来划分,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项”,为更深一层推进财务风险理论奠定了基础。
唐晓云在2000年发表了“略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9],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的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她进一步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和外汇风险四种。
下巴长痘痘怎么回事以上观点虽然对财务风险的分类不同,但都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因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这种观点是一种广义观。
胡华2004年发表了“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及防范”[10],认为财务风险的成因是由以下五点构成的:
1.负债经营是财务风险产生最为根本的原因。
2.企业资产流动性弱、现金流量短缺,是财务风险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3.酱拌面企业经营不善、投资失误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财务状况恶化最为重要的催化剂。
4.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财务风险产生、财务危机出现最为综合的因素。
5.外部环境的多变性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因。
2009年,王宏发表了“浅谈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11],认为造成财务风险原因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2.风入松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
根据我国学者们的观点不难推出,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离不开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文也将从上市公司的内外部环境来分析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
易晓文1999)发表了“女班主任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2],作者在文章中对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指标的选取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
桂文林,舒晓惠,伍超标(2005)发表了“上市公司财务评价历史分析和展望”[13],以上市公司财务评价现实意义为前提, 系统地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以及实证研究三项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 为进一步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评价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009年西北大学的孙金莉发表了“基于企业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研究”[14],在认真研究了建立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原则和程序,以及建立健全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
李季在2010年发表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研究”[15],作者认为目前为止国外已开发出若干财务危机评价模型,有的模型在信贷风险评价与管理企业资信评估等实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我国对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仍使用传统的经验范式,因而探索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具有较强理论意义与较紧迫的现实意义。
景红华(2010)发表了“财务困境研究应基于现金流量指标”[16],认为现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现金流量是企业财务的报警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金,因此,财务困境研究应基于现金流量指标。
通过阅读大量关于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的,了解到,要知道企业财务风险状况如何,必须从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及现金流量风险指标方面来研究。
童宏宾在2004年发表了“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17],简单地从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三个方面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作出控制。
王海翔(2005)发表了“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18],较全面地从MM理论和期权理论来
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陈景润的故事
吴景杰、施绍梅(2005)发表了“财务风险的控制”[19],认为在运用理论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需要管理人员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合性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另外,在采取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对策时,也必须以规范、科学的管理为基础,否则因使用对策不当反而有可能招致更大的风险。
2009年盛九春和叶波二人发表了“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20],总结了三点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1.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孔远英(2010)发表了“关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21],认为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是一个逐步显现、缓慢恶化的过程,它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先兆,因此具有可预测性。为了规
避和防范财务风险,企业有必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分析,及时纠正、改进、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有效地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我国学者对于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解决几乎都离不开规避和防范,观点不一,本本文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对研究有价值的策略。
3、评述与启示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安全己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家经济安全必须从防范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着手,这已为人们所重视,但人们常忽略金融危机与财政危机的基础是财务危机。财务危机主要表现为公司资本循环周转被打乱而导致的支付危机,它常常潜伏于财务风险之中[12]
资本市场的繁荣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大型上市公司舞弊的丑闻尚未消散,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又席卷了全球。而此前的短短几年间,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空前繁荣,众多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许多尚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也在积极整改包装上市。尽管股市是否出现明显泡沫尚存在争议,但是没有健康的盈利增长,这种繁荣是难以牛黄解毒片的功效
维系的。谋求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必须从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着手。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可以均衡各方利益,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使其健康有序的运行。
学者们的研究提高了我们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视,并且更有助于我们开拓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其在我国企业中得以更好地运用。因狭义的观点明显片面地理解力财务风险,所以,本文将采用广义的财务风险观点,它符合人们对财务概念的理解,便于从更宽广的角度来研究财务风险。希望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基本分析, 采用一定的方法, 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以达到企业利益最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hyam,Sunder.Theory Accounting and Control[J].An Innternational Theory on PublishingComPany.1997;

本文发布于:2023-06-14 01:4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373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