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更新时间:2023-06-12 09:13:55 阅读: 评论:0

收稿日期:20201227作者简介:牛海群,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① 
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 Erik.H.Erikson.Identity:
YouthandCrisis.NewYork:Norton.1968.该书是埃里克森同一性三部曲中的其中一篇著作(其他两部为ChildhoodandSociety和YoungManLuther:AStudyinPsychoanalysisandHistory)
最软的石头,此书共分为八章,在第三章详细阐述了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2021
年3月第2期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JOURNALOFNANJINGXIAOZHUANGUNIVERSITY
Mar.2021No.2
埃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牛海群,郭本禹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
爱利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是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将精神分析思想体系从弗洛伊德时期对伊底的聚焦转到了对自我的关注。埃里克森将自我放在心理与社会的
交互作用中,强调社会文化对自我的塑造和发展的影响。他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覆盖了整个生命周期,并使得自我同一性、同一性危机等概念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他在阐述每个阶段的特定发展任务时,提出了只有在与任务进行斗争和解决的过程中,个体才会向下一阶段过渡。埃里克森对自我的重视以及强调社会文化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稳固了自我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地位,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自我心理学;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自我同一性;同一性危机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02(2021)
02007005
一、引言
爱利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94)是一位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与
心理分析学者,以其创立的自我发展理论和同一性危机(identitycrisis)概念而著名,也是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与家里冷战的埃里克森受好友的邀请,来到维也纳的一所小学开展艺术教学
工作。当时该校儿童的父母经常会请安娜·弗洛伊德(AnnaFreud)过来开展精神分析相关培训与讲座,
她注意到埃里克森对儿童的心理变化有着很高的敏感度,鼓励他进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学习。埃里克森接受了安娜的提议,并以每月支付七美元培训费的条件跟随其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为了表达对安娜的感
激之情,埃里克森将自己的《洞察力与责任感》(
InsightandResponsibility)一书献给她。埃里克森一生著作颇多,在其思想体系中,自我的概念占据核心位置。美国心理学史家墨菲(G.Mur phy)指出:“现代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锋芒所向是自我心理学,而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则是埃里克森。”①
二战爆发以后,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已经不足以解释当时社会中人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沿着安娜和哈特曼(HeinzHartmann)的路线,着重关注对自我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在阐述人格形成与发展时,特别强调把自我放在心理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中,因此他的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而同一性是其自我心理学中最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②
一书中,埃里克森详尽叙述了其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该理论将人格的发展
春作
07—
分为八个阶段,涵盖了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所划分的阶段一致,后三个阶段则是埃里克森的扩展。八阶段具体排列如下: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basictrustversusbasicmistrust):当新生儿脱离了与母亲身体的共生状态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非常需要父母的照料,尤其依赖母亲。若父母将儿童照顾得很好,充分满足他们的基本
需要,或者说母亲用乳房、面容、手臂及身体的任何部位去表达满足儿童需要的热切,那么儿童就会对周围的人和世界产生一种基本的信任感,这是由人生第一年体验而获得的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普遍态度。发展出基本信任感的儿童会觉得世界是友好、友善及可靠的。然而,如果此阶段的儿童未得到很好的照顾,基本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从而感受到被剥夺(如母亲因过于疼痛而愤怒抽回奶头)、被分裂(如母亲的面无表情)、被遗弃(如母亲态度冷漠),那么他们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会对周围的一切持怀疑和害怕的信念,也即产生不信任感。该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欲期(0—1岁)。胎儿窒息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autonomyversusshameanddoubt):这一阶段的儿童肌肉成熟和语言表达能力获得迅速增长,在具有高度依赖性的同时也逐渐体验到了自主意志,比如走、爬、推、拉和使用“你”“我”“我台式电脑没声音
的”来与人交流。但此时的儿童还不能完全控制住自己的强烈意志,在把握和放开之间还未形成平衡。例如,前一秒还在母亲身边依偎的儿童也可能突然间使劲地把母亲推开。这个阶段的父母与儿童之间经常会上演争取自主性的“战役”,如何帮助儿童发展他们的意志力成为父母该阶段的首要任务。最典型的就是排便问题,一方面要根据社会规范对儿童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儿童的自主性,给与他们一定的自由与宽容。如果限制过多过早,不让儿童自己慢慢学会控制大小便及其他功能,他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自我控制的丧失感和父母过度的控制感,进而产生羞怯与疑虑。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也包括对排便训练者的坚定性和敏锐性的疑虑。相反,父母有足够的理解与耐心,细心培养儿童有节制的自主感,那么他们就不会受到拘谨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影响,就会感到自身的自主性受到了周围环境的支持,进而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的良好品质。该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欲期(1—3岁)。
3.主动对内疚(initiativeversusguilt):更自由有力的躯体移动力、更精炼流畅的语言表达欲,以及更丰富生动的求知好奇心成为该阶段儿童的显著特点。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大更多的自主支配权,甚至会
利用躯体上的攻击来侵犯他人的身体;对自己和他人也有了更为清晰的界定,但同时对异性、外界、未来也产生了不倦的好奇心。此时的儿童充满想象和幻想,如果得到父母的肯定、支持与尊重,那么他们便会怀着热情和不断增长的方向感,逐渐接近未知的领域,充满精力地探索世界。然而,如果父
母对儿童表现出的只有不耐烦,甚至嘲笑他们年幼无知,并限制他们的行为与遐想,那么儿童就会感到无法从父母那争取到主动权。这会让儿童产生内疚感和焦虑感,进而导致他们失去了主动性。该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器欲期(3—5岁)。
4.勤奋对自卑(industryversusinferiority):当儿童逐渐发展出各种能力,能较好地独立生活与思考时,就得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学习,所处的环境也从家庭向学校转变。此时的儿童在心理上好像已经意识
到自己是一个初具模型的父亲或母亲,因此在成为真正的父母之前,必须多多少少像一个未来的供给者,他们会将自己的幻想与游戏驱动力升华———通过勤奋学习获得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让他们有信心在走入社会时能胜任那些工作。另一方面,如果儿童未能发展出这种勤奋,相较于获取知识,更希望自己还是家里的小宝贝而不愿当学校里的“小大人”,或者家庭生活没有为儿童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那么儿童就会发觉自己与其他儿童能力之间是有差距的,进而会对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缺乏自信。因此,埃里克森强调对教师的选择和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确保儿童不会感到自卑与无能。该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5—12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identityversusroleconfusion):在学校生活的后期阶段,一方面青少年会受到生理发展的困扰,另一方面又会对将来成人角色的尚未确定而担忧,他们想建立一个青年亚文化群体,把才开始
的同一性形成视作最终而非暂时的样子。他们时常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等问题。但他们又是自相矛盾的,想自由决定做什么,又不愿过多承担责任和义务。有时候宁愿做出在长者看来是出于自由选择的行动,也不愿作出在同伴眼中看来是被迫而为的活动。该阶段的青年需要父母的引导、支持和理解,如果父母能让他们自主探索,他们的角色就能统合,即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反之,若在此阶段青年不能自主决定他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在父母的期待下生活和成
—17—
长,那么就会面临角色混乱,他们无力承受父母或社会标准所强加的角色,对此感到不知所措,因此会以各种方式摆脱或者回避现状:退学、夜不归宿、早恋等。该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欲期(12—20岁)。
6.亲密对孤独(intimacyversusisolation):这是成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介于20—24岁之间。只有同一性发展得很完美的个体才会跟别人产生爱的关系,愿意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主要就是发展友谊和爱情。亲
密关系的建立需要将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融合在一起,不仅有自我牺牲,甚至会让个体遭遇重大损失。即使是这样,与他人建立起亲密感的个体会收获爱与幸福,而没有完成这种亲密关系的个体,他
们担心这种关系会让他们丧失自我。因此,要么会躲避人际间的亲密关系,要么会发展出乱七八糟的亲密行为,而这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因此既无真实的融合,也不是真正的自我放弃。①从该阶段开始,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没有与其相对应的阶段。
7.繁殖对停滞(generativityversusstagnation):这是成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介于25—65岁之间。此时人们已经完成了从儿童到成人的转变,他们或建立了事业,或组建了家庭,或已为人父母。总之,他们在该阶
段的生活趋于稳定,知道什么对自己而言才是重要的。若是过着充实且幸福的生活,他们将逐步扩大自我兴趣,对正在发生的事物注入动力与能量。最重要的是,他会将这一切传给下一代,即繁殖。繁殖不仅包括生产力,还体现出创造力,二者合力提高下一代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但要是上一阶段的亲密关系没有发展好,不仅会产生人际关系单调乏味之感,而且将直接影响子嗣———对照料的厌烦,甚至自己就会退化。他们开始纵容自己,仿佛自己才是唯一的小孩,即停滞。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生孩子就代表完成了“繁殖”,在这个阶段要发展的其实是真正的关心能力,不仅是关心自己,更主要的是学会关心他人,尤其是下一代。
8.自我整合对失望(egointegrityversusdespair):65岁至死亡,该阶段也称之为老年期,也只有在这个阶段,“前七个阶段的果实才逐渐真正成熟”②。整合(integrity)这个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有其特性。首先,这
是一种情绪上的整合,是自我倾向于秩序和意义应有的保证,体现为对过去经历的忠诚,和对现在主导权的放任;其次,这是个体对自己唯一生命周期的接受,同时,也接受了有些人对自己而言是有重要意义且不可替代的,他们继续保持着对儿女的关心与爱护,却不过度依赖他们,他们想让儿女陪在身边,却也明白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因此,也可以说,整合意味着父母新的爱的方式;最后,自我整合完成的人依然时刻准备着保卫生命的尊严免受一切经济和身体上的威胁,因为他知道,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一个生命周期与一小段历史的巧遇,③仅此而已。若个体顺利度过前期各阶段,回顾过往,心中满是充实与完善感。他们也无惧死亡,在向人间告别时会觉得此生无憾。相反,若是在过去生活遭遇过挫折与困难,而今处于人生的终点,再开始已为时过晚且精力也有限,回忆过往,不过是满目遗憾,倍感失望与荒凉。
三、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危机强劲的动物
自我在英文中可以用“self”或“ego”来表示。前者侧重人的本质、自然性方面的自己;而后者侧重于自我意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自己。弗洛伊德用“ego”来表示从伊底(id)中分化而来的自我,受其影响的埃里克森在发展自己的人格理论时也沿用了这一术语。但与弗洛伊德观念不同的是,埃里克森并不认为自我是伊底的产物,也不对本能欲望起着控制的作用。相反,自我并不依附伊底,而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会将人的内部发展与社会过程相整合,帮助机体变得成熟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此时,自我的主要属性不再是防御,其适应性成为机体更显著的力量。埃里克森对自我的
强调让他赋予了自我诸多积极的特性,如信任、希望;独立、意志;勤奋、胜任;同一性、忠诚;亲密、爱;创造、关心;统整、智慧等。④而只有具备了这些特性的自我才能发展出完整的自我同一性。
在埃里克森看来,自我是个体发展的内在指导和内部机构并引导个体与社会的关系。⑤他认为“自我同一性的一致感和连续性必须归因于自我,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内部机构能够完成这种贯穿于儿童期的有意义
—27—①
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第121页。
Erik.H.Erikson.Identity:YouthandCrisis.NewYork:Norton.1968,p.139.
Erik.H.Erikson.Identity:YouthandCrisis.pp.139140.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版,第220页。
郭金山,车文博:《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心理科学》2004年第5期,第1266页。
的认同作用的选择性任务,完成对于在同一感中达到顶点的自我意象的逐渐整合的任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首先称同一性为自我同一性。”①
埃里克森在他的《童年与社会》(1963年修订版)中对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用来描述战后退伍的精神状况:“当时诊断的大多数既不曾患有弹震感,也不是装病者,而是在战争紧急状态中失去了个人同一性和历史连续感。……所以我才说失去了‘自我同一性’。”②
“这些病人已经丧失了个性,虽然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具有人的特性,但他们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
尽管提到了自我同一性,但埃里克森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在他看来,自我同一性是复杂多元的,它是一种发展结构,既可以表示对个人身份的自觉意识,也可以是对群体特征的内心趋同。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同一性:(1)
个体性,是指个体能意识到的一种独特感,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独立且独特的;(
2)整体性与整合感,是指个体内心的一种整体感,能将儿童早期的对自我不完整的、不连贯的、也可能是由偏差的认同与自我形象整合
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3)
一致性和连续性,是指个体追求的一种在过去已拥有和未来所渴望之间的内在一致和连续感,即感到个体的生命是连贯的、前后一致的,并朝着有意义的自己所向往的方向前进着;(4)社会团结性,是指个体能够对所在的社会或某个团体的价值与信念产生一种内在团结感。尽管埃里克森没有给出自我同一性的准确定义,但他将自我同一性划分为三个层面:最基本的层面即是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
觉察近义词
,是指儿童期自居作用的私下或无意识的综合的基本概念;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 de
ntity)
,这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下,个体所表现出的一套完整的目标、价值观与信念,包括职业目标、交往偏好等反映个体独特性的事件;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
,即与团体理想保持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归属感,也叫做群体同一性(group identity)。④
可以看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自我整合,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坚定且连续的自我意识,并能在社会中感到支持和认可,也能感觉到自己对于他人是有重要意义的存在,因此能主动达到他们的期望与感觉。从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也不难发现,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视作躯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生物发展的渐进论原则,埃里克森将人的生命周期一次划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体都面临着核心发展任务,并且只有在解决好本阶段任务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进而形成健康的自我、逐步发展与完善自我同一性;但要是解决不好,尽管也能进入到下一阶段,但会面临发展为与健康人格对立形态的危险。自我同一性的对立
形态是同一性扩散(
identitydiffusion),意味着自我意象的分裂、中心的丧失和消散,但其本身不至于土崩瓦解,因为一个青少年可能处于温和的同一性扩散状态而不感到完全的混乱;⑤
青岩山
但若是进入到同一性混乱(i dentityconfusion),或者说真正的同一性危机(identitycrisis),则会影响整个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按埃里克森的观点,“危机”已不再有灾祸临头的意思,而是指一个必要的转折点、一个决定性的时刻。
在这一时刻中,发展必须向一方或另一方前进,安排生长、恢复和进一步分化的各种资源。⑥
换言之,
同一性危机对个体,尤其是青少年而言,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也是促使其寻求对生命意义等重要问题的答案。青少年期是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同一性危机期,在有严重冲突的青少年身上,其混乱感主要来自内心的冲突,而在具有破坏性的青少年犯罪者身上,则是与社会产生了冲突。因此,同一性危机的解决不仅需要个体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整个社会环境施以援手,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此阶段。如此一来,个体才能通过自我整合获得新的同一感,也就说明个体形成了“自我同一性”。同一性危机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青少年时期生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性意识的觉醒,但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他们产生众多内心冲突、情绪不稳定、寻求自己、对性的好奇等心理。他们的发展并不成熟,明辨是非与自我控制能力都处于较弱水平。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就形成同一性混乱,严重的甚至形成犯罪心理。另一方面,青少年自身的个性与性格会制约着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37—①
③④⑤⑥JaneKroger.DiscussionsonEgoIdentity.London: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1993,pp.5
14.
Erik.H.Erikson.Identity:ChildhoodandSociety.NewYork:Norton.1950,pp.3847.
在水之涘怎么读
该书是一部研究人类童年的社会生活关系的重要著作,它吸收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精髓,以几位患有精神分裂的幼儿为例,精辟独到地分析了儿童早期自我的形成与家庭、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关系。1963年出版了修订版。
埃里克森著,
罗一静等译:《童年与社会》,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郭金山,
车文博:《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心理科学》2004年第5期,第1267页。Erik.H.Erikson.Identity:
YouthandCrisis.p.212.埃里克森著,
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第2页。
与行为模式。青少年期正是探索与构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时期,也是凸显个性、形成独特风格的时期,由此所暴露出来的冲动、虚荣、意志力薄弱等问题会在他们遇到难题时困扰他们,从而引发同一性危机。不容忽视的是,来自家庭(父母感情不和睦等)、学校(教学方法陈旧、同伴关系差等)和社会(不良风气、网络信息的良莠不济等)的作用也会给该阶段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进而引发同一性危机。因此,只有对自我有充分的了解,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组成一个整体,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建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做出合理的思考与规划,才会顺利地解决同一性危机,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
四、结语
埃里克森构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并进一步强调了社会文化在自我适应中的作用,对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他将自我放在心理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与弗
洛伊德重视伊底与本能欲望的心理性欲理论不同,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自我形成的影响;人的发展重心被转为在现实关系中的自我过程,而不再是潜意识领域,自我心理学理论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次,他将人格发展扩展至整个生命周期,在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并把解决这些冲突与危机当成一种两极分化的对立面斗争的过程,自我在这种斗争与解决的过程中得到了增强,并向着下一阶段过渡,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和同一性危机等概念也成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概念。最后,埃里克森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进行分析,与弗洛伊德以力比多为基调不同的是,埃里克森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视角,描述了马丁·路德和甘地的心理变化,视角更偏向于社会和历史的综合性,并由此成为心理历史学的三大源头之一。
然而,埃里克森的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理论体系思辨性胜过科学性,他的理论缺乏足够的证据,无法验证每个阶段的各种品质。其次,他的理论隐含着个人—社会发展的二因次平行论。一方面,埃里克森强调自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个体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的历史发展,而各个阶段出现的危机也反映着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危机;而另一方面,在他的理论中体现出来的却是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并且一切心理过程的动力源都是源于先天的能量,也就是说,他的理论基调是一种先天预成论,个体的行为模式是由先天的潜能决定的。但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看出,埃里克森的观点实质上就是个体发展到某一阶段时,进化到一定程度的社会环境自然会跟自我相遇,并对个体提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各种规则与要求。简言之,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化其实是两个独立平行的系统,
只是在预定吻合的某一阶段才会互相作用。尽管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很多概念在解释上都源于弗洛伊德,没有跳出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化圈子,只是抽象地谈论人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理论无论是在精神分析领域,还是在教育、人格和社会生活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首创的概念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可以说埃里克森的独到观点为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可能性,是精神分析的一大进步,也是对自我心理学发展的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魏 静)—47—

本文发布于:2023-06-12 09:13: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349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社会   阶段   心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