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邦国”下的“自由”到“自由”下的“邦国”

更新时间:2023-06-09 07:17:46 阅读: 评论:0

邦国下的自由自由狄更斯双城记>七下生物下的邦国器宇轩昂什么意思
作者:何卓恩
来源:《人文杂志》2009年第03
        内容提要 国权与人权的关系,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但不同情境下论说不尽相同,有时甚至相差甚远。张佛泉便堪称一个典型。前期面对立国的现实需要,他的思想谋求自由与权威的平衡、人权与国权的兼顾;后期则关注立国的根基,主张自由为本、权威为用,人权为本、国权为用。这种论述的变化,折射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思考方式的时代特征可能重于资源特征。 春日朱熹
低热量食物一览表        关键词回归生活 中国自由主义 自由 邦国 张佛泉
        七个坚持〔中图分类号〕D092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9)03-0064-07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国家民族的深重苦难和悲情,使得
民族主义俨然成为各界各阶层的最大公约数,即使自由主义也不能不以民族关怀为最后的精神动力,自由民主其表,寻求富强其里。自由主义主张的人权,从来没有离开对国权问题的回应。但尽管如此,在不同的历史场景下,回应的取向并不完全一致,不仅不同世代的自由主义者处理方式可能不同,同一个自由主义者在不同时期也可以有差别,甚至重大的差别。张佛泉便是一例。
        张佛泉(19081994),河北宝坻人,燕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师从著名的观念史研究大家亚瑟洛夫乔伊,1932年回国任职于《大公报》,经胡适推荐又到北京大学政治系任副教授,后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政治学教授、燕京大学导师制导师、台湾东海大学教授。在大陆时期曾参与过民主与独裁、本位文化与西化等一系列自由主义思想运动和论战,在《大公报》、《国闻周报》、《独立评论》、《今日评论》等刊物发表50肠粉做法余篇阐述自由主义思想的文章,到台湾后参与《自由中国》的创办和撰稿,同时在香港《祖国周刊》、《民主评论》发表政论,并在深思熟虑之后撰述实际上已成为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知识界的经典(注:陈奎德: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7:1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30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自由主义   中国   思想   国权   教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