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截面锦纶6FDY生产工艺

更新时间:2023-06-08 23:59:56 阅读: 评论:0

丰富多采扁平截面锦纶6FDY生产工艺
    传统锦纶的截面为圆形,与天然纤维相比,圆形截面的锦纶6纤维吸湿性较差,易弯曲起皱,致使其在高端织造领域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异形锦纶6纤维为截面非圆形的锦纶,其研究方向在于增加锦纶6纤维的比表面积,即通过异形截面的设计,使锦纶6纤维的光泽、手感、吸湿性、硬挺度和弹性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若是采用全消光切片纺丝,与全消光的柔和性相结合,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其中,扁平截面纤维具有一定的刚性,毛立感优异,同时一拥有吸湿性好、散热快、易于染色和抗起球等优点,在织物风格方面接近于天然纤维材料。本文采用熔融纺丝法,以锦纶6消光切片为原料制备扁平截面锦纶6FDY,用全自动单纱强力仪、NikonEclip等测试扁平截面锦纶6FDY的性能与截面形状,探索扁平截面锦纶6FDY的生产土艺,使其符合后道加工要求,适用于服装、家纺面料等领域。
板栗南瓜的做法
让生活充满味道1实验
1.1原料
    锦纶6消光切片(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特性粘数(2.471±0.03)dL/g,熔点215-225 TiO运球技巧
2童心向党作文含量,1.5%,灰分含量0.1%端氨基含量为(47±13.0) mmol/kg,可萃取物含量0.5%,水分含量,0.06%。
1.2仪器设备
    高速卷绕机、侧吹风系统(德国巴马格公司),Testo425精密型风速仪(德国仪器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鸟斯特V型条干仪(鸟斯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YG 023B单纱强力机(常州纺织仪器厂),NikonEclip E100显微镜(上海浦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修容棒
1.3工艺流程
    切片熔融混合、熔体保温输送、计量泵精确计量、组件过滤吐丝、侧吹风冷却、集束上油、拉伸定型、网络交络、卷装成形、检验、包装入库。
1.4分析与测试
    鸟斯特条干值:鸟斯特V型条干仪,参照GB/T14346-1993化学纤维长丝电子条干不匀率试验方法》进行测试。拉伸性能:YG023B单纱强力机,参照GB/T14344-2008化学纤维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进
行测试。截面:Nikon Eclip E100显微镜,放大倍数1000倍。
2结果与分析
2.1纺丝温度
看星空    纺丝温度主要取决十聚合体的熔点和熔体黏度,在一定温度下,聚酞胺的熔体黏度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熔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扁平截面锦纶6FDY的生产过程中,纺丝温度过高,使聚合物热分解加剧,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可能出现“气泡丝”,造成大量毛丝、断头;纺丝温度过低,则熔体薪度大,熔体的挤出胀大现象严重,熔体出喷丝板后丝条取向度大,影响丝条的拉伸,断头较多。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随着纺丝温度的升高,熔体薪度呈指数级下降,熔体的流动性能得到良好的改善,熔体出喷丝板后丝条取向度减小,丝条的拉伸效果优良。经实验,纺丝温度控制在254-256为宜。
2.2扁平度大七孔风景区
扁平度指喷丝板微孔截面的长宽比。扁平度增大,可使锦纶6纤维的异形度增大,增强其异
形效果,使其吸湿性、光泽、抗起毛起球等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但是,扁平度过大,会造成扁平截面锦纶6FDY纺丝难度加大及产品强伸指标下降,造成后加工较困难。表1为不同扁平度下生产的扁平截面锦纶6FDY的物性指标。由表1可知,扁平度为101时,制得的异形锦纶6纤维的扁平度较高,且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等指标均能满足后续加土和使用要求。因此,选择扁平度为10:10
表1  不同扁平度下扁平截而锦纶6FDY的条干及物性指标
    图1为扁平度为10 : 1下生产的扁平截面锦纶6FDY的纤维截面图。
2.3侧吹风参数
    熔体出喷丝孔后,以侧吹风与丝束进行热交换,使熔体细流凝固成纤维。侧吹风参数主要包括:风温、风湿、风压、风速。与圆形截面纤维相比,扁平丝比表面积较大,易十散热,
冷却速度较快,丝条的表层和内层温度梯度增大,丝条可能受到表层的拉伸应力的局部集中,产生裂痕,影响后加土性能。因此,在扁平截面锦纶6FDY的生产过程中,应适当缓和冷却条件,提高风温,延长冷却区,以延缓冷却速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23:5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275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锦纶   截面   扁平   熔体   纤维   拉伸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