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家长,忙于工作不能成为你疏忽孩子的借口,如果你平时都不关心和留意孩子的动态,孩子就会感觉到您都不关心他,他又怎么会愿意向您透露心事呢?
如果有一天,孩子很认真又很紧张地向您透露自己的一些心事,作为家长您不仅要耐心听取,最好还要为孩子保秘,说出自己的建议及经验。
平时家中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对孩子公开,不要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而不对其坦然,相反您对孩子真诚了,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相信孩子都会认为您认为他长大了,他也能分担家中的一些事情了,能很好地拉近您们彼此的关系。
而作为老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问题如实地反映给家长,是好的要给予称赞,不好的地方要给予家长一共改进的建议!
同时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家访,因为家访可以把老师、家长与学生三者关系进行紧紧的相连,而学生一般在老师家访时都会表现出乖巧听话,而家长也可以在老师面前适当称赞孩子,会给孩子形成一种受重视的感觉。
当青少年产生异常心理时,想要其对你坦白一些心事确实是较难,但只要用心相信都会让孩子明白您的苦心。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二
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沟通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是广大班主任教师所应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的较多是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学生在家的情况,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学生在校调皮、吊儿郎当,各项基本工作不做或马虎了事,而家访时家长都声称其子女在家如何听话,如何懂礼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找机会与学生家长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看法,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商其解决的办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家访。家访中要防止向家长“告状”,要同时尊重家长。因为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都会有所差异,加之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不尽相同,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相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把学生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倒出来。家长听了难免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对老师产生厌恶情绪,而使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迷上电脑游戏,经常上网吧玩,上课无精打采,放学就往网吧跑,甚至出现旷课。他家人也知道,但无论如何怎么骂、甚至打还是改正不了。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最后到他家与家长会面。家长很主动地向我了解情况,并将这位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作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初一就已经迷上电脑游戏,可谓中毒至深。要想一下改正恐怕困难,所以对于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因此本着解决问题的思想,我并没有来一通告状词,而是给其家长一个建议:让学生写一份保证(或是协议)书,给自己一周定个打游戏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外绝对不允许打游戏,然后给其一定时间慢慢改正,然后请家长对其子女的上下学时间进行督促,后来证明效果还可以。因为该学生有了名正言顺的时间玩游戏,他得考虑若不守信可能面对严厉的处罚。因此见了家长就劈头盖脸地一番数落,结果可能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要深入浅出,将大道射手和什么星座最配理说出,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因此,老师应对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职业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客观、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表现情况。在谈情况时,要克服对优生家长谈优点,对差生家长谈缺点的习惯,也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心理。对于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说全面,说透彻,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的意愿。在与家长进行心理沟通时,还要注意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学生家长的意见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以便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诚,并力求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三
老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方法:勿说这十句话
1、“不可能,绝不可能有这种事发生、” 应该说:”我查查看、”
有些教师,比如一些比较敬业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当遇到家长抱怨时,本能地顺口溜出这样的话、然而,这样的语言会严重伤害家长,因为既然“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那么,家长的抱怨一定是“谎言”了、无形之中,教师把家长置于不被信任的境地,使本已情绪激动的家长更加气愤、
2、“不行!’ 应该说:“我能做到的是……”
当家长对教师提出了超出教育目标以外的要求,教师大多会理直气壮地对家长说:“不行!”然而,使用这种生硬的语言拒绝,容易给家长留下这个教师难于沟通的印象、因此,对于家长的不合理的要求,教师应多考虑:我能为家长做些什么?即使我们的教育观念是正确的,也应对家长晓之以理地说明不能这样教育的原因,用“我能做到的是……”这种句子开头,能委婉地表达教育的意图,易于达成家园共识、
3、“那不是我的工作、”应该说:“这件事该由……来帮助你……”
当家长请求教师做教师职责以外的事或对学校工作有疑虑时,教师不能以“那不是我的工作”来简单应付了事,而是应该采取积极帮助家长解决疑难的态度,带家长去找能帮助他解决问题的有关部门或班级,表现出对家长的重视、
4、“你是对的——这个教师(班)很差劲、” 应该说:“我理解你的苦衷、”
如果一位家长对本班其他教师或另一班的工作表示不满时,教师千万不要通过对他表示安慰而把矛盾弄得更大,以“我理解你的苦衷”这种带有移情作用的语言来表达对家长的理解、关心,而不必通过同意或不同意来回答家长的问题、移情作用在于已明白和意识到家长的心情,但没有必要非得赞同他们、教师通过使用移情语言能让家长有一个发泄的机会,有利于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5、“我绝对没说过那种话、”应改说:“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
如果一位生气的家长想要指责一位教师对他(她)造成的麻烦时,这位教师本能的反应是自卫、然而,如果让这种本能占上风,这个教师就会听不进家长的话了,失去达成一致的可能性、所以,当教师发现类似“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这种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的话要到嘴边时,应闭上嘴,深吸一口气,然后,对家长说:“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通过抵制这种迫切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便能很快地、轻松地把问迄今为止英语题解决掉、
6、“这事你应该去找我们校长说、” 应该说:“我试着帮助你解决、”
家长有时会向教师提出一些可能超出学校常规做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把这种事情很快推给校长其实是一种对家长和学校不大负责的做法,教师应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家长解决这一问题、如果确实需要校长参与此事,教师可以把这一原始情况反映给校长,然后带着解决办法来到家长面前、这样在家长眼里,教师就能树立起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
7、“你的孩子今天又犯……毛病了、”应该说:“你的孩子一直有进步,只是……还需努力、”
教师在向家长指出调皮幼儿的缺点时,容易以十分肯定的语气把孩子的问题陈述出来,造成家长较为难堪的局面,严重的还可能使气急败坏的家长对孩子有过激的行为、为了让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时,语言应以“你的孩子一直有进步,只是……还需努力”这种正面赞扬形式提出较为合适、
8、“这事太简单了、”应该说:“我认为,这事的解决办法是……”
教师每天在学校接触孩子,对孩子常规及表现可能是烂熟于胸,但有些年轻家长对学生及学校不甚了解,时常会提出一些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问题,此时教师绝不能有欠考虑地说出“太简单了”之类的话、因为这种话极容易使家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认为教师是在贬低他的智力水平、因此,教师特别是年长教师和年轻的家长沟通时,要以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交流,以达到家校配合教育学生的目的、
9、“我忙着呢!”应该说:“请稍候、”
教师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而去为一个请求帮助的家长服务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尤其当家长接送孩子时,教师常常要面对许多家长的询问或要求,如教师正在跟一位家长交谈时,另一个家长在旁边急于提问、面对这种情形,一些教师容易对家长说:“我忙着呢!”这就等于对家长说:“干嘛打扰我,看不见我正忙着吗?”优秀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得体地说:“请稍候、”这样简短的一句话再加上令人愉快的语调,可以使家长领会教师已意识到他的存在,一定会尽快帮助他。
10、“冷静点、” 应该说:‘很抱歉!”
当家长失望、生气、沮丧和担心时,告诉他们冷静下来就意味着他们的感情不重要、如果教师想让家长心情平静下来,就采取相反的方法——向他们道歉、道歉并不意味着教师赞同家长的观点,或教师有过错,而只是说教师对所发生的一切和对家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示抱歉、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四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和十分有必要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尽管如此,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教育观念、思考角度不同,因此家园共育的关键在“沟通”二字。家园沟通的方式很多观感质量,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言语沟通(含电话沟通、家长会、家长委员会、日常早午接待间的沟通等)和非言语沟通(含园长信箱、家园共育栏、家园联系簿、幼儿成长册等等)。
近年来,我园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与家长沟通:
(1)利用日常早午接待时间与家长沟通;
(2)家长会;
(3)家园共育栏。
我们根据沟通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使沟通发挥最大效果。
首先,我们先谈谈利用日常早午接待时间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这是最值得重视的最简便、最及时的沟通方式,是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短暂时间进行交谈。它往往以儿童近来在园的表现为主要话题,重在个别化沟通。由于儿童的发展情况是各不相同的,需要因人施教,比如:我班的张涵冰小朋友,他奶奶诉苦道:“都长这么大了,吃饭还不好好吃,天天还要大人喂,全家人都拿他没办法。老师,麻烦你帮我说说”,我顾忌到张涵冰小朋友胆小、内向,若直接找他谈话,怕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我寻找机会,正巧那天玩抢椅子的游戏,张涵冰小朋友输了,我趁机抱了他一下说:“老师一抱你就知道你为什么输了,因为你吃饭是叫大人喂的,这样吃进去的饭不香也不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就没力气。” 张涵冰红着脸跑回座位。过几天,他奶奶高高兴地告诉我:“涵冰最近都自己吃饭,有时我想帮他夹菜,他都不肯。”我知道后及时表扬了他。 因此,教师要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和问题,确定共育的目标,并与家长通过沟通取得共识,共商教育对策,相互配合教育。
在共育过程中,还需要相互反馈孩子的发展情况,共同促进孩子向着目标发展。另外,有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与态度方法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沟通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上的问题,帮助家长转变态度,提高认识,从而改变了教育态度和方法。其次是家长会。家长会是增进家园沟通的另一重要途径。
新学期开始,我园各班都要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家长的思想状态,召开家长会。会议内容包括园里的工作汇报、孩子的分析评定、需要家长配合的事情,最后要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和家长共同对幼儿在家、在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现场分析,研究并找出对策,以确保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是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栏是家园沟通的重要渠道。以家园联系栏带动家长参与教育,不能让家长做旁观者。我园各班的家园联系栏从内容到形式新颖别致,各具特色。如:“本月视点”向家长介绍本月的教育目标;“童言稚语”则记录了幼儿的闲聊话题;“请您注意”版块中请家长协助收集一些图片、书籍、碟片等;在“亲子乐园”版块中向家长列出了许多亲手活动的建议,甚至提出具体要求:秋天带孩子到野外、公园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节日带孩子到街上、超市感受节日的气氛等;另外,在安全栏中张贴“安全小贴示”,与家长携手保护好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家园共识”版块中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 、“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 等,我们向家长普及科学的方式方法是为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平等、温馨的家园共育氛围,深深吸引了家长。关注家园联系栏的家长越来越多了,积极配合老师工作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了。
总之,对于家长工作来说,赢得一位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位家长,放弃一位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位家长。如今,家园沟通工作是新时期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利用家长这个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今后,我们还要组织“家长教育家长”活动。如通过家教经验交流、家教专题研讨、家长对口帮助等活动,让家长现身说法,交流认识和经验。这样,会更具说服力。只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才能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五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从你的谈话中应该表现出:语气的婉和,语态的真诚,语调的亲切,语势的平稳,使家长一听就明,能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批评的话语也要婉转,并体现出你的专业性。例如“xx小朋友,他的表现欲特强,时时、事事、处处都想在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树立自己的威信,可因为他年龄小,把握不好方法,常常误认为欺负小朋友就是树立自己的威信。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给予他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讨论:你们班上两个孩子打架,a孩子把b孩子打伤了,由于伤势比较严重,现在需要你要和a孩子的家长沟通一下,你会怎么说?
在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尽可能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个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如果家长情绪过于激动,这不是交流的最好时机,我们不要急着给家长更多的意见;等待时机成熟后(建立一定的情基础后)在做进一步的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
讨论:有个孩子非常聪明,是家里的重心,妈妈也积极给他各方面知识,但这个孩子干什么都要大人陪着、监督着,没有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习惯,而妈妈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一味地强调知识性的给予。针对这个问题,你会如何给她建议?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不足。我们常常与家长沟通时,都希望家长能配合教师,帮助孩子改正不足。但我们知道,家长的素质有高有低,都能自觉达到我们的愿景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听家长处理的意见时,对于家长不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观点,能针对孩子的问题,多向家长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如:“你看,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尝试这样做”、“我们试试这种方式?”等。
不确切的语言可能会成为沟通中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措辞并组织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确表达,易于家长理解。不仅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到信息所指向的听众,以使所有的语言适合于听者。在工作中,不少教师都认为与幼儿的爷爷奶奶沟通比较困难,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幼儿的爷爷奶奶与教师在年龄、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双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因此面对这样的听众,教师要尽可能简化语言,并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意思,这样才能使双方的沟通障碍尽可能减少。
不管教师还是家长,在沟通过程中都应注意自己的行动,确保它们的语言相匹配并起到强化作用。因为,当教师的语言和行动所传递的信息意义不一致时,人们往往宁可凭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愿信服你口中所说的。因此,沟通者应十分注意自己的非言语提示,保证他们也同样传达了自己所期盼的信息。作为教师,因为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家长,每个家长都很关注自己的孩子,也很关注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家长的视线,所以教师对自己的行动只要有半点疏忽大意,都会引起敏感家长的误解。
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我们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当家长谈到孩子在家里的良好表现时,我们要及时或适时地给予孩子赞赏,给予家长良好教育方式的肯定,以激起孩子和家长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更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六
在我们班主任的现实工作中,经常要与不同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有时在沟通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请老师们不要急,这有一篇文章,愿与您共同分享。
班主任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应当从思想上重视这种交往,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积极主动地与家长的联系,以利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的方法。班主任应该明确,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班主任应当了解,要实现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平等的沟通机会,并且都愿意倾吐自我,尊重彼此的观点,乐于积极地接纳对方;同时,沟通的参与者都被沟通活动所吸引,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
充分准备是实现良好沟通效果的必要程序。
班主任与家长谈话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事先约定,我们称之为正式沟通;二是不期而遇式的非正式沟通。如果是前者,班主任就要对所谈话题进行精心考虑,与家长见面时才能有条不紊地交换意见,从而实现预定计划。如果是后者,班主任就要善于临阵磨枪,将孩子在校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向家长反映,并提出希望沟通的目的与计划。
(1)沟通前先将沟通的目的、内容及有关概念搞清楚,并将沟通内容对沟通对象的影响弄明白。
(2)计划沟通内容时应尽量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既可获得更深入的看法,也易于获得积极的支持。
(3)应充分考虑沟通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沟通对象的性格及过去沟通的情况,以便做到是什么山,就唱什么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沟通效果。
(4)班主任要会控制沟通的节奏,主题应明确,不要离题太远。
(5)注意获得有效的资料与信息,并注意提供必要的答复。沟通后要设法与科任教师交流,让科任教师了解沟通的内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6)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发指示、命令、演讲、报告、座谈、个人谈话等沟通方式,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7)沟通时不仅要着眼于现在,也要着眼于未来。沟通固然是为了工作得以落实,更重要的是要实现预期的目标,促进学生及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绝大多数都是不期而遇的非正式沟通。因此,班主任平时对每位学生都应心中有数,同时要熟练运用各种沟通策略与方法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七
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父母是否时常会感觉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跟孩子说说知心话,他却心不在焉……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已经成为每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与孩子沟通,家长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相对于晚饭桌上的沟通,敏感型的孩子也许倾向于在他的“秘密花园”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或小区游乐场的秋千上。专家认为,轻松的环境氛围,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专家建议,要建立起“常态”的沟通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
父母应当意识到发泄是沟通的基础,对于表达能力还很弱的孩子而言,学会自控还是后话。例如,一个孩子被逼弹琴两个小时后,在纸上画了头发像电击一样竖起的妈妈,旁边写着:妈妈是个坏妈妈!妈妈看了,这时,不是针锋相对地斥责孩子的时候,而是等孩子的激烈情绪平复后,再找她谈:“为什么讨厌妈妈?你要讲出一个让妈妈服气的理由来。”
也许,孩子此刻已经平静,脸上浮起羞愧的笑。试想一下,如果妈妈当时发火,把孩子的“反抗情绪”硬压下去,就不会有后面的谈话和沟通了。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堵塞、压制,还是疏导,决定了沟通是否能继续下去。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八
许多家长一直觉得现在的孩子不理解当父母的心,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不懂事,从不听父母的教导,很任性。但当父母的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很好地与自己的孩子沟通过。暑假期间,大多数家长都因工作忙没有时间或经济条件不允许,故不能带孩子外出旅游,但平时也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有时就只在吃饭的时候叮嘱几句,叫孩子要好好复习功课,不要只顾着玩,跟平时上学时间差不多,也没有特别的沟通。
在这里提出几个在暑假里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供家长们参考:
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去参观古迹名胜;没钱也没关系,因为没钱人也有没钱人旅游方式。一般的孩子都对外面充满好奇心,这一游,不但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并且在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交流,同时也清洗了孩子被“污染”了的心灵。
让自己的孩子明白自己为了赚钱供他们读书不辞劳苦,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伟大。这种情境下,孩子们都会默默地下定决心,好好读书,为父母争一口气。
用一些时间像朋友般地陪孩子看看共同喜欢的电视节目或电影;家里有电脑,可以陪孩子一起上网,引导他们健康上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九
面对高考,高三考生将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考生的情绪和状态往往会随着考试出现波动。有些父母也进入了迷茫期,面对孩子紧张复习或考前考后频发的状况不知所措,甚至束手无策,也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把握不住最佳时机,不讲究方式方法,甚至口不择言。那么父母要如何与科任老师有效沟通呢?
作为一名高三一线老师和高三班主任,我了解到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对孩子不闻不问,甚至为和老师沟通感到难堪;有些人觉得只管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就好,功课有学校和老师,没必要和各科老师沟通;也有一些人认为多与孩子的班主任沟通就行,没必要再找科任老师……这些都是不对的。
最清楚了解孩子各科学习情况的是各位科任老师。父母要提高与科任老师沟通的意识,积极主动联系老师。每所高中都会派优秀老师教高三。他们在自己所教学科领域里有很深的造诣,完全有能力教好学生。高三生上课听讲状况、作业状况、每个阶段的复习方向和知识掌握情况都在科任老师的掌握之中。
父母和老师沟通好后再对孩子做必要的督促、指导,才能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能让老师更多地关注孩子。
考生父母大多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机会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很多人开完家长会就不再与老师过多联系。事实上,如果家长会后没机会与老师沟通,父母可另找时间预约到校和各科老师交流;除了面对面交谈,还可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工具与老师沟通,尤其是在看到科任老师发的成绩短信后,可以和老师约时间,在不影响老师工作的情况下有效沟通。
因为老师每天教学任务繁重,所以考生父母最好提前明确自己想要了解的重点,列出想和老师交流的问题和困惑。父母平时可以和科任老师定期沟通,比如节假日的问候、了解日常学习情况,或在历次大小考之后的关键点咨询。
父母在家要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在孩子出现状况时主动与老师联系,以便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状况、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另外,大考过后,如果孩子成绩起伏较大,父母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成绩不稳的原因,为后期复习的查漏补缺做好准备。
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比如包括心理情绪变化、和同学的相处情况、课堂听讲状况、作业完成情况、成绩起伏变化以及在学习上还有哪些知识点比较欠缺等。
了解考生是否偏科。考生一旦因为某些因素而偏科,就要花很多时间努力纠偏,如果不加重视会导致高考全盘皆输。
在填报志愿时多和科任老师沟通。高三任课老师通常有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对于考生的心理把握、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都有较多认识,对各级院校和不同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志愿填报流程。父母多与科任老师沟通、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志愿填报和专业方向,可以少走弯路。
明确用怎样的心态与老师沟通
相互尊重是前提。互相尊重才能良好沟通,实现双赢。父母和老师沟通,帮孩子提高成绩,孩子考入理想学校,老师提高教学业绩。
相互信任是基石。很多考生父母不了解现在的教育教学情封面素材图片况,有很多困惑,也免不了出现教育偏差,但出发点是对孩子的爱;而老师是教育者,有一定的经验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希望考生取得好成绩。父母和老师要相互信任,开启沟通之门。
沟通前要铺垫和思考。与老师沟通前,父母要先思考,客观评价孩子。有些父母过于听信孩子片面的话,将孩子成绩的退步归咎于老师和环境。如果父母不能合理分析、判断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带着焦躁或怒气找到老师,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使事情向反方向发展。只有父母秉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与老师良好沟通,才能解除忧虑和困惑,帮助孩子备战高考,考入理想大学。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十
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乐趣。这样才能为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是伴着“声光电”诞生并成长的,与他们家长年幼时候的接收系统完全不一样。如果家长还只用嗓子单声道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做,他们就会感觉特别枯燥没意思。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而又一边写作业,因为他自小就在一个拥有各种各样的家电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因而产生了这种多点接收的习惯和技能。这样的系统刺激远比单纯的语言符号刺激要强烈的多,有效的多,所以家长如果固步自封,仍然用原来自己受教育的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相反,甚至在孩子的眼里,家长往往都成了厌烦的符号;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思维习惯;今天的孩子还有了接受国际超前意识的能力,比如说对于性知识的认识,家长可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以启槲蕨的功效与作用齿,而孩子却实际已经懂了很多。沟通的困境是每个家长必须正视的现实前提。
很多家长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往往处于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了,这就是沟通。家长由于他们成长年代的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是很贫乏的。比如有个孩子抱怨说自己的母亲一天就和自己说六句话:早晨说“快点快点,要不就上学迟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第三句是“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第四句是“到了学校你千万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学校的饭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长身体,一定要多吃点”;第六句“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别着急看电视”。这样日复一日的说,作为孩子自然而然的会感到厌烦,结果反倒事与愿违。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学会设计问题,用问话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尽量不要用陈述句,而要尽可能的`让孩子说。“问”在今天是一种高级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问也应该是具有很强的技巧性的,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的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将孩子的行动目标分成许多的小台阶,每一步都具体而又相对容易的能够达到目标,让他们每一步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值得家长注意的一点是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这样只会缩小孩子的生活半径。这样的孩子心理素质必然很差,承受能力被大大的弱化,无法承受更多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单一的环境缺少很多的体验,造成太多的人生空白。心理学上提倡“共情”,只有处于同样的情况境遇下才能感同身受。很多沟通都必须有过相应的体验,才能够理解,才会有效果,只讲道理孩子是很难听进去。
家长不能仅仅立足于语言的沟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孩子比较喜欢音乐,那就采取音乐的方式,要循循善诱。心理学上有“对立违抗”的说法,就是孩子首先会将攻击面设定为他最亲近的人。家长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作为一种符号的出现,是否有些东西是不能为孩子接受的。家长的语言符号用多了,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多种新颖的沟通方式,比如生日蛋糕,可以插一面小旗子,写着“孩子我爱你”,容易增加情趣。常规的沟通方式往往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和能动性。
作为家长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类型,也要充分理解孩子的人格类型。比如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比较外向,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更改。因为他就是这样一种类型。人格类型大体可以分为四类:驱动型人格,这样的人有思想,有主意,比较适合做领导;分析型人格,像陈景润一样的比较扎实,能够坐下来认真研究事物的人;表现型人格,自身有一些优势,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来展示自己;亲切型人格,以自己的品质取胜,但不懂的要求别人,培养孩子的时候也往往不会要求孩子,所以有这样人格的孩子比较容易出问题。但是所有的这些同样离不开人的成长环境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从中获得熏陶。
人一生是有几个关键期的,孩子一般2岁学语言效果很好,3-4岁是树立权威的关键期,如果在关键期内不能充分的把握,那过后对于孩子的培养就会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家长在相应的关键期内应注意强化孩子相应的能力,这种强化应该通过鼓励的形式,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
家长首先自己需要活得比较有模范性,孩子希望自己的家长生活的非常有品位,不是落伍的。他们那对外来的物质、精神的影响特别敏感。家长自己表现的有追求,有品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生活设计好,比如穿很好的衣服去听音乐会,告诉孩子只有到自己的年龄这样的生活条件才能接触到高雅的东西,给孩子形成一种心理的触动。
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不要集中在对孩子的技术学历教育上,现在的社会,高学历教育随时都可以获得,而未来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是孩子自己的人格,在于“人品制胜”,在于孩子是否懂得关心别人、关注别人。重视自己给别人的感觉,首先自己的心里要有别人。好多孩子得到过多的物质享受,往往对别人没有感觉,变得麻木而自我,在成年以后便不可能塑造良好的人格,实际上已经自小就淘汰了自己。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培育孩子,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相互协助。但许多家长都有一个“无法言说”的苦恼——觉得老师做法不妥,却不知如何沟通。
比如,面对个别爱使用“语言暴力”的老师,家长不知该向谁反映。孩子上一年级的张女士称,班里的体育老师特别爱斥责孩子,经常说“见过笨的,没见过你们这么笨的”之类的话。
一些高年级孩如何制作简历子家长更对老师的“作业体罚”苦不堪言。三年级男孩晨晨的妈妈陈女士很苦恼,因为考试少写了一个小数点,数学老师就让晨晨写一份300字的自我检讨书。类似的检讨书,班里孩子们都写过。很多家长不认可这种方式,想找校长反映,但觉得这位老师在教学上很有一套,害怕沟通之后,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看法;还有家长觉得孩子都觉得没事,大人不用想太多;也有家长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体罚是一种常态,影响到孩子的心理。
当遭遇“粗暴”型老师时,家长们有百种心态,是该忍受,该接受,该反抗……还是有更好的沟通方式?
圆桌第1问:
对老师的不当言行
家长该持何种态度?
需要给老师“提醒”或“帮助”
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老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老师是应该及时得到“提醒”或“帮助”的。
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起良好有效的沟通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关键的。所以我建议,家长要善用“沟通”这把金钥匙,在发现老师在教育上的一些问题,或言行上一些不妥之处时,应该放下思想包袱,采取恰当的、理性的方式,及时、主动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成为紧密的合作伙伴。老师和家长要相互接纳彼此的不完美,彼此尊重、理解,加强沟通,真诚协作,只有双方很好地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共同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圆桌第2问:
当孩子遭遇不当对待
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首先要明确的是,老师这么做,肯定是不对的,有悖师德,无论是各级教委,还是学校,都已经把上述类似的语言列入“教师师德禁用语”,罚抄作业等列入体罚等严禁行为。学校对此也有明确的规定和教师师德培训。
但师德教育没有做到常抓不懈的学校,难免会有疏漏。而现在的夏天开什么花孩子,更往往是全家六个大人精心呵护宠爱出来的。作为家长,一个孩子咱们经常都手忙脚乱管不好,所以不难想象一些老师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狼狈样子。
性子急、修养欠缺的老师禁不住会口不择言,选择他认为见效快的方法。万圣节简笔画作为家长,要先对孩子做好疏导工作。从情感上给予支持,用同理心进行抚慰,比如“老师怎么怎么对你,你很伤心(委屈,愤怒等)是吗?妈妈很理解你的感受…”其次是理,要明辨是非,先承认老师说的或做的欠妥,这里要注意分寸。不是全盘否定,因为家长否定老师,老师在孩子心里的威信下跌后,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就更会消极被动,减弱学习动力,长远看孩子受到的损失会高于这次事件。
再次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宽容,想想老师的难处。
最后,指导孩子以后犯了错误,主动找老师承认,主动改正。错误谁都会犯,如果认识到并主动改正,还会有几个老师不依不饶?孩子的工作做过后,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如果老师仍有不当行为,家长就有必要与老师进行沟通。
比如先问问老师,孩子近期的表现,让老师说说孩子的优缺点,解释可能存在的误解或误会。然后,家长可以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个性。比如孩子性格敏感,这样老师就知道不能对孩子说太重的话;比如孩子性格倔强逆反,吃软不吃硬,老师自会反思教育方法…这样的交流,家长表达与老师一起教育孩子的积极态度,既承认了孩子的问题,又让老师了解了孩子的其他优点和个性,老师自然会改变对孩子的方式。
特邀观察员:李文华(首师大副教授,北京市语文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表扬,也离不开批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不能说是完整的教育。当然,这要看惩罚的动机和目的,不能是因为一时的情绪难以平复而惩罚,那叫使气;也不能是没别的办法了而惩罚,那叫黔驴技穷;更不能是图省事而惩罚,那是不负责任。我们所期待的“惩罚”,里边一定是蕴含着教师对学生深刻的爱与期待,老师为学生想得深远,有时可能超过了我们家长。
比如因少写了一个小数点,数学老师让写一份检查。我认为,这份300字的检讨书,一定比说一句“别马虎啦,下次注意”有效。老师希望他这一次就牢记终身。
“还有孩子都觉得没事,大人不用想太多”。家长总怕孩子心理上承受不了,觉得自己受委屈是正常的,但无法忍受孩子受委屈。但为何孩子却觉得没事?因为说话有语境、做事有情境,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师生之间有着万千的情感联系,即使老师态度生硬了一点,那份期待学生好的心情,孩子们也是能体会到的。
这里家长要做的是,鼓励孩子认真对待这300字的检查,不是给老师完成任务,而是促使孩子培养做事认真、准确的一次极好的机会。
如今孩子的教育太难太复杂,单靠学校、老师或者单靠家长都难以完成。今天的家长和学校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相互支持,所以相互的理解和包容,就显得更加迫切。家长对老师越多一份理解和尊重,老师就会越多一份付出,而且他们会因为家长的支持而越干越起劲。
圆桌第3问:
认为老师做法欠妥,家长该如何与老师沟通?
)首先,体罚孩子的老师,我觉得只是教师队伍中极个别的。但个别现象,却常容易被社会舆论放大。学生证模板比如,透过一个老师的不当行为去评判全体老师。从这种角度来说,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对教师的“暴力”呢?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养成健康人格,做一名合格公民”,这是学校和家长培养孩子的共同目标。只不过方法、途径不同。所以,我希望家长都能站在中性立场、多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家长先想想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这样做是常态,还是偶尔的针对某个孩子的教育上的偏颇或无力?
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性格、秉性最了解。出现类似问题,我觉得家长应该先跟孩子及时沟通,追问几个为什么,详细了解情况。让孩子谈淡自己的看法,一起冷静讨论问题,看看孩子是否也有欠妥之处。
最后,如果老师的“体罚”“语言暴力”等行为是一种常态,而非极个别现象,家长可以及时跟学校交流,如今的学校都很透明,不会袒护老师的不当行为。
“给老师提意见,老师以后会不会打压孩子?”这种顾虑家长可以打消。老师不会故意针对某事某人而在班级中丧失威信。相反,这还是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大部分老师具备良好师德,期望和家长一起教育好孩子,大家目标想法一致。另一方面,老师也处于各种监管之下,一般不会有过激行为。但沟通交流时注意用平等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好地达到一致教育的目的。
教师和家长都是孩子的成长导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基本认知,影响着孩子的正常情感,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判断。如果两位导师出现了分歧、误解,甚至积怨,那么夹在其中的孩子会有极大的困惑,有时还会使问题加深、加重。
但是怎么沟通呢?我建议还是直接交流为好,这就要求家长在问题面前要冷静。家长可以以了解情况的方式和老师沟通,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发现真正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在此基础上表明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困惑。
有时可能会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有问题,造成对学生的“暴力”;有时可能是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而产生的情绪急躁、失控;有时是教师缺乏教育经验,采用了违背教育规律的不恰当方法;还有时是孩子出于对自己的保护,没有反映事情的全貌,造成一些误解。
所以现象背后的原因很重要,这也是问题能否在教师和家长之间得到解决的必要条件。多数情况下,如果教师犯的是“善意的错误”,经过沟通增进了解,双方会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变。但是如果事实确实严重,教师又执意不改,那么家长必须向学校反映,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的成长、教师的成长、社会的成长,所以责任是我们共同的,为孩子撑起一片祥和的天空,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症状:这类家长是对什么都不发表意见,不论招生老师说什么都点头称是或干脆一言不发。
心理诊断:不论招生老师说什么,此类顾客内心已经决定今天不准备买了。
处方:若想扭转局面,让这类家长说“是”,应该干脆问“家长,您为什么今天不报名?”
突如其来的质问会使家长失去辩解的余地,大多会说出真话,这样就可以因地制宜的围攻。
症状:此类家长认为自己对幼儿园比招生人员精通得多。他会说“我很了解这个幼儿园”“我与你们的人很熟”等,他又会说一些令招生老师着慌或不愉快的话。这类家长硬装内行,有意操纵招生老师的介绍,常说“我知道,我了解”之类的话。
心理诊断:此类家长不希望招生老师占优势,或强制于他,想在周围人前显眼。
处方:你应该说“不错你对产品了解真详细,你是否现在就买呢?”
症状:此类家长渴望别人说自己有钱。
心理诊断:此类家长可能债务满身,但表面上仍要过豪华生活,只要招生老师进行合理的诱导便有可能使其冲动性购买。
处方:应附和他,关心他的资产,极力赞扬,表示尊敬他,要向他学习,明白他会顾及面子而报名。
症状:此类家长稳、静、很少开口,总是以怀疑的眼光审视幼儿园,显示出不耐烦的表情,也正因为他的沉稳,这样会导致招生老师很压抑。
心理诊断:此类家长一般都注意听招生老师的讲解,他同时也在分析评价招生老师及幼儿园。
此类家长属知识分子较多,他们细心、安稳、发言不会出错,属于非常理智型。
处方:对此家长招生过程中应该有礼貌,诚实且低调,保守一点,别太兴奋。同时不应有自卑感,相信自己对幼儿园的了解程度。
症状:买不买无所谓,不介意幼儿园优异否,喜欢与不喜欢,也并不是太有礼貌而且很不容易接近。
心理诊断:此类家长不喜欢招生老师对他施加压力和推销,喜欢自己实际接触。讨厌招生老师介绍幼儿园,表面上什么都不在乎,事实上对很细微的信息也非常关心,注意力比较集中。
处方:对此类家长,通俗的介绍方法并不能奏效,低调介入,通过幼儿园最独有的特点来煽起家长的好奇心。
症状:此类家长没有报名的任何障碍,他只想把幼儿园的情报(信息)带回去,只要时间允许他都愿意听幼儿园的介绍。
那时他的态度就变得谦恭,并且会礼貌的提出一些恰当的问题。
心理诊断:此类家长只要看上自己喜欢的幼儿园,并激起报名欲则可随时报名,他们是一时冲动而报名的类型。
处方:应准备一些创意性的幼儿园介绍,让此类家长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症状:此类顾客谦虚有礼,对招生老师不但没有排斥,甚至表示敬意。
心理诊断:他们喜欢说真话,决不带半点谎言,又非常认真倾听招生老师对幼儿园的介绍。
处方:此类家长应认真对待,然后提示幼儿园的魅力,招生老师应用稳重的态度向家长显示自己专业方面的能力,展示讲解时,一定要有理有据。重视服务质量及细节,心态平和,不卖弄。
症状:此类家长会莫名其妙的找麻烦,他的行为似乎在指责一切问题都是由你而起的,故与其关系很容易恶化。他完全不想听你的说明,对于幼儿园的疑心很重,任何人都不容易应付他。
心理诊断:此类家长是有私人的烦恼及心理压力,因此想找人发泄。
处方:应以亲切的态度应付他们,了解顾客背景,稳健不与其争论歌颂母亲的名言,避免说一些让对方构成压力的话。否则会更加急燥,介绍幼儿园时应轻声,有礼貌,应留心他的表情,让家长觉得你是他的朋友。
症状:此类家长对幼儿园环境以及服务等具体要求非常苛刻,对招生老师有一种排斥心理。
心理诊断:此类家长向来谨慎小心,担心上当受骗,所以尽量多的提出一些超出别人正常思维的问题和细节,以消除内心的顾虑。同时满足自己心虚的心理。
处方: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所有问题,打消其顾虑,语言一定要强硬,并在讲解过程中将其思路引导到幼儿园的特色和服务的完善性方面来。
可以以反问的方式直接发问“家长,您觉得我们幼儿园怎么样?”一个一个的消除家长的疑虑,拉近和家长的距离。
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新时期下,教师已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齐心协力,有效的家校联系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对孩子的进步产生极好的教育效果。下面谈谈我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几点做法:
真诚相待是家庭与学校沟通的最基本原则。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教师虽然起着主导作用,但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家长,公正地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只有让家长感受到你的真诚,家长才会理解、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才愿意与我们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孩子的进步一起商讨对策。
由于家庭经历、受教育程度、性格、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比家长更了解教育规律,懂得教育方法,我认为教师有必要与家长加强交流和沟通。因此,我们应该与家长保持联系,正确引导家长,采用正确合理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融洽师生的感情,取得学生对我们的信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决心,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更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沟通时,老师应学会察言观色,能与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家长交流与沟通,对负责型的家长,我们以引导为主;对溺爱型的家长,我们要态度明确,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对漠不关心型的家长,我们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师们只有端正好交流的心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才会打动家长,赢得家长的佩服。这样,为我们今后的顺利工作打下基础。
在德育教学工作中,每位教师的做法都有所不同,但我始终相信:家长是教师的教育合作者,只要你用心交流沟通,你的育人之路就会常常收获惊喜。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10:59: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226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