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 analgesics, 或narcotics),通常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绪反应,剂量过大时则可产生昏睡的药物。麻醉性镇痛药有时也称为阿片类药(opiates)。按严格的定义,阿片类药是专指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及其半合成的衍生物;而将能与阿片受体结合并产生不同程度激动效应的天然的或合成的物质则统称为阿片样物质(opioids)。实际工作中往往将阿片类药和阿片样物质这两个名词混用。
麻醉性镇痛药的经典代表是吗啡。这是阿片(opium)的天然生物碱,1803年由Serturner首次从阿片中分离出来,1925年由Gulland和Robinson确定其化学结构。Eisleb和Schauman于1939年合成的哌替啶是第一个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1942年合成的烯丙吗啡,首次发现有拮抗吗啡的作用。近些年来,许多新的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相继合成,为临床麻醉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用的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很广,可作为术前用药、麻醉辅助用药、复合全麻的主药,以及用于术后镇痛和其他疼痛治疗。由于麻醉性镇痛药基本都可产生依赖性,必须按国家颁发的《麻醉药品管理条例》严加管理。
近年的研究发现,除阿片受体外,中枢神经系统还可通过其他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从而开发出一些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其中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是曲马多,也在本章一并介绍。
第1节 概 述
一、 构效关系
吗啡及其他有镇痛作用的阿片生物碱都具有Ⅰ、Ⅱ、Ⅲ三个环构成的氢化菲核(phenanthrene)作为基本骨架(图23-1a)。吗啡的环Ⅰ的3位和环Ⅲ的6位分别有一个羟基,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3位羟基被甲氧基取代,成为可待因;3位和6位羟基均被甲氧基取代,成为蒂巴因,就改变了药物的性能。环Ⅰ与环Ⅲ之间有氧桥相连。此氧桥如被破坏,就形成阿朴吗啡,失去其镇痛效能而产生很强的催吐作用。环Ⅱ9位与13位之间有乙撑胺链[-CH2CH2-N(CH3)-]相连。吗啡的镇痛性能取决于γ-苯基-N-甲基哌啶的存在(图23-1b)。这也是许多的镇痛药所共有的基本结构。此结构的N上的甲基被烯丙基取代,即生成具有拮抗作用的药物,如烯丙吗啡。
二、 阿 片 受 体
自1973年以来,国外学者相继发现在脑内和脊髓内存在着阿片受体(opioid receptors)。这些受体分布在痛觉传导区以及与情绪行为相关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导水管周围灰质、内侧丘脑、杏仁核和脊髓罗氏胶质区(substantia gelatinosa)等。1975年以来又先后发现体内有几种内源性阿片样肽(β-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是这些受体的内源性配基。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样肽的发现,为解释麻醉性镇痛药的药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
理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既往将阿片受体按其激动后产生的效应分为四型,即μ、к、δ和σ-受体,其中σ-受体是否为阿片受体尚无定论,因为未找到其内源性配基。过去曾提出μ受体又分为μ1和μ2两个亚型,但分子生物学研究未予以证实。目前公认的是阿片受体分为三型,各型受体激动后产生的效应,以及与其相应的内源性阿片样肽和激动药的代表,详见表23-1。
表23-1 阿片受体的分类
型 别 效 应 内源性配基 激动药代表
μ 脊髓以上镇痛,呼吸抑制,心率减慢,依赖性 β-内啡肽 吗啡、哌替啶
κ 脊髓镇痛,镇静,缩瞳,轻度呼吸抑制(?) 强啡肽 喷他佐辛、布托啡诺
δ 调控μ-受体活性 脑啡肽 ?
20世纪90年代分子生物学家Evans等和Kieffer等同时克隆成功δ受体,随后又克隆成功κ受体和μ受体,分别命名为DOR、KOR和MOR。但上述两种命名法都未提供这些受体的性质。1996年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提出了受体命名的原则:受体应按其内源性配基命名,并按通过克隆化和氨基酸序列证实其存在的时间顺序用数字角码表示。根据这一原则,所有阿片样物质(opioids)作用的受体都应称为OP;δ受体于1992年最早克隆成功,命名为OP1,随后于1993年和1995年相继克隆成功κ和μ受体,
分别命名为OP2和OP3。阿片受体的3种分类比较见表23-2。
表23-2 阿片受体的3种分类
IUPHAR命名 药理学命名 分子生物学命名 内源性配基
OP1 δ DOR 脑 啡 肽
高月和花OP2 κ KOR 强 啡 肽
OP3 μ MOR β-内啡肽
为了与本书其他章节相一致和照顾读者的习惯,本章仍按传统的药理学命名叙述。
脑内不同部位的阿片受体可能与麻醉性镇痛药的不同作用有关:孤束(solitary tract)及其附近区域的受体可能与呼吸抑制、镇咳和恶心、呕吐有关;蓝斑(locus coeruleus)等部位的受体则可能与依赖性有关。
近年的研究证明,麻醉性镇痛药也可能对外周的阿片受体产生特异性抗伤害效应。这些受体原来是没有活性的,在炎性组织的特殊条件下经受构形改变而成为有活性。炎症时的低pH通过增加阿片受体与
神经元膜上G蛋白结合而增强阿片样物质的激动效应;同时炎症破坏神经束膜的屏障作用,使阿片样物质更易接近神经元的阿片受体。
三、 麻醉性镇痛药的分类
㈠按药物的来源分类
可分为下列三类:
1.天然的阿片生物碱 如吗啡、可待因。
2.半合成的衍生物 如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双氢可待因。
3.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 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又分为:①苯基哌啶类
zhs16gbk
(phenylpiperidine derivatives),如哌替啶、苯哌利定、芬太尼族;②吗啡南类(morphinans),如羟甲左吗南(levorphan);③苯并吗啡烷类(b
enzmorphans),如喷他佐辛(pentazocine);④二苯甲烷类(diphenylmethanes),如美沙酮(methadone)。
㈡按药物与阿片受体的关系分类
将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分为以下三类(表23-3)。
表23-3 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分类
分 类 药 物 代 表
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哌替啶、苯哌利定、芬太尼族旅游方案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以激动为主的药物 喷他佐辛、丁丙诺啡、布托啡诺、纳布啡
以拮抗为主的药物 烯丙吗啡
阿片受体拮抗药 纳洛酮、纳曲酮、纳美芬
1.阿片受体激动药(opioid agonists)主要激动μ-受体,如吗啡、哌替啶等。
2.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opioid agonist-antagonits) 又称部分激动药,
主要激动κ和σ受体,对μ受体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如喷他佐辛等。作出贡献
3.阿片受体拮抗药(opioid antagonists) 主要拮抗μ-受体,对κ和δ受体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区别阿片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的一个有用的体外试验指标是钠指数(sodium index)。在存在钠离子的条件下,拮抗药与受体的结合力加强,而激动药的结合力则减弱; 激动药的钠指数高,而拮抗药的钠指数低。钠指数是指在有和无钠离子的条件下IC50的比值,IC50是表示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的指标,即对高度选择性配基产生50%抑制的浓度。
四、 临 床 应 用
麻醉性镇痛药主要用于镇痛,尤其适用于严重创伤、急性心肌梗死等引起的急性疼痛,以及手术后疼痛。
临床麻醉中,这类药以往主要用于麻醉前用药,使病人镇静,减少麻醉药需要量,有利于加深麻醉。现在认为除非病人有急性疼痛,不必作为常规应用。近年来这类药主要用作静脉复合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
随着脊髓胶质区中阿片受体的发现,又提出了椎管内给药的途径。小剂量注入硬膜外或蛛网膜下间隙,可产生显著的镇痛效应,适用于术后镇痛和癌症病人镇痛。此种给药途径的常见并发症是尿潴留
和皮肤瘙痒。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延迟性呼吸抑制,虽然发生率不高(0.25%~0.5%),但却难以预防或预测,且有时可造成严重后果,以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种镇痛方法的应用。
五、 耐受性和依赖性
所有的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哌替啶等)短期内反复应用均可产生耐受性,需要逐渐增加剂量方可产生原来的效应。既往的解释是阿片受体平时处于基础水平的内源性阿片样肽作用之下,当连续给予阿片受体激动药之后,阿片受体受到“超载”,通过负反馈机制使内源性阿片样肽的释放减少,甚或停止,阿片受体为了补偿内源性阿片样肽的减少,就需要更多的阿片受体激动药才能维持原来的镇痛效应,这样就产生了耐受性。同时,由
节能减排的意义于内源性阿片样肽减少,就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如果突然停药,内源性阿片样肽来不及释放补充,就出现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肌肉震颤、呕吐、腹痛、散瞳、流涎、出汗等。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如喷他佐辛等)很少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近年来认识到所有阿片受体都是由G蛋白介导,通过与第二信使cAMP偶联而产生效应。长期接受阿片类药后,G蛋白-cAMP系统发生适应,逐渐上调,形成稳态。当骤然撤药时,上调的G蛋白-cAMP系统失去阿片类药的抑制而导致稳态失衡,G蛋白-cAMP系统急剧增高,引发cAMP依赖蛋白激酶(PKA)的活性升高;随之一些PKA底物蛋白(如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的磷酸化增加,从而出现一系列的
戒断症状,尤以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紊乱为明显。还有人提出,长期应用吗啡后有抗阿片样物质(anti-opioids)释放到脑脊液,导致阿片受体上调 ,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抗阿片样物质中最重要的是缩胆囊肽(cholecystokinin),后者是胃肠道分泌的八肽激素,具有抗阿片受体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负反馈机制产生的内源性拮抗阿片受体的物质。
近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对无疼痛的个体长期给予阿片类药可产生耐受性,而对慢性疼痛病人,只要按时给药,不让疼痛反复出现,并不会产生耐受性,临床上见到的需增加剂量的现象,并不是由于产生真正的耐受性所致,而是由于伤害性增加所致。但有关耐受性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2节 阿片受体激动药
阿片受体激动药(opioid agonists)是指主要作用于μ受体的激动药。其典型代表是吗啡。自哌替啶合成以来,又相继合成了一系列药物,其中在临床麻醉应用最广的是芬太尼及其衍生物。所谓麻醉性镇痛药主要也是指这类药物。
一、吗 啡
吗啡(morphine)是阿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在阿片中的含量约为10%。
其化学结构见图(23-1)。临床所用的制剂为其硫酸盐或盐酸盐。
[药理作用]
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吗啡的主要作用是镇痛,作用于脊髓、延髓、中脑和丘脑等痛觉传导区阿片受体而提高痛阈,对伤害性刺激不再感到疼痛。吗啡对躯体和内脏的疼痛都有效;对持续性钝痛的效果优于间断性锐痛;疼痛出现前应用的效果较疼痛出现后应用更佳。在产生镇痛作用的同时,还作用于边缘系统影响情绪的区域的受体,消除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甚至产生欣快感(euphoria)。环境安静时,病人易于入睡,脑电图上表现为α快波被较慢的δ波取代。
吗啡有缩瞳作用,是由于动眼神经Edinger-Westphal核中自主
神经成分受激动的结果。瞳孔呈针尖样是吗啡急性中毒的特征性体征。吗啡作用于延髓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咳嗽;作用于极后区(area postrema)化学感受器,可引起恶心、呕吐,尤其在用药后不卧床时更易发生。
吗啡对脊髓的多突触传导途径有抑制作用,而对单突触传导途径则有兴奋作用,因而脊髓反射和肌张力可增强。
在维持通气的情况下,吗啡本身使脑血流量减少,颅内压降低;但在呼吸抑制而致PaCO2升高的情况下,脑血流量增加,使颅内压增高。
㈡对呼吸的作用
吗啡有显著的呼吸抑制作用,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变化则依给药途径而异:静脉注射后一般都减少;其他途径给药时先增加后减少。呼吸频率减慢但潮气量增加时,分钟通气量仍可正常;而潮气量减少时,则分钟通气量亦随之下降。呼吸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大剂量可导致呼吸停止,这是吗啡急性中毒的主要致死原因。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主要在于延髓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降低;其次在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受抑制。此外,吗啡还降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缺氧的反应性。
吗啡由于释放组胺和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而引起支气管挛缩,对支气
管哮喘病人可激发哮喘发作。
㈢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治疗剂量的吗啡对血容量正常者的心血管系统一般无明显影响,对心肌收缩力没有抑制作用。有时可使心率减慢,可能与延髓迷走神经核受兴奋和窦房结受抑制有关。由于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和
释放组胺的间接作用,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而致血压下降,这在低血容量病人或用药后改为直立位时尤为显著。价值近义词
大剂时量吗啡(1mg/kg)对正常人的血流动力无明显影响,而对有瓣膜病变的心脏病人,由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后负荷减小,心脏指数可增加,但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压可下降。
㈣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吗啡由于对迷走神经的兴奋作用和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增加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的张力,减弱消化道的推进性蠕动,从而可引起便秘。吗啡可增加胆道平滑肌张力,使奥狄括约肌收缩,导致胆道内压力增加。
㈤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吗啡可增加输尿管平滑肌张力,并使膀胱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引起尿潴留。动物实验中,吗啡可增加下丘脑-垂体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ADH),使尿量减少。但在人体中证实,在没有疼痛刺激的情况下,吗啡并不引起ADH释放。
㈥其他作用
吗啡可引起组胺释放而致皮肤血管扩张。吗啡由于兴奋交感神经中枢,促使肾上腺素释放,引起肝糖原分解增加,导致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