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

更新时间:2023-06-07 10:47:00 阅读: 评论:0

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
杨东吴晓蓉
未来的食物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重庆 400715)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重庆 400715)
摘要该文从疏离感的界定、疏离感的理论构建以及疏离感的实证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外的研究现状与近况,并从整体上进行了评述,认为以往研究主要存在几个问题:(1)疏离感的概念很多,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构想;(2)所有的研究都是欧美、日本文化的反映,不一定适合于中国;(3)以中学生、青少年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很少;(4)很少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疏离感,因此,不能分析个人内部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连续性。针对这些,我们提出了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并初步构建了一个二层次十维度的疏离感理论结构。
关键词疏离感,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
分类号B849: C91
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甚至和自己这样一个关系网络系统保持适当的关系,不仅有利于个体自身的成长,也有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情绪的稳定和正向情感体验的产生。疏离感的研究,就是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自然、文化等各种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作是情感产生的根源,把对情感的研
究置于社会之中。而且,从我国的具体社会环境来看,科学的高速发展,转型时期对人们心理的压力,社会的巨大变动,物质的不断丰富,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都市信息化的加速,人与自然的严重脱节等,都对人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疏离感的产生提供了广泛的社会环境。所以,对疏离感的研究不仅能为情感的研究开拓新的研究角度,而且,还能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提供实际的资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疏离感概念的界定
“疏离”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字的“Alienatio”(异化、外化、脱离)和“Alienare”(转让、异化、分离、让异己的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在英文中是“Alienation”(疏远、转让、异化、精神错乱),德文使用的是Entfremdung(疏远、异化)。⋅
“Alienation”在不同的学科(包括社会学、社会政治哲学、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哲学等)中出现。在哲学上,它一般翻译成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分离出对立面的客体,这个客体逐渐跟主体疏远,从而成为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反对主体本身。在社会学中,广义上说,“Alienation”是指个人同他的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相离异。从经济学来说,它是指人们在经济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对立关系。
“Alienation”这个概念有较大的发展,即它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中是越来越丰富的概念收稿日期:2001―
04―02
之一,它经常被用于描述和解释几乎所有的社会行为,并且通常成功地描述和解释了许多并不存在的事物。除了解释其它种种事物之外,它还被用于解释种族偏见,精神疾病、阶级意识、劳资冲突、人际淡漠、自我分离、政治上的冷漠以及极端主义等。
“Alienation”一词引入心理学后,多被翻译成“疏离”,主要指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无力、疏远、冷漠感,强调的是个体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当然,就“Alienation”一词在心理学中的定义来说,其含义也有较大发展,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界定。
在美国,自我疏离的青年一般被描述为活动分子、出走者、少年犯、反主流文化者和对抗社会者。认为自我疏离最基本的原因是文化的落后,即社会未能有效的理解、灵活的适应青年的当前需要。但疏离感的概念通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在动荡不安的六、七十年代,这一概念以其原名东山再起,但最后似乎又偃旗息鼓了。然而,对疏离所包含的意义的关心却从未消失或被取代。实际上,可以这样说,当代美国的许多理论和研究在广泛的领域中,如:工作、健康、集体行为、政治生活等都采用了疏离这一概念所包含的经典维度,即使没有用疏离这一名称[1]。
在日本,“Alienation”一词被翻译成“疏外感”,日本宫下一博和小林利宣[2]对它的定义认为:在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个体自己感到被其他的人、事所排斥(包括他人、社会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
件以及自己引起的事件,甚至自己等),或者感到与其它的人和事之间的距离感,不和谐感,认知到自己怎么也不能融入到其中去的感情。并认为日本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各自忙的没有空闲,劳累过度,无时间注意他人、注意社会,最终形成疏离感。
在我国,“Alienation”翻译成中文是“疏离感”,一些研究者也翻译为“自我疏离”、“自我疏离感”、“自我疏外”等。由于翻译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对疏离感的定义也未统一。张春兴[3]对疏离感的定义认为:由于社会变迁和都市工业化的影响,使人与其生活环境间失去了原有的和谐,终而形成现代人面对其生活时的疏离感,疏离感是一种复杂的心态,包括四种情感成分,即社会孤立感、无意义感、自我分离感、无能为力感;另外,车文博在《心理咨询百科全书》中把疏离感诠释为对原来熟悉的事物觉得陌生,或对原来很自然的事物觉得别扭。认为是人格解体症状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可见于强迫症和精神分离症。费穗宁等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疏离感是伴随着人的老化而形成的,随着人的老龄化,个人与其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数量减少,并且残存的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在发生改变,终而形成疏离感,认为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4]。另一些研究者认为Self—Alienation是指个体所经验到的一种自我虚无感,感到自我的存在不是真实的[5];还有一些研究者解释为个体所经验到自身与生活分离的感觉,经常存有无力、无助、无奈等复杂的感受[6];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疏离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已经是很熟悉的情况或人变得不熟悉或陌生了[7]。
综合国内外各学科,特别是心理学中对疏离感的定义,根据我们的研究,从主体与不同客体之间产生风雅的意思
的不同疏离感的研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疏离感的定义为: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客体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英超球队排名
极情感。
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认为疏离感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疏离感的原始含义,主要是指由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疏远、距离和不和谐等而产生的一些消极情感;第二层含义主要是指疏离感扩展和转化以后的含义,包括转让、异化、分离、让异己的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含义,其产生的基础还是与客体之间的疏远、距离和不和谐引起的。
疏离感的第一层含义和第二层含义有两方面不同:(1)和主体疏离的客体不太一样,第一层含义的客体是更直观、清楚的存在,如亲人、朋友、自然等;而第二层含义的客体显得更抽象、模糊,如社会文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等。(2)由疏离感所产生的情感的抽象水平不同,或者说产生的直接、间接方式不同。第一层含义的疏离感产生的情感更直接的表达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其产生的情感是直接的,如孤独感、距离感、异和感等;而第二层含义的疏离感产生的情感更抽象,变得更富有深意了,其产生的情感是间接的,如:无规范感(与文化、价值之间产生的疏离感)、压迫拘束感(与工作、人的和谐发展之间产生的疏离感)、不可控制感(与异化、让异己的力量统治相对)等。
2 疏离感研究近况
2.1 疏离感在美国的研究近况
牧云勤关于疏离感的理论,一些研究者主要是从非实证性的角度提出了理论的假设,也有一些研究者是从因素分析的角度构建了疏离感的理论维度,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和阐释。
马克思认为,“Alienation”是一个包含主观成分和客观成分的复杂的概念,包含社会分离(social estrangement)和个性的丧失(depersonalization )这两方面的含义。马克思早期的观点已经注意到工人主观上的无力感(powerlessness)和自我分离感[1]。
在社会心理学中,Seeman.M构建了以下五个维度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它们是:⑴劳动疏离感(在劳动中丧失了目的);⑵无力感(不能影响社会的感情);⑶社会孤立感(和他人、集体和社会之间不能保持频繁接触的感情);⑷价值疏隔感(有意义的价值和共同目标的丧失感);⑸自己疏外感(丧失了明确统一性的感觉)[8]。
一些研究者针对文献中含混不清的地方而把疏离感的维度加以改造,使之可以运用和计量。他们认为,“疏离”这个术语包括5个维度,第一个是“无力”,指个人的一种感觉,即个人不能对自己在其中参与相互作用的社会环境施加影响。第二种用法“无意义”,是指个体缺乏行为指南或信念指南的感觉。
简笔画飞机的画法第三种用法“无规范”,指个人为了达到有价值的目标使用不合法的手段。第五种用法“孤立”,主要指一种远离社会文化目标的感觉。最后一种用法“自我疏远”,指个体在生活中不能发现任何自我补偿的活动。他们假定这些维度是相互独立的,每个维度都可以通过各种态度量表进行测量,并为此编制了不同的测量量表[9]。
综合前面的研究,一般认为,疏离感所包括的经典维度是:⑴个人驾驭感(与无力感相对);⑵社交孤立和孤寂感(与社区大家庭感相对);⑶工作中的内在投入感(与外在的、自我分离的活动相对);⑷相互同意遵守的秩序(与无范感和不信任感相对);⑸无意义感(Meaninglessness)(即模糊性和不可预测性,与合情合理性相对);⑹共有的价值观(与文化分离感相对)。⑺概括化的疏离感(Generalized Alienation)。这些维度为我们测量疏离感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指标。
以上对疏离感理论维度的假设,虽然为我们编制疏离感测量的量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构架,但是,研究者们在某些重要维度上所花的精力,要比其它维度大得多。其中,对无范感、无意义感、自我分离感、社会孤立感和文化分离感等的测量分别编制了大量的量表,特别是无范感、无意义感、自我分离感等的测量,又还构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维度;与此同时,对概括化的疏离感的测量也编制了一些量表,如:Maddi(1979)等的疏离感测验量表。但是,值得思考的是,现在为止,几乎没有一个测量量表包括了上面所列举的疏离感的所有维度。
在美国,除了对疏离感以及它所包含的各个维度的测量编制了大量的量表外,对Alienation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疏离感和犯罪、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一些学者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青少年的疏离感增高,问题行为也有所增加。因此,研究者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如:Woaniak对疏离感和犯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疏离感和酗酒、吸食兴奋剂等关系的研究,如:Thomas和Schare等最近做了酒精中毒(饮酒过度)和社会疏离感的跨文化分析,研究发现,过度酗酒的被试比能控制自己的被试有更高的疏离感;巴拿马人比美国人具有更高的疏离感[10]。并且,两者之间有较强的交互作用。Byod和Mackey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酒精中毒的妇女疏离感的发生情况[11]。(3)疏离感和心理健康、心理治疗关系的研究,如:DeNiro对有后遗精神分裂症的个体疏离感的观察和研究等[12]。(4)疏离感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如: Kohn与Schooler分析了社会结构对疏离感的影响关系。(5)疏离感和家庭关系的研究,如:Warshak关于再婚与引发双亲疏离感综合症的研究[13]。
2.2 疏离感在日本的研究近况
在日本,宫下一博和小林利宣通过因素分析,从自编的疏外感量表中构建了以下三个维度:⑴对人的疏离感(Interpersonal Alienation),指对人的关系中产生的孤独感以及不信任感。⑵社会疏离感,指对自己的人生、社会等悲观的看法(厌世感),对各种事情关心的欠缺(无力感);有很强的压力意识(压迫感);感到自己目的性的丧失(空虚感)等,主要是在和社会的关系中显露出来的。⑶自我疏离感,是指对自己肯定的评价感到困难,产生拒绝自己的嫌恶感[2]。并通过这些维度来测量青少年
学生的疏离感。
宫下一博和小林利宣不仅作成了疏离感量表,而且还进行了有关青少年期疏离感发展变化的研究,以及一般儿童和问题倾向儿童之间的疏离感的差异性研究。另外,他们还从双亲的养育态度,家庭气氛等家庭环境以及过去、未来的自我观念这个角度来研究疏离感,结果发现,疏离感高群者对家庭环境和自我概念往往采取一种消极的认识和态度[14]。这与Rode (1971)和Paulson等(1972)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他们完全脱离开疏离感和问题行为相关关系的研究,引入了疏离感的“接受——拒绝”(疏离感的接受与否)这样的维度,增加了疏离感和自我发展以及精神健康的关系的研究,并且指出,疏离感高而且又能接受它的人比不能接受它的人远远的达到更高的人格成长,例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同一性、创造性人格等方面[15]。还有,宫下一博等作了疏离感与价值观关系的研究,认为疏离感与重视物质价值观之间有正相关,与重视对人关系的价值观之间存在负相关,与重视环境的价值观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16]。伊藤裕子等最近也作了已婚者疏离感对夫妻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的研究[18]。这些研究主要探讨的是疏离感和其它心理特征之间的
相关关系。
失败者英语2.3 疏离感在我国的研究近况
在心理学上,我国对疏离感的实证研究还很少,几乎没有人涉足,研究主要停留在翻译、介绍国外的
概念和理论维度的基础上。关于疏离感的理论维度假设,主要是台湾学者张春兴在《张氏心理学词典》中的划分,他把疏离感分为4个维度:⑴社会孤立感,指都市人口集中,拥挤的人群彼此漠不关心,所谓道义相尚,人情温暖,已为冷淡、孤独寂寞所代替。⑵无意义感,虽身处于人事物熟悉的世界,但自觉一切陌生,甚少感情投入,对原本共识共守的传统习俗与社会规范,也都感到对个人生活失去了意义,失去了价值。⑶无能为力感,朝夕万变、世事无常、个人对未来不能定向,对现在不能把握,一切感到空虚无力。⑷自我分离感,指个人的理想为现实所摧毁,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职业的报酬只能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生活中情趣的享受、尊严的获得以及自我实现理想的追求更困难[3]。
我们也曾做过大学生疏离感的初步研究,通过因素分析后发现:疏离感的结构维度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它包括2个层次10个维度,即孤独感、无助感、空虚无聊感、无幸福感、消极感、无为感、自卑感、盲从感、欲求不满足感、对立感等10个维度[18]。并且,我们对大学生疏离感状况和价值观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自我分离感高群者更重视物质名利取向的价值观,无能为力感高群者更不重视物质名利取向的价值观。疏离感与个人幸福取向、社会发展取向、自然保护取向以及人际和谐取向的价值观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T检验发现,疏离感高群与低群在个人幸福取向、自然保护取向、社会发展取向、人际和谐取向价值观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19]。其结果基本上与宫下一博等的研究一致。
综合国内外和自己的研究,我们认为疏离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体系,从个体与疏离对象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确定出一个疏离感的层次体系结构。见图1。
读书ppt
图1 疏离感的理论构想
在图1中,疏离感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4个维度,第二层次包括10个维度。根据前面我们对疏离感意义的界定,人际疏离感(包括亲人疏离感、朋友疏离感、他人
香港的历史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10:4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133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疏离   研究   社会   关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