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针状焦性能对比

更新时间:2023-06-06 01:10:33 阅读: 评论:0

操作系统几种针状焦性能对比
顾玉琪
COMPARISON OF PROPERTIES OF SOME KINDS OF NEEDLE COKES
GU Yu-qi
(Nantong Yangzi Carbon Co Ltd,Jiangsu Nantong 226002, China)
  针状焦分石油系和煤系两大类,这主要取决于针状焦的原料来源。在同一系列中由于原料不同和工艺条件不同,针状焦的各自性能也不相同。针状焦是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料,针状焦的性能对石墨电极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对针状焦性能以及其对石墨电极质量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的。以下是常用的几种进口针状焦和国产针状焦的性能对比。
1 原料性能分析对比
  原料试样包括4种针状焦,其中两种为进口针状焦:三菱针状焦和新日化针状焦;另两种为国产针状焦:鞍山针状焦和锦州针状焦。其中除锦州针状焦是石油系针状焦外,其余均为煤系针状焦。各种针状焦理化指标对比见表1。从表1可见,三菱焦真密度较高,新日化焦挥发分较低,鞍山焦挥发分最高,锦州焦硫分较高。各种针状焦的粒级对比见表2。从表2可见,鞍山焦的粒级较大,大颗粒多。新日化焦大于8mm和小于2mm的粒级都较多,而三菱焦是中间粒级(小于8mm,大于2mm的)较多,锦州焦颗粒则明显偏细。
表1 各种针状焦理化指标对比
焦种
水分/%
挥发分/%
灰分/%
硫分/%
奖学金评定标准
真密度/g/cm3
新日化焦
0.13
0.28
0.01
0.28
2.12
三菱焦
0.14
0.68
0.01
0.28
2.13
鞍山焦
0.55
0.81
0.03
0.28
感谢老师的作文
2.12
锦州焦
0.24
0.48
0.08
0.48
2.12
cpu坏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表2 各种针状焦的粒级对比%
我的环保宣言
焦种
8mm以上
如何制作寿司
8~4mm
4~2mm
2mm以下
新日化焦
36.1
11.9
13.6
38.4
三菱焦
16.5
17.4
29.5
36.6
鞍山焦
37.1
21.9
21.6
19.4
锦州焦
3.3
17.5
30.9
42.3
2 成品理化指标对比
  上述4种原料,在大生产中采取电极样品后,随着大生产流程进行跟踪检测。样品经过配料、混捏、成型、一次焙烧、浸渍、二次焙烧、石墨化,最后进行理化指标测试。各种针状焦试样的成品理化指标对比见表3。从表3可见,新日化针状焦和三菱针状焦试样的体积密度较高,新日化焦试样的电阻率较低,抗折强度较高,CTE较低。鞍山针状焦试样的体积密度较低,电阻率较高,抗折强度较低,CTE较高。锦州针状焦试样的各类性能尚可,但和进口针状焦相比仍有一些差距。
表3 各种针状焦试样的成品理化指标对比
焦种
体积密度/g/cm3
电阻率/μΩm
抗折强度/MPa
弹性模量/GPa
灰分/%
CTE/10-6/℃
新日化焦
1.69
4.83
11.7
10.8
0.04
1.07
三菱焦
1.69
5.13
10.7
11.8
0.05
1.15
鞍山焦
1.61
10.22
鸭肠
5.3
9.6
0.02
2.07
锦州焦
1.62
5.79
9.1
9.5
0.06
1.96
3 结束语
  目前国产针状焦在整体质量指标上还不及进口针状焦,但是只要不断努力提高改进,国产针状焦是可以逐步替代进口针状焦的。国产针状焦需改进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为适应大规格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需要增加大颗粒粒级的比例,一般8mm以上颗粒需达到30%以上。
  2)国产针状焦的强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国产针状焦的热膨胀系数有待于进一步降低。
  总之,国产针状焦在原料制备、成焦工艺控制、出焦方法改进和原料煅烧等多方面都有必要进一步改进,炭素制品生产厂应不断摸索使用国产针状焦的生产工艺,提高使用水平。
编辑 朱海哲
作者简介:顾玉琪男1944年生,高级工程师,1966年毕业于东北化工学院燃料化学工学专业,现为南通扬子碳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顾玉琪(南通扬子碳素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2)
收稿日期:1999-10-25
>总结报告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1:1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001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针状   原料   国产   石墨电极   对比   试样   指标   理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