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中国政变

更新时间:2023-02-04 21:56:41 阅读: 评论:0

数学河南中考题型梳理-初中化学式总表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教师招聘会)

辛酉政变与晚清政治

内容摘要:辛酉政变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宫廷政变。政变后,主张同西方和好的势力入

主清政府的中枢机构,他们对内镇压,对外勾结,极力加强自己的权势。同时他们重用汉族地主官

僚,开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另外清政府调整外交机构,

建立起新的外交制度,这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也为西方列强更加便利地侵略中国提供了

可能。可以说辛酉政变对晚清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新起点。

关键词:辛酉政变慈禧奕晚清政治近代化

辛酉政变发生在186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影响极为重要的宫廷政变。政变之

后,主张同西方和好的势力入主清政府的中枢机构,这实际上也是洋务派掌握了从中央

到地方的部分实权。新的统治者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稳定政局,巩固政权。一

方面,慈禧、奕等人公开勾结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以曾国藩为

主的汉族官员的重用,增大他们的权力,而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势力也借此机会逐

步壮大。另一方面,奕和曾国藩等洋务派掌握了中央和地方的部分实权,为洋务运动

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近代

文明,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政治的近代化。

一辛酉政变述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1861年8月,咸丰在

热河行在病死,遗诏以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继承皇位,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瑞华、

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摄朝政。载淳的生母被封为“慈禧”,咸丰

帝的皇后被封为“慈安”。9月,恭亲王奕以吊丧为名到达热河与两宫太后密谋政变,

同时除掉肃顺等人。

11月1日,慈禧太后带着幼帝回到北京。第二天便以幼帝的名义发布上谕,宣布解除

载垣、瑞华、肃顺等人的“赞襄政务王大臣”的职务并予以逮捕,不久即处死,其余五

人或被流放或充军。11日载淳登基,12月2日两宫太后正式垂帘听政,实权掌握在了慈

禧太后的手中,恭亲王被授以“议政王大臣”总揽朝政,文祥、桂良等任军机大臣。由

于这一年是农历的辛酉年,因此这次政变被称为“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对晚清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政变引起了清朝体制的重大改变。变化

了最高决策圈的结构,为清政府实施新的内政外交方针提供了条件。政变之前咸丰帝指

定的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实行多臣辅政,是为防止辅政大臣一人专权,政变之后则是由

议政王总揽朝政,由两太后懿定,从此形成“后王体制”。其次,恭亲王奕由于其在政

变中的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文祥、桂良入主军机处,主张同西方和

好的势力进入了清政府的中枢机构,开始了历史上所谓的“同光新政”。再次,这次政变

得到了有实力的汉族地主的支持和拥护,使得“同治中兴”建立在了更为深厚的阶级基

础之上,更为重要的是清廷由此而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最后,慈禧太后开始了她对这

个国家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此后她虽然几次还政于皇帝,但其手中的权利却没有丝

毫的减弱,相反她的统治在不断地加强。

二政变之后清政府的内外政策的变化

慈禧太后在成功发动政变后,对清政府的中央和地方进行了人事调整,她的同盟者和

支持者均受到了重用,掌握了中央和地方的部分实权。紧接着,便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了

一系列的调整。

(一)对内政策

首先,重用以湘系为代表的新型汉族势力。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重用汉族官僚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以加大镇压太平天国的力度。慈禧改变了过去朝廷对汉族

官僚既重用又限制的的做法,对曾国藩等人完全地倚重,甚至将地方上能交给他们的权

利统统下放,曾国藩湘军集团不仅拥有军事大权,而且掌握了地方的财权和政权。由于

太平天国的作战能力很强,而八旗兵和绿营兵又不堪一击,湘军成了唯一能和太平天国

对抗的力量。为了尽早地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慈禧注意调整与满汉地主阶级的关

系。

其次“借师助剿”。辛酉政变之后,列强所支持的慈禧等人上台执政,同时英国又认

为太平天国并不听任他们摆布,是他们在长江流域实现特权的最大障碍。而且太平天国

运动使他们感到革命的危机正如英国驻广州领事罗伯逊所说的那样“事实上中国的前途

是很黑暗的,除非外边给它强有力的援助。这座房子就会倒坍下来,我们最好的利益也

就此埋入废墟”[1]。为了实现他们在长江流域的特权和利益,英国政府决定接受清政府的

请求,帮助他们消除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再次,奕、文祥等洋务派人物由总理衙门再入主军机处,将总理衙门和军机处联起

来了。总理衙门主管对外事务而军机处则辅佐慈禧太后和幼帝处理军国大事。当奕、

文祥等人同时在总理衙门和军机处任职,就使两大机构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总理衙

门)的确可以被看作是军机处的一个机构,1861至1868年间,五名军机大臣中有三人兼

领总署大臣”[2]。从而使总理衙门对军机处,也就是清政府的最高决策者所产生的影响越

来越重要。

(二)对外政策:

一、设立新的外交机构,如总理衙门等。总理衙门,成立于1860年12月,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外交色彩的外交机构,全称为“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总理衙门

成立之初,只是接管以往由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交涉事务,辛酉政变之后它除了

办理外交通商外,凡是一切与“洋”有关且不属于传统的大部分管理的事务,均划归到

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之内。

二、接受“合作政策”。辛酉政变之后,慈禧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稳定政局,巩

固统治,她不得不接受列强提出的所谓“合作政策”。“合作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西方列强支持清政府巩固其封建统治,利用清廷这个半殖民政府来保护他们

在中国的利益,并且进一步牟取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二是列强在中国彼此协商,互相

合作,采取一致的侵略步调。该政策的首先提出者是美国,后为英、法等国所支持。

三、派遣驻外使节和出洋考察。辛酉政变之后,清政府与列强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一

种新的外交使节制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俄美等国先后在北京建立公使馆,

此后欧洲的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也派使来华。之后,清政府也开始派出外交使节前

往其他国家。清政府也在与西方进行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派遣驻外使节的重要性,

并决定向西方国家派出外交使节。此外,清政府还派出使团出洋考察。

三结语

辛酉政变之后,清政府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政府为了对内镇压人民起义,

巩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主张与西方和好,无耻的与西方侵略者勾结在一起。外交政策

的变化,致使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也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重。

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列强利用新的外交机构和外交政策可以更加方便地对中国进行侵略,

使中国民众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灾难。同时,这些由形势所迫而出现的外交机构在客观上

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总理衙门等近代外交机构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

潮流和形势的需要,是中国外交的一个进步,是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而且与

西方的和好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

总之,辛酉政变是晚清政局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改变了清王朝的体制,使晚清

皇权出现了二元:议政王总揽朝政,皇太后总裁懿定。这也引来了新的权力的争夺和冲

突。政变进一步改变了满汉官员之间的权力分配,大大改变了中央同地方的关系,暂时

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但是这也是变革的力量开始下移,为后来清朝的灭亡埋下

了隐患。政变之后,中西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缓和,在之后的二十多年中,出现了难得

的和平时期,中国出现了少有的中兴局面,即“同治中兴”。

辛酉政变与中国近代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它的文化本质是新兴的政治集团对顽固守

旧力量的胜利。洋务派以政变为历史机遇,在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的近代化进程。因此,辛酉政变不仅是晚清政局的转折点,对晚清政

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说是辛酉政变改变了晚清政局,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

个新的起点。

注释:

[2]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462页.

[13]魏源.海国图志·原叙[M].上海:中华书局,1976.

[17]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71)[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第18页.

[18]沈兆霖.沈文忠公集(卷1)[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第16——19页.

[12][14][15]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第

1、2页.

[19]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55)[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第9页.

[1]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247页.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1:56: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94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华软学院
标签:中国政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