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小说
精读小说(一)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
一、主题思想发表于1956年,当代文学中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矛盾,揭示官僚主义
的作品
二、刘世吾形象1、不是一眼就看出的官僚主义①革命经历丰富
②有文化、理论水平、经验智慧、下决心就能做好工作
③工作忙但主次分明
④作风正派→林震尖锐的批评→好干部
⑤平易近人
2、、人生、工作态度①革命热情衰退、看透一切→“就那么回事”
②对错误冷漠、麻木的态度
3、有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这些有缺点
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的
4、曾经有过“我是多么热情、多么年轻啊!”
三、刘世吾形象的意义1、似是而非的理论形象表现①揭露官僚主义的深度
②具有相当深刻和普遍的意义
2、曾经有过提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经验的增多,如何永远保持年轻人的单纯、
热情和朝气
四、林震的性格特点及其作品作用1、特征有理想、有朝气、富有原则性和正义感的青年
2、作用①具有重要的性格意义
②具有结构上的作用A、以林震在组织部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结构线索)B、以林震为视角,刻画系列
官僚主义者形象
五、塑造人物的手法1、对比手法→在人物间形成多种对比→突出个人的性格特征→显示丰富多样
的性格→加深主题
2、细节运用心理描写→深入展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六、叙述结构特征1、林震①有思想性格上的意义和结构上的作用
②通过他的眼光及在组织部的经历,塑造刘世吾形象
2、以组织部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线索清晰,结构严谨
精读小说(二)红旗谱(梁斌)
一、故事背景1、以北伐大革命前后翼中平原上的革命故事为背景
2、通过三代农民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变迁
3、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二、怎样描写三代农民1、第一代(朱老巩、严老祥)①方式:单枪匹马,赤膊上阵
②结局:家破人亡,但群众纪念他,传唱“朱老巩大闹柳树林”的故事
2、第二代:朱老忠、严志和、朱老明①方式:打官司、对簿公堂
②结局:输官司、倾家荡产损失惨重
③教训:吸取父辈和自身教训,参加党走上正确的斗争道路
3、第三代:(严运涛、严江涛、朱大贵)①党培养下新一代革命代表
②斗争中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4、描写方式①深刻勾勒出中国农民在革命斗争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②指明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农民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作品将革命风暴和农村日常生活交融描写,塑造历史内容的农民形象
三、朱老忠的形象意义1、民族性①具历代农民英雄的传统品格
②爱憎分明、对恶霸地主怀着深仇大恨
2、时代性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农民英雄的时代特征
②横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3、革命性①坚韧不拔的和封建势力斗争
②找到党后,革命性提高到无产阶级思想高度
4、形象意义①深刻勾勒出中国农民在革命斗争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②指明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农民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形象塑造是当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四、民族风格1、故事内容、人物风貌、生活风习、自然风光→地方色彩、民族风格
2、继承古典小说及国外的手法和形式,形成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①故事性强
②人物性格特征用行动和语言来刻画
③章法、结构继承我国古典小说,可分可合,疏密相间,分卷分章似断实连的表现形式
精读小说(三)百合花(茹志鹃)
一、主题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通过描写和讴歌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敬爱子弟
兵来表现
二、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1、小通讯员(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朴实、机灵、爱美、对妇女腼腆)①
对人民忠诚→救担架员民工牺牲生命
②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借被子知是嫁妆要送回
③关心→给“我”馒头开饭
2、新媳妇是普通农村妇女,热爱子弟兵
三、选材角度和刻画侧重1、选材特点:以解放战争为背景,选择前沿包扎所里两个平凡人物,做
精心描绘,选材独特,是大时代中的小浪花、浪花虽小,但和大时代相通
2、侧重:善于小处落墨,通过小事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心灵,抒写崇高而纯洁的感情
四、对比、衬托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1、人物自身性格和前后对比①小通讯员对比:稚气→
舍身壮举等几年前唱儿歌→对妇女腼腆爱护群众知错就改(借被子前后)
②新媳妇对比:前后对比表现她思想的升华飞跃:借被子→献被子怕羞擦血→主动擦血
2、衬托以新媳妇的擦血、缝衣服、含泪盖被等思想的升华衬托小通讯员舍身救人的精神品格
五、百合花被子的作用1、表现主题作用:是连接军民的重要纽带,表现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
题
2、刻画人物作用:新媳妇主动献被表现人民敬重子弟兵,同时烘托小通讯员形象
3、情节结构上的作用:借→献构成基本情节,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精读小说(四)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
一、老田的形象1、、是一个基层领导干部,是农建局副局,防汛指挥部总指挥
2、、平时看似古怪、动作疲沓,关键时刻却坚决果断、在急难中能身先士卒、显示英雄本色的人物
3、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工作的各方面情况,是县的土水利专家
二、先抑后扬的对比手法及作用1、先抑:竭力写性格古怪、动作疲沓①走路
②讲话、处理问题
③生活小事
④工作→安乐庄决口
2、后扬①听到三岔盆发洪
②指挥部调兵谴将
③堵决口失利
④身先士卒、表率
3、对比①以“我”的视角对比:平时→关键
②揭示:表面缺点→是光荣经历的特殊反映
4、作用①加强人物光彩
②具有戏剧效果
三、山西作家群的艺术风格特点1、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创作流派
2、内容贴近生活、具较浓厚的“土气”
3、文笔平易、朴实、在形似笨拙的言语中略带幽默
精读小说(五)游园惊梦(白先勇)→选自《台北人》60年代末作品
一、主题1、通过蓝天玉的一次赴宴经历的叙述
2、描写守寡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遇
3、反映了国民党上层阶级撤离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代台湾现实的一个侧面
4、表达了人物的怀旧情结和对世事无常的沧桑感受
二、象征、暗示、意识流手法的艺术特点1、象征手法指小说中的戏曲《游园惊梦》的主人公(杜
丽娘)爱情追求和悲剧性命运→象征小说蓝田玉
2、暗示手法多指情爱方面,描写含蓄、采用暗示手法,结尾暗示世事无常的沧桑感
3、意识流手法指蓝田玉在喝酒后微醉状态下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表现感情生活方面和悲剧性
命运
4、这些手法表现现代派特征,熔中国传统与西方小说多种手段于一炉
三、戏剧穿插的作用1、展现女主人公命运的作用身世浮沉、情感波折与《游园惊梦》息息相关
2、刻画人物心理作用一曲《游园惊梦》引起主人公的意识流
3、突出悲剧主题作用①戏剧中的主人公悲剧→烘托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小说主题
②戏剧中主人公死而复生的团圆结局→反衬小说悲剧主题
精读小说(六)陈涣生上城(高晓声)
一、陈涣生的形象意义1、形象①是“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中年农民形象
②70年代末一个经历长期贫困、刚开始摆脱这种生活的老实农民的独有形象
③勤劳淳厚品性、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状态
2、形象意义①从其经历和思绪中→可见解放后的农民生活史和新时期党的农村政策给农民生活和
思想带来重大变化
②具有继承鲁迅传统暴露和改造国民性弱点的意义(阿Q精神的自譬自解、自我陶醉”
③引发思考→封建遗留的社会现实面→攀权是一种社会病态心理,启发深思
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1、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心理描写表现他勤劳淳厚的性
格和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状态
2、心理描写简洁清晰、结合外部动作、神态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心态
3、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最深刻处,表现人物的独特心态又具普遍性,概括了社会历史
内容,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三、寓庄于谐、寓绚丽于朴素风格1、风格淳朴,富有幽默感,藏庄严于诙谐,寓绚丽于素朴中
2、针对砭某些国民性弱点和不良社会风气(庄严的主题)以朴素的文字描述,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
精读小说(七)鲁鲁(宗璞)
一、主题1、对抗战期间童年生活的回忆
2、围绕小狗鲁鲁的两次丧家之难
3、描绘小狗与主人间的情感交流和悲欢离合
4、从侧面反映了战乱年代生命的脆弱
5、体现作者对人性、人与人间美好感情的呼唤和以往被扭曲的人际关系的针砭
二、如何表现主题的悲剧气氛1、主要通过小狗鲁鲁的两次丧家之难的描写
2、以第一次丧家后的悲吠开篇,以富有感情的笔触,以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拟人手法,精心描写深
切感人
3、以第二次丧家后的悲吠结束,首尾呼应,使作品笼罩着悲剧的气氛
4、悲剧气氛反映主题……
三、如何以拟人手法反映主题1、以小狗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并以拟人化描写,写狗和人的关系
2、对狗人格化描述①赋予鲁鲁人的某些特征(会思索、想象、做梦、解人语)
②人称用“他”,姐弟和狗一起称“他们三个”,称狗为这个家庭的“成员”
③具有人性,具有人的美好感情
3、以儿童的视角、感觉和情感来写鲁鲁的故事和小说拟人化描绘极为和谐融洽
4、表现主题……
四、“诚”与“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1、“诚”就是“真”①感情的真,字里行间充满感情
②描叙的真,写人状物纯用白描
③虽用拟人,但自然真切
2、“雅”指文字的雅洁,明朗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细腻中注意调节
精读小说(八)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
一、主题1、描写了一对知识分子夫妻在“文革”期间的生活命运
2、以他们悲剧性的遭遇,以小见大折射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3、谴责了文革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对人性的严重摧残
二、裁缝老婆的形象意义、作品机构功能1、形象意义①对其心理的描绘,嘲讽、鞭挞了这种庸
俗无聊的小市民心理
②是夫妇悲剧的推波助澜者,是文革民族灾难的社会基础
2、结构功能采用外在视角的主要承担者
三、艺术特点1、叙述结构特点①用团结大楼居民的外在视角,特别是裁缝老婆的眼光为视角展
开叙述,显示了一种客观内敛的叙述风度
②以一吧雨伞贯穿始终使作品结构更严谨
2、表现手法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
精读小说(九)哦,香雪(铁凝)
一、主题1、以北方只有十几户的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
2、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描摹
3、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
4、反映了人们渴望摆脱贫困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香雪的性格心理1、台儿沟十七岁女孩,唯一的初中生,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
2、渴求科学文化①书包
②铅笔盒
③打听北京的大学
3、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艺术特色1、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香雪从西山口步行到台儿沟,以香雪心理起伏为线索,
诗化了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
2、创造了一个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运用象征暗示的手法→铅笔盒象征现代科学文化)蕴含了丰厚
的思想内容
四、精巧构思1、“一分钟”→给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
2、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描写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铅笔盒→象征意义……
精读小说(十)棋王(阿城)
一、主题及王一生的形象意义1、通过对棋呆子王一生的描述
2、表现①王一生刻苦钻研棋艺的精神和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棋品
②王一生特别的处事之道和淡泊无争的性情
③人还是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生思想
二、叙述以一种通达的态度1、主要表现在叙述的客观性,对故事中人物悲欢离合的遭遇,不掺入
主观感情,仿佛一切都不在意,只是关心如何讲明白故事
2、符合主人公王一生的棋道和为人之道
3、和小说的主题思想吻合
4、后半部分主观感情的流露与王一生的为人之道及主题思想吻合
三、语言文字生动传神的作用1、文字新颖,力破俗套,简洁有力而又生动传神
2、形容词和动词用得颇为奇特而生动传神
3、刻画了王一生的形象和内在精神
第二部分:散文
精读散文(一)社稷坛抒情(秦牧)
一、(抒情内涵)主题思想1、围绕社稷坛的特殊场所生发联想
2、通过对五色土象征意义的阐发
3、表达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沉思与赞叹和最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未来的祝愿
二、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征(秦牧散文特征:文思活泼,联想丰富)1、结构似松散、行文流水,
仿佛各种意象漫不经心的随意组合,但中心突出,主题明确①起始:描述社稷坛景象
②中间:对照其他名胜,突出特点,展开想象
③最后: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积累起来,才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这一中心
2、内在结构①显示了较为清晰的观念框架
②论证的逻辑线索
三、重知识、重趣味,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问题风格1、知识性(学术气息)①从社稷坛、五色
土→古代五行观念
②比较了古印度、古希腊世界万物起源的哲学思想
2、趣味性与知识性紧密联系(五行观念)
3、运用杂文和随笔的写法调合到抒情散文中,夹叙夹议加强谈天说地的趣味性;涉古论今投入感情,
以丰富的知识,给人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精读散文(二)黄鹂——病期琐事(孙犁)
一、主题思想1、通过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观感回忆和描叙
2、对照童年时代和战争时代的回忆
3、表达对“美的事物”的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
4、揭示“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表达自己在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二、艺术特点1、构思看似自然随意、而实际富于匠心①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和细节描写表现主题
②四次不同场合写黄鹂,看似娓娓道来,其实层层递进,不同侧面描写美的本质和意境
2、引用对比、白描、渲染和烘托的艺术手法表现主题①渲染:开头童年的回忆→神气和美丽
②烘托:第一次抗战时见的黄鹂→声音和色彩→烘托美丽
③白描:第二次猎鸟场景→对“老史”描写→突出灵性
④最后两次黄鹂不同处境的对比
3、质朴、自然间蕴含深长的意味(文笔朴实、语言简洁又带感情色彩
精读散文(三)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一、主题1、通过对台湾春寒斜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
2、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子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青少年时代的大陆记忆给他带来慰藉和痛苦,相
隔25年催生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滋养了对故乡的想象
3、通过塑造这一形象传达出漂泊他乡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4、表现了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由衷的赞美
二、结构特征(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多种意向会聚于统一意境)1、以写诗的方法写散文,以
情感和意境来组织和结构文章,将多种与雨有关的意向会聚于一体抒发情感①对人民忠诚→救担架员民
工牺牲生命
②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借被子知是嫁妆要送回
③关心→给“我”馒头开饭
2、写台北的春雨,交叉运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幻想等联想和想象方式编织成一曲情感浓郁、
意境深远、节奏旋律优美的文字乐章
三、表现手法(比喻、对比、联想、烘托)1、以抒情为主贯穿全文,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
紧密结合,穿插运用
2、采用比喻(如把雨境雨声比作中国山水画)、对比(雨境雨声与台北大陆的对比)结合联想、烘托
等手法,烘托对故乡和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
四、语言特色(借助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语言加以表达)1、巧妙的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善
于通过汉语的象形和音韵特征来渲染情感,把握节奏①小通讯员对比:稚气→舍身壮举等几年前唱儿
歌→对妇女腼腆爱护群众知错就改(借被子前后)
②新媳妇对比:前后对比表现她思想的升华飞跃:借被子→献被子怕羞擦血→主动擦血
2、善于运用叠字叠句,参插错落,贯穿全文(排比句反复和同声叠韵)以新媳妇的擦血、缝衣服、
含泪盖被等思想的升华衬托小通讯员舍身救人的精神品格
五、百合花被子的作用3、句子结构灵活多变,短句短到点点滴滴,长句象连绵不断的雨脚
4、独具匠心,将方块字的形象性和平仄声神而化之,雨境渗透到读者的每根神经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8:4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86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