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正月初九

更新时间:2023-02-04 17:36:00 阅读: 评论:0

初一证明题不会怎么办-朝的多音字组词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中央民族大学预科班)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

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

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

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

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

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

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

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

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

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

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

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

“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

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

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

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

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

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

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

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

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

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

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

小孩,并且在娘家吃饭住下,俗称“住娘家”;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

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

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

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

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

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

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

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民间风俗这日称为“穷鬼日”,初三

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

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的民间习俗。所以这一天不外出串门拜年,

就是怕被人当“穷鬼”一样扫走。这一天又称“赤口日”忌串门,人们

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外出遇到就会容易引起与人有口角之争执,故家

中有长辈的对这日会很在意,自己足不出户同时不让晚辈外出拜年串

门,留在家中免遇上口舌之争的凶煞。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

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

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是“财

神生日”,所以需提前一天准备好三牲、水果、糖果、茶等,拜祭意在

“迎接财神”,同时各家都会置办酒席祝贺“财神生日”的到来,这风

俗是民间正月最重要的拜神活动了。接神拜祭一般在下午太阳开始下山

至晚上举行的民间俗语;“送神早接神迟”。同时这日可拜谢“灶君”,

听说民间风俗对“灶君”是奖罚分明的神之一,如旧年家中不如意可用

“一碗清水三支香”拜祭“灶君”,如旧年家中顺景发有小财可用“三

牲水果茶酒”拜谢“灶君”,希望今年胜旧年。

ﻫ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

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

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

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

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

习惯要吃“水饺”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

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

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还有一说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

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ﻫ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

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

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

这叫送穷鬼。正月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人

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耕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

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

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

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农历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

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

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

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

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正月初七民间风俗是“人日”,意为“人人生日”。传说女蜗初创

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万物发芽也在这

一天。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人们的习俗有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

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吃七宝

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

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

别。另外还有吃面祈寿、让小孩子晒出汗、用彩缕金帛剪刻人物贴在屏

风上等风俗,不同地域风俗习惯也略有不同。

农历大年初八:旧时在民间流传着“初七七不去,初八八

不归”的习俗。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

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

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正月初八是“蚕过年”的日

子。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分别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

六马、七人、八蚕等人和动物的“年”,这些都和农事有关,人们希望

六畜兴旺,人丁平安,蚕事顺遂。同时,在民间还有一个传统禁忌,正月初

八蚕过年时妇女不能用针线。据说,如果这天用了针线,蚕的眼睛就会

瞎。

ﻫ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

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

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在道教

传说里,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

亦称“天日”。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

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以三牲、水果拜祭“玉

皇大帝”。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有好收成,同时拜过“九皇诞”保佑家人

健康长寿之意。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不可冒犯天神。

农历大年初十: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石不动”:这一天

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

不动”“十不动”。有的地方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

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还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

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

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另还有一风俗,贺

老鼠嫁女,也称“老鼠娶亲”。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

嫁女”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

亲志贺。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一年

为患。还有一些地方初十这一天忌针,说是在这一天如果动了针线活要

心疼,因为十指连心。

农历大年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

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

为“十一请子婿”。开春旺地好收成。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

一天农家人会到田地里耕种,希望来年收获粮满仓。

ﻫ正月十二: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

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

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这一天,

祖宗堂前点新灯。在旧时农业社会很注重生男孩继承家中香火,每当同

姓村落里如果没有宗堂,那么是本姓初生的男孩都可在这天到来点新灯

加添族簿,这天村中初生男孩所点的灯在祖宗堂前张灯结彩,以示香火

旺。

ﻫ正月十三、十四:正月十三、十四旺禽舍,这两天是增添家中

三牲家禽的时间。ﻫ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

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正月十五闹花灯、扭秧歌、舞

狮子、看烟火、赶庙会是民间普遍的习俗。这一天也被称作“元宵节”,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元宵节是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

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正月十五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

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

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

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

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

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猜灯

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

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

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

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

节目。“舞龙灯”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

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

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乃

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

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舞龙时,

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

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象活了一样,民间以此习俗求风

调雨顺、五谷丰登。“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

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

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3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83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诛仙结局
下一篇:应届生简历
标签:正月初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