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曾看过一本叫《哑舍》的书,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哑舍里的古物,
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因为它们都不会说
话”。当一个朝代覆灭,一段历史结束,时光慢慢消磨了那些真实的故事,
我们也只能从这些历史的吉光片羽中去找寻当年文化存在过的痕迹。
《我在故宫修文物》以一种极为亲和的态度,为我们展现了文物修复
者的工作,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激动人心,有的只是平淡温馨的日常。曾
经我认为,他们与文物之间的态度就像是臣子和皇帝,带着敬畏与小心。
但我发现自己错了,那些文物修复人员与文物的相处没有我想象中的如履
薄冰,反而带着一种处惊不变的悠然。
文物修复工作肯定是比较枯燥无味的,纪录片中他们反复强调:做这
项工作第一就是要坐得住。经过岁月洗礼的文物们身上都带着一股安静的
味道,在被故宫的红色宫墙隔绝出的另一方世界里,浮躁喧嚣的人是无法
真正做好这份工作的。这些人身上,尤其是那些几十年的老师傅,有着现
代社会上的人很难见到的坚持。
在故宫这些老师傅中,王津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位儒
雅的老人看着展窗里那些被修复好的钟表,细细回忆着当年修复它们时的
点点滴滴,真是温柔极了。我想,那些曾被他修复过的文物,一定也会记
得,有一双温暖的手,带着耐心与细心,一点一点轻柔地抚平他们身上的
伤疤。突然觉得,文物修复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对文物的一种陪伴、一
种长情的告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找一种方法,让自己在世界上留下
存在过的痕迹,可是岁月总是会无情地抹去一切。但我想只要文物这种历
史的见证者还存在,人们就不会忘记这些文物修复者的名字。
总有一个词让我感动,它叫传承。许多老师傅深受父辈的影响选择这
门工作,手艺也是从父辈或者师傅那里传下来的。直到现在,故宫采取还
是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这种手艺之间的代代相传,又何尝不是在保护文
物?毕竟文物护养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很开心,如今还是有很多年轻人,
愿意去承担起这份护养文物的责任,去成为传承中的一环。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天空之下那片土地已换了不知道多少个王朝,但总
有一些东西躲过时光的侵蚀。故宫简朴的房间里,那些得历史青睐的人和
物,相知相伴,守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二)
红墙白雪琉璃瓦,雪中故宫美如画。故宫,一个象征华丽与气派的代
名词,究竟是如何任岁月拂过而永葆青春的呢?
其实,故宫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庄严肃穆,它很和蔼可亲、平易
近人。经受了几百载春秋洗礼的故宫,曾经辉煌过,也沧桑过,到如今已
然形成一种含蓄、慈祥的姿态了。
走进故宫,你会看到故宫西侧办公区内有几个连在一起的、不起眼的
小院子,这里住着一群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大师,每日里从事着世界上最
昂贵的工作。在清明上河图、马踏飞燕等世界顶级文物见到观众之前,都
要经过他们的清洁修复。别人只能远观不可把玩的绝世珍宝,被他们的双
手日复一日地摩挲,故宫古老的文物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在故宫工作,故宫的几个平房里边。骑车上班,上班开门,下班
锁门前确认里面没人了才走。”一位上了年纪的文物修复大师用寥寥数语
讲述着自己日复一日的工作,在旁人看来,耀眼得无法轻易靠近的故宫经
历风吹日晒,已经与自然的气息很接近了。在纪录片中,经常看到这样的
镜头,进了大门就是红墙绿树,文物补修者们时常在伸出墙的果树枝头打
果子,也在院子里边养鹦鹉、种花木,还常常遇见流浪猫,就好像在院子
里面普普通通地生活着,又像是被放大镜放大了好几倍的时光有时在窗外、
有时在门里头,缓缓地流淌着。
对于文物补修者来说,除了掌握魂,还得坐得住。大师之所以能成为
大师,最难能可贵之处,便是一个“忍”字,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冬练三
九,夏练三伏,他们将整颗心都放在了手中的文物上。一点点拼接,一点
点雕刻,他们花费大量精力将细枝末节做到极致,还原文物本真的样貌。
纪录片中,他们的眼睛锐利似鹰眼,一眼便能用多年的经验看出问题之所
在,着实令人佩服。
“择一事,终一生。”这句话经常被文物补修大师提起,以告诫他们
的徒弟——既然选择了补修文物这一行,便要守得住寂寞,最忌半途而废。
“我们这代人、下代人,一代接一代传下去,都是需要付出一辈子的。”
对于故宫文物补修者来说,他们将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故宫文物,在
这重重红墙中安然度日。对于中华文化来说,他们是故宫文化的传承人,
他们用言传身教告诉下一代中华儿女,何为使命,何为担当。
故宫虽历经沧桑,却依然面容不改。正是因为有故宫补修者这样一群最敬
业、最可爱的人在,故宫方可如一朵艳丽的牡丹,盛开在更加繁荣昌盛的
华夏大地,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三)
大电影是从门开始的,一道又一道的门和锁,就好像一个又一个迷局,
而推开的一刹那,就像名侦探柯南谜底揭晓一样,让我们看到了故宫庄重
威严绚烂背后的另一面。
除了旅游工作人员,我从没想过故宫里还有一群按时上下班的手工艺
者。因为从未见过他们,就认为他们是不存在的,尽管不时的会看到经他
们修复的文物,却也从未想过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还以为那些历经千百年
风霜的青铜书画原本就是那样完好的存在着,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一种怠
慢。从这一点来看,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让像我一样,不知道,
不了解这个群体的人对这些匠人有了新的认识。
修文物光是有一双巧手是远远不够的,还得秉持一份热爱,心存一种
精神,站定一个境界,耐得住喧嚣,禁得起诱惑,忍得了寂寞。
修文物是需要一种精神。如果只是为了修好文物,那就好像修鞋修电
器一样,能正常使用就好。但修文物还要修心,修精神。一方面是要修出
文物本身的精神,做旧如旧,这是一份传承。这需要对历史有一种敬畏,
对文物有极大的尊重,要遵从制物者最初的心念,把文物最初的样子不多
不少地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修理者要修出自己的精神,退居幕后,这是
一种牺牲。谁都希望功成名就,流芳千古,但修文物注定不是这条路。修
理者必须要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默默地坚守一辈子。我们自来只知道清
明上河图,知道张择端,又有几个人知道为这幅图尽心尽力临摹十年的故
宫人?
修文物要有一种境界。屈峰是我在电影中很喜欢的故宫人,他说,你
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始终是从人的角度,这就是人和事物的关系。中国古
代人讲究的是格物,什么是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身。
以人来感悟物,又以物来推导人。故宫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
过程中都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入进去,物就承载了人的意识,承载了人的
审美,承载了人的认识。这就是故宫人的境界,不只是修文物,我觉得他
更是理解了文物,读懂了文物。他虽然手上在雕刻木器,但我觉得他心中
有天地。还有故宫人说,做古琴需要心平气和,谁做的东西就知道这个人
是什么状态,跟画如其人是一个道理。是啊,东西修理的好与不好,虽然
当时可能看不出来,但自有后来人来评判。
我们谁都不是故宫的永久主人,从皇帝的故宫,到平民的故宫;从一
个人的故宫,到13亿人的故宫,正是一代代故宫人的守望与传承,才能
让故宫600年依旧绽放光彩。而作为观赏者的我们,尽管无法修复,至少
不去破坏,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一睹故宫千百年。
从来,故宫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文物古迹,更是中华民族深沉的过往。历史
虽然渐行渐远,但故宫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通过走进故宫而走近历史,
以史鉴今,以史鉴己。《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四)
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季,我对片中陶瓷组完美修复唐三彩马
的故事记忆深刻。影片中,王五胜和两个徒弟纪东歌、窦一村在安静的小
屋里,面对破裂严重的唐三彩马,粘贴、磨平、上色,用自己的巧手使它
恢复昔日的风采!
在这段影片中,大国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内心热爱,静心
钻研,追求极致,将艰难的文物修复工作做到最好。
工匠精神源于对工作对象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影片中,他们就是以修复文物为乐,才把这件事
做到极致。只有热爱,才会执着。在我7岁时,就能搭建议14岁+拼的乐
高玩具。当时,我特别喜欢一艘大船,并全神贯注地玩了起来,楼下的小
伙伴们叫我去踢足球,我也不去。最后,用几千个比指甲盖还小的积木搭
成了半米长的大船。这就是热爱的成果。
工匠精神意味着耐性。在影片里,他们工作的西三所属于冷宫,空无
一人。每天大清早骑着自行车穿过寂静的故宫,独自工作。修复文物是件
很考验耐性的活儿。你可能要反复重做,每一处细节,马鞍、缰绳,都要
一丝不苟地打磨。我在生活中也要有耐心,有一次我在做口算,却因为量
太多(有10页),又想着待会儿要买新水杯新钢笔,晚上又要去吃米其林
大厨烧的自助餐,便失去了耐心,胡乱做一通,结果书写极乱,错题也有
一大堆。看了这段影片,我以后一定要静下心来,因为静能生慧、定能生
智。
工匠精神需要不断地学习,虚心发问,拓宽知识边界。唐三彩马的尾
巴完全消失了,为了更好地修复,王武胜三人向木器组求助,讨论马尾的
形态,虽然他们都是专家,但工匠精神需要他们博采众长,借鉴采取别的
专家的意见和作品。他们又到了博物馆,观察别的唐三彩马尾的造型,以
运用在这匹上。看到他们的虚心求教。我想起语文老师在讲解辛弃疾《青
玉案元夕》时向同学们请教有关唐朝宵禁的问题。她的不耻下问让我十分
敬佩。
还是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介绍,后来又看到
其他人的推荐,然后在我没剧追的时候想着去瞟两眼。但是看了,哪儿只
是瞟两眼的事情啊,三集看完,意犹未尽。纪录片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
《传家》《旗袍》《舌尖上的中国》《互联网时代》,现在又多了个《我
在故宫修文物》。
还有陶瓷组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学霸美女,看她就知道了什么叫胜在
气质。她骑着自行车走在故宫院墙里面时,旁白道:上一个这样做的人是
溥仪。还有木工组去打杏子,拿着盖过文物的纸去接故宫里面长熟的杏子。
故宫院里面的猫,老师傅开过每天必经的七道院墙门给这些野猫喂猫粮,
据讲这些猫是宫廷御猫的后代。几百年的时光,一个王朝覆灭了,曾经壁
垒森严无比辉煌的宫殿成了人们游玩时候的去处,曾经的贵人现在也不知
在何方,一直守着故宫的竟然是这群猫。
书画组的师傅又幽默又乐观又懂得生活,工作闲暇之余还会弹弹吉他。
看着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感觉无比自豪,看着自己的徒弟感觉后继有人自己
就很幸福。曾经的前辈冯忠莲先生花费十年临摹了《清明上河图》,现在
她的那幅《清明上河图》也成了一件国宝。他们看着面前书画的修复痕迹
就可以看出上一个修复这幅画的人有什么样品性甚至什么样的相貌,他们
在和历史对话。修复曾经的画绢,通过现代的高科技仪器看到了曾经修复
过的部分和原画材质明显的区别,师傅开玩笑说,这个匠人把画修成这样,
被皇上发现那肯定要砍头的。不知道是百年前的哪个年前的匠人让现在的
仪器找出了不认真工作的证据。
看到最后,有一句话,中国是需要这样的匠人精神的。故宫修复技艺的传
承一直是师徒制,虽然现在有了正规高校毕业的年轻人但是他们进入故宫
以后还是要重复一遍他们的前辈经历过的所有程序与考验。中国的现代教
育学过俄国学美国,为了和时代接轨为了发展科技文明,我们总是想找到
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上过了13年的学,从小到大的老师粗略一算有了五
六十位了吧,只讲数学,老师的数目一双手也数不过来了。想到了电影
《师傅》里面的一句话:他学会之后,敬我如敬神。这就是技艺和传承的
魅力。《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六)
萧寒主编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为读者分享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
师的人生履历。他们在日复一日看似平淡的日子里,用自己的生命延续着
文物的生命。读过此书,自己的心也静了下来。
修复大师分别从事钟表、铜器、摹画、裱画、木器、漆器等6个不同
类别的工作,读来感受到的是他们共同的气质。
沉静似水。
心是沉静的。修文物的第一条规矩就是要守住寂寞。裱画组的头3个
月练刮纸;篆刻组的写一年篆字后才能动刀。无论哪个类别,来到这里的
人都要先磨性子、静下心来,这里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
生命是沉静的。这边就像一片净土,状态很纯粹,没有人去强调名利,
大家更尊重的还是专业上的含金量。“择一事、终一生”,不浮躁,不功
利,超然物外,余事皆是打扰。陶行知先生讲,“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
大事去”。冯忠莲跨越十八年完成《清明上河图》的临摹,技术与生命的
巅峰都用来临摹一幅画,从数量上看少得可怜,但她艺术生命的质量辉煌
得惊人。
心存敬畏。
敬畏,是因为珍惜文物一代代传下来不容易,懂得它们的价值,视它
们为生命,也明白自己修复的责任有多重。
职业的敬畏与谦恭渗透了他们,变成生命底色的一部分,对待工作极
端认真,如履薄冰。“不能修的我不接”,“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讲究传承。
文物修复技艺是师父带徒弟,一代又一代传承。传承制对传统技艺的
保护是有优势的,传统技艺里好多东西是难以描述的、只可意会的。每位
师父只教一到两名徒弟,徒弟跟师父长期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慢慢地悟,
渐入佳境。这种关系是维系一生的,即使师徒这个形式化的东西不存在了,
师父也会时刻关心、毫无保留地持续分享经验。徒弟也尊重师父,青铜修
复专家王有亮52岁了,依然经常提起他的师父,自己手艺的源头。这种
“重教”与“尊师”,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精神的传承。
向往那种纯净……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1:4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70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