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外滩轶事

更新时间:2023-02-04 11:12:49 阅读: 评论:0

政治中考答题-连也造句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文博花园)

2011级广电、播主专业《纪录片》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形象化政论”

出自列宁“新闻片要具有适当的形象,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这一讲话,在中国扩及到新

闻纪录所有领域。1953年,我国把“形象化的政论”作为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创作准则。1954

年《人民日报》指出,新闻纪录电影是“形象化的政论”,是报纸的兄弟。“形象化政论”作

为对纪录片政论特性的赞誉。其特点是取材于社会变革和大型建设,政治观点鲜明,解说词

铿锵有力,事例典型密集,画面内容饱满,音乐高亢激昂。创作方式强调政治化主题先行,

文学化形式表现;把解说词当作“文眼”,强调文采、修辞和抒情风格,缺少注意画面作为

主体的意义。

2.格里尔逊模式

格里尔逊的电影理论被称为格里尔逊模式,通俗的说就是画面加解说的电影形态。格里尔逊

为纪录片所做的界定——“创造性地处理现实”。包含了纪录片的核心元素:作为表现对

象的现实(而不是历史、幻想或者摄影棚里的表演)与作为创作方法的创造性处理(而不是

简单地机械记录)。模式所体现的格里尔逊电影美学的基本内涵包括:一、作为一种大众媒

介,纪录电影要肩负社会责任,实施公众教育。二、纪录电影要处理现实题材。三、纪录电

影应该是诗意的。《漂网渔船》、《邮郎》是格里尔逊模式的代表作,现实题材、诗

意表达与社会教育的完美结合,这种模式是纪录电影从无声转向有声时代的最为

有力的创作模式。

3.纪录片《收租院》

1966年初,由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拍摄,主创人员王元洪、朱宏、陈汉元等。播

出之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连播8年。其意义在于,1、拓展了我国纪录片的影响力,作

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有机结合,使《收租院》成为早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高

峰。2、它运用声画元素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旧中国农村两个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

反压迫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3、情感把握。它一改以往纪录片的报道型模式,

尝试了一种以情感为重心的散文体纪录片。解说词朴实、真切、细腻、充满感情和文学色彩,

解说和音乐恰到好处,很好地激起了当时情境下观众的内心情感。

4.《望长城》

1991年开播,由中央电视台和日本东京广播公司联合拍摄,中方主创人员有刘效礼、陈汉

元等。该作品共4部:《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两边是故乡》、《千年干戈化玉帛》、《烽烟

散尽说沧桑》。《望长城》以一种厚重质朴的历史氛围、朴实无华的纪实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的声画效果、睿智深邃的文化意识,透过长城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与荣辱兴衰。这是

中国第一部纪实风格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也是一部具有民族精神和中国气派的鸿篇巨制,被

誉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

5.“纪录片编辑室”

1993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是中国第一个完全依靠自己独立运作的纯纪

录片栏目。它始终关注社会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形成了独特风格,深受观众喜

爱,已经成为市民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代表作有:《德兴坊》、《十字街头》、《壮行罗布泊》、

《大动迁》等,这些为《纪录片编辑室》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一系列国内外的重要奖项。

6.《河殇》

《河殇》,由苏晓康、王鲁湘总撰稿,夏骏编导,金观涛、厉以宁为顾问的六集电视系列片《河

殇》于1988年6月11日至28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8月15日至21日又重播后,成为国人的

一个热门话题,岐见迭出。全称为《河殇——中华文化反思录》,是中央电视台1988年播过

的一部纪录片,这部片子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把中华文明说成是“黄色文明”,把

西方文明说成是“兰色文明”,内容讲的是蓝色文明(海洋文明)战胜黄色文明(黄河文明),

目的在于指出外国文明的强势于中华文明的颓废,并指出学习外国是强国之法。黄河是母亲

河,她身上的血泪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这部片子曾警醒了很多人重新认识自己、

认识祖国、认识祖国的文化。

7.《话说长江》

一部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

首播,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

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它使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

地理。该片解说人陈铎以一头白发和幽默自然的风格著称,也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家喻户晓

的电视主持人。该片在1983年度全国电视专栏节目评选中获特别奖。

8.《丝绸之路》

我国电视史上第一部大型知识型纪录片,也是第一个中外大型合拍项目。1980年中日合拍,

《丝绸之路》摄制组完全以纪实的手法,以弘扬民族文化、回溯历史、面向未来的创作视点,

沿着连接中西方文化的丝绸之路古道一路拍摄、采访,由东到西,探古访今。它的拍摄作为

一种国家行为,在规模上代表了当时我国所能达到的纪录片的最高水平。

9.《流浪北京》

《流浪北京》是由编导吴文光从1988年开始拍摄,1990年剪辑好的关于“北漂一族”

的纪录片,讲述的是87到89年在北京的五个艺术家的故事,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纪录片的。

该片围绕一群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北漂族”(那时被称作“盲流”)展开,这群

人中有作家有画家也有导演,五位人物是:写作的张慈、拍照片的高波、画画的张大力和张

夏平以及戏剧导演牟森。尽管各有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的原因,他们来到北京却都是为了追

求更为纯粹的艺术理想,然而,他们迎上的更多是尴尬的现实,表面上他们都很乐观,那是

因为他们不愿告诉别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流浪北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记录

片。吴文光之于中国新记录片的意义相当于崔健之于中国摇滚,在国际获得了多项大奖。影

片分为六段:1、为什么到北京;2、住在北京;3、出国之路;4、1989年10月;5、张夏

平疯了;6、《大神布朗》上演。

10.城市交响曲电影

影片素材将主要来源于发生全国中小城市中的励志成长故事以及中小城市成功发展建

设历程;通过影片将展现不同城市、不同行业成功人士的风采与美丽,通过影视艺术途径,

采用多样的创作形式,谱写“城市交响曲”。

11.《地方台30分钟》

1989年1月9日开播,其前身为《地方台50分钟》。它是第一个固定的纪实性栏目,是中

央电视台专门为播出地方电视台优秀纪录片而设。它给地方台一个播出纪录片的渠道和展示

他们成就的平台。这个栏目的蓬勃生命力显示了它节目的精良质量和观众的深深厚爱,其的

精品意识和系统意识是它成功的关键因素。出了很多成名获奖作品如《两个孤儿》《半个世

纪的乡恋》《龙脊》、《回家》等。

12.“真理电影”

维尔托夫在1922年提出“真理电影”主张。认为电影眼睛比人类的眼睛更能捕捉到真理,

因为在电影中,可以对真实的事物进行创意性的处理,并建立一种符合工具性宣传需要的意

义或真理。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创始人法国人让鲁什把维尔托夫的电

影眼睛理论作为真实电影流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事实电影记录,来对抗虚构影像,直接

拍摄真实生活,排斥虚构。

13.“直接电影”

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以罗伯特·德鲁和理查德·利科克为首的一批纪录片人

提出这样的电影主张: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观默

察式的记录;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

的主观介入。直接电影是一种现场拍摄、非虚构、细观的电影类型,使用轻型的摄影机和录

音机,记录事件实际发生的状况,只用本身的声音。最早出自亚伯索斯。

二、填空题:(每空1分)

(一)写出下列电视纪录片导演的代表作品

1.张以庆《舟舟的世界》、《红地毯上的日记》、《英和白》、《幼儿园》等。

2.贾樟柯《小山回家》、《三峡好人》、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

3.陈晓卿《森林之歌》《舌尖上的中国》《远在北京的家》《龙脊》

4.孙增田《最后的山神》、《黄河一日》《神鹿呀,我们的神鹿》《家住荷花淀》

5.段锦川《青稞》、《蓝面具供养》、《青朴--苦修者的圣地》、《广场》)、《八廓南街16号》、

《天边》《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沉船-97年的故事》

6.康建宁《沙与海》、《阴阳》《当兵》《闯江湖》《生活》《公安分局》《听樊先生讲过去的

事情》

7.蒋樾《喇嘛藏戏团》《拉萨雪居民》《天主在西藏》《东方三侠》、《票友》、《上班》、《矿工》

《彼岸》、《静止的河》、《幸福生活》、《爱情战争》

8.杜海滨《窦豆》《高楼下面》《人面桃花》《电影童年》《石山》《铁路沿线》、《伞》

《1428》

9.王海兵《藏北人家》、《深山船家》、《回家》、《山里的日子》、《灯城自贡》《四

川龙门阵》

10.徐童《麦收》《算命》、《老唐头》

11.张内咸《待业青年》、《草莓100%》

12.周兵:《记忆》、《故宫》、《台北故宫》、《敦煌》、《外滩佚事》等

13.张同道:《沙湖画人》《居委会》《白马四姐妹》《经典纪录》《发现民间》《世纪长镜头》

《世纪经典》《小人国》《成长的秘密》《我们的孩子》《成长的秘密之小学时代》

14.维尔托夫《电影眼睛》《带摄影机的人》《关于列宁的三支歌》《热情:顿巴斯交响曲》

15.费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制陶者》《南海白影》《英国工匠的艺术》《土地》《路

易斯安那州的故事》

(二)写出下列影视纪录片的编导姓名

1.《初潮》柯丁丁、郭静

2.《毛毛告状》王文黎

3.《河之南》徐小卉洪眉李冬梅葛明刘越

4.《华氏911》迈克尔·摩尔

5.《老唐头》徐童

6.《大国崛起》总编导:任学安执行总编导:周艳

编导:刘军卫、程乐平、段骏、李宁、高晓蒙、苏全军、石世仑、高隽、万剑英、毕岳

昆、章晓宇、李成才、刘颖、黄蔚、包润峰

7.《故宫》周兵、徐欢

8.《流浪北京》吴文光

9.《周恩来外交风云》傅红星

10.《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张丽玲

11.《八廓南街16号》段锦川

12.《西藏的诱惑》刘郎

13.《雕刻家刘焕章》李绍武

14.《高三》周浩

15.《德拉姆》田壮壮

三、简答题(每题10分)

1.《最后的山神》是一部什么样的电视纪录片?

《最后的山神》是我国人类学纪录片的代表之一,它将镜头对准鄂伦春民族最后一位萨

满孟金福(萨满类似于汉族的巫师,也就是与山神沟通的灵媒),通过他在山林间自由的原始

的生活,让我们看到鄂伦春人走出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以后,老一辈人对传统狩猎生活的留

恋以及与山林割不断的精神联系,也反映了新的生活对他们的冲击。作品的格调始终笼罩着

一种淡远的忧伤,树木和动物的减少、定居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鄂伦春人的生活。山神在逐

步消失,作为最后一个萨满,孟金福是孤独的。当他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之后,对他的打击

是巨大的。在拍摄者的要求下,他表演了最后的一次“跳神”,然后,孤独地上路了,带着,

种行将消逝的文化形态。

本片忠实记录了这些鄂伦春人的最原始的生存方式,如制作桦皮船,但是这些古老的传

统就渐渐遗失了。作者在拍摄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原生态,但由于要表现的是一种精神,或者

说是鄂伦春人的心灵,因而它需要依赖故事情节和人物细节。

在时空安排上,创作者把简单明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时间上以“冬

一春一冬”的顺序展开,空间上也以“山林一定居地一山林”这样的一个循环开始和结束。

从叙事手法上看,《最后的山神》强调细节,使作品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片子由一个个小故

事推进,有转折、有完整的高潮和结局,一步步地展示出主人公的命运。片子开始,展现在

我们面前的是个生活在山林间的、保留着古老习惯的老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是一个民族即

将消失的生活状态。而影片最后,随着老母亲一句叹息:“神走了,请不回来了……”片子

戛然而止。

在后期剪辑上,创作者花费了相当大的功夫,既完整真实地呈现出了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损

害真实性,又做得十分精炼细致。该纪录片以电视栏目为依托、以精英文化形态为主导,以

强烈的思辨意识和人文关怀挖掘题材,是我国人类学纪录片的代表之一。

2.简析纪录片《京剧》

导演是蒋樾央视原创纪录片,也是首部全景描述京剧发展史的纪录片。,《京剧》的出现

填补了这一题材真空,加之其精美的制作,使得该片一经播出便成为当下的收视红星。《京

剧》力求为观众呈现出京剧发展过程中折射出的时代变迁、家国兴衰和个人命运,同时表现

京剧的承传流变、融合发展和包容创新。该纪录片共8集,每集都以京剧经典剧目为题,分

别为《定军山-溯源》《宇宙锋-呐喊》《借东风-传承》《大登殿-绽放》《生死恨-抗争》《凤还

巢-坤伶》《荒山泪-江湖》《群英会-新生》。在这些片段中,《京剧》的创作者们并没有像传统

京剧纪录片一样,过多地将笔墨着重于某位大家身上,而是以大师们的群像,来投射京剧与

历史之间的关系。

3.《望长城》的探索意义和历史贡献

《望长城》以一种厚重质朴的历史氛围、朴实无华的纪实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的声画效果、

睿智深邃的文化意识,透过长城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与荣辱兴衰。这是中国第一部纪

实风格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也是一部具有民族精神和中国气派的鸿篇巨制,被誉为“中国纪

录片发展的里程碑”。

一、真实再现制作者目睹的实况,镜头成为人眼睛的延伸。我国早期的纪录片创作存在虚构

情节、用演员扮演等,严重违背了纪录片真实性原则。《望长城》不是靠解说词,而是

主要以现场采录的纪实形式。它的客观的记录,使摄像机变成了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如

实地记录下生活得本真面貌,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影响了其后将近十年的纪录片创作,

成为改写纪录片话语形态的里程碑。

二、声画合一的现场感展现出电视语言的独特魅力。《望长城》为追求有生命力的现场真实

声音,要求画面是活动的,声音也是活动的,同期录音的声音信息量比较丰富而有层次

感。

三、平民化视角,关注各种社会境遇下的人生。《望长城》追求自然,按生活本身去反映生

活,着重拍摄长城两边人群的思想、生活、风俗等。给予观众的是一种文化品质。

四、主持人作为节目中的主角,与被拍摄对象融为一体。长镜头始终跟随着主持人,考察

长城修建、变迁,全面介绍了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长城对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

的影响,长城与当今自然生态及人口迁徙变化的关系等。

4.《海豚湾》是一部什么样的电视纪录片?

日本和歌山县太地,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小渔村,然而这里却常年上演着惨无人道的一幕。

每年,数以万计的海豚经过这片海域,他们的旅程却在太地戛然而止。渔民们将海豚驱赶到

靠近岸边的一个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训练师挑选合适的对象,剩下的大批海豚则被渔

民毫无理由地赶尽杀绝。这些屠杀,这些罪行,因为种种利益而被政府和相关组织所隐瞒。

理查德贝瑞(RichardO’Barry)年轻时曾是一名海豚训练师,他所参与拍摄电影《海豚的

故事》备受欢迎。但是,一头海豚的死让理查德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从此,他致力于拯

救海豚的活动。不顾当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挠,他和他的摄影团队想方设法潜入太地的海豚

屠杀场,只为将罪行公之于众,拯救人类可爱的朋友……本片荣获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

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四、论述题(每题15分)

1.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现状分析

中国纪录片起步于1958年,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脉络和完整

的风格群体。从制作初期以政治为导向的新闻纪录,到80年代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再到90

年代,把视角对准老百姓,开始了平民化的纪录。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全面回归社会,

走向社会,开始关注社会并步入市场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可以说,中国电视纪录片成

为纪录社会变迁、审视中国现实生活的窗口,彰显出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整体发展形成了鲜明

的特点。一、纪录片理念趋于成熟,随着人民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取向、心里需求的变

化,电视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电视纪录片从初期的教化和指导,到90年代开始出现客观

与在现的创作方式。再到如今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主观与表现的理念在纪录片中日趋发展,

符号语言的大量使用,故事化。戏剧化更加突出,个性创作的观念被认证,中国纪录片进入

了一个多元融合的新时代。二、纪录片主题呈现多元化由于时间的特殊性,近两年纪录片

的创作主题相主流意识价值回归,多以反响重大历史事件、纪录国家命运为主,如《筑梦

2008》《伟大的历程》等,另外人文历史纪录片也不断地被推出。此外,体制之外的纪录片

创作同样硕果丰硕,反映三峡移民的《秉爱》,记录精神病人生活的《七号病房》,关注中国

农民生产状态的《伞》等作品通过对社会地城人群的关注,实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批判。纪录

片创作团队日益庞大,同时趋于理性风格的创作也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但同时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和发展仍存在不足。首先,影响尚不深入。进入21世纪,纪

录片栏目正退出黄金时段,播放时间行业在萎缩,究其原因,纪录片创作体制的弊端是其重

要影响,纪录片创作者被人为地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类,前者创作的纪录片大多具有较浓

的政治色彩,二体制外的创作者大多孤芳自赏,难以寻找播出渠道。另外,中国纪录片在拍

摄艺术上大多仍功力不够,中国的纪录片在拍摄艺术上的再现真实能力缺乏,一些纪录片图

像的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中国纪录片要有所突破必须严把技术质量关。

2.《颍州的孩子》与杨紫烨的纪录片创作分析

纪录片《颍州的孩子》详实的记录了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和艾滋孤儿的生活。片中以三组

孩子为主要线索,从小被人歧视的艾滋病患孤儿高峻、父亲感染艾滋死亡的黄家三兄妹、父

母感染艾滋双亡的病患孤儿任楠楠和她的姐姐们。这三组孩子因为他们具体情况的不同,在

整部纪录片中担当着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影片中所拍摄的对象和事件都是真实的,如果这

成为《颍州的孩子》之所以为纪录片的基础,那么下面这段话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它能成为一

部优秀的纪录短片:“影片中的人、事、物虽然与它所源本的真实世界之间,可以一一对应,

但影片受限於镜头的涵盖角度、纪录的时间长度、放映的时间长度等因素,无法包含全部的

真实世界。因此,影片所再现的世界,充其量只是真实世界的一小部份而已。纪录片工作者

在这里所扮演的中介者的角色,因而就不是过往大家所认为的那么中性或中立了。他将摄影

机的透镜朝向哪里,而不朝向其他地方,就是一种对真实世界的选择与诠释;他将拍摄下来

的影像用不用在最後放映的影片中,以及以何种次序组合成一部影片,也代表他对真实世界

的一种选择与诠释。”

有这样一种观点,所有的电影都可以被称为纪录片,因为纪录影像的内容也要经过选择和

编排从而反映影像的意义;而电影声音和画面所记录的内容,也需要经过导演的选择和介入。

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在剧情片中,我们的注意力从对真实人物的客观记录转移到对想像中

的角色的虚构。在呈现于眼前的虚构世界里,我们的怀疑暂时休眠。在纪录片中,我们则始

终关注摄影机前所呈现的真实记录。对于银幕上所表现的社会现实,我们坚信他的真实性。

我们继续假设,声音与影像和他们所记录的事实之间的指示关系,证实了电影与现实的关联,

这个现实并非电影的虚构。纪录片通过对现实世界指示性的记录,‘再现’现实;它以一个

独特的视角或观点完成某种记录,从而‘表现’现实世界。‘再现’的事物成为‘表现’论

点或观点的证据”。因此,纪录片所谓记录的意义,在于对事物的逼真再现;然而所记录的

真实又是具有观点的表述,“我们认识了社会现实,同时又认识了对现实的表述,我们期待

在这两种认识之间左右逢源”。《颍州的孩子》的拍摄方式,便是非常成功的“左右逢源”的

注脚。它的素材的真实,在风格化情感化的编排当中,越发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纪录片为

什么一定要冷静的镜头?为什么一定要不带主观色彩的叙述?如果纪录片还执著于表面的

真实,那么它的路就要走到尽头了,“真实电影”的衰落就是写照。既然纪录片无法避免观

念的表达,那为什么不让我们用更打动人的方式去纪录素材表达观点?面对拍摄对象,我们

的情感如此真实。或者我们应该强调的不是影像素材的真实,而是对真实影像进行加工的情

感真实;只有创作者秉着正义和良心的职业道德,以艺术化的方式对素材打磨和锤炼,方能

触摸到纪录片实质的真实,触摸到艺术的真实。按照布莱希特的方式,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

《颍州的孩子》是一面由良心之师用锤子加工过的观照世界镜子。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

《颍州的孩子》一片中选取的事件和场景,以及对这些事件和场景的编排,极具说服力和感

染力;正是导演富有创造性的选择与诠释,造就了《颍州的孩子》打动人心的魅力。

3.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与创作格局分析

近年来,纪录片的生产规模不断增长,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正在形成国有影视机

构,民营机构,个人创作三方面内外结合的新格局。纪录片制作力量逐步壮大,

国家媒体,民营公司,独立制片人多种类别共同参与,十几家国有纪录片制作单

位,继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影视机构逐渐成为纪录片行业的重要角色,独立

制片人和DV爱好者队伍亦不断扩大,个人创作日趋活跃,成为体制处的重要力

量。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队伍阵容基本上算是三足鼎立。其中这三足是指:商

业片、政治片、独立制作。在运作模式上实现了制播分离,走上了更为商业化、国际化的道

路。随着新时期社会阶层、社会价值的变迁,我国纪录片创作在价值取向上形成了主流文化、

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边缘文化并存的格局,在题材上更加广泛。在创作理念上,实现了各种

观念兼容并包,各放异彩的态势,在表达方式上更为灵活、自由,实现了真实记录与艺术叙事的

完美结合。

4.独立纪录片《算命》创作分析

纪录片《算命》记述了算命先生厉百程和他老伴,曲折的人生故事。该纪录片最大看点是采

用小说章回体进行阐述,可谓“开创先河”。历百程孤独半生,40多岁的时候碰到石珍珠

——她因为残障,在老家倍受虐待,两人从此开始一起生活;他们住在北方某个城乡结合

地带,历百程以替人算命维生。来找他算命的主顾常常是妓女,她们都各怀心事;因为冬天

太冷,又碰上扫黄打非,老两口回到老家青龙。在那里,他们去过石珍珠的娘家,又回到历

百程的老宅。春天的时候,他们重新上路,赶赴庙会,等待时来运转……以长卷的篇幅,

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形式,《算命》的场景随人物转徙,在不同的地域空间提供的社会背

景中,让人看到小人物微不足道,颠沛流离的人生以及其中的人情世故。在这个过程

中,它试图洞彻人性。《算命》对残障和社会边缘人物的呈现,从不同角度,但象《麦收》

一样,充满了道德挑战的味道。导演徐童则表明自己的态度,“纪录片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是作者真实的去看待事物的结果。实际上是作者在创作作品,不是把现实搬上荧幕而已。”

《颍州的孩子》与杨紫烨的纪录片创作分析

纪录片《颍州的孩子》详实的记录了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和艾滋孤儿的生活。此片获得

美国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2006]。2002年冬季,杨紫烨从报纸中获知中国爱滋病

孤儿的有关报道,敏感的她一下子想到了社会歧视与青少年命运这两个大命题。经过近一年

的筹谋筹金,2004年春节,她来到中国安徽颍县——一个被艾滋阴影笼罩着的贫困农村。

那里,许多村民因为贫困如洗而卖血养家,在输血过程中不幸感染艾滋病,村内,因艾滋病

父母双亡留下的艾滋病孤儿随处可见,触目惊心的凄惨震撼了杨紫烨!杨紫烨留下了,全然

不顾一切感染的可能,她与孩子们一起过大年,一起吃饺子,当年10月,杨紫烨卖掉了美

国的房子,拎着两只箱子毅然回国,她带着她的摄制组来到了颍县,一个许多人避之不及、

又有许多孤独眼睛的爱滋病村!一部纪实的记录短片《颍州的孩子》,片长仅39分钟,杨

紫烨却拍了整整一年,用她的话来讲,是在悲哀与伤感中边调整心情边拍摄的,为了让片中

的情景真实再真实,后期制作也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杨紫烨的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感人,而真实正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同时杨紫

烨的纪录片也很平实。杨紫烨曾说。中国大陆现在有很多很好的纪录片,现在的时代是在中

国拍纪录片最好的时代,因为中国的变化太大了。杨紫烨生于香港,上世纪70年代末移民

美国,20多年来,她将镜头对准身处异乡的华人,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陆续拍摄了一系

列相关题材的纪录片,《风雨故园》、《中国一二》、《声光转逝》等,杨紫烨的角度是一

个在美国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华人的角度,有很多中国的元素,没有在中国大陆生活过一段时

间的人往往看不明白。杨紫烨的纪录片是跨两面的,可能是给国外的人看得更明白一点,起

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她只是想把中国大陆的很多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而不是去评论。透过杨

紫烨的所有影片,我们看到了一双悲悯而善良的眼睛、一颗敏感而责任的心灵,它无疑属于

杨紫烨,属于流淌在她体内的华人的血!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1:1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6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外滩轶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