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ppt

更新时间:2023-02-04 07:29:15 阅读: 评论:0

初中孩子时间不够用怎么办-暂时拼音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巴西的世界之最)

第六单元保护大天鹅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

1、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整百整十数乘法的口算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3、算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4、因数的变化规律

5、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6、回顾整理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

算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估算和笔算;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三步的四

则混合运算。

2、在发现、提出并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发展应用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情景图,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2、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索掌握运算规律和方法。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使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4、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不断段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教学时间:11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1-3-22上课时间:2011-4-1序号:24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整百整十数乘法的口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整百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2.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2.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

难点: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三)德育渗透点

1.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2.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满10怎样进位,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练习卡片、练习题投影片和数学游戏卡。

教学步骤:

一、铺垫设伏

1、复习准备

投影出示口算题:

(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

10×514×2100×7130×2

20×334×2200×4210×3

教师提问:14×2请你说一说口算过程。(学生回答10×2=20,4×2=8,

20+8=28)

教师追问: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140×2又是怎样口算的呢?(同座位的两

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同学回答(把140看成14个十,先用10个十乘以

2是20个十也就是200,4个十乘以2是8个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

教师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奥帆船、帆板比赛在哪个城市举行吗?(引

入主题—扬帆奥运。

1、出示情景图:

问:图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1)、3个月一共挖出多少万吨淤泥?(2)、本周已经运走了多少吨淤泥?

3、谁能帮他解决第一个问题?生答师板书:18×3

师:你能口算出它的得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反馈练习:14×312×549×216×4

先让同桌互相说口算过程和得数,然后指名说出口算过程。

5、师:140×2你会口算吗?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1)、谁能为第二个问题列算式?生说师板书:400×20

(2)、同位两人互相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3)、全班交流交流:(每人都从别人的方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线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填上3个0就可以了。

反馈练习:200×30100×7030×30010×600

三、巩固拓展:

1、第47页1第48页2

2、第48页第5题

第(1)、(2)小题课自主解决。第(3)小题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通过交流体会答案的不惟一性。

3、第7题学生可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答的问题。

第二问需要学生根据9月份的销售量对10月份的销售量进行预测。

五、作业:50页8、9题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2011-3-26上课时间:2011-4-2序号:2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估算。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情景灵活选择最优化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售房信息

滨湖花园有两室一厅住房一套,面积86m2,售价894元/m2

师:想买这套房子需要准备多少钱才够?怎么解决?

生:86×894

师:你打算怎样算呢?

生1:直接计算。

生2:估算。

课件出示:下面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直接计算更方便呢?

A、我在准备房款的时候

B、房主在收房款的时候

师:是的,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知道准确的结果,只需要一个大概

的结果,这就需要估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先说:“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今天我们学

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2、示情景图:

(1)、问: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我们学校发了多少包树种?

(2)、列式:223×18

根据以前学习的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想怎样估算?依据是什么?

生说师板书:“223大约是几百?”(200)教师在“223”下面板书:200

“18大约是几十?”(40)教师在“18”下面板书:20

教师:“223×18大约是多少?”

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要先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3.基本练习.

教师先带着学生做“625×28”,使学生初步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

算的方法.

让学生独立做260×1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集体订正时,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拓展

第52页1、2、3、4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

正时,可让中等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2011-3-26上课时间:2011-4-7序号:26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自己提高熟练程度。

2、使学生在计算时遇到连续进位问题时会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类比、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2010年广州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广州市在比赛前作了大量

的准备工作,咱们一块儿去了解一下关于修建高速公路方面的信息。

(多媒体出示)为迎亚运,广州市修建了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历时14个月,

平均每月修路86米;二期工程历时15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13米;三期工程

历时12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60米。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交流,师选择性板书:

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三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师: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请同学们做在练习本上。比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学生交流算法。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新知:因数中没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解决问题: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生列算式,师板书:213×15

2、揭示课题: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学生试做,抽一生板演。

做完小组内交流做法。

3、集体交流。(出示错误做法。)

1)展台展示,学生评价错误原因。

重点交流: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时,积的末位应

该写在哪一位上,说明理由。

(2)黑板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说法板书:213×5的积,213×10的积。

4、小练习:456×19208×37

(二)探究新知: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解决问题:三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生试做。

2、师巡视,展台展示不同做法。

260260

×12×12

重点讨论:为什么积的末尾要加上0?(强调简便结果是384个10)

3)算法最优化:哪种做法更简便?

3、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

出示320×30,会做吗?

学生试做。

展示交流多种算法。

4、小结: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

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巩固拓展

1、第55页第1题

2、第57页第8题生自己在书上改正后指名说说错误之处及错

误原因。

四、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说说计算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课时(练习课)

备课时间:2011-3-26上课时间:2011-4-8序号:27

教学内容: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

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

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

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

第五课时

备课时间:2011-3-26上课时间:2011-4-11序号:28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

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扩大、缩小

出示书中练习

37×10=400÷10=

37×100=400÷100=

师:观察37×10=370。我们还可以说“把37扩大10倍后是370。”那37×

100我们还可以怎么说?(把37扩大100倍后是3700。)

师:说得不错,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35×10=350,把35扩大10倍是

350。38×100=3800,把38扩大100倍后是3800。)

师:你能不能举出不同的例子?(25×2=50,把25扩大2倍是50。25×4=100,

把25扩大4倍是100。)

师:再看400÷10=40,试着说一下。(400÷10=40,把400缩小10倍是40。)

师:那400÷100呢?(400÷100=4,把400缩小100倍后是4。)

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500÷10=50,把500缩小10倍是50,500÷

100=5,把500缩小100倍后是5。)

师:能举出不同的例子吗?(120÷2=60,把120缩小2倍是60。120÷3=40,把

120缩小3倍是4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图意,从中获得了那些信息?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能提出:筛沙车2分钟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

筛沙车15分钟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

2、师: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好吗?

问题是:筛沙车的工作量是怎样变化的呢?

3、我们一起看一下筛沙车工作情况统计表。(出示下标)

师:请同学们将统计表补充完整。(生每人一张表)

作效

平方

米/

分)

8

0

8

0

8

0

8

0

作时间

(分)

1

5

3

0

6

0

9

0

作总量

(平方

米)

1

200

2

400

4

800

9

600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4、师:全班交流:(色泽学生的回答,时填上结果,2400、4800、9600)

师:在刚才填表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会发现:(1)我发现清洁沙滩的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我发现每分钟清洁沙滩的面积不变,工作

时间越长清洁沙滩的总面积就越大。

(3)、我还发现,第二组与第一组相比,80不变,30是15的2倍,2400

也就是1200的2倍。

师:它的发现非常独特。表中其它各组的数据与第一组相比是否也存

在这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全班交流:(也可能有的组能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出规律:每分钟清洁沙滩的

面积不变,工作时间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清洁沙滩的总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

少倍。)

师:如果用因数、因数、积分别表示这三个量,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规律

吗?先说给同位听听。

师:谁想来试试?

也许学生能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

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二、巩固拓展:

1、第60页第1题先让学生自主计算,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

2、第3题让学生联系“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

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的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第六课时(练习课)

备课时间:2011-4-6上课时间:2011-4-12序号:29

教学内容:第60—61页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积的变化规

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根据63×58=36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30×586300×586300×580

二、生先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1536×2600×700

60×1536×460×70

600×1536×86×7

利用规律,直接说出答案。

25×20=500

25×()=1000

()×20=2000

25×()=250

()×()=100

三、第60页第4题

35×108+21775+392+125

500-18×1642×(193-48)

学生自己做后,集体订正,并说说先算什么?

四、第61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五、第61页第6题学生自己做,再小组交流,把错改过来。

六、第61页第7题这是一道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由于题中出现了四位数乘一位数,所以教材提示可以用计算器。

第七课时

备课时间:2011-4-6上课时间:2011-4-14序号:30

教学内容:三步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

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设伏: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要在中国北京举行,青岛作为北京

的合作伙伴开展了许多与奥运有关的活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青岛为纪念“国

际奥林匹克日”在心修建的海滨栈道上举行的全民健行活动的热闹场景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看了这幅图,你都想到了什么?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说师板书)

学生可能会提出:

(1)、老爷爷还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米?

(2)、小丽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离5000米海有多远?

(3)、小强一家离500米还有多远?

(4)现在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2、师:我们还是来关注一下老爷爷吧。

谁来为第一个问题列算式呢?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说这个问题

的数量关系)

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写完之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意见?

70×30=2100(米)10000-70×30-60×30

60×30=1800(米)=10000-2100-1800

10000-2100-1800=6100(米)=7900-1800

=6100(米)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小组合作,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4、全班交流:(重点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样想的?)

5、你能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吗?

(1)、10000-(70×30+60×30)(2)、10000-(70+60)

×30

=10000-(2100+1800)=10000-130×30

=10000-3900=10000-

3900

=6100(米)=6100(米)

6、下面我们再来关注一下我们的小伙伴吧。(解决第4个问题)

师: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每人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在于伴交流)

7、全班交流:(建议学生用综合算式)

8、根据刚才的计算和以往经验,你能说说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生说师小结:

三、巩固拓展:

1、第63页第1题全班交流第一行两道的运算顺序。

同位交流第二横行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自己做第三横行两道题的运算顺序。(生板演,集体订正)

2、第64页第3题

通过观察,全班交流了解到什么信息,再独立解答。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听。

第八课时练习课

备课时间:2011-4-6上课时间:2011-4-15序号:31

教学内容:第64页—65页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应用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计算:

1592-(71-34)×1636×72+36×128

算后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先算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二、第64页4、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解题思路。提倡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三、第65页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1),订正时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再让学生提出不同的

三步计算的问题,再自己解答。

四、第65页第7题

先帮组学生弄清统计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和要解答的问题,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反馈交流时,让学生说说选择地板的理由。必要时要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明确:

地板的选择要根据主任的经济条件、个人喜好、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答案是不

惟一的。

“聪明小屋”列式为:(56-20)÷2÷3=6(次)

第九课时(回顾整理)

备课时间:2011-4-6上课时间:2011-4-18序号:32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所学的整数乘法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并整理,使学生对整数乘法

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应注意的问题系统化,加强知识间的地联系。

教学过程:

一、回忆呈现,查漏补缺

谈话:同学们,这单元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先自己回忆一下,

你能想起哪些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

生可能说:

1.生1:我会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你能举例说说怎样口算吗?

生举例说明。

师:看谁口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

14×349×2200×3030×300

12×516×4100×7010×600

2.生2:我会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练习:

151×19713×4979×50260×401

40×99321×18301×3898×22

师:你能举例说说怎样估算吗?

生举例说明。

生做综合练习2:投篮。

生生交流估算过程。

3.生3:我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你能举例说说笔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吗?

生举例说明。

生做笔算题。

208×15=320×70=248×17=408×30=

师补充:同学们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那么你会笔算四位数乘两位数或三

位数乘三位数吗?试试看。

出示题目:1208×45=3654×18=623×124=

生尝试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

二、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1.估算:综合练习3、4。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2.综合练习6。

3.综合练习7、8、9。

注意:8、9题中“大约”一词是因为数据不是精确值,并不是要求用估算

方法。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理解困难的问题吗?可以提出来。或者你觉得有哪些

知识需要提醒同学们。

第十课时(回顾整理)

备课时间:2011-4-6上课时间:2011-4-19序号:33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所学的整数乘法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并整理,使学生对整数乘法

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应注意的问题系统化,加强知识间的地联系。

教学过程:

谈话:本单元,我们除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及运

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还学过哪些知识?回想一下。

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学了积的变化规律。

师:两个因数相乘,因数变化会引起积怎样的变化规律?试举例说明。

生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

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

生做课本P50综合练习5。

订正时,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及规律。

生2:我们学习了三步混合运算。

师:老师补充几道混合运算题,你能说明它们的运算顺序吗?

出示题目:

50-(820+108)÷29623÷89×(407-168)

872+(25+135)×2636×72+36×128

生说说每题运算顺序。(要求学生能准确地说出计算顺序)

师:大家能正确计算吗?试试看。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师:同学们能按正确顺序计算混合运算,能用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

生做课本综合练习10、11。

注意:让生说说自己计算步骤及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进一步理清思路。

二、拓展延伸,升华提高

三、课堂总结

谈话:通过学习,你觉得你有什么要注意问题想与同学交流、分享?

第十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1-4-12上课时间:2011-4-21序号:34

教学目标:继续复习本单元所学的整数乘法的知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69页的6-11题。

教学过程:

1、第5题是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计算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填

表并交流,然后及时进行有效评价。

2、第6题让学生在□立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12000,□□×□□□=48000

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其中的规律。

3、第7、8、9题时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三

道题的知识背景就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练习后,让学生更具每道题的知识背景简

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聪明小屋”是根据计算期计算出的得数,探索运算规律的练习。教材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为探索对象,当一个因数是11时,积与另一个因数之间的关

系,从而归纳出积的结构模式。这个过程需要观察、计算、猜想、验证、应用等

活动。练习也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并利用小组兴趣活动等形式进行反馈和交流。

48×11=528

29×11=319

86×11=926

64×11=724

93×11=1023

教师也可将算式扩展为三位数乘11,有能力的学生可进一步探索。

第十二课时(我学会了吗?)

备课时间:2011-4-12上课时间:2011-4-22序号:35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

是一幅综合实践情景图,呈现的是工人们在海边美化滨海步行道时的情景。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检测。

教学过程:

1、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谈谈了解到的信息。“运来6000克黄栌”“种

植了160米黄栌,每米种35棵”“每辆卡车运送建材15吨,已经运来了127

车”“木制栏杆75元一棵,先运来140根,又运来120根。”“滨海步行道全

长40千米。每千米道路预计投资200万元。”

2、提出问题并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黄栌种了多少棵?160×35=5600(棵)

(2)运来6000棵的黄栌够不够?如果不够还缺多少棵?如果购了多多少

克?

6000>56006000-5600=400(棵)答:够多了400棵

(3)已经运了多少吨的建材?

(4)公运来木制栏杆多少根?

(5)滨海步行道共预计投资多少万元?......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教师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然后,在班内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总结自己本单元的

表现和收获,为丰收园的评价提供依据。

第十三课时(综合应用)

备课时间:2011-4-12上课时间:2011-4-25序号:36

教学内容:综合应用“荡秋千”

教学目标:

1、在亲身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研究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

经验;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在学习中与人合作的重要,培养学生有合作学习

的意识,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哪位同学玩过荡秋千的游戏?这么多同学玩过,还记得当时是怎样

荡的吗?(可组织学生参加荡秋千的活动,使学生获得初步体验。通过荡秋

千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留给学

生虫子的研究时间,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制定策略—实验验证—分

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学生回答)

师:你们荡秋千时比赛过吗?怎么比的?

(学生回答)

师:现在老师带你们去看一场荡秋千比赛。

(出示图)

师:小明、小芳、妞妞正在进行一场荡秋千的比赛。她们比的是:在相同的

时间内,看谁荡的次数最多。猜猜,相同时间内,你认为谁荡的次数最多?为什

么?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三种观点,有的说小明荡的次数最多,因为绳短;有的

说小芳荡的次数最多,因为她轻;还有的说妞妞荡的次数最多,因为绳长。(教

师边说边板书板书)到底谁说的对呢?想不想验证一下?

二、实验操作。

1、熟悉实验器材。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实验器材,这套实验器材和荡秋千又有什么联系

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再观察拴小球的绳,掂一掂两个小球,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自己的发现)

师:现在是绳长相同,两个小球轻重不同,相同时间内荡的次数会怎样呢?

请同学们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会合作,会学习。

2、学生做实验一。

(学生分工实验并完成实验一的表格,小组交流实验的情况。)

师:小明和小芳秋千的长相同,相同时间内谁荡的次数最多?为什么?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在实验时有分工,有合作,一个人能完成这个

实验吗?

师:由此可见,学会与别人合作学习很重要。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在相同时间内,绳长相同,轻重不同,荡秋千的

次数与体重无关;那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猜可能会和绳长有关。)

3、学生做实验二。

(学生分工实验并完成实验二的表格,各小组交流实验的情况)

师:根据实验二得出的结论,你认为在相同时间内,谁荡的次数最多?为什

么?

师:通过两次试验,你认为他们三人谁荡的次数最多?说说理由。

4、教师小结。

三、课后思考。

师:有的同学家里有挂钟,时间不准确时奶奶会调里面的两个按钮,根据今

天学习的内容,思考这其中的道理。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7:2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62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中秋节送礼
下一篇:2016年7月27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