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
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会用正、负数描
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
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
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直接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叫负数(板书),
大家有听说过吗?见过吗?)(控制语速)语速
(学情预设)S:电梯:电梯按钮去1楼以下的;天气预报,温
度计:温度计上0度以下都用负数来表示;股票,涨跌;水表,电
费......
二、初步认识负数
1、你会写这样的负数吗?在本子上试试,谁上来写?
T:如果我接下来请同学上来写一个负数,下面再请几个,最好和他
们写的不一样。(请学生上台写出自己心中的负数)T:好,谁能在
图里面写上负数(叫5个学生)记住,如果能写得跟别人与众不同的,
那就是最棒的)
2、他们写的都是负数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是负数的?
3、谁来说说负数有什么特点?
T:有人认为这是减号;有人认为这是负号。其实,这个符号在
运算过程中是减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负号。
T:除了这个特点,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预设)S:负数都要比0小。
T:真棒!这位同学不仅看到了负数的表面,还看透了负数的本
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火眼金睛。谁能来总结一下负数的特点。
(预设)S:负数有负号而且比0小。(你说呢?多叫几个学生,
进一步巩固负数的特点)
T:恩,说的真不错。好,同桌之间说一说。说完以后在纸上写
几个负数。(实物投影展示一两个)再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学生读
完时,请大家一起读一读黑板上面的负数。
三、认识正数
T:数学就是有意思,既然有负数,那么相对的,肯定有(S:正
数)
T:谁能上来写一下正数,一人写一个,有没有跟他们不一样的
(直到学生写+)(此环节要注重分析:先确认有+号的一类是正数(0
有意先避开,再告诉学生没正号的、我们以前学过的1、2、3……都
是正数,再去突破0)
T:我也写个数,0,认为是正数的请举手;认为是负数的请举手;
没有举手的请举手,好,你来说一下为什么不举手?(预设)S: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果学生答不上,就告诉孩子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这一环节一定要看学生的反应,临场发挥)
T:为什么呢?也就是说正数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T:好我们来看这些同学写的数,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S:有正号(T:+号在运算中是加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
是正号)
T:那不写正号还是正数吗?
(预设)S:是。
T:看来有没有正号不是正数的关键;那你认为,正数的的共同
特点是什么?
(预设)S:比0大。
三、借助数轴感知负数、0、正数之间的关系。
T:好的。刚才说到0,0除了表示数,还能表示什么?
(预设)S:表示起点。
T:好的,这是数轴(PPT出示
数轴),负数应该写在0的哪边?
(预设)S:左边。
T:(PPT数轴显示负数)没有负数的时候,数轴是一条什么线?
(射线)有了负数呢?(直线)而这个0就是他们的(分界点);
T:(出示PPT5个-2)这里有5个-2,四人小组讨论下,然后把
这里-2的意思按你的跟同学说一说。
【生活举例,深入体会分析】
【海平面】.T:某盆地的海报高度是-2.我们先来看第一个-2,
谁已经理解盆地海拔-2米的请举手,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海拔?听懂
的请举手,掌声送给他。(PPT出现海拨)盆地在哪里?这个盆地是
要比什么还要低?为了准确的表示某一个地方的高度,我们都把海平
面所在的高度看成什么?(0米)好,现在谁能换句话说说某盆地的
海报高度是-2米,是什么意思?
好,下面鲍老师随便点一个地方,你觉得它的海拔高度是正数还
是负数?有谁知道我们地球上最高的海拔高度在哪里吗?最低的
呢?这2个数一正一负,分别表示什么含义,你能不能,结合海平面
来具体的说一说,同桌一人说一个
【气温】T:路桥最低气温-2,第二个-2,这是温度计,画的好
不好?对不对?确定
吗?很坚决,那好,我也
带了了4个温度计,大家
找找哪个才是真正的-2
°。同意第一个举手……
千万不要看他是
0下面一格就是-2摄氏度。来说说这些是几度?
【楼层】T:张老师把车停在-2楼。第三个-2,楼房中什么是0?
(预设)S:地面
【银行卡】T:(第四个-2,我的银行卡还剩-2,PPT显示)这个
专业术语叫透支。想知道鲍老师为什么卡里还剩2块钱吗?(PPT显
示)我的银行卡还剩98元,买电影票用去100,还剩(),买爆
米花又刷去10元,还剩()。回到银行,赶紧给卡里冲了200元,
现在卡里还剩()。
【身高】T:我弟弟身高记作-2cm,到底是什么意思?
T:(PPT出示我国13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约是150cm)现在知道
-2cm是什么意思了吗?谁来说一下?
(预设)S:比平均身高矮2cm
T:在这里我们把哪一
个身高看做了0,如果用
140cm做标准,我每指一
个人,看你能不能理解他
真正的身高是多少?这里
有一个人的身高很标准,
谁?因为他是0,正好是
平均身高(+3,143;-2,138;-4,136)看来身高能成为负数,那体重
能不能成为负数?
T:我们在做这些题目的时候都在找一个数,是什么?
(预设)S:0
T:我们现在回顾一下,这里的5个负数都是用谁当做0的?看谁
反应快,我就知道谁今天掌握的做好。
T:这些0都一样吗?
(预设)S:不一样。
T:是的,有的时候0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时候是要去规定的所
谓的“0”也就是标准,
四、小结揭题,质疑延伸。
这节课要结束了,回头反思一下,感觉有收获吗?关于负数,你
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四.总结:正数都比“0”大
负数都比“0”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反思
《认识负数》一课是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生活中
的负数,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让学生借助数轴,学会比
较负数的大小。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陌
生的,因此我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负数引入课堂,使
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亲切。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从多
个不同的角度积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应
当说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节课比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
学目标。
不足之处: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不深,有些内容设计的不够谨
慎和细小,比如数轴的认识,课中只能是描述性的定义,只要让学生
会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就可以了,应该再加入比大小的部分,
使得知识更加贴切和牢固。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4:2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60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