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佛教法事

更新时间:2023-02-04 03:54:21 阅读: 评论:0

初一英语最好的辅导书-没想到我如此坚强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非常90后第二季)

1、对佛教的判分:

天台宗:依证见实相的偏圆将佛教分为藏、通、别、圆四教,自称圆

教。

唯识宗:依《解深密经》将佛教分为三时教:第一时有教、第二时空

教、第三时中道教,自称中道教。

华严宗:依证入佛境果德的圆满与否将佛教分为小、始、终、顿、圆

五教。

禅宗:自称宗,教必归宗,故胜于教。

2、所依经典:

天:《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大般涅槃经》

唯:六经十一论,根本经典:《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

华:《华严经》

禅:《坛经》

3、主张:

天:三谛三观三智三德,不历渐次,当体全是。

唯:以八识为中心,万法唯识

华:法界性海圆融,相即相入的法界缘起妙境。

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4、实相观

天台宗:

圆融三谛:所谓圆融,即相互交融,平等无碍,不可分割之意。三谛

指空谛(诸法相自性本空)、假谛(诸法因缘聚合是宛然于空中立一

切法)、中谛(诸法本来不离不即空假二边,非真非俗,即真即俗,

清净洞彻,圆融无碍),三谛是平等的相即互融关系,随举一谛即具

足其余二谛,三谛不异而异,相即无碍,异而不异,圆融自在。

十界互具:依迷悟的程度分地狱、恶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声

闻、缘觉、菩萨、佛,由于十界本性皆即空即假即中,无碍无别,所

以他们并非隔绝不通,而是互含互具的,地狱界内含互具其余九界,

所以地狱界众生不断佛性而能离生成佛,佛界内含具足其余九界,所

以佛界诸圣亦不断恶性而能救度其余九界众生。

一念三千:一念是一法界,依据十界互具,一念具足一百个法界,每

一法界由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三种世间构成,一法界就有

三百种世间,每一世间又具十种如是,一念就等于三千如是。一念三

千就是指众生每起一念皆具足三千如是的实相境界,说心具三千非谓

心生或心含三千,而是说一心即三千,三千即一心的不可思议境。

具:相对于起、生、含诸义而言。现、生讲时间先后,有宇宙论色彩,

它确认本无后有;含由空间大小定主次,有本质论色彩,它确认孰本

孰末。具表诠的意义:其一,三千法事一起即起,一灭即灭,平等一

如;其二,因为任一法事均具相等意义,所以,在修证正上可在任一

事法,任一心念证入理体。

唯识宗:

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均依第

八识转起。

阿赖耶识:藏识、能藏(无始时来的种子)、所藏(新熏习的种子)、

执藏(被末那识执着为自我)。

前五识直接面对特定的境而起,不具有分别的能力,是片段的,不连

续的,表面的,故窥基称五识不深不续。第六识深而不续,已与认识

者的内在观念结构相连接,但还是由外境而起,以分别外境为事。第

七识深而不断,以分别人我为事,故又称我执识,把阿赖耶识转出的

今生的我执为实我,并生起身见、我慢、我爱、我执等惑念,它是一

内在的、深沉的、无间的自我中心。第八识是慑藏一切种子的根本识,

不深不断。

阿赖耶缘起:宇宙万有,通过种子和现行。种子是储存在阿赖耶识中

的能够生起各各不同的事法的潜在的能力。现行则是指储存于阿赖耶

识中的种子现起为各各不同的境相与心识,因为这些境相与心识是众

生能够觉知到的(现)、生灭不已的(行),所以称为现行。

此识并非众生现生现世才具有的,而是其无限的过去从事各种活动积

聚起来而在现在世成熟的,异熟识。本性住种就是众生由过去的业中

积聚来的种子。习所成种则是众生现世前七识的种种活动产生的业力

反馈到阿赖耶识中储存起来的种子。

从境相与心识相对待的角度,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分为心与色两类。心

种指阿赖耶识中哪些被第七识执着为能知的主体的种子;色种则指此

识中被第七识执着为所知的客体的种子。

从修行角度可分为有漏种子、无漏种子两种。有漏种子是指导致众生

陷入愚痴和烦恼,为众生带来痛苦的种子;无漏种子是能断除众生愚

痴和烦恼,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种子。前者依阿赖耶识所生,后者依

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而有,寄存于阿赖耶识中,依然各异其性。

种子与现行的关系是因生果,果生因的关系。是在堕落和超越的相互

敌对和消长的历程中的动态性的因果关系。

五法三自性:有为法,有造作之法,即由因缘和合而成的一切法,分

四种:心法(八识)、心所法(意识现象,从心生起,为心所有)、色

法(有质碍的现象)、心不相应行法(非色非心)。无为法,无造作的

法,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非彼非此,绝得绝失之法,分六无为:虚

空无为(离烦恼、无障碍的真如)、择灭无为(远离烦恼系缚而彰显

的真如)、非择灭无为(本来清净,离诸杂染的真如)、不动无为(远

离苦乐两种受,唯余不动心的舍受)、想受灭无为(灭尽想与受)、真

如无为(真实如常的真如本身)。以众生迷悟的不同,以遍计所执自

性(不知因缘而生的诸法本性空寂的真相,而幻起主观的、虚妄的计

度,以为其有自性,并妄执此自性而不舍)、依他起自性(一切有为

法皆依因缘而现起,因此不是具有自性的实法,诸法只有相

而无性)和圆成实自性(圆满成就真实,尽虚空、遍法界、不生不灭

的真如法性,也就是依他起的根本体性)的三自性对宇宙万法做了另

一种区分。

华严宗:

法界缘起(04):理指万法的空性,事指依性而起之妙有。法界是含

慑理事的圆满佛界整体,缘起则是从这一整体自然现起的妙用,因此

法界缘起的一切法皆非他家所说的生灭无常法,而是由一真如法界之

真实体性起现的不生不灭的妙法。这样,缘起之事与空性之理就如如

不二,举理则法界空寂无相,举事则法界万有具足。这个法界就是一

真法界,亦即真心,即是一切万法本有的超绝言相的如如实相。由于

法界中的一切万法本于佛所证真心体性而起,故法界缘起实际上等同

于如来性起,即是所谓“依体起用,名为性起”。

四种法界:所证之境,事法界(指一真法界中的一切事法各有相状,

相互间不能混同)、理法界(指一真法界中的一切事法虽然相状千差

万别,但无非同具一性即空性)、理事无碍法界(指一真法界中的事

是即理之事,理是即事之理)、事事无碍法界(由理事无碍法界证得,

因为理无分别,所以一一事法具足全理,一一事法重重无尽而一一融

通)。

事事无碍:十玄门:同时具足相应门(一一事法皆具足十义:1、教

义具足2、理事具足3、境智具足4、行位具足5、因果具足6、依正

具足7、体用具足8、人法具足9、逆顺具足10、感应具足)、广狭自

在无碍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隐秘显了俱成门、微

细相容安立门、因陀罗网法界门(一多相即相入,重重无尽)、托事

显法生解门、十世隔法异成门、主伴圆明具德门。十门又有总别之异,

但总摄别、别入总,别摄总、总入别,别摄别、别入别,是谓“十门

同一缘起,无碍圆融,随有一门,即具一切”。

禅宗:

无念为宗:众生自性即佛,因起念而迷失,因此禅宗将无念作为修

行的基本法门。但是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不可能没有精神活动,断

去一切心念如死人,而且真如本身表现为一种般若智慧,也是念,所

以无念并不是要断除一切念,而是要“于念而不起念”,无邪念,非

无正念。无住是无念的另一种表述,修无念法,一方面表现为不起念,

但若真起念了,做到不住于念仍是无念,即如明镜照物。无念、无住

以心言,无相以境言,于相而离相,不起相,不住相。无念法者,见

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都是以不

住相为离相。宗教修持上也不可住于相,是谓“无相行法”。三学:

戒(在自度度他的历程中应遵守的规范)、定(住心一境达到一心不

乱)、慧(通达宇宙人生真相的大智慧)。慧能认为戒定慧不可区分,

收归一心。“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

慧能把可以遵守外在戒律,坐禅入定等休息方法,读经开拓等途径视

为住相。是为“无相行”。

5、修证方法论:

天台宗:

圆顿止观:圆融三谛的不可思议境虽然为众生一念本具,但仅仅是理

体的具足,实际上众生由于机缘不同往往不能于当下一念契入此境,

更由迷失而起种种执着。由此就需要止观破惑显智。止:心念专注一

境,达到无念无想的寂静状态。观:以智慧思维观察某一特定的对象

或道理。三止:体真止(心念安住于诸法空性真谛)、方便随缘止(心

念安住于随缘俗谛)、息二边分别止(安住于不落真俗两边的中道第

一义谛)。三观:二谛观(从假入空)、平等观(从空入假)、中道第

一义观(双遮二边,即遮遣二谛观的空生死,复排拒平等观的空涅槃,

以契会二边不住的中道)。止观的运用方式:渐次、不定、圆顿。圆:

止观所对境而言,此境是圆融三谛的法界实相,相摄相入,圆融无别。

顿:止观不起则已,一旦发起,则不历渐次而其发三止三观。圆顿止

观实为自性止观,止观无二无别。圆顿止观可对任一法而起,观诸法

的空谛,则其假谛与中谛皆即真谛,此空遂非孤立的偏空,而是具足

假谛和中谛的真空;类推,假谛真假,中谛圆中。然一切法是心,因

而从认一法发起圆顿止观,实又莫过于从当下一念心入手,观此心即

空即假即中的不可思议境。

圆断三惑:见思惑(不能觉观一切现象本性皆空)、尘沙惑(不能觉

观空性不异一切现象)、无明惑(不能远离空假二边而证入即空即假

即中)。三观同时顿除相应之惑,亦指三观随举一观皆顿除三惑。

圆证三智:一切智(善知诸法总相即了知其空相的智慧)、道种智(善

知诸法差别相即了知其差别相状的智慧)、一切种智(善知诸法总别

二相即圆满了知其空相和差别相的智慧)。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3:54: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59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新春快乐图片
标签:佛教法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