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自考大学语文

更新时间:2023-02-04 03:00:53 阅读: 评论:0

中考计划生-产的拼音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夫妻健康生活知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议论文

《寡人之于国也》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答:(1)反对兼并战争。

(2)大力发展农业、渔业、林业。

(3)注重教育。

(4)反对暴政,提倡施行仁政。

(5)以民为本。

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答:本文紧紧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这一线索展开论述。

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抑扬兼施、循循善诱是本文说理的特点。抑扬兼施表现在先对梁惠王的治国方法进

行批评,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阶级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

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就可以使民加多,这些都是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循循善诱表

现在抓住惠王的心理,先易后难、步步引导、层层推进方面。

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此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孟子用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他跟其他

的国君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喜好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

《秋水》(节选)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答: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因而是十分有限的。思想意义:这一主旨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

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答:文章中的对河水和海水两种景物的生动描写,以具体景物的对比来陪衬河伯与海神

在思想上的不同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主旨。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答:本文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的比喻往往连类而及,

层出叠见,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例如:“计中

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以“稊米之在大仓”比喻“中国之在海内”;“此其比万物

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以“毫末之在于马体”比喻人与万物的关系,结论是微不足道,

不必自多。

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答:本丈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

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在论证中又多用形象比喻来说明抽象道理,其中多是由

个别到个别的比较论证法。其中又包含性质相似的类比论证法,如“拘于虚”之井蛙,“笃

于时”之夏虫与“束于教”之曲士之间的比较,便是类比论证;还包含性质相反的对比论证

法,如“束于教”之“曲士”与“观于大海”、已知已丑、可与语大理的河伯之间的比较,便是

对比论证。

《五代史伶官传序》

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

答: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

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

句,精辟透彻,发人深省。这两企警句告诫后人,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一个人为事业

奋斗,都必须勤勉、发奋。不可贪图安逸、意志消沉。

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

答:第二段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先极力赞扬成功前的发

奋、勤勉及成功时意气的雄壮,接着写失败时形势的衰弱,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

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皆自于人欤”的结论格外令人

信服、发人深省。

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

答:(1)文章第二段选用了事实论据,用庄宗先成功后失败、先强盛后衰微的历史事实恰

当、准确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文章第三段的论点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论据有二:其一是理论论据,

《尚书》上的一句话“满招损,谦得益”;其二是庄宗“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

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围之,而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是事实论据。

本段是对全文中心论点的进一步阐释和论证,强调“人事”因素对国家“盛衰”的决定作用。

《论毅力》

1.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本文所说道理有何启发意义。

答:本文论述毅力对事业成败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

并强调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其意图在于激励当时从事资产阶级改

良运动的志士仁人,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而应以坚忍的毅力去战胜逆境,争

取成功,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其思想认识及其所阐发的事理,对我们如何处置人

生道路上的不同境遇,如何面对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可

结合自身求学、工作过程遇到的具体困难、挫折来谈感受)。

2.本文是如何在论证过程中贯串正反对举方法的请作具体分析。

答:本文说理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运用正反对举的方法。文章的2、3、4三个自然段始终

运用了正反对举的方法,说明事业的成与败、境况的顺与逆、毅力的强与弱、别人和自

己的种种不同,总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论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指出文中运用层递手法的地方,并说明其作用。

答:运用层递的语句有:“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

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

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这一段中“志力

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形成了层递,这样写层次清楚、语义轻重

分明,逻辑性强。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你怎样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答:(1)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学习贵在自己探索,老师只起引导、指导作用,要坚持精神

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

(2)做学问是为国家、民族的进步发展,而不是升官发财。要勇于探索真理,为社会服务。

2.本文的说理有何特点

答:本文说理特点有二:

(1)说理简要明白,情理并重。

(2)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在讲述“三事”时总是与当下社会或北京大学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

对比着论述,这样论述,观点鲜明突出,说理有力。

《容忍与自由》

1.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理解。

答: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容忍,每个人的行为、言论才不受限制,才会有自由。自由是

需要以容忍为前提的,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自由比容忍更重要。

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的看法如何

答:赞同胡适的观点。原因有二:(1)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总是很有限的,不可能有“绝

对之是”。(2)不存在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一定的条件的,当条

件发生变化时,真理也会变化。

3.识记文中的三个例证及其所说明的道理。

答:第一例证:少年时自己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封神榜》。当时

自己是一种不容忍的做法。自己是无神论者,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他们容

忍了我这个无神论者四十多年的言论,说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是容忍的。没有他们的

容忍,就没有我的言论的自由。这一例证恰当地论证了“有容忍才有自由”这一分论点。

第二例证: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基于“深信

自己不会错”的心理。有了“自己不会错”的心理,就容忍不下“异己”的人和事,这样就不会

有自由可谈,就只有专制。从而论证了“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这一论点。

第三例证: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陈独秀“必以吾辈所主张者

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的态度是不宽容的,其实这种态度最易引起别人的恶

感,引起别人的反对。说明在社会问题、政治思想上也应提倡宽容的胸襟和度量。

4.谈谈本文“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风范。

答:文章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

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

剀切道来,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

出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

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

《咬文嚼字》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答:中心论点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第一,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第二,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2.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主要采用了归纳论证法。

3.本文有些自然段的开头是这样的:“这是炼字的好例”,“这番话不免噜嗦”,“这是一

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试问,这些话在文章的结构中起

什么作用

答:这些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使行文流畅而又紧密关联的作用。

《吃饭》

1.“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

空虚。”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里实际涉及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人类所有的活动不外这两个方面,“穷则思变”,

物质生活不满足时会催人生发变革、创新,去开创新的生活。“肠胃空虚”才能“精神充实”,

我同意这种观点。

2.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句,并联系钱钟书谈比喻时说的:“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

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分析本文比喻手法的

特点及其审美效果。

答:比喻句有:

(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这是一个明喻,本体与喻体看似不名边际,但经钱钟书一生发,

“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就直奔主题,让人恍

然大悟,新奇而巧妙。

(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这是一个明喻,好菜与乐曲看似没有可比性,但作者抓住“也

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做可分不可离的综合”这一共

同特征,就使这一比喻显得合情合理,又妥帖得当。

(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这是明喻。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统治者与民众,虽

有不同,但又都相成相济,像厨房一样,把各种菜品搭配成美味佳肴。阐发了作者“和而

不同”的社会理念。把深奥的道理演绎得浅显易懂。

3.本文体现了怎样的散文风格它与作者的个性特征有何联系

答: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从吃饭说到结婚,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

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着的艺术特色。如“吃饭有时很

像结婚”、“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

制胜的审美效果。本文的另一特点是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从柏

拉图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信手拈来,

但处处涉笔成趣。这与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直接相关,也是他任性挥

洒的个性的体现。

《我的世界观》

1.作者认为,人生“目的何在”“不必深思”,但却得出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结论,

这如何理解

答:因为这在作者看来是一个十分简单、并不复杂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由

于其他的人的付出和劳动,他常常为“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我们的

“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那么作者也就自然地得出了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

存”的结论。

2.作者既认为“客观世界”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却又坚执探

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这如何理解

答:这里的“客观世界”是指艺术和科学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永远探索不尽的,永远发

展着的,所以作者说是“永远达不到的对象”。这里的“宗教感情”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作者

献身科学研究探索科学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那种执着、坚毅,犹如宗教徒的

信仰一般。

3.谈谈这篇演讲词的文风与作者人格的一致性。

答:这篇演讲词思想深远而言语朴实、见解独特而态度谦虚、坦率自然而又真情涌动,

这同作者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深邃见识、朴素的生活作风、谦虚的态度、坦荡的胸

襟、高尚的人格息息相关,是他高尚人格的自然流露。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1.概括本文所提出的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和避免愚蠢见识的途径。

答:要避免愚蠢的见识,首先要找到造成这种愚蠢的原因。文章认为,自以为是和自高

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主要原因。由于文章从三个层面阐述了避免愚蠢见解的方

法。第一层面讲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

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第二层面讲听取不同意见。除了类似我们经

常说的“兼听则明”这一层意思,作者还提出了“心理想象力”,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

以防止自以为是。第三层面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

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

高自大;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

本理念。

2.本文是如何通过例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主要观点的

答:本文在论述自己观点时,常常援引具体事例,用例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如,

在论述要坚持科学的认知方法时,就举出了亚里士多德误以为男人的牙齿比女人的多;

自己以为刺猬爱吃油虫;古代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来头头是道却并未见过它们等等。

3.本文的行文风格有什么特点

答:本文逻辑层次清晰,行文要言不烦,论述周密严谨。作者将一个关涉哲学认识论的

大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读者侃侃而谈,尤其是从头到尾使用了一般文章中较少采

用的第二人称“你”,又引入“我”的生活经验作为论述的依托,使文章形成了“你”“我”,之间

面对面谈话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文中还大量运用了以“如果”开头的句

式,还有“也许”、“说不定”、“设想一下”等表意委婉的虚拟语,体现了作者谨慎的作风与

谦和的态度,这也正是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身体力行的表现。

第二单元记叙文

《冯谖客孟尝君》

1.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

答:冯谖初为门客无功而频频要求增加地位,仿佛他是一个无能又不知满足的贪婪之徒,

等他感受到孟尝君礼贤下士后,后来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显示出冯谖超人的才智。这

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更能突出冯谖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与孟尝君之间是互为对照的

答:孟尝君与冯谖形成鲜明对照。冯谖的再三弹铗,反衬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而当冯

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

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

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人物

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3.请谈谈你对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看法。

答:本文记叙了策士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

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

治风貌。对冯谖注重民心向背在今天也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对其中的权术观念和“士为

知己者死”等意识,则还须进行现代理性分析,不可全盘接受,也不能一概否定。

《垓下之围》

1.本文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这三个场面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第一个

场面写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

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第二个场面写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

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

因的悲剧性。第三个场面写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

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

2.指出文中的细节加工之处,说明其表现作用。

答: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虞兮虞

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

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嗔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

项羽的英武气势。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

情。最后自刎,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这

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致丰赡,艺术效果十分显着。

3.结合文中“太史公曰”一段评议,谈谈你对项羽功过及其失败原因的看法。

答:太史公的一段评议我认为是正确的。项羽在起兵灭秦的重大政治斗争中具有不可磨

灭的历史功绩,但他专恃武力、缺乏政治远见和政治头脑是其致命的缺点,也是他从威

武的“西楚霸”的成功而一步步走到众叛亲离而终于“乌江自刎”的根本原因。

《张中丞传后叙》

1.体会并说明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

答:全文的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

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并高度赞扬了张巡、许远共同“守一城,扞天下”

的历史功绩。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

的其他轶事。两个部分既有上述分工,又有着内在联系:前者议论为后者的“纲”,后者叙

事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从而使文章显

得神气凝聚。

2.本文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答:一是细节描写,二是让正面人物的不同性格互相映衬,三是用反面人物来反衬正面

人物。

本文几个英雄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首先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写南霁云的拔

刀断指、抽矢射塔。写张巡的超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都是文中精彩的片断。

其次,作者注意让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的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的宽厚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的嫉恶如仇、忠贞刚烈,一经互相辉映,就更加光

彩照人。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行径,又有力地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3.本文为什么叫做“后叙”

答:因为本文是韩愈读了李翰所写《张巡传》之后,感到叙事、议论、评价都有所不足,

又精要、传神地补写张巡等人守城的英勇事迹,同时给予客观的赞扬,因而名为“后叙”。

4.概括南霁云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所用的细节描写手法。

答:南霁云的性格特征可概括为: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作者用“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两个典型的细节形象地突出了南霁云对贺兰进明等人为了

个人私利而置国家存亡于不顾的卑劣行径的愤怒以及南霁云忠贞刚烈的性格。

《种树郭橐驼传》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这篇人物传记带有寓言性质,作者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

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2.说明文章的类比方法。答:本文

说理,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

“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用种树要“其置也

若弃”类比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用“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

好烦其令”。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讲清楚了。

3.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层次内容。

答:第三自然段可分两个大的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这是以正面阐述郭橐驼成功的种树经验。这一层

又可分三个小层次:(1)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则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2)树木的天性。

(3)郭橐驼恰当的植树态度和方法。

第二层:(从“他植者则不然”到结束)这一层主要写“他植者”错误的种树方法,与郭橐驼的

成功经验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文章中心。这一层又分两个小层次:(1)马马虎虎、不认真

的种树态度。(2)“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种树态度。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为什么能够成功推行

答: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一是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二是以朝中重

臣、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三是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四是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于

是取得了成功。

2.赵武灵王是怎样说服公子成的

答:赵武灵王首先以国家利益为重,派人去说服公子成,公子成不同意。赵武灵王又亲

自登门拜访,耐心地分析国家周边形势,以国家的发展、强盛为目的,细心地向公子成

陈述,有理有据有情,终于说服了公子成。

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意义

答:这则故事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意义。它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

射”的重要一页;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

场改革。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今天看来,尤其值得

肯定,值得学习。

《前赤壁赋》

1.本文表现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

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

观的人生态度。

2.作为一篇文赋,《前赤壁赋》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么

答:(1)本文在行文时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作者感情在本文中经历

了“乐——悲——喜”的三次变化。

(2)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

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了其

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3.指出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

有什么作用。

答:文中描写清风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描

写江水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描写明月的句子“月出于

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

成色”。作者借这些景物,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

理,是借景抒情、借景议论。

4.作品是如何描绘箫声的

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

之嫠妇。”作者从三个角度来描写箫声:一是描写箫声的哀怨情调;二是描写箫声细长婉

转的余音;三是描写箫声的感人力量。

《先妣事略》

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深情

答:《先妣事略》是作者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蕴含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悲伤

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

2.说说这篇文章叙事的特色。

答:全篇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刻画母亲形象,多用

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总体说来,作者不动声色而使读者深受感动,是这

篇文章的主要魅力。

3.作者记叙外祖父家的情况有何作用

答:这是一种衬托手法。写外祖父家的富有,反衬母亲辛勤劳作、简朴生活的伟大;写

外祖父家对归家时有赠送,对人友善,烘托母亲的美德正是在这样的家教中培养而成的。

《马伶传》

1.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观动机是什么

答:是想借此讥刺朝中权奸。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因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

这说明严、顾二人是一丘之貉。巧妙地讽刺了当朝宰相顾秉谦是一个像严嵩那样的奸相。

2.以今日而言,马伶的成功经验有何启示

答:(1)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

(2)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3.作者为什么先写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再倒叙其取胜的原因

答: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将第二次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叙述,使两次较量的胜

负结果显示出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从而吸引读者探究原委。文中写第一次技艺较量

马伶大败采用场面描写方法,形象生动,对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起到了很好的反衬

作用,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在这大败与大胜的反照之中凸现出来。

《西湖七月半》

1.“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这样开头对全文有何作用

答:统领全文,点出本文重点要写的是七月半西湖的游人。

2.举例说明本文语言传神和笔调诙谐的特点。

答:(1)本文在写作上语言生动传神。写人如“左右盼望,身在月下实不看月者”;“装假醉,

唱无腔曲”。写场面如“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吾辈纵舟,酣睡于

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2)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如写第一类人

“灯火优傒,声光相乱,明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写杭人游湖,“避月如仇”;写人声鼓吹,

“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3.分析“杭人游湖”与“吾辈”赏月构成的对比情景。

答: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对比。如杭人游湖与“吾辈”游湖,场面不同,氛围不同,情趣各

异,通过对比,情景更为生动逼真。

《秋夜》

1.本文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身处长夜,既决心与黑暗势力誓死战斗,又深感这一斗争的艰险与悲壮,这正

是他当时的复杂心态的真实表达。

2.分析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答: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作品写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

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

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对这些象征性形象的理解不宜过于指实,但其褒贬分明,作

者的感情寄寓与作品的意义指向是十分明确的。天空的形象在作品中是人间生灵与美好

事物的虐杀者,显然是黑暗暴虐势力的象征。它冷漠、凶险而狡黠,又色厉内荏,作者

对它的态度既憎恨又蔑视。小粉红花在秋夜的寒气中瑟缩地做梦,它是作为遭受蹂躏却

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象征,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作品开头

关于两棵枣树的反复修辞手法的独到运用,意在对后面关于枣树的描写进行铺垫。枣树

的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正是抒

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文章最后的小青虫的形象,小得可爱、可怜,却

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呼应。文章以对小青虫的“敬奠”作结,含

义深长。

3.本文开头对两棵枣树的重复叙述,是为了达到什么表达效果

答: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作品开头关于两棵枣树的反复修辞手法的独到运用,意在

对后面关于枣树的描写进行铺垫。枣树的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

命”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

《香市》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本文以小见大的特点。

答:本文通过家乡鸟镇“香市”今昔的变化,由小见大,反映了大革命后中国农村在帝国主

义的经济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日益凋敝的社会现实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

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发展繁荣。

2.本文所采用的基本表现方法是什么

答:作品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写作方法。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追忆往昔香市的

热闹场面,第二部分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通过今与昔、冷落与热闹的对比来表现

主旨。

3.分析文中关于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的层次内容。

答:文章写往昔香市热闹情景采用场面描写方法:先总写一句,概括香市的主要内容。

依次写庙前、庙内和声音三个层次,层次十分清楚。

4.为什么说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采用了反衬手法

答: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采用反衬手法: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

耍高明得多,票价也极低,但看的人很少,这就更加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

5.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说明了什么

答:文章开头说往昔香市的主角是农民,结尾说重兴香市是由镇上的小商人发起,农民

差不多没有来,这一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的凋敞及其对市镇的影

响,从而也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爱尔克的灯光》

1.概括作者由“长宜子孙”四个字所引发的思想感情。

答: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祖辈们所安排的囿

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死路,只有冲破旧

家庭、旧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是一条光明之路。这里所表现的作者对封建家庭

和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2.说明文中出现的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

答:文中写到的三种灯光,都包含着深邃的象征意蕴: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是

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象征;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

破灭;“我的心灵的灯”,则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3.以“灯光”为线索,简要说明文章的内容脉络。

答:“灯光”不仅使文章充满了诗意,而且是统贯全文的线索。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体现

着作者的思绪和感情的逐层推进,标志着文章思想内容的不断深化:由看到旧家庭、旧

礼教的败落,到揭露和抨击它的罪恶,再到指出新的生活道路,这正是全文的内容发展

脉络。

4.姐姐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答:对姐姐悲剧的回忆,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

《纪念傅雷》

1.本文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答:(1)本文通过对几十年与傅雷交往过程的记叙,突出了傅雷具有儒家浩然之气的刚直

品德。

(2)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

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2.本文作者将傅雷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

分子中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写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

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才是对傅雷最好的纪念。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本文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把自己与傅雷几十年的交往、生活事情层

次清楚地记叙出来。开头用了倒叙的叙述方法。从现在写起,非常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

《哭小弟》

1.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答:(1)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一个“哭”字。

(2)作者始终围绕一个“哭”字把小弟的童年、工作、去世的往事、自己对小弟的伤悼之情、

对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之情等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

2.举例说明文中的细节描写方法和侧面烘托手法。

答:细节描写如写小弟在冬天不怕生冻疮,用冷水洗脸,几笔就写出他活泼可爱的性格。

侧面烘托如通过周围对小弟逝世的悲哀,他们赞扬小弟的信等。

3.文章结尾,作者由哭小弟延展为哭蒋筑英、罗健夫,这有何寓意

答:小弟同蒋筑英、罗健夫一样都是“迟开而早谢”的无私奉献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为了

祖国的繁荣昌盛,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长期奋斗抱病而终的无私奉献的优秀知识分子的

典范。作者对小弟的痛惜之情自然地也推及到这一批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身上,对他们

的奉献精神极为赞扬。表现出了作者关心祖国发展、关心祖国命运、关心为祖国发展而

无私奉献的优秀知识分子命运的一腔热忱。

《都江堰》

1.本文一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

答:长城历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将二者对比,起到了反衬作用,更加突出都江堰

造福后代、功在千秋的伟大。

2.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说李冰“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

答:李冰是蜀郡守,他没有把权力当作捞取私利和更大政治名誉的基础,不像一般的封

建官吏,因而作者说他“大愚”、“大拙”;但李冰为了治理四川的旱涝灾,为人民谋利益,

他努力学习水利知识,总结出治水三字经和八字真言,设计修造了造福千秋万代的都江

堰,因而作者又说他“大智”、“大巧”。

3.概括文中描绘都江堰水流部分的层次和内涵。

答:作者对都江堰水流的描绘,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再写水流翻卷咆哮的

壮观,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饱含着“壮丽的驯顺”深刻寓意,发人深思。

《我与地坛》

1.作者通过哪几种方式表现母爱的深挚请结合有关段落作简要说明。

答:作者通过3种方法来写母爱。一是行为描写。如写母亲每天送行伫望,但从不问什

么;为寻找我在大园子走了许多路,找到我后,只要看见我就悄悄地离开;一时找不到

我,就步履茫然且急迫。二是心理描写。母亲为了儿子,“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她

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三

是侧面烘托。反复抒写我对母亲的思念、难以遏制的痛悔,都烘托了母爱的动人的力量。

2.作品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

答:作者运用了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

(1)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似不相干,其实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

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2)叙述地坛的“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

强不屈的精神。

(3)描绘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

风,则是“我”倔强“心魂”的象征性显现。

(4)特别是对与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则更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

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这些地方,都像诗一样的寓意无穷。

3.说明作品第三部分中排比、类比、象征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作者把四季跟7类28种不同事物联系起来,表现了作者从他那独特处境和心绪出发

对复杂的人生、沧桑命运的多种体验及复杂感触。春夏秋冬跟这28种事物的联系,既是

排比又是类比又是象征,三者浑然一体,寓意含蓄、韵味深长。

《蚂蚁大战》

1.本文所描写的蚂蚁大战有何类比象征意义

答: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作者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

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

义。

2.本文在场面描写方面有何特点

答:在写作特点上,运用了场面描写方法。在场面描写中,作者又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手

法,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这是处理

复杂场面的有效途径。

3.举例说明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答:本文写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联想丰富,议论精彩。梭罗

保持着一颗童心,像儿童一样兴致勃勃、饶有趣味地观看蚂蚁缠斗。表现在不仅有场面

的生动描写,而且又重点写了三只蚂蚁的搏斗情况(可参看课文第1、3、6自然段)。

第三单元诗歌

《蒹葭》

1.说明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及其两种境况。

答:中心意象是“所谓伊人”,给人一种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的感觉。所以有两种理解:一

种认为“伊人”指作者思念的情人,是一首恋歌;另一种认为“伊人”是隐居者,这是一首招

贤诗。

2.诗中重章叠句的表现方式有何作用

答: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

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蒹葭苍苍”到“凄凄”、“采采”,意思都是青苍一片,十分茂密,

但声情却愈转愈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为霜”到“未曦”、“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

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着;“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雉觅。虽然只是换了几个字,但其间微妙的

变化和幽深的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3.为什么对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会有不同的看法

答: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可以说这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

指意中人。但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

想。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者。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

征,那么这首诗就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

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也都可能从《蒹葭》的

意境中得到回应。

《湘夫人》

1.诗中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大致有几个层次

答:全篇依托水神祭祀中降神、迎神、娱神、送神四个基本步骤,大致可分为四层:第

一层写湘君似乎看到湘夫人飘然降至湘水北岸的小洲,但期约未遇,心中充满忧伤。第

二层描述湘君对湘夫人的焦灼期待扣反复追寻,表现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第三层铺叙

湘君筑室水中以迎接湘夫人的情景,显示出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无比向往。第四层写湘夫

人终究没有来,湘君十分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以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屈原在对祭

祀乐歌的改写中,突出了神恋的真挚情谊,显然渗透进自己对遭受排挤、打击、流放的

忧伤情绪和对社会理想、完美人格的坚执追求精神,而这也正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所在。

2.举例说明诗中的多种抒情方法。

答:这首诗运用多种抒情方法,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在情感。有直抒

胸臆,如“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有通过描述举止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

动,如“登白薠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有融情入景,通过描写周围秋色来渲染浓郁的

愁情,如“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有因情造景,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

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如“鸟何萃兮薠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

何为兮水裔”。至于水中筑室情景的描写,则是通过大肆铺陈的手法,来张扬湘君心中的

美好爱情理想。

3.试说明“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答:秋风、水波、落叶、皆深秋物色,秋风送寒,秋水带凉,落叶飘零,秋风扫落叶,

水波漂落叶,落叶随水波,均秋寒秋衰景象,与湘君期约不遇的失落忧伤心情同构相生,

故而能收到以秋景染愁愁更浓的艺术效果,成为千古名句。

《陌上桑》

1.分析罗敷形象,体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

答:这首民歌将民间流行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融为一体,以幽默诙

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又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罗

敷光彩照人的美貌,使“行者”、“少年”、“耕者”竟忘记了自己应做的事情,洋溢着“爱美之

心人皆有之”的民问风情,这跟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是截然不同的。

2.诗中哪些地方用了侧面描写有何艺术效果

答:诗中描写罗敷之美,并没有直接描绘其容貌,而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先渲染

环境氛围的绚丽,日出东方,朝霞映照;再写她的采桑用具和服饰,篮子精美芳洁,服

饰鲜明华丽;最后写旁观者为之倾倒,“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为罗敷的美貌所吸

引,均有所失态,忘了自己该做的事。这种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不仅给读者留下丰

富的想象余地,而且增强了诗歌的幽默风格。

3.如何理解“夸夫”这一情节

答:“夸夫”情节中的那位“夫婿”,实为女主人公凭借机智和口才想象、编造出来的。她是

用一位才貌双全、有钱有势的夫婿来吓退眼前那个居心叵测的太守。以官压官,对症下

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仅表现出罗敷的聪明机智,而且增加了诗篇的喜

剧色彩。

《饮酒》(其五)

1.本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对此应如何评价

答:这是一首意境深远的田园诗。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

渊明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返璞归真,陶醉自然,乃至步入得“真意”而“忘言”的人生境

界。今天看来,这种生活态度与积极“入世”相比,不免有一些消沉情绪。

2.深入体悟诗中“心远”的三层内涵。

答:全诗以“心远”为纲领,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和深度: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

超脱功名的虚静“忘世”心态,有“大隐隐于市”的深致;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

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有“物性即我”的深致;末二句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

言传的生命真谛,有“美在无意识之中”的深致。三层意蕴是层层推进的。

3.你认为作者所谓“真意”指的是什么

答:“真意”指作者以隐逸生活中所体味出的人生的真正的意义,就是陶渊明超脱功名的虚

静的人生观。

4.请说说适意自然心态与本诗风格的关系。

答:从虚静、到物化、再到“得意”,从忘世、到忘我、再到“忘言”,这是陶渊明适意自然

人生哲学的深刻揭示,也是他返璞归真诗歌风格的充分体现。构成这首诗诗风的关键,

是“无我”二字。

5.“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有的版本作“望”字。对全诗意境来说,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用“见”字更好。因为“见”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悠然自得、自由惬意、被动的、

无意识的心态,:而这与全诗的主旨和意境是一致的。“望”则显示出主动的、有意识的心

态,与全诗的意境不和谐。

《行路难》(其一)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矛盾

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一方面对朝廷的昏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另

一方面他又对前途充满希望。

2.本诗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这首诗根据诗人的情感变化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前4句):写诗人面对美味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形象地揭示出英雄失意的

抑郁悲愤。

第二层(第5、6句):运用比兴手法写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第三层(第7、8句):借吕尚、伊尹的故事表明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第四层(第9、10、11、12句):由理想回到现实,真实再现了诗人的苦闷与彷徨。

第五层(最后两句):借宗悫的话,表达乘风破浪实现抱负的信念,心情从苦闷和彷徨中再

次振起,对未来充满乐观和希望。

这样划分完全依据诗人对理想执着的追求与黑暗的现实之间矛盾所形成的感情变化。

3.诗中运用了哪些抒情方法有何表现作用

答:作者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抒写情怀。三、四两句,以“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

典型行为举止,形象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五、六两句运用比兴,以自然景象象征

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艰难;而七、八两句与末尾两句则是用典,借古人的事

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全诗情感起伏,变化急遽,生动反映出作者当

时的心理矛盾,也使这首篇幅不长的歌行,呈现出开合跌宕、纵横翻卷的气势。

《秋兴八首》(其一)

1.这首诗悲秋的含义有哪些方面

答:诗人面对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

能东归故园的悲哀。悲秋是古代诗歌中习见的主题,而杜甫此诗,由悲自然之秋到悲国

运衰落之秋和悲人生遭际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合蕴深厚。

2.说明此诗前三联借景抒情的不同特点。

答:首联融情入景,写枫叶凋零、秋气箫森,引起流寓在外的伤悲情怀。颔联象征寓意,

写望中的巫峡景象,骇浪滔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着国运暗淡

和心情沉闷。颈联移情于景,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展开联想,抒发羁旅外地的伤感,

彰显乡思之深长、浓烈。

3.指出颈联中“开”、“系”二字的双关意义。

答:(1)“丛菊两开他日泪”。是说客居夔州已经两年,东归之愿仍未实现,每见菊花绽放

回忆往事就伤心落泪。“开”,有双关义,既指花开,又指引发诗人伤心落泪。一说,“他

日”指将来。

(2)“孤舟一系故园心”。是说孤船系岸边,暗示不能启航东归故园。又以孤舟自喻,虽飘

零在外,心系故园。“系”有双关义,既指孤舟长系,又指诗人心系故园,念念不忘故园。

《长恨歌》

1.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是讽刺荒淫,有人认为是歌颂

爱情,有人认为是讽刺与爱情的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

答:长诗对李、杨故事的描述,有一定的史实与传说作依据,但也融进了作者丰富的艺

术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出美丽的宫廷爱情悲剧。诗中对李、

杨早先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如“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

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等,但这不是主要的。作者

精心描绘的是李、杨生死离别,在天人阻隔之后,依然苦苦相思的那份真爱与深情。因

此,全诗的主旨是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2.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玄宗对贵妃的思念深情其中运用了哪些抒情方法和修辞手法

答:(1)对唐玄宗,突出了他早先宠幸杨妃和耽乐误国,以致生离死别,后来对杨妃苦苦

相思,情深似海;如第三段“夕殿萤飞思悄然”以下写玄宗从傍晚到夜深、到黎明、到清晨

的整整一夜的心理活动。从看到皇宫生活过的建筑、四季的更替、二人共同喜爱的音乐、

歌舞、整夜的思念等几个方面表达对杨贵妃的深情。

(2)运用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接抒情等手法。

3.分析第四段中杨贵妃的心理活动。

答:第四段“闻道汉家天子使”以下写贵妃的震惊、激动、惶惑、急切、悲楚、委屈、感激

等诸般感触。诗人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得合情合理。

《早雁》

1.说说这首咏物诗托物言志、比兴象征的表现方法。

答:这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

句关系时事与逃难的人民。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同时用雁遭到惊吓而四散飞逃、声声哀

鸣,比兴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难的痛苦生活。颔联写失群的孤雁飞过长安、经过皇宫

时的凄凉情景,暗示朝廷对百姓的漠不关心。颈联用反问的语气告诫大雁不要返回北方,

反映出敌人的猖狂、朝延的无能,以致百姓有家难回。尾联叮嘱大雁暂留南方,安居潇

湘,实为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的宽慰。全诗表层意象与深层意蕴两相契合,含蓄而深

沉。

2.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情

答:“云外惊飞四散哀”写百姓遭受侵略四散逃难。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暗寓百姓逃难流离他乡,不能像大雁一样逢春而归。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寄语百姓,在南方安身,找衣食有保障处生存,深含

无限同情。这都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情。

3.分析“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一联的情感内容与抒情手法。

答:“仙掌”指汉武帝所建掌托“承露盘’’的铜铸仙人。“长门”指囚禁失宠陈皇后的冷宫,写

失群孤雁飞过长安,凄凉无比,这两句暗含统治阶层对百姓的流离之苦的漠不关心。是

对朝廷的讥讽。

《虞美人》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其应如何评价

答:这首词写在李煜亡国被俘之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其中既有他为失

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包含了对故国河山

的思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情调虽然感伤低沉,但情感真实,感触真切。

2.“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深层寓意是什么作者为何有此感叹

答:作者借“春花秋月”借写景抒发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伤痛,内蕴丰富。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言外之意是说物是人非,江山易主。

4.为什么说以“一江春水”喻愁生动贴切、意境深远

答:末两句,以“一江春水”喻愁,使抽象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形象可感,写出了胸中忧

愁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意境深远。

《八声甘州》

1.词的上片借景抒情有何特点

答:词的上片,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开头以一“对”字领起,先总写清

秋江天之寂寥;继以霜风、关河、残照之景,作气氛渲染;“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瑟;

江水无语,又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如寄的感伤。写景中浸染了词

人浓重的人生感叹。

2.试分析“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句的情感内涵。

答:表现了词人因长期飘零、一事无成而产生的青春不再、人生如寄的感伤。

3.词的下片借事抒情有何特点

答:下片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临远思归之情。“不忍登高临远”数句,直接抒发了羁旅

之苦、思乡之切;“想佳人”以下,转换角度,驰骋想象,“从对面写起”,由己之思彼转写

彼之思己,从而把游子漂泊、归乡不得的凄苦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悱恻动人。

4.指出关合上下片的词句。

答:本词上片借景抒情,下片借事抒情,而词中“登高临远”四字,则是融贯上下片的过渡

线索。

《鹧鸪天》

1.这首词是如何关合生者与死者双方来抒发情感的

答: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最突出之处,是将生者与死者合写,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

双方:自己北行后回到苏州,想到妻子已经长眠于此,有物是人非之叹;妻子新亡,中

老年丧偶,备感孤独、凄凉;霪雨连绵,长夜难眠,依稀看到妻子挑灯补衣的形象,思

念无限。这是以夫妻间体贴关怀、情感交融、温馨生活为基础而写成的。“旧栖新垅两依

依”,有夫妻感情已经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之感。

2.具体说明词中所运用的多种抒情方法。

答:在表现手法上,此词将赋、比、兴三者参酌运用,丰富了情感表现手段,增强了艺

术感染力量。开头二句借叙事抒情,“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问得无理,然而

有情。三、四句借比喻抒情,用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寓意中老年丧偶,形象

地表达自己的寂寞凄凉。“原上草,露初唏”,借景物抒情,既暗示夫人生命不永、逝世不

久,又是实写坟场之杂草萋萋景象,以引发下句‘‘旧栖新垅两依依的深情。最后两句是借

举止抒情,在“旧栖”中彻夜不眠,辗转思念往昔妻子夜补衣的情景,抒写贫贱夫妻之间休

戚与共的真情。

3.词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答: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喻自己老年亡妻。

“原上草,露初曦”以露水易干比喻人生苦短。

《声声慢》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答:当时,国破家亡、丈夫新丧,作者只身流落江浙,处境十分凄凉。这首词就是抒写

她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及其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的哀愁。情调虽然低沉,却反映了

南渡后许多离乡背井、骨肉分离的人的共同感受。

2.分别说明词人是怎样通过气候、淡酒、晚风、过雁、黄花和梧桐细雨等景物描写来渲

染愁情的。

答:全词除开头十四个叠字和下片中的两个呼告句外,主要通过五个层次的残秋景物描

写来渲染愁情:首先是通过气候的反常多变,总写词人烦闷难熬的心境;其次是借助“淡

酒”和“晚风”来渲染愁情,并通过酒力敌不过风力显示出愁情的无比深重;再次是通过由

南飞雁所引发的对故土家园和往昔夫妻伉俪生活的追怀,表现词人由家破人亡所造成的

痛苦心情;接着又通过满地堆积憔悴的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突出

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最后则通过梧桐细雨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

导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绝望呼告。

3.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这首词在语言上很有特点:一是运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点

点滴滴”九组叠字,富于创造精神;二是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不少宋

代的口语,朴素浅近而又真切自然。

《摸鱼儿》

1.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答:这首词借宫中美人的春愁闺怨,抒发了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势衰微的焦虑担忧

和报国无门、有志难伸的郁闷悲愤。

2.结合作品实际,领会此词融贯全篇的比兴手法。

答:本篇比兴手法的运用不拘限于个别语句或局部的喻譬,而是通贯全篇,在总体上具

有象征意义。如全词前后三次写及的残春景象,无疑是南宋局势风雨飘摇的象征;而词

中美人之失宠见妒、伤春怀怨,则显然是作者遭际、心境的比况。整首词的外在形象与

深层寓意若即若离,寄托深远。

全词以比兴象征手法抒写情怀。上片借物起兴,以江南暮春的衰残景象象征南宋微弱的

抗金形势,借美人之伤春、惜春、留春、怨春,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

下片托古喻今,用汉武帝时陈皇后的宫闱旧事比兴,以美人之失宠、见妒、闲愁、苦思,

暗示自己南渡以来,长期遭受朝廷冷落、排挤、猜忌的际遇,抒发华年虚掷、抱负成空

的苦闷激愤。全词抒情委婉沉郁。

3.此词上片所写之“春归去”有何象征意义

答:“春归去”象征南宋局势风雨飘摇。

4.本词风格有何特点

答:本词“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寓豪放于婉约之中,风格刚柔相济。

《一句话》

1.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925年闻一多从海外回采,目睹祖国的贫困、落后,深感痛心和失望;但他没有消

沉,而是热切盼望中国能有一个大的变革。这首短诗,就是诗人对黑暗中国的揭露,对

理想中国的企盼,对民众革命的信心,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2.指出诗中“一句话”、“火”、“火山”、“霹雳”的隐喻意义。

答:“一句话”隐喻火种。

“火”隐喻民众革命。

“火山”隐喻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

“霹雳”隐喻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

3.“你不信铁树开花”指的是什么

答:指反动势力不相信民众会当家做主。

4.找出诗中的反复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答:两节诗的末三句重复,仅将“突然”换成了“等到”,这用的是“反复”修辞手法。诗用反

复,有一唱三叹之妙,不仅强调了“霹雳”和“咱们的中国”,突出了主题,而且高潮迭起.强

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再别康桥》

1.这首诗的诗性美感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本诗以悦目赏心的诗性美感着称。这诗性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诗

情画意的意象美。诗人的情感都是通过描写物象来渲染的,所以诗意含蓄而蕴藉。垂柳

艳影、青荇柔波、榆潭彩虹、篙船星辉、夏虫笙箫,一个个画面动静交错、历历在目。

作者将自己的身影、心意、向往糅合进画面,情与景水乳交融,使意象内涵丰富而韵味

浓郁。其二是抒情手法的精彩多样。“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波光里的

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是自喻为物,托物寄情,贴切而易懂。以“夕阳中的新娘”喻“河

畔的金柳”,以“别离的笙箫”喻“悄悄”,是通过美化对象来激发感情,新鲜而动人。“西天

的云彩”和“彩虹似的梦”是象征,前者是即景暗示西方文明,后者是造景隐喻美好理想,

均意在言外。特别是反复用“轻轻来”、“悄悄走”的举止来渲染惜别之情的深挚,更是亲切

感人。其三是诗歌体式的建筑美、音乐美。建筑美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完善、章节的整齐、

句式的匀称;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的流畅、音节的顿挫、韵律的和谐。

2.诗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抒情方法请举例说明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答:抒情手法的精彩多样。“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波光里的艳影,在

我的心头荡漾”,这是自喻为物,托物寄情,贴切而易懂。以“夕阳中的新娘”喻“河畔的金

柳”,以“别离的笙箫”喻“悄悄”,是通过美化对象来激发感情,新鲜而动人。“西天的云彩”

和“彩虹似的梦”是象征,前者是即景暗示西方文明,后者是造景隐喻美好理想,均意在言

外。特别是反复用“轻轻来”、“悄悄走”的举止来渲染惜别之情的深挚,更是亲切感人。

3.本诗首尾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前后呼应有何艺术效果

答:首尾内容的呼应、形式的对称、韵律的合拍,则给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旋

律感,相当委婉精妙。

《雨巷》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或许包容着日常生活、现实斗争与抽象理念三个

方面的丰富蕴含。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爱情诗。抒情主人公“我”孤独地撑着雨伞徘徊在悠长而

无人走过的雨巷,是在等待梦中情人的出现。诗的被隐蔽在“想象”里面的“真实”,可能是

诗人曾经有过的一段感情际遇。

从诗中反映的情绪来看,可将其置放于当时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中来加以阐释。1927年大

革命失败,身为共青团员的戴望舒未免陷入痛苦与彷徨之中。这首短诗运用了如此之多

的描写情感之词,如彷徨、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

迷茫等等,渲染了一种孤独愁苦的情感主调,但内里生长的也不无思索、希望与探求的

积极因素。

2.“丁香姑娘”具有怎样的象征内涵

答:这首诗最富象征意味的是“丁香姑娘”。她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和情感寄托的偶像,是可

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美好的化身。从日常生活层面看,“她”是“恋人”;从现

实斗争层面看,“她,,可以理解为“革命”;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看,“她”还可以被解读为

“美”与“理想”的象征。

3.这首诗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本诗的突出成就还在于诗歌节奏的音乐性方面。标点符号的运用,韵脚的有无,排

列方式的变化,重复的大量出现,都与诗人内心情绪的变化协调一致。诗歌语言的节奏

其实就是诗人内心的情感节奏。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诗人在本诗的四个章节中是怎样逐层递进地抒发情感的

答:全诗四个章节,情感逻辑层次清晰。从为祖国苦难的过去而悲伤,为祖国的希望未

能实现而遗憾,到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决心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

而献身,大致构成了一种逐层演进的关系,由沉重到热烈,由抑到扬。最后达到了高潮。

2.本诗是怎样运用象征意象来表达诗人对祖国深厚的感情的

答: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是本诗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以第一节为例,“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所组成的意象群,其共有的

陈旧、颓败、贫瘠、阻滞的整体色彩,处处都在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

重负载(“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虽无一词一句的现实描述和直抒胸臆,读者却能

联系自己所了解的史实而深受感染。

3.抒情主人公“我”在诗中有何特点

答:“我”作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在各节中与作为祖国的“你”对举,具有灵活的象征含义,

然而又都与祖国密切相关,是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意象代表,是诗人情感的倾诉

主体。

《我愿是一条急流》

1.本诗是如何运用比喻手法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深厚感情的

答:本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全诗五节,分别用急

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形

象地抒发了“我”对“我的爱人”的炽热的爱情。这些喻体的选择,把夫妻之间相依为命、坚

贞不渝的纯真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敬重与赞美。诗中“我”的形象都

显得荒芜、简陋、残缺,只有在“我的爱人”的衬托与关爱下,才具有了生机与活力,形成

和谐之美,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虔诚。在这些喻体的对应关系之间,还渗透着诗人

对爱情和事业的献身精神。

2.具体分析本诗在语言和结构上的特点。

答:本诗的语言朴实,不加雕琢;结构匀称,节奏明快。仔细体味关于“我”的诗句中诸如

“崎岖”、“作战”、“毁灭”、“创伤”、“破碎”等词语,不难体察抒情主人公在艰难的逆境中,

不仅因得到爱情的滋养而意志弥坚,而且矢志不移,决心为爱情以及更崇高的目标献身。

1849年7月31日,诗人在塞盖斯瓦尔战役中阵亡,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自己的《格言》。

3.联系你对裴多菲的了解,试述你从他对待爱情与革命的态度中所得到的启示。

答:爱情是神圣、美好、纯洁的,对待爱情要忠诚,同时爱情又可使一个人坚强,为更

崇高的目标和事业献身。

第四单元小说

《婴宁》

1.把握婴宁的个性特点和性格转化轨迹,体会小说所展示的社会人生内涵。

答:这篇小说之所以令读者喜爱,首先是由于它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她个

性的表层是爱笑:无时无地的笑,千姿百媚的笑;内里是痴憨:不解人情,不谙世事。

整篇小说几成婴宁笑声的组曲、憨性的乐歌。无疑,这个性是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

的自由流淌,其中寄托着作者的真情赞美和向往。

还应当进一步看到的是: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转化,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

再到“笑须有时”。显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虽然这

是不得已的,但却是社会人生的必然:狐女要走出荒山深谷,投身人际社会,由自然人

变成社会人,就必须经由这样一番洗礼。如果说这里有一种“隐于笑”的悲剧情味,那就是

因为它象征着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困境。

小说的深刻内涵和普遍意义或许就在这里。

2.作者说婴宁是“隐于笑者”,这话应如何理解

答:这句话应理解为婴宁并不是真的憨傻或对人情世事一窍不通,否则就不会有狡黠的

墙下恶作剧,也不会因凄恋鬼母反笑为哭,只是平时依着自然的天性,她笑对世情、隐

藏不露而已。

3.谈谈这篇小说的整体建构特点。

答:鬼母形象具有整体建构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小说的表层叙事,是王子服遇美女、

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但内里实情,却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表面

上的重重偶然与巧合,实际上都是鬼母为完成托养义务所做的有意安排;而鬼母无所不

能,则是她导演这一幕幕喜剧的真正机杼。特别是她对婴宁的一再教诲,督导婴宁从“笑

辄不辍”到“笑须有时”,从“少教训”到成为“全人”,更是加速了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从而

也就十分鲜明地彰显出小说披露人类困境的主题。这就是《婴宁》整体构思的奥妙所在。

4.具体分析作品中描写花儿的表现作用。

答:小说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刻画,达到了妙合无痕的境地。婴宁的生父是人,生母

是狐,长期由鬼母教养.,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乱山幽谷之中,正是这样的特定环境,

才养成了她纯真、痴憨而又略带狡黠的天性。尤其是让争奇斗妍的百花始终陪衬在她的

周围,极尽类比、象征之能事,更是对她音容笑貌、独特个性的有力烘托。花与笑的交

相辉映,是这篇小说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宝黛吵架》

1.宝黛吵架的心理原因是什么是否有普遍意义

答:心理原因是宝黛心情相对,却都将真心真意瞒起来,只用假意试探,如此“两假相逢,

终有一真”,难保不有口角之事。

本文的精到,在于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爱到极

处,反生争吵;爱之愈深,争吵愈多愈烈。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内心的奥秘。从这个

意义上说,有情人弄假成真、弄巧成拙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今天在我们周围还时时发

生。

2.作者运用直接心理描写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作者运用直接心理描写手法,深入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变化,将读者

很有可能忽略的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因揭示出来,同时也能进一步反映人性的复杂和内心

奥秘。达到“曲径通幽”,引针探海的艺术效果。

3.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谈谈你的理解和评价。

答:作者议论:“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

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事。”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这种热恋中少男少女普遍而微妙的心理情态,

如果作者不直接把它揭示出来,读者就很可能于无意中将它忽略了,而这或许正是曹雪

芹一反常态,在这里采取直接心理描写方法的用心所在。

《断魂枪》

1.体会作品开头社会环境描写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小说的深刻思想内涵。

答: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近代中国,古老的传统文明遭遇到西方现代文明的严峻

挑战,以刀枪棍棒为代表的国术,面对强大凶残的坚船利炮,不得不谋求改变。身怀“五

虎断魂枪”绝技的镖师沙子龙,一方面对往昔神枪的威风八面满怀留恋,一方面又在痛苦

与无奈中将镖局、改成客栈,并执意“不传”断魂枪。通过沙子龙的复杂心态,小说展现了

传统文化在社会大变革时代一时找不到现实延续点和连接线的焦灼困境,揭示出当时国

人在时代变迁中一时找不到自己生存位置的孤寂与悲凉。这一丰厚而沉重的思想内涵,

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概括沙子龙、孙老者、王三胜的个性特点,把握他们在时代大变革中的基本心态。

答:沙子龙有威震西北的“五虎断魂枪”的绝技,但时代改变了,他只好将自己的镖局改为

客栈,白天不谈武艺,只有在夜深人静时独自练一练“五虎断魂枪”,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

个落伍于时代而又保守封闭,既自我叹惜、自我欣赏又孤傲执着、具有顽强抗衡力量的

形象;王三胜是一个争强好胜、性格外露的人物;孙老者是一个乐观直爽、对武艺积极

进取的人物。

3.抓住重要段落,分析其中肖像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心理刻画的特点和表现作

用。

答:(1)肖像描写。作者写孙老者的外貌“小干巴个儿”,“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

且腿脚不便,走起路来,“胳臂不大动;左脚往前迈,右脚随着拉上来”,“像是患过瘫痪

病”,惹得四周的观众直笑。但与人交起手来,却眼明手快,腿脚敏捷,啪啪两下,就把

彪形大汉王三胜打得落花流水,真是与外形判若两人。通过肖像与武术交手时的对比,

突出孙老者武功的高深。

(2)行为描写。作者对王三胜和孙老者的武术动作进行了精彩的描绘:王三胜的大刀,“削

砍劈拨,蹲越闪转,手起风生,忽忽直响”,令嘈杂的街面“鹃雀无声”;孙老者打的那趟

查拳,更令人佩服不已:“腿快,手飘洒,一个飞脚起去,小辫儿飘在空中,像从天上落

下来一个风筝”,而且“稳、准、利落”,“把院子满都打到,走得圆接得紧,身子在一处,

而精神贯穿到四面八方”,好似“满院乱飞的燕子忽然归了巢”,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目

睹了孙老者精彩绝伦的拳艺。

(3)心理描写。《断魂枪》的结尾:“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

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

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这一段通过沙子龙在深夜独自在后院演

习自已的“五虎断魂枪”的行为描写,实际上深深地表现出沙子龙在现代西方文明冲击下,

自己的武功已派不上用场,心灵深层产生的落寞、迷茫、失望等等情绪。这一段是通过

行为和语言来进行心理描写。

《哦,香雪》

1.你认为这篇小说包蕴着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内涵

答:如果把火车看作现代文明的象征,那么,台儿沟就是古老中国大地的缩影。火车终

于开进了贫穷、落后、封闭、沉寂的深山,虽然只在台儿沟停站一分钟,但却具有整个

中国正在发生现代化转折和它尚处于初始阶段的隐喻意义。人们惊奇、向往、激动、流

泪,情不自禁地追逐着火车跑;穿戴、谈吐、行为、心理.一切都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

变化。这无疑是沉睡大地的觉醒,预示着一个五彩缤纷的新世界正在展开。但同时也有

对质朴美的赞叹和对这质朴美将被现代文明所吞没的担忧。

2.香雪性格的质朴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作者以动人的抒情笔调,歌唱了在这文明与原始的交汇中,后者所折射出来的质朴

美。香雪就是这质朴美的化身。她心地纯真,“洁净如水晶的眼睛”,能使“爱计较的人也

变得慷慨大方”;她性格执着,为了一个小小的“铅笔盒”心愿,竞能不顾后果地冲上火车;

她生性胆怯,但趁着心愿满足的激情,也能勇敢地在暗夜荒山中独自穿行。

3.仔细阅读香雪夜行荒山一节,说明其中的心理刻画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答:在火车进站的全景素描中,重彩濡染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的新奇情节,中心画

面鲜明突出。在这中心画面中,对香雪暗夜独行的心理刻画尤为精彩:有兴奋,也有恐

惧,两者交替演进,切合人物的处境和心性,合情合理;围绕着铅笔盒勾勒行为举止,

展现心理活动,彰显出人物战胜黑暗和恐惧的内在精神动力,令人信服;让周围环境随

着香雪的情绪变化而转换色调,情景交融互动,呈现出一派诗化的意境美,真切感人。

《金鲤鱼的百裥裙》

1.为什么说这篇小说是在平易的叙述中见出内涵的深刻

答:通过金鲤鱼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小说表现了身为小妾的小人物令人心碎的遭

遇及其凄惨的一生。封建等级制度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日常生活领域,使得穿什么衣服也

成了一种社会身份的标志,一种政治化的权力问题,由此揭示了旧中国妇女沉痛的心灵

创伤。

2.试分析“金鲤鱼”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内心世界和悲剧命运。

答:金鲤鱼是一个备受封建主义等级观念摧残的受害者。她以丫环的身份与主人圆房,

又生了儿子——许家的传宗接代人许振丰。然而许大太太夺走了她抚养儿子的权利,她

下定决心穿一次百裥裙以争名分,但是直到死去,她也没有取得平等的身份和地位,也

没能穿一次自己平等身份的象征物——百裥裙。她的性格特征:有抗争意识但又处处隐

忍为安。她的内心世界和悲剧命运:她的梦想和抗争虽然是想取得平等的地位,但她的

这些思想和行为同样是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出发点的,这跟压迫她的人们的思想意识是相

同的。这是金鲤鱼悲剧命运中的深层创伤。

3.本文在叙事结构上有何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怎样的审美效果

答:小说在叙事结构上颇具匠心。其一是首尾呼应,突出现代背景,而中间则倒叙金鲤

鱼过去的故事,并通过金鲤鱼与珊珊祖孙两代人的命运对比,突出时代变化的深刻内涵,

同时也强化了金鲤鱼的悲剧意味。其二是以百裥裙为叙述的中心线索:一开头就是特写

式的详尽描写,继而以“谜语”增加悬念,再次突出百裥裙如何成为金鲤鱼的“笑话”,最后

写出百裥裙令人意外的“真相”——一件未完工、未穿过的衣裙。这样的叙述方式,单一集

中而起伏跌宕,收到了扣人心弦的效果。

《苦恼》

1.车夫姚纳的苦恼是什么

答:车夫姚纳年迈体弱,终日奔波却得不到温饱,妻子早年下世。儿子又新近病亡,他

生活的痛苦、心中的哀伤竞找不到人去诉说,无人理解、无处诉说是姚纳心中最大的苦

恼。

2.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体会小说以小见大的总体特色。

答:主题思想:小说通过老马车夫姚纳孤苦寂寞、有苦无处诉说这一简单的小事,反映

出世人的自私、冷漠,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与冷酷。

小说就题材来说是社会生活中很平淡的小事,然而人与人关系的冷漠、下层人民生活的

凄苦无援,是上层社会、是那个社会制度所造成的,由一个老马车夫的不幸反映了广阔

的社会生活,具有了深刻、严肃的主题,我们不能不称赞作者“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3.说明作品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的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答:(1)小说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冷酷无情的,姚纳想给人们说说自己老年丧子的痛苦,

然而他的乘客(一个、三个青年)、看门人以及年轻车夫竞没有一个愿听他的倾诉。

(2)姚纳的小母马是没有人性的,但它似乎听懂了主人的痛苦,闻闻主人的手,姚纳就把

心中痛苦全讲给了他的马。马是没有人性的,但马比世人要有情。

(3)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同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使人们了解到俄国社会的黑暗、冷酷,

揭示了主题。

4.说明作品将人与马相类比的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答:作者写马的瘦弱神态、处境和遭遇,实际上是与车夫姚纳的神态、处境和遭遇进行

类比,从而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如同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地,充分暴露了社会的黑暗,从

而有力地揭示了主题。

5.结合具体段落,说明人物对话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作用。

答:小说很善于运用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如写三个乘车的青年,当姚纳给他

们说自己的儿子死了时,一个说“大家都要死的”,另一个说“你听见没有,你这老不死的

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啦!要是跟你们这帮人讲客气,那还不如索性走路的好”,第三个青年

调笑地说“赶车的,你结过婚没有”,这三个青年的话,活画出了他们卑劣无赖、冷酷无情

的个性和心态。

6.注意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和人与马的静态肖像描绘,说明其表现手法和表现作用。

答川、说开头采用了景物描写、肖像描写。本段的景物描写创造了一个阴冷、昏暗的氛

围,这同当时俄国的社会气氛、姚纳悲惨的生活和孤寂的心情相一致,为小说的推进起

了铺垫作用。肖像描写突出了姚纳一动不动,马的呆呆不动,这呆滞麻木的样子生动地

折射出人物内心的痛苦,因而对表现人物命运以及对主题的展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麦琪的礼物》

1.作者为什么在小说末尾赞叹德拉夫妻“他们就是麦琪”

答:(1)“麦琪”指基督初生时,从东方来耶路撒冷给他送礼物的三位贤人,他们是非常有

智慧的人。

(2)德拉夫妻二人为了对方割舍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他们牺牲了自己的所爱,为对方送

上一份圣诞礼物,他们的爱情是最纯真和美丽的,他们也是懂得如何创造纯真爱情的人,

因而他们也是最聪明的人,最有智慧的人。所以说“他们就是麦琪”。

(3)作者这样写也倾注了自己对德拉夫妻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

2.为什么说作品采用了“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的构思方式这样剪裁和结构有什么好处

答:作品构思精妙。妻子德拉、丈夫杰姆各自牺牲自己的爱物换钱为对方购买意中礼品,

夫妻俩同样痴情,同样善良。作者详细写了妻子德拉卖掉心爱的头发给丈夫买表链的过

程,这条线索是实写,而丈夫杰姆却卖掉了心爱的金表给妻子买了她喜爱的一套发梳,

这条线索略写、虚写,直到杰姆回到家两人交换礼品时两条线索才交汇到一起。采用这

种剪裁和结构的好处,一是避免重复,二是为了造成强烈的悬念,在小说的结尾处形成

一个令人惊愕、出人意料而又不违背情理的精彩结局,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3.仔细阅读德拉下决心卖掉秀发一段描述,说明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和表情描写来显现

她的心理活动的。

答:这一段落写妻子德拉在圣诞节前夕,为了给丈夫买礼品下决心要卖掉自己美丽的头

发的心理过程。圣诞即到,德拉自己又只有一块八角七分钱,但又痴心地想给丈夫买一

个他喜欢的礼品,正在无措时,突然在镜前想到了自己的头发,“她两眼晶莹发亮,但是

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由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德拉由兴奋而矛盾的心理变化,继而

“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在那里,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这些情态描写

展示了德拉在决定卖掉心爱漂亮的头发前的犹豫、痛苦心理。然而为了心爱的丈夫,为

了纯真的爱情,她终于“裙子一摆”、“飘然走出房门”。这里的动作洒脱、干脆,毫不迟疑,

表现了德拉决心已定,甘愿为丈夫做出自我牺牲的心理。德拉这一连串的心理变化可概

括为:兴奋——矛盾——痛苦——毅然决定。这一段主要是通过对德拉的外部动作和表

情的描写来刻画其心理活动的。

4.体味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和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

答:小说写了一个喜剧故事,可其中又浸染着悲剧色彩,写德拉夫妻这两个处于生活下

层的年轻人,在圣诞节到来之际,为了给对方买上一份心爱的礼品,不惜卖掉了自己的

头发和手表,而买来的送给对方的礼物恰恰是发卡和表链,有了发卡和表链,对方却没

有漂亮的头发、手表,我们为他们的纯真爱情、善良而欣慰而微笑,同时也为他们贫困

的生活而落泪。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与此相应的是语言的幽默

诙谐。文中关于“一块八角七分钱”的交代,关于“信箱”、“门铃”、“名号”以及壁镜、秀发的

描述,都是妙语连珠,意趣横生.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3:00: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57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电脑迷
下一篇:信宜天马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