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读大学心得体会
读大学心得体会
读大学心得体会1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
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
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
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
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
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
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
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近
日所读的就是常见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
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
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
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
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
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
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
2/11
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
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
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这便是古时读书人追求的修齐治平了。横渠先生曾言读书人
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
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
道出了儒家对理想的追求和实践,代表了传统中国人的担当与责任。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儒家治国思想是为政以德,以
礼治国,以民为本。在上位者,要重视民众的力量,把人民做为立国
之本,因为民众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存亡。有仁德的君主,应顺应
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宽以待民,善待民众,
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保有
天下。这种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
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诫
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
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
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
个样。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自古至今,有多少道貌岸然,
人前人样、人后鬼样,披着羊皮的狼,祸害世间。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
3/11
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
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
的去判断。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
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
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此伯乐,则中
华幸甚。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
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
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
样。
每每想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我心中总会有难抑的向往与膜
拜。每读一遍,总会有新的收获。作为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公权力的
公职人员,心中更应该时刻警醒,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时刻记住自己的权力来自何处,又要用之于何处。时代在发展,社会
在进步,难道我们尚且不如xx年前的古人吗?
读大学心得体会2
几年前已经把《大学》背诵得滚瓜烂熟,现在略微有点生疏,但
也基本能背诵。虽然背诵完成,但是一直隐隐约约,不解其意。又不
敢直译,直译明显是错误的。翻看了很多解读,不敢苟同。
直到看了因缘生老师的《学庸衍义》、雪庐老人的《大学表注》、
憨山大师的《大学直指》、南怀瑾老师的《原本大学微言》,有一点感
4/11
觉貌似懂了。但实则还没有真正搞懂。
后来,听了一些课程,明白了一切经典皆在化心。以圣人之心,
方能读懂经典。小人之心,读出来,只能读出小人的味道。我非圣人,
也非君子,距离圣贤经典还有十万八千里。好在,虽然自己不是君子,
但能明白一点圣贤君子的标准。以圣贤君子的标准去解读,应该离圣
人本意不远矣,不敢误人,请君斟酌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开篇第一句,三句话提纲挈领,统领全文。朱子定此三
句为三纲。
大学,这里指的.肯定不是我们现在读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
机构。古时童蒙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行,及礼乐射御书
数之业,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修己治民、治国安邦之学。这里是以年
级来划分。
宋儒朱子晦庵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愚以为,这个解释更加
贴切。
什么是大人?但从拆字来看,人得一则为大。一为道,为开悟,
为性德。当一个人开悟之后,称为大人。古代对于做官的人,下级称
呼上级,同级互相称呼,也是某大人。我觉得本意应该是,开了一定
悟之后才有资格做官,当年理想状态和现实还有很多差距。具体什么
级别才有资格称为大人,没有考证,不知道。
大人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乾卦》的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这里的大人,指圣贤君子,在位的贤达。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人,小
5/11
人的意思,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理解的小人。普通平民百姓都属于小人
的范畴,生活在低层面的人,都是小人。而不是今天我们指的奸诈下
流的人。
孔夫子在乾卦文言传中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
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
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可见,这里表述的大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位高权重者,而是修
行极高的开悟者。
大学之道,道是指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述。对于道这个字来
讲,老子的《清静经》中有表述。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
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
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
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大学之道,这里这个道,无法按照老子所讲的道去理解,姑且可
以理解为规律,道路,途径。大学之道,就是大人之学的通道(途径)。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什么是明德什么是明明德
如果直译,明白道德,可以不可以行得通?按照现代人的思想来
理解,显然行不通,因为人们把道德了解片面化和狭隘化了。但是如
果你在深入去研究德字,我觉得就可以说得下去。
讲德讲到至高点,不外乎孔夫子。四书的思想皆来源于《易经》。
6/11
孔夫子真正流传于世的经典,就是其作的《十翼》。《大学》《中庸》仅
仅是他的思想,后人记录成文字,《论语》只是夫子日常饮食起居待
人接物的聊天记录。而《十翼》是孔夫子真正的思想承载。
我背诵完了孔夫子的《十翼》,由于天资愚钝,依然是一知半解。
看了一部分解读,我觉得依然没有契入圣人心境,故搁置。
我们一般说,某一个人是很有德行的一个人,其实都是在哄人。
没有经过九变,这九道关口,你根本无法判断他到底是不是一个有德
行的人。你说他不贪财,你给他一个亿试试,你说他不好色,你放一
个绝世美女试试,你说他很淡定,让他陷入困境,你再看看。真正意
义上的德,上下五千年,能到达的,不多。达到,即是开悟。
读大学心得体会3
对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互相渗透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身为物
理老师,自己不仅能在学生做化学、数学作业时给予帮助,同时在学
生背诵古文时,常常能把例如岳阳楼记,琵琶行等篇章吟诵如流,每
每总也能赢得学生诧异的目光。自从参加了跨学科名师培养基地的学
习后才发现,其实原本心目中的跨学科理解同刘老师的跨学科课程概
念两者之间的实际距离,难免为自己的浅陋感到不安。而通过老师讲
授和反复阅读《大学》篇,有点觉得茅舍顿开、获益非浅大学之道讲
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
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
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
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
7/11
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
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
三纲。
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
标。纲举则目张,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被认为是八目,由三纲统领又与之相互相成。明明德之所以根
本,是因为任何行为个体不仅需要有明德的规范,例如曾子那个时代
的强调的所谓周礼;同时,还要下功夫认真学习切实把握,以达到个
体人格的自我完善推己及人,完成由形式到内容,由精神到物质,由
内到外,个体到一般的演进过程。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
的双重责任。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
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
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
的同时更可以身教。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
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亲民、至善大学之道
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
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
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
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
8/11
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在八目中,格
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的是修身,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的道德
和能力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讲的是不分门第不管出身,上至皇帝下到百姓,只要身正,方可
达者既济天下而穷者也能独善其身。于是乎,天下方能太平,百姓安
居乐业而官员四平八稳;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理解为是某种人生
的职业生涯规划,尾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其后是作为前
提条件。身既不修奢言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修身又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关键。无论是三纲还是八
目,是以明明德、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善行为过程。而亲民包
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包括其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
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
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读大学心得体会4
四书之中,《大学》为经义之根本。《大学》的开头的总纲便首先
阐明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这三纲八目指出了儒门学士的学
习修行的目的与所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就如同《共产党宣言》指
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与任务一样,《大学》也指出了儒家学派的性
质与任务。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由浅入深而
又贯穿始终地将“正道”灌输到了儒门弟子的心中。
9/11
历史上,将《大学》从《小戴礼记》的从属地位中首先单独提出
来的是韩愈。在经过两晋南北朝以及安史之乱的黑暗时代之后,儒家
学者受佛道两家学术影响颇深,文学上崇尚追求声律辞藻,对仗工整
的骈文。而为了解决这一由学术思想影响到社会风气的问题,韩愈为
首一批知识分子掀起了古文运动。而为了解决更深层次的政治思想受
到佛道两家感染,“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
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的社会现状,韩愈提出了
《大学》中的三纲八目,以此作为儒门学士的学术根本,用天下公义
与佛老学说的个人心性相抗衡。自此,《大学》在儒家经义中的地位
随着与佛老学术的斗争的深入进行,而变得越发重要。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成为了众多学子的政治理想。到了宋代,宋明理学日趋成熟,
《大学》的基础地位也越发不可动摇。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格物致知”。在《大学》中,解
释“格物致知”的章节失传已久。宋明理学,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
王心学,都对“理”十分重视。相比起着重训诂的汉唐儒学,宋明理
学更注重个人思想的阐述,也即“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以个
人学术观点和经文相结合,在原有经义上阐发自己的学术思想。故比
起考据经义内容,宋儒更注重研究义理,研究的方法便是致知。《大
学》上讲,致知在格物,二程洛学开创性地将“致知”与“格物”合
二为一,成为“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也成为了程朱理学的根本立
足点。二程认为的“格物”,是“穷至事物之理”,为了认识存在客
观事物中的“理”,必须“凡事上穷极其理”,包括读书学习,体察
10/11
人情等等。而继承了洛学的朱熹,受到了张载气学的影响,认为世间
事物是由气产生,由理驱动,所以“理”是“气”形而上的根本,也
是物中的“性”。他对格物致知又进行了完善与补充,因为世间的
“物”实在太过广泛,人不可能一一去“格物”来“致知”,所以要
将广泛的不同事物的“理”提升到统一的宇宙本体,即“天理”的高
度,也即“太极”中去,从而得到自己内心本有的“明德”。而这种
追求“理”的过程,与三纲中的明明德是一致的。与程朱理学追求至
高的“天理”不同,陆王心学提出“心即理”,人自身的“心”已经
包含了所有的“理”。陆九渊反对了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
式的通过外在“格物”来获得“理”的做法,将“格物”的对象由外
在事物变为内在的内心,追求人的“本心”,“致知”也是为了引出
“本心”中的“明德”,通过“明心”来“明明德”。王阳明则更进
一步认为“心外无物”,人的知觉才是存在本身,同时反对理学中
“格物”而后“致知”的做法,认为既然“心”才是唯一存在,那么
就应当“知行合一”,将格物致知真正化为一体,再结合孟子所言
“良知”通过实际行动“致吾心之良知”,回复人本性中的“明德”,
以此来达到“明明德”的目的。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与唯物主义哲
学不同,无论如何格物致知,最终目的都是明明德这一纲领,所以还
是回归到了人内心的层面上,而不是得到外在的“物理”本身。在宋
明理学走向衰亡之后,王夫之对格物致知又进行了新的扩充。他将
“物”由原本的人事扩展为包罗万象的自然界事物,既反对心学派将
格心代替格物,混淆客观主观的唯心说法,又反对了理学派将格物与
11/11
致知作为同一过程两个阶段的含糊做法,将“格物”与“致知”重新
分成两件独立不同的事。“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
主,而思辩辅之,所思所辩者,皆其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
官,思辩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辩之疑。”王夫之
以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成分区别开了“格物”与“致知”,以论述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不同于程朱“先知后行”和王阳明
“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点,提倡务实不虚谈的学风。时至今日,“格
物致知”完全可以赋予更广泛的内涵。在西方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时
代,也是宋明理学体系崩坏,实学却受到文字狱的影响而没落,儒家
学派又回到了训诂的老路上去的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格物致
知”本身无疑是人类探究外在广阔世界的路途。相比宋明理学通过
“格物”来追求内心的道德与义理,西方学者通过“格物”逐步发展
和完善了自然科学的架构,比之儒门学士更能穷至事物之理。而在自
然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又能引入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概念,
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和总结客观规律,我们能得到事物的发展规律,而
想要“致良知”,也可以通过科学地统计手法观察客观事物,而不是
以主观心性去“格物”来获得“明德”。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0:33: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52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