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廉政文化建设

更新时间:2023-02-03 23:52:36 阅读: 评论:0

中考政治考试范围-平行线英文


2023年2月3日发(作者:冬天 朱自清)

廉政文化范畴与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范畴与廉政文化建设人们对廉政文化的理解一般限定

在精神文化领域,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建设廉政文化的实践工作主

要是廉政教育以及廉洁从政的习惯养成和氛围营造。随着依法治国战

略的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入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

腐败”的新阶段,由此引发了如何在法治视野下理解和建设廉政文化

的思考。在法治视野下,廉政文化是一种广义文化,包括基本精神或

核心理念、制度体制和管理机制、行为规则规范、日常实践和行为习

惯等四个层面内容。应在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建设廉政文

化,更好地发挥“文化”化人的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形成“不

想腐”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影响力、渗透力不断增强。面对当前

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党中央要求要以深化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斗争,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如何在法治视

野下重新理解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建设如何与时俱进,在反腐倡廉实

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一、对廉政文化的一般理解和建设廉政文化的实践自提出“廉政

文化”这一概念10多年以来,廉政文化就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紧密

相连。但人们对廉政文化的理解,总体上局限在精神文化领域,属于

狭义文化的范畴。

1.廉政文化的提出

“廉政文化”作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产生于党领导下的反腐

倡廉建设的实践,来自于行政话语体系。可以说,提出廉政文化建设

是着眼于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和传续功能,强调的是文化“化人”的

精神引领和习惯养成的作用。由此引发的理论探讨,首先都是从哺育

人、塑造人、提升人的功能定位出发来定义廉政文化,并指导建设廉

政文化的工作实践。刘峰岩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反腐倡廉创造良

好社会环境》中提出:“现在我们讲文化问题,主要是从狭义的范畴讲

的,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讲的。”①在狭义文化观的指导下,人们一般

将廉政文化定义为“关于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的文化,包括廉政知识、

信仰、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在这个定义下,建

设廉政文化的工作实践主要是精神领域中的活动,属于精神文化的范

畴。

从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实现“倡廉”

的目标任务,以筑牢公职人员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来推动预防腐

败工作。在上述的廉政文化定义中,同时包括了文化形成的“人化”和

“化人”的双向进程。“人化”即提出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是

对廉洁价值理念的宣示,体现的是人的意志,反映的是人们对公职人

员廉洁从政在道德和行为层面的思考。“化人”即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

式”,是按照廉洁价值理念影响人、塑造人,体现的是对人的改造,反

映到反腐倡廉的实践中就是廉政教育以及廉洁从政的习惯养成和氛

围营造。显然,人们对廉政文化的一般理解主要基于文化的工具性价

值,即“价值宣示―行为塑造”的二元结构,符合“倡

廉”的功能定位和需要。因此,实践中的廉政文化建设主要是围绕

廉洁价值理念的宣传与树立,与人们对廉政文化的一般理解相统一。

2.廉政文化的构成基于对廉政文化的理解,一般来讲,廉政文化

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念。廉政文化的价值观念即廉洁价值理念,是人们关

于廉政的知识和信仰在价值观念层面的具体反映,是廉政文化的精神

基础和核心理念,回答了为什么要廉政、如何看待权力以及个人利益

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在中国的廉政建设实践中,廉洁价值

理念往往又进一步被具化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这是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各类宣传教

育活动普遍以此为主要内容。同时,在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时,廉洁价

值理念往往又与不同岗位的工作价值观结合起来,得到了拓展。比如,

政法系统的廉政文化就高度融合了公正执法的价值追求。此外,当廉

政文化面向社会时,也都不同程度地与职业道德结合在一起,使廉洁

价值理念更有针对性、更具广泛性。

二是行为规范。制度是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廉政制度大致

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规范权力及其运行的基础性制度,目的是加强权

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建立健全相应的行政体制和管理机制提供制

度依据。第二类是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主要是公职人员廉洁从政、

社会

成员廉洁从业的行为规范,关注的是个体行为,既有引导型的规

范,也有禁止性的规定。当前廉政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实践,一般主要

集中在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方面,有关规范权力及其运行的基础性制

度很少被看作是廉政文化的内容。

三是生活方式。廉政文化所考察的生活方式,是廉洁价值理念与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的结果,体现为人

们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廉政文化之所以关注人们的生

活方式,主要是基于文化的两个方面功能:第一,文化具有传续功能。

当文化通过日积月累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某种生活方式时,

文化就可以在世代之间传续,同制度一样发挥持久的作用。第二,文

化具有环境的塑造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身处其中的人们。

在建设廉政文化的实践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

使廉政文化通俗化、大众化,更加易于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强影

响力,扩大覆盖面,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廉政文化已经被广

泛运用在廉政思想教育、反腐倡廉宣传和社会氛围营造上,为预防腐

败强化了思想防线,提供了文化支撑。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关

注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廉政文化作用的全面发挥。

一是对廉政文化构成的理解具有局限性。在以往的实践中,人们

认为廉政文化的构成主要包括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归根

结底是精神领域的文化,这符合狭义文化的特征。从广义文化的观点

出发,文化不仅包括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方式、过程及其结果,

还要涵盖经济、政治等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这个观点下,

廉政文化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廉洁政治方面所具有或应具有的文化,不

仅关注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思想和行动,还要关注与之相关的精神文

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社会整体性。从反腐倡廉实践看,中

央要求以深化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就提出了一个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整体性改造问题,与广义文化所关注的廉政文

化范畴同样具有社会整体性。因此,当前廉政文化研究内容的实际构

成与文化理论和反腐实践要求相比显得过于单薄,具有局限性,应在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领域拓展廉政文化的研究。比如,经济活动中的

利益驱使给腐败行为提供了动机,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则给腐败行为的

发生提供了机会,这些都可以成为廉政文化研究关注的内容。文化研

究之于社会的进步,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以文化的视野全面考察社会

的生活样式,并为其改造和发展提供整体性参考。

二是廉政文化传播受到局限。目前,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比较广泛

地融入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当中。从形式上来看,廉政文化

借助大众文化、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载体实现了面向社会的扩散。

但是从内容上来看,廉洁价值理念包括廉洁从政、廉洁从业、廉洁立

身,主要是对公职人员应具有的价值追求的规范,社会其他成员对此

表示

认同,但都是出于对公职人员应该廉洁从政的认同。事实上,当

前社会上“请托风”盛行,办事情、找工作、孩子上学等等,都要找门

路、托关系,这里面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特权待遇的期许。可

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廉政文化在形式上实现了横向的广泛传播,但

是在内容上的纵向深度不够,廉洁价值理念还不能成为社会中各个群

体共同的主体价值。原因在于,廉洁价值理念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23:5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50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关于老师的歌
下一篇:王快水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