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寒食节的来历介绍
在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而每个传统节日的时间也是有所不同
的,其中一个就包括了寒食节,那么2022年寒食节的来历是什么?下
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年寒食节的来历介绍,欢迎大家来阅
读。
2022年寒食节的来历是什么
为纪念介之推,晋文公规定每年在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晋国
国内家家户户都要禁烟火而吃冷食,据说这就是寒食节吃冷食习俗的
来源。
于是晋地之民便在每年的寒食时节断火冷食。最初寒食节的断火
时间为一个月,但由于天天吃生食,致使许多人因身体不适而生病。
到东汉时期,并州刺史周举注意到此种状况后,为解决这个问题,便
亲自到介之推庙进香,请求介之推将断火的时间改为三天。此后随着
寒食节风俗向全国的传播,断火之俗也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断火时
间也逐渐由三天改为了一天。
寒食节的意义
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
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
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
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
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
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
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之推忠
贞不渝的怀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多数寓意深刻。如:
祭食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有企盼国富民强之
意;祭食面燕,介休方言为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亮节。
寒食节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意义不仅仅是
节日习俗,而是节日的自身的重要的文化传承,文化只要能够传承下
去,才是一个国家流传下去的根本。
寒食节的禁忌是什么
1、禁火,禁烟,其实这也是寒食节的习俗,在这一天是不允许生
活做饭的,每一户人家都要吃了冷的食物。古时候在这一天要是生火
的话就是对神灵的不敬,是会有灾难降临的。
2、禁止在墓地拍照,寒食节也有和清明一样的扫墓活动,只是清
明对于大众来说了解的比较多。扫墓是对先祖的祭拜所以不允许在墓
地拍照,在墓地拍照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可能会引来不好的怪
罪。
3、寒食节期间禁忌买鞋,鞋与“邪”谐音,这段期间和清明期间
一样都是阴气比较重的日子,买鞋回去的话相当于是把邪气带回家。
4、不要在床头挂风铃,即便是从前就挂着的也要在寒衣节这一天
摘下来。因为风铃是容易招来鬼怪的器物,人们在睡觉的时候又往往
是最容易招来鬼怪入侵的时刻。
寒食节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
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
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
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
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
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
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
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
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
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
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
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
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
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
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
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然后安葬遗体。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
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
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
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
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传说二
秦朝末年,刘邦终于打败霸王赢得天下。
刘邦衣锦还乡时,想去双亲的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
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他无法找到自己父母的坟墓。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
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
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纸,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
后向上苍祷告说:“父母在天有灵,我将把这些纸片,抛向空中,如
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父母坟墓。”
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
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
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
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传说三
寒食节源于周代的禁火旧制。当时有逢季改火的习惯。春末出火,
在这之前告戒人们禁止生火,要吃冷食。旧时寒食节主要吃粥。据
《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另外还有“桃花粥”,这是唐代汉族寒食节的食物,流行于河南
洛阳地区。《广群芳谱》中说:当地民间在寒食节,采摘鲜桃花,配
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鲜美,富于营养。这个风俗一直流行到明末。清
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一出就有这样的唱词:“三月三刘郎到了,
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22:5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48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