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历史性变⾰
“⽂⾰”结束后,国内观影需求迅速提⾼。1979年创下了全民平均观看电影达28次、全国观众达293亿⼈次的空前纪
录。为应对井喷式的观众观影需求,国产电影⽣产、创作和发⾏均做出了许多努⼒探索。《⼩花》中战争描摹和细腻情
感表现熔于⼀炉,《庐⼭恋》聚焦都市与青春期⼈物某些典型,《少林寺》讲述的武侠传奇故事引⼈⼊胜,⽽《天云⼭
传奇》《苦恼⼈的笑》等,则着⼒展⽰⼩⼈物的命运和情感⽣活,表现出反思和批评的勇⽓。谢晋的《芙蓉镇》更成为
标识历史与社会批判的特殊纪录。张艺谋的电影《红⾼粱》《秋菊打官司》《⼀个都不能少》,陈凯歌的《霸王别
姬》,姜⽂的《阳光灿烂的⽇⼦》和贾樟柯的影⽚,拓展出新的艺术空间。电影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电影题材
持续扩⼤⾃⼰的选择空间,电影市场随之涌动。
40年来,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产故事影⽚4522部,从2009年到2017年,共⽣产故事影⽚5789部。电影题材的
容量、表现形态跟全球⽣产有了新的连接的可能性和不可替代性。电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院线制”于2002年开始推
⾏,2003年《电影制⽚、发⾏、放映经营资格准⼊暂⾏规定》出台,投资主体⽇趋多元化,民营电影成功崛起,成为电
影创作重要的主⼒军,中国迅速成为电影⼤国。被市场和⽹络解放了的电影⽣产⼒,深刻影响着电影创作和题材的选
择,⽽呈现出新的特质和变化:
⼀是电影创作题材多种多样,⾮单⼀指向性的时代性意识深度增强。这源⾃电影创作观念不断开放。2002年,张艺谋导
演的《英雄》出现了,在电影开放和改⾰的进程中,《英雄》⽆疑起了引领、激励的作⽤。它国内票房超过2.5亿元,
海外票房1.23亿美元,创下新纪录,中国因之有了⾃⼰的商业⼤⽚。
电影产业化在重塑电影题材选择的同时,迅速带来了包括题材艺术处理在内的艺术意识前提的改变,并决定了电影创作
和题材表现形态多样化的可能性。现实题材、农村题材电影⼤都为中⼩成本影⽚,像《马背上的法庭》《三峡好⼈》
《⾹巴拉信使》《钢的琴》《亲爱的》,⽣活⽓息⽐较深厚,地域特⾊鲜明。⼉童题材电影中有的作品⼈物形象鲜活丰
满,努⼒以电影⼿段表现⼉童⽣活与⼼理,但仍⾯临着进⼀步强化表达⽅式与接受上的情感性和价值意识。更多的电影
题材表现在植根于现实的同时,也着⼒实现类型电影的缝合功能。如《湄公河⾏动》《战狼》系列和《红海⾏动》等,
虽未能促使⼤众对⼈性价值的批判或更深层⾯社会问题的思考,却赋予空间以时间之维,使其备受欢迎。
⼆是多元⽬标、类型化策略纷⾄沓来,演绎⽣成空间意识建构和主观性价值选择。电影在新的世纪,特别是近⼗年有了
迅猛发展。这时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全球电影舞台的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2017年全国5.5万家规模以上⽂
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91950亿元,⽐上年增长10.8%。同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550多亿元。5⽉底,2018年
的累计票房已达284.4亿元,⽐2017年同期增长了22.4%。作为⽂化产业的电影,中国追赶美国等国富有成效,在银幕
数上现在已把北美市场⽐了下去。然⽽市场⽕爆,⾼票房下的负⾯现象仍值得反思,怎样针对⽬标受众增强电影创作的
类型化策略,准确把握动作、喜剧、侦探、科幻、魔幻、冒险、励志、亲情等类型,或尝试多种类型元素的杂糅运⽤,
既是电影创作中所应该秉持的特定⼿段,也是⼀种融合主体价值选择的经验⾃觉。现在市场和⽹络很发达,环境很浮
躁,深陷其中的电影需要反思和超越。对于中国电影说来,如何迈出向电影强国过渡的坚实⼀步,成为重要的考验。
三是⼤⽚兴起年代的电影处境发⽣的变化,创作主体的主观性构造成为践⾏电影题材探索与艺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意识载
体。新时期以来的好电影开启了不同题材创作⾛向市场以⾄海外的旅程,填补了本⼟题材电影拓展市场、拓宽艺术表现
领域的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21世纪以后,电影题材和内容实质上都受到市场的影响,有的在票房和
数字“威逼利诱”下发⽣了质的改变。不难看到,现实题材部分作品为了市场和票房⼤卖,放弃对现实⼈⽣的关注与描
写,《⼩时代》系列、《分⼿⼤师》等影⽚华丽空洞,没有挖掘⼈⽣的蕴含,表现⼈性的深度,没有体现出现实社会中
的⼈情冷暖,让⼈回味真实、历史和⽣活的意义。电影创作在风格、样式上如何⾛多样化、多元化之路,怎样赢得观众
发⾃内⼼的由衷喜爱,成为考验。在这⽅⾯,重⼤题材影⽚创作尽⼒⾛出困境,尝试并寻求多元化发展,像《建国⼤
业》(2009)、《建党伟业》(2011)、《建军⼤业》(2017)拓展新领域,取得了包括市场在内的多⽅⾯的成功。
四是每个⼈⼼中都有属于⾃⼰的英雄,⽽任何时代电影的题材和表现,⽆论现实抑或历史题材都可对之歌颂与赞美。刻
画军事英雄主义,军事题材创作趋向多元化明显,从《今夜星光灿烂》《默默的⼩理河》《⾼⼭下的花环》《⾎战台⼉
庄》,到《建党伟业》《建国⼤业》《⾟亥⾰命》《建军⼤业》,再到《空天猎》《战狼2》等。新的主流题材电影在
市场化运作上取得成功,是运⽤国际化的制作理念和叙事⽅式做了创新性的有质量的表达。2017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则
达42.53亿元,背后体现的是电影⼈对电影、环境和时代性的⽂化与语境的⼒量的推动。
21世纪之后,中国正式加⼊WTO、电影产业化、CEPA协议签订、院线制建⽴、民营资本成为制⽚⾏业⽀柱、引进政策
进⼀步开放,更重要的是,⽹络时代对电影制作营销⼿段的丰富,这些综合外部因素都影响着国产影⽚的创作与题材表
现形态。视听效果的震撼与感官刺激的爆发浸染以⾄主导着多类型多样化的创作与市场格局,创作题材和品种受到了愈
发明显的影响。
在40年来的发展中,电影是⼀个重要的话题,并产⽣了历史性的变⾰。电影从2002年10亿元票房到2017年的559亿元
票房,2002年银幕8000块,2017年已经超过5万块。电影已经融⼊中国⼈的⽣活,电影⽂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当今
电影的所有创作⽣产和传播活动都相约⾛向了国家⽇益推动和⽂化⾃信⽇趋坚定的开放过程。改⾰开放带来中国电影创
作和电影⽣产五个⽅⾯的转型:⼀、电影从短缺的⽂化⽣产供给,向繁荣活跃的现代电影产业和⼯业体系转型。电影制
作和电影⽣产五个⽅⾯的转型:⼀、电影从短缺的⽂化⽣产供给,向繁荣活跃的现代电影产业和⼯业体系转型。电影制
作单位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电影产量和票房⼤幅增长,电影改⾰发展站到了⼀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计划经
济条件下传统的电影管理体制,通过政策保障、设施建设、系统标准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结合,向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现代电影治理发⽣深刻转变,电影市场主体从⼩到⼤、从弱到强。三、电影从政府主导政府投⼊向由政府主导、以电
影企业为主体、全社会的整体参与的结构转变。四、电影与科技深度融合,互联⽹和新科技⾼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和优化。五、从电影单⼀的对外交流,向以我为主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化互动和开放转变,⽂化软实⼒、国际传
播能⼒显著增强,核⼼传播指标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在急剧变化的中国电影⽣态与总体征象中,重新彰显出第⼆重空间的价值,呈现电影创作与题材的精神指向,使
其充当⼈性价值的批判者和守护者,是具有紧迫性的任务。电影进⼊市场,是否就能等同于⾛进当代中国的观众⼼灵?
笔者曾提出这样的电影之问,即:在市场之外,我们如何在内容的维度上下判断?怎样从市场转向内容要求的电影,从
电影与市场语境相互依赖的关系的⾓度去重新发现和合理化把握电影的发展规律,发挥更重要的社会、⽂化功能?在准
确把握40年来特别是当前电影改⾰发展的总体态势的同时,如何总结经验,推动开放的⽂化融合与⾃觉势在必⾏。张岱
年说:“⼀个独⽴的⽂化,与另⼀种不同类型的⽂化相遇……应主动吸取外来⽂化的成果,取精⽤宏,使民族⽂化更加
壮⼤。”作为⼀种产业化时代的市场性存在,电影创作⽆法逃脱进⽽⼜屈服于市场裹挟,但是,复活、舒张电影⾃⼰的
声⾳,在内容的维度和题材上开拓,是和不断⾛向开放的中国电影的精神与思想价值尺度相连,也是与世界融合、沟
通、对话的结果。长期封闭的电影向世界开放,积极探索影像中国,积极表现电影的中国精神从来没像这40年来如此⼴
泛、深刻。它作为⼀种⽂化逻辑,引导并强化了中国电影⼈和世界说话的欲望。
作者:丁亚平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21:1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43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