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高架桥

更新时间:2023-02-03 20:08:18 阅读: 评论:0

2019广州市英语中考试卷题型-侮组词


2023年2月3日发(作者:挥霍马云爸爸的财富)

1.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现状

1.1研究背景及目标

高架桥的出现在城市进化的历史中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重要细节,它

反映了城市日益拥挤的现状、趋势以及城市在空间形态上的位移态势

——从一个横向的层面转向一个纵向断面掘进。目前国内对城下城、地

铁而这些土地空间资源的利用已经引起更多的重视,并开始应用以提高

其使用率,伴随着高架桥交通功能空间的产生,桥下“剩余”了大量的空

间资源同样也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为人们创造完整丰富的生活

空间,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本文以有效使用高架桥桥下空间为主要线索,对我国城市高架桥所

面临的桥下空间利用问题进行的探讨。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摸索

与探讨中,在吸取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

情况出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提出高架

桥桥下空间利用形式的建议,以塑造一个城市生活环境高质量、城市土

地资源的高利用率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2国内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现状

国内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形式一般以绿地为主;随着国内汽车的普

及,停车场的利用形式开始得到重视,但比例不大;其他形式的利用不

多。国内高架桥桥下空间存在以下问题:

(1)大量空间浪费。

(2)利用形式单一。表现为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形式一般以绿地为主。

(3)空间灰暗压抑。高架桥底部大面积裸露混凝土,且市区内多数高

架桥接近建筑物,阳光无法直接照射高架桥桥下空间,使得城市整体基

调呈灰暗,空间使人们感到压抑难受。

(4)空间缺乏规划。由于高架桥桥下空间长期缺乏规划,空间往往被

私人违规占用,不仅使得空间凌乱,而且对桥上车辆的行驶构成威胁;

既使合法利用,也由于缺乏有效规划,使得本来压抑的桥下空间更显拥

挤不堪。

2.构成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因素分析

构成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桥体因素、使用因素。

如图2-1所示。

图2-1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因素示意图

2.1环境因素

泛指高架桥本身及使用外,其他所有能够构成高架桥桥下空间形式

的断面形态因素:周边建筑物高度、人行道宽度、车道宽度、高架桥与

建筑物间距离、路幅等。

按照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的观点,空间的封闭性可

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H)和相邻间距(D)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以D/H=1为

界限,随着D/H比的增大,即成远离之感;D/H比的减小,则成近迫之

感。如果需要在正常视角下看到天空,那么D/H比必须大于2。根据该

观点,现以两侧建筑物同高架桥的间距(D)与高架桥的总高(H)作为标准,

结合Spreiregen有关视觉与封闭感关系,作以下分析:

图2-2D/H值与封闭感关系图

由此看出环境因素中路幅宽度,特别是高架桥与建筑间的距离(D),

与高架桥高度(H),会影响到人们对空间使用的感受:

(1)当D/H≤1时,空间封闭感强烈,桥下空间不适合作建筑物型利

用及广告悬挂、停车场,适合开放型利用;

(2)当1

适当设置建筑物型利用及广告悬挂,适合开放型利用;

(3)当2

开放型利用、广告悬挂、停车场;

(4)D/H≥4空间封闭感消失,桥下空间利用形式不限。

2.2桥体因素

高架桥桥体因素包括:本身的支撑型式、有无匝道、柱数量与柱间

距,均会影响桥下空间的阻隔和使用。本研究将之归纳为高架桥下可使

用长度、高架桥下可使用宽度、高架桥下可使用净面积(除交通使用面

积)、高架桥下可使用高度、柱子形式、柱子总数量、柱子总面积、柱

间距、匝道宽度、匝道面积等。

2.3使用因素

有关高架桥桥下空间使用因素包括:匝道形式、桥下空间使用类型、

周边土地利用等。

匝道形式主要影响桥下空间使用空间大小,而周边土地利用对桥下

空间使用类型的混合使用,如时间性和空间层次性、集聚性和流动性、

兼容性和关联性有较大的影响。高架道路在城市中穿行,与地面空间组

合模式按照平面位置划分,主要有以下6种模式:

图2-3高架桥与城市空间关系模式图

(1)a~c三类的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受两侧城市交通较大,发生

活动的主体——人,均需要穿越城市道路才到达桥下空间,桥下空间利

用形式不适合引入大量人流使用或停留的用途;

(2)d~f三类的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两侧无城市道路,当桥下无城

市道路时,人可自由穿越高架桥桥下空间,桥下空间利用形式可多样,

但d类高架桥两侧近邻建筑,不宜设置大量汽车停车场;当桥下有城市

道路时,形式则以市政设施、广告等为主。

3.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类型分类

合理利用城市高架道路形成的高架桥桥下空间,对于充分利用道路

空间资源、节省城市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关注。根据前述桥下空间形态因素分析归纳出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类型

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公共使用

3.1.1停车场

随着汽车的普及,停车问题日益成为城市发展问题之一。过去,在

中国停车场的设置往往局限于室内、室外停车场,随着城市的发展,用

地越来越紧张,这种大量土地和金钱去设置停车场的作为值得商榷。

高架桥下停车场的设置,为城市的停车问题提供一个突破口。除此

之外,还应包括时段性停车场——特定高架桥段特定时间才允许停车,

用“时间换空间”的做法,使得城市在某段时间段城市停车车位数量得到

增加。

图3-1台北高架桥下的停车场

3.1.2体育活动场所

在城市居住区往往缺乏足够的体育场所,可在靠近居住区的高架桥

下,根据周边环境差异,适当设置建筑型或开放型的体育活动场所供周

边居民使用。例如广州天河区奥林匹克中心附近的北环高速公路高架桥

桥下的几家体育俱乐部,将桥下空间改造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

溜冰场等,不仅为周边的居民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而且运动爱好者提

供廉价场地。

图3-2广州高架桥下的足球场

3.1.3休闲场所

为了改善环境和景观,给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休憩环境,可以在高

架桥桥下设置绿地,或者创造景观。其内容可以是文化历史,也可以是

游园,在其中安插必要的休憩设施和园林小品,例如亭、廊、花架、健

身器材、桌椅等。它将都市的文化文明与现代桥梁技术结合在一起,贵

在自然、充满生机、富有文化艺术性,使人从喧闹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回归宁静清新、赏心悦目、宽松和谐的自然环境。

(a)济南高架桥下的公园(b)苏坡立交桥苏坡神坛

图3-3高架桥桥下空间休闲使用

3.1.4服务设施

根据周边土地利用,有规划地设置当地职能部门设立的便民设施或

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场地,例如出租车休息站、汽车修洗中心,图书

阅览室、公厕等以确实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如图3-4,

公共厕所在澳门金莲花广场旁高架桥下,政府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即可

满足来澳门金莲花广场游览者需要,还不占用其他用地。

图3-4澳门金莲花广场旁高架桥下的公共厕所

对于占地较大且对居住区有一定干扰性的设施,如垃圾压缩站(转

运站)、消防站、变电站等,可在立交桥桥下设置,如广州黄沙大道隧

道口立交桥下设置垃圾转运站。

3.2交通使用

在闹市区交通拥挤的条件下,长距离的立交桥桥下空间可以起到交

通分流的作用。充分利用桥下空间场地开辟新的车行道或左转车道、掉

头车道,通过重新施划交通标线,调整桥区周边路口车行道,增设交通

标志、标线及信号灯等一系列措施,增加路口通行能力。如上海及沈阳

在中心城区主要的高架下特设了公交专用道路,已经使中心城区公交通

行速度提升到15公里/小时以上。

(a)沈阳公交专用道(b)杭州自行车

图3-5高架桥桥下空间交通使用

3.3商业使用

在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内,在高度、宽度等方面达到的要求时,可

以考虑建筑需求。例如在商业区可以利用高架桥桥下做商业或者商业公

司办公地点,从而使其与原有街道一侧构成一个两侧封闭的亲切的街道

空间。例如图3-6所示,日本高架桥下聚集众多小商铺,不仅充分利用

桥下这一特殊空间,而且与周边环境形成亲切的街道空间。封闭的建筑

空间还可以作为城市办公、环卫、储藏空间等。

图3-6日本高架桥的小商铺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占有度越高,所获取的相应价值就

越大。在高架道路的有效地段做广告便是一种常用的宣传手法。根据高

架桥结构等特点,可在桥墩等桥体部位设置商业广告。利用广告及服务

的收益为高架桥环境养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改造资金,减少政府专项资

金支出。

3.4其他使用

废弃高架桥,往往被人们摒弃,甚至拆除。不仅浪费金钱,而且抹

去城市某段特殊历史的记忆。如何充分利用失去交通功能的高架桥将会

是中国城市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如图3-27所示,法国巴黎艺术桥商业

长廊是由失去交通功能的铁道高架桥改建而成的。

图3-7法国艺术桥商业长廊

日本高架桥下开设殡仪馆、澡堂还有录音间:利用高架桥下的长地

形,日本横滨电车业者将原有停车场、改成温泉浴池的大澡堂,每天均

引来众多客人上门;高架桥下的殡仪馆,肃静的装潢,加上每根大柱子

都加装了隔音防震设备,在里面举行逝去亲友的告别式,都不会受到桥

上交通的干扰;高架桥下还设置乐手用的练习室兼录音间,特殊的隔音

设备,让屋里的人不会感觉到电车经过,屋外的人也不会听见室内传出

的音乐声。

归纳国内外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形式如下表:

表3-1国内外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汇总表

4.与高架桥周边土地利用的结合

4.1居住用地

“雅典宪章”曾指出:“居住为城市的主要因素,要多从居住的人的

要求出发”。居住区是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是最人性化的空间,它

要体现“以人为本,细微关怀”。

地处居住区附近的高架桥,首先考虑的是环境问题。要发挥绿化景

观的过渡作用,强调垂直绿化在高架桥中的运用,加强与居住区周边绿

地联系,以减少高架桥上汽车的噪声、空气污染对居住区的影响。

其次考虑的是增加居民休憩空间。利用高架桥具有遮蔽的特点,设

置居民常用的娱乐设施或体育场所,无论天气情况如何,均可使用,以

丰富居民闲暇生活。另外还要考虑儿童、老年人的活动场所,结合高架

桥桥下空间,适当设置不同年龄所需的儿童游乐设施、老年人康乐设施,

使得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成良好的“街头游乐场”或“街头俱乐部”。

图4-1高架桥桥下空间与居住用地相结合的利用形式——体育场

其三考虑的是居住区停车场配置。随着私人小汽车的数量急剧增长,居

住区规划配置的停车场往往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若居住区近

邻高架桥,可考虑改建为停车场,但前提不能对居住区造成噪音、污染

等影响。

4.2商业用地

商业区的高架桥多半处于繁华地段,为了配合当地的商业气氛,可

在高架桥桥下建立高架步行区,将周边各大商业建筑联系在一起,或适

当地段允许设置临时性小商铺,如图4-2(a)所示;高架桥桥墩上还可以

悬挂商业广告,如图4-2(b)所示。高架桥管理者通过上述建设高架步行

区(步道)、临时商铺、商业广告等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以作高架桥养

护费用,做到“以桥养桥”,减少政府补贴或专项资金的使用。适当位置

设置立体或普通停车场,以缓解商业区停车紧张的情况。

(a)吉隆坡高架步行道及临时商铺(b)吉隆坡轻轨

高架桥桥墩立体广告

图4-2高架桥桥下空间与商业用地相结合的利用形式

4.3行政办公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中小学用地

由于该地段的交通具有时段性,白天上下班、上学放学时段高架桥

桥下空间应以疏导交通为主,夜间或其他时段可作时段性停车场,即临时

停车场。

例如广州市南田路广东医药学院校门前高架桥一段桥下空间,除上

下学时间外,其他时段途径该处的交通量不大,可在适当地段两柱间(纵

向)画线设置为时段性停车场,如图5-3中所见。用这种“时间换空间”

的做法,不仅使得城市在某段时间段增加城市停车车位,而且在一定程

度上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

图4-3模拟时段性停车场

4.4工业用地

工业建筑形态多依据生产线布局,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工业建筑特有

的稳重感,而且工业场地一般存在生产污染等环境问题。所以需要提高

高架桥的绿化程度,注重高架桥与周围建筑的色彩改造,突出生态绿意。

建议对高架桥进行大面积的绿化,以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相结合的方式,

用自然的绿意削弱地段内过多的工业痕迹。适当地点地段设置提供周边

工人文化娱乐消遣的场所,以阻止私人违规占用高架桥桥下空间而无序

的蔓延的情况。

4.5仓储用地

仓储用地布局原则上分布在对外交通入口附近如铁路站场、公路与

城市边缘地带、工业用地区旁。无论是一般仓库、堆场用地还是危险性

仓库,若高架桥桥下空间与周边仓储用地结合成片作为仓储用途将会对

高架桥上车辆的安全构成威胁。高架桥桥下空间应作为防护空间及交通

疏导空间加以利用,避免仓储用地连片存在的安全隐患。

4.6绿地

绿地由于对汽车造成的噪声、空气污染有一定的阻隔、消除作用,

而且投入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因此是国内外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

形式运用最多、最广的形式。高架桥

桥下空间与周边绿地相结合的例子除了上海延安绿地外,还有济南燕山

立交桥的“燕山健身广场”,见图4-4。

图4-4济南燕山立交桥桥下空间利用形式——公园

然而,并非所有高架桥桥下空间均适合种植植物——阳光少,雨水

不足的地方,或无喷淋设施的植物往往枯死。不同类型高架桥荫光照变

化主要与天气情况、道路上方高架桥数量、高架桥高度、桥面与绿化带

宽度之间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进行植物种植时,应充分了解其生境条

件,选择合理的绿化布局。不宜栽种植物的地段,可适当改造成停车场、

仓库或广告等。因而对高架桥桥下空间进行绿化时应有所取舍,不适合

植物生长的可作其他用途使用。

根据上述几点,归纳高架桥桥下空间与周边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利用形式

如表5-1所示:

5.结语

高架桥桥下空间资源的利用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相关职能部门及

领导的重视与关注,然而选址布点、用地权属等问题制约其发展。其实

高架桥桥下空间资源利用的设计手法多样,本文仅对与高架桥周边土地

利用的结合做了分析、探讨,旨在从桥下空间资源利用形式作为突破口,

为解决选址布点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冯磊,叶霞飞.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土地利用形态的调查研究.城

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6

[2]李阎魁.高架路与城市空间景观建设——上海城市高架路带来

的思考,2001

[3]罗云.城市道路空间有效性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4]何贤芬.城市高架道路景观的尺度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4

[5]方溪泉.AHP与AHP’实力应用比较—以高架桥下土地使用评估

为例.台湾:国立中兴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1994

[6]张顺宇,王文杰.高架桥桥下空间形式影响因子之研究─以台北

市建国南北高架道路为例.台湾,2003

[7]张锦河.都市高架桥桥下空间使用之研究-以建国高架道路为例.

台湾:淡江大学建筑工程研究所,1985

作者简介

曾春霞,女,硕士,注册规划师,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规划

设计所重点项目部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20:0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40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锅炉工
下一篇:来自远方
标签:高架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