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教学课件
第1篇:物理化学课后解答
思考题解答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在一给定的系统中,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2)单组分系统的物种
数一定等于1。(3)相律适用于任何相平衡系统。
(4)在相平衡系统中,如果每一相中的物种数不相等,则相律不成立。解答:
(1)对。
(2)错。组份数等于1。
(3)错。在有电场、重力场、磁场或渗透质存在时,不适用,必须加以修正。
(4)错。由相律得出的结论与每一相中的物种数无关。2.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
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数。
(1)I2(S)与其蒸气成平衡;
(2)CaCO3(s)与其分解产物CaO(s)和CO2(g)成平衡;
(3)NH4HS(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成平
衡;(4)取任意量的NH3(g)和H2S(g)与NH4HS(s)成平衡;
(5)I2作为溶质在两不互溶液体H2O和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
解答:(1)C=1;Φ=2;f=1–2+2=1(2)C=2;(∵S=3;R=1,∴C=3-1=2);Φ=3;
f=2–3+2=1(3)C=S-R-R’=3-1-1=1(浓度限制条件,产物
NH3(g):H2S(g)=1:1);Φ=2;f=1(4)C=3-1=2;Φ=2;f=2(5)C=3;Φ=2;f=C
-Φ+1=3–2+1=2(凝聚相可以不考虑压力的影响)3.证明:(1)在一定温度下,某
浓度的NaCl水溶液只有一个确定的蒸气压;(2)在一定温度下,草酸钙分解为碳
酸钙和一氧化碳时只能有一个确定的CO压力。解答:(1)Φ=2,浓度一定,C=1,
温度一定,则f=1–2+1=0。
(2)Φ=3,C=2,当T一定时,f=2–3+1=0。
2CO3与水可形成三种水合物Na2CO3·H2O(s),Na2CO3·7H2O(s)和
Na2CO3·10H2O(s)。问这些水合物能否与Na2CO3水溶液及冰同时平衡共存?解
答:不能。只能与冰或水或水溶液共存。
5.绝热条件下,273.15K的NaCl加入273.15K的碎冰中,系统的温度将如
何变化?解答:降低。冰熔化吸热。
6.画出下图中,从P点开始的步冷曲线。
思考题6图(用原书176页思考题6图)
解答:步冷曲线如图所示。
思考题6题步冷曲线
4与水可生成CuSO4·H2O,CuSO4·3H2O,CuSO4·5H2O三种水合物,
则在一定温度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几种?解答:2种。因为定温下,
f=2–Φ+1,Φ最多为3,所以,除水蒸汽相外,最多可有两种水合盐。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定温定容条件下,B在、两相中达平衡,则有μ=μ。(2)二元
系统两相平衡,平衡压力仅取决于平衡温度。
(3)根据相律,单组分系统相图只能有唯一的一个三相共存点。
(4)液态CO2在p压力下的任何温度,都是不稳定的。(CO2三相点压力为
5.11p)。(5)在一个密封的钟罩内,一个烧杯盛有纯液体苯,另一烧杯盛有
苯和甲苯溶液,长时间放置,最后两个烧杯内溶液浓度相同。
(6)二元凝聚系统的步冷曲线如果不出现“平台”,这很有可能是形成了固
溶体。(7)二元凝聚系统相图中,平衡曲线的极大点处必定是形成了新的固体化
合物。(8)适当选定温度、压力,正交硫、单斜硫、液态硫和气态硫可以同时平
衡共存。(9)苯~二甘醇,苯~正已烷为完全互溶,正已烷~二甘醇为部分互溶,
用二甘醇萃取正已烷中的苯,实际上得不到纯净的苯。
(10)只要两组分的蒸汽压不同,利用简单蒸馏总能分离得到两纯组分。解答:
√××√√√××√×
9.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多少?
解答:4相,f=2–Φ+2=4–Φ,f不能为负值,最小为零。当f=0时Φ=4。
10.三液系的相图如下,把相图分为三个相区:I,II,III。求每个相区所存在
的相数。*
思考题10图(用原书176页思考题10图)
解答:I区1相,II区3相,III区2相。
11.H2O-NaCl-Na2SO4的三元系中,Na2SO4和H2O能形成水合物
Na2SO4·10H2O(D),求在DBC区中有哪几相组成?
思考题11图(用原书177页思考题11图)
解答:水合物D和Na2SO4及NaCl三相共存。
12.H2O-KNO3-NaNO3的相图如下,则BEC相区内有哪几相组成?
思考题12图(用原书177页思考题12图)
解答:KNO3,NaNO3和组成为E的饱和溶液三相共存。
习题解答
1.指出下列系统中的组分数各为多少?
(1)系统中含有H2O、H2SO4·4H2O、H2SO4·2H2O、H2SO4·H2O、H2SO4;
(2)CaCO3(s),CaO(s),BaCO3(s),BaO(s)及CO2(g)构成的平衡物系;(3)NaCl(s)
和含有稀HCl的NaCl饱和水溶液的平衡系统;(4)含有KNO3和NaCl的水溶液与
纯水达渗透平衡时。解:
(1)C=5–3–0=2(2)C=5–2–0=3(3)C=7–3–2=2(4)C=3–0–0=32.指出下列系
统中的自由度各为多少?
(1)在410K,Ag2O(s)部分分解成Ag(s)和O2(g)的平衡系统;
(2)含有NaCl(s)、KBr(s)、K(aq)、Na(aq)、Br(aq)、Cl(aq)、H2O的平衡
系统;(3)由CaCO3(s)、CaO(s)、BaCO3(s)、BaO(s)及CO2(s)构成的平衡系统;
+
+
-
-(4)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的系统;
(5)在标准压力下,NaOH与H3PO4的水溶液达平衡系统;
(6)一个水溶液包含n个溶质,该溶液通过一半透膜与纯水相平衡,半透膜
仅允许溶剂水分子通过,求此系统的自由度。解:(1)C=3–1–0=2,Φ=3,
f=0(2)C=7–2–1=4,Φ=3,f=3(3)C=5–2=3,Φ=5,f=0(4)C=2,Φ=3,f*=0(5)C=3,
Φ=1,f*=3(6)C=n+1,Φ=2,f=n+2(渗透平衡:f+Φ=C+3)
3.已知苯-乙醇双液系统中,苯的沸点是353.3K,乙醇的沸点是351.6K,
两者的共沸组成为:含乙醇47.5%(摩尔分数),沸点为341.2K。今有含乙醇77.5%
的苯溶液,在达到气、液平衡后,气相中含乙醇为y2,液相中含乙醇为x2。求
x2与y2的大小关系。解:如图,A表示乙醇,B表示苯,所以y2
习题3图
4.四氢萘C10H12在207.3℃、p下沸腾。假定可以使用特鲁顿规则、即摩尔
蒸发熵为88J·K-1·mol-1。试粗略估计在p下用水蒸气蒸馏四氢萘时,每100g
水将带出多少克四氢萘?
解:由MBMApBp*A*mBmA,得mB=34g。
5.已知苯胺的正常沸点为458.15K,请依据Trouton规则求算苯胺在2666Pa
时的沸点。解:vapHm(88458.15)Jmol40317Jmol
-1-1vapHm11lnp1RT1T2p2已知:p1=101325Pa,
T1=458.15K,p2=2666Pa,代入上式计算出T2=340.96K。2的固态和液态的
蒸气压分别由下面两个方程给出:
lg(pa/Pa)11.9861360KT;lg(p1/Pa)9.729874KT
计算:(1)CO2的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2)CO2在三相点的熔化热和熔化熵。
解:(1)在三相点时,ps=pl,即:11986–1360K/T=9.729–874K/T,解得三
相点T=215.3K,代入任一方程:
lg(p/Pa)11.9861360K215.3K5.6692
解出CO2三相点的压力p=4.7×105Pa。(2)由方程lnp相HmRTAB,
和题中给的蒸气压的公式作比较BTlg(ps/Pa)11.986所以:
1360T/K得
subHm2.303RT1360T/K
subHm(2.3038.3141360)Jmol-126040Jmol
-1-1同理:vapHm(2.3038.314874)Jmol16740Jmol
-1-1熔化热fusHmsubHmvapHm9300Jmol所以,熔化熵
fuSsmfuHsTm9300215.3Jmol1K143.2Jmol1K
17.固态氨的饱和蒸气压为
lnp(s)/kPa21.01-lnp(l)/kPa17.47-3063T/K3754T/K,液态氨的饱
和蒸气压为
,试求:
(1)三相点的温度及压力;
(2)三相点的蒸发焓、升华焓和熔化焓。
解:方法同第6题,得T=195.2K,p(s)=592kPa,subHm31.21kJmol,
-1vapHm25.47kJmol,fusHm5.74kJmol。
8.在海拔4500m的西藏高原上,大气压力只有57.329kPa,水的沸点为84℃,
求水的气化热。
解:由Clausius-Clapeyron方程定积分式lnp2p1相HmR(1T11T2),
得
-1-1vapHm39.45kJmol
9.家用高压锅内蒸气压最高为2.32×105Pa,求当压力达到此值时锅内温度
为多少?
-1解:由Clausius-Clapeyron方程定积分式得,
ln2.32101.1(),解得T1=350.9K。
8.314T137310.在0℃-100℃的范围内液态水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为:
lgp(2265K/Pa)T11.101,某高原地区的气压只有59995Pa,求该地区水的
沸点。
解:把p=59995Pa代入公式lg(p/Pa)2265KT11.101,即可得到
T=358.2K。
2560T/K11.固体六氟化铀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式为lg(p/Pa)10.65热
为多少?
解:把lg(p/Pa)10.65,则其平均升华
2560T/K与lnp2p1相HmR-1(1T11T2)比较得:
subHm(25602.3038.314)kJmol49.02kJmol
12.水的三相点附近,其蒸发热和熔化热分别为44.82和5.994kJ·mol。则
在三相点附近冰的升华热约为多少?
解:vapHm44.82kJmol,fusHm5.994kJmol,所以
-1-1-1-1subHm(44.825.994)kJmol-150.81kJmol。
-113.已知铋的熔点为544.5K,镉的熔点为594K,铋与镉的低共熔温度为
408K,铋的摩尔熔化热为10.88kJ·mol-1,镉的摩尔熔化热为6.07kJ·mol-1,
且与温度无关,设熔液为理想液态混合物,试计算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解:根
据凝固点降低公式
dlnxAdTfusHmRT2的积分公式,计算得:x铋0.44。
14.苯(A)和二苯基甲醇(B)的熔点分别为6℃和65℃。A和B可形成不稳定
化合物AB2,它在30℃时分解为B和xB=0.5的熔液。低共熔点为1℃,低共熔液
组成xB=0.2根据以上数据绘出其二元相图,并指出各区相态。解:相图如下图
所示,各区的相态标于图上。
习题14图
15.已知A、B两组分系统在101325Pa下的相图(T-x)如图A所示:
(1)标出各区(16)的相态,水平线EF、GDH及垂线CD上的系统自由度是多
少?(2)画出从a、b点冷却的步冷曲线(按图B的方式画图)。
习题15图(用原书179页思考题15图)
解:答案参看例9。
16.30℃时,以60g水,40g酚混合,此时系统分两层,酚层含酚70%,水层
含水92%,求酚层,水层各多少克?
解:设酚层为x克,水层y克。70%x+8%y=40,30%x+92%y=60解得:x=51.6g,
y=48.4g17.有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在高温时分解,因此用水蒸气蒸馏法
予以提纯。混合物的馏出温度为95.0℃,实验室内气压为99.175kPa。分析测得
馏出物中水的质量分数为0.45,试估算此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已知水的蒸发热
vapHm40.59kJmol。解:水在95.0℃时的蒸气压可由Clausius-Clapeyron
方程计算
1lnp2p1Hm1140590110.1776
RT1T28.314373.2368.2得
p2=0.8372p1=0.8372×101.325kPa=84.83kPa该有机物B的
pB99.175kPa-p水14.34kPa
MBM水p水mBpBm水18.0284.835514.3445130.3
18.在101.32kPa时,使水蒸气通入固态碘(I2)和水的混合物,蒸馏进行的
温度为371.6K,使馏出的蒸气凝结,并分析馏出物的组成。已知每0.10kg水中
有0.0819kg碘。试计算该温度时固态碘的蒸气压。
解:水在371.6K时的蒸气压可由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得到:
lnp2p1Hm1140590110.05538
RT1T28.314373.2371.6解得:p2=95.866kPapBM水p水
mBMBm水1895.8660.08192540.15.564kPa
19.已知铋与镉不形成化合物,在固态也不互溶,并知下列数据:
物质BiCd
熔点Tf/K544.5594
摩尔熔化热fusHm/kJ·mol
10.886.07
-1假设Bi与Cd形成的熔液是理想的,请作出Cd-Bi的t-x相图,并由图
上求出低共熔温度与低共熔物的组成。
解:参照13题的方法绘制相图,略。
20.对FeO-MnO二组分系统,已知FeO,MnO的熔点分别为1643K和2058K;
在1703K含有30%和60%MnO(质量百分数)二固熔体间发生转熔变化,与其平衡
的液相组成15%MnO,在1473K,二固熔体的组成为:26%和64%MnO。试依据上述
数据:(1)绘制此二组分系统的相图;(2)指出各区的相态;(3)当一含28%MnO
的二组分系统,由1873K缓缓冷至1473K,相态如何变化?解:(1)绘制FeO-MnO
系统相图
习题20图
(2)各相区的相态,已标在图中。
(3)当含有28%MnO的FeO-MnO二组分系统,自1873K缓缓冷至1473K时,
途径变化为:熔化物1→进入CBD区:l+固熔β→到达CED线上:l+β+固熔α→
进入ACE区:l+固熔α→进入AEF区:固熔α→进入FED区:α+β。21.已知
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如下:
习题21图
(1)标出各相区的相态,水平线EF,GH及垂直线DS上系统的自由度。(2)
绘出a,b,c表示的三个系统由T1温度冷却到T2的步冷曲线。(3)使系统P降
温,说明达到M,N,Q,R点时系统的相态和相数。解:(1)各相区的相态如下。
EF,GH线上系统的自由度都是零。
相区(1)(2)(3)(2)步冷曲线略。(3)参照表格,略。
22.下图是SiO2-Al2O3系统在高温区间的相图,在高温下,SiO2有白硅石
和鳞石英两种变体的转晶线,AB线之上为白硅石,之下为鳞石英。(1)指出各相
区分别有哪些相组成;(2)图中三条水平线分别代表哪些相平衡共存;(3)画出从
x,y,z点冷却的步冷曲线(莫莱石的
相态l(溶液)l+化合物l+B(s)
相区(4)(5)(6)
相态l+A(s)A(s)+化合物化合物+B(s)组成是2SiO2•3Al2O3)。
习题22图(用原书180页习题题22图)
解:(1)各相区的相态如下:GJEH线以上:l(熔液单相区);GCJ:S(SiO2)+l;
JEID:S(莫莱石)+l;EHF:S(Al2O3)+l;CDBF:S(白硅石)+S(莫莱石);ABMK:
S(鳞石英)+S(莫莱石);IFNM:S(Al2O3)+S(莫莱石)。
(2)图中三条水平线均为三相线。EF:l(E)+S(莫莱石)+S(Al2O3)CD:
l(J)+S(白硅石)+S(莫莱石)AB:S(白硅石)+S(鳞石英)+S(莫莱石)(3)从x,y,z
开始冷却的步冷曲线如下图。
习题22解图
23.298K时,(NH4)2SO4-Li2SO4-H2O三组分系统相图如下,坐标为质量分数。
习题23图(用原书181页习题23图)
(1)写出其复盐及水合盐的分子式。
(2)若将组成相当于x,y,z点所代表的物系在该温度下分别恒温蒸发,则
最先析出何种晶体[已知相对分子量Mr(Li2SO4)为110]。解:(1)完成23题相图,
如下图所示:
习题23解图
该相图中各区域表示的相态为:
Aabcd—溶液l;abB―B(s)+l(B饱和);BbD—B(s)+D(s)+l(组成为b);
bcD―D(s)+l(D饱和);cED―D(s)+E(s)+l(组成为c);DEC―(s)+E(s)+C(s);
cdE―E(s)+l(E饱和)。
由相图算得其复盐的组成为(NH4)2SO4•Li2SO4,水合盐的分子式为
Li2SO4•H2O。(2)当将组成相当与x,y,z点所代表的系统在298K时分别恒温蒸
发,物系点分别沿Ax,Ay,Az,方向移动,当Ax与ab相交时,首先析出固体
B[(NH4)2SO4],Ay与bc相交时,首先析出复盐D[(NH4)2SO4•Li2SO4],Az与cd
相交,首先析出水合物E[Li2SO4•H2O]。24.三组分系统H2O、KI、I2在定温定
压下的相图如下图所示,坐标采用物质的量分数,该三组分系统有一化合物生成,
其组成为KI•I2•H2O。
习题24图(用原书181页习题24图)
(1)完成该相图,表明各区的相。
(2)有一溶液含75%H2O,20%KI,5%I2,在常温常压下蒸发,指出其蒸发过
程的相变情况。当蒸发到50%H2O时,处于什么相态,相对质量为多少?解:答
案参看例10。
25.H2O-FeSO4-(NH4)2SO4的三组分系统相图见下图。标出各区相态,x代表
系统状态点。现从x点出发取出复盐E(FeSO4•7H2O),请在相图上表示采取的步
骤,并作简要说明。
习题25图(用原书181页习题25图)
解:各区相态如下:
习题25解图
ADFGHA—l(溶液);DEF―l+E(FeSO4•7H2O);BEO—E+B(FeSO4)+O(复盐);
BOC—O(复盐)+B(FeSO4)+C[(NH4)2SO4];FEO—l+E(FeSO4•7H2O)+O(复盐);
FOG—l+O;GCH—l+C。
在x系统中加入FeSO4后,系统沿xB线移动(见图),在靠近EO线处,取一
点y,向y系统中加入水,系统沿yA移动,进入EDF区,当系统到达z点时就
有FeSO4•7H2O固体析出,过滤可得E。
第2篇:教学课件
第一章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四学时)(第五周周
二、周四)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
2)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及使用条件3)熟悉耐蚀金属材料及性能2.教学内
容及学时分配:
1)金属材料的分类、基本性能,耐蚀金属材料及性能(1学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分类及基本性能,耐蚀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性能(1学
时)3)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常用塑料和橡胶介绍(1学时)4)复合材料的性能
特点(1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与特点
2)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的性能、特点和水工艺设备要求,确定不同材料的
适用条件和范围。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课后思考:
1)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你认为水工艺设备对金属
材料的哪些性能要求更高?怎样才能满足这些要求?2)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主
要有哪些?
3)合金钢有哪些类型?何谓耐蚀低合金钢?耐大气腐蚀、海水腐蚀的低合
金钢中各含哪些主要合金元素?
4)不锈钢有哪些类型?在酸性介质、碱性介质及中性水溶液中是否可以选
用同一种不锈钢?简述理由。
5)铝、铜及其合金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主要用于什么场合?6)钛及钛
合金最突出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7)简要说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主要用于哪些场合。
8)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哪些类型?常用于水工程及水工艺设备中的高分子材
料有哪些?耐蚀有机高分子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9)复合材料主要有哪些性能特点?你认为在水工艺设备中复合材料最突出
的性能特点是什么?请列举在水工业领域应用复合材料的几个事例。5.教学方
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2)注
意:
第二章材料设备的腐蚀、防护及保温(三学时)(第五周周
五、第六周周二)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材料设备的腐蚀的危害以及腐蚀与防护科学的发展状况2)掌握腐
蚀与防护基本原理3)熟悉各种设备腐蚀防护技术
4)能运用腐蚀与防护原理进行材料的选用5)了解设备保温的目的
6)熟悉常用保温材料,保温结构与施工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材料设备的腐蚀与防护概述,腐蚀与防护基本原理,设备腐蚀防护技术,
材料的选用(2学时)
2)设备保温的目的,保温材料,保温结构与施工。(1学时)3.教学内容的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水工艺设备及常用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
难点:设备、材料的腐蚀原理与方法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课后思考:
1)什么叫氢蚀?它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2)什么叫极化?极化对金属腐
蚀有什么影响?
3)什么叫阴极去极化?阴极去极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其中最常见、
最重要的阴极去极化反应是什么?
4)什么是金属的全面腐蚀、局部腐蚀?局部腐蚀包括哪些类型?
5)试从腐蚀发生的条件、机理、影响的因素和控制的途径等方面比较小孔腐
蚀和缝隙腐蚀的异同。
6)什么叫应力腐蚀?它具有什么特点?是不是介质的腐蚀性越强,材料的应
力腐蚀敏感性就越高?为什么?
7)微生物为什么会影响金属的腐蚀?试例举最常遇到的微生物腐蚀。8)高分
子材料物理腐蚀过程是怎样进行的?高分子材料耐溶剂性能的优劣可由哪些原
则进行判断?
9)什么叫高分子材料的应力腐蚀?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10)在设计金属设
备结构时应注意什么才能避免或减少损失?
11)有哪几种阴极保护形式?各有什么特点?阴极保护时,被保护设备处于
什么状态,为什么?
12)阳极保护适用于什么样的金属-介质体系?
13)若一体系在阳极极化过程中,极化电流很低并几乎维持不变,对该体系
可否用阳极保护法进行保护?为么?
14)玻璃钢衬里层的结构及作用是什么?15)缓蚀剂的类型有哪些?
16)选材的原则是什么,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17)设备保温的目的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保温?5.教学方式(手段)
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2)注意:
第三章水工艺设备理论基础(十学时)(第六周周二至第七周周五)1.教学
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容器的结构与分类以及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2)掌握回转薄壳的薄膜应力的计算、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计算
3)熟悉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平板的变曲应力,压力容器的二次应力,内
压封头设计
4)掌握机械传动的主要方式
5)掌握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等机械制造工艺
6)掌握热量传递与交换理论,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凝结换热、辐射换
热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容器应力理论,包括容器概述,回转曲面与回转薄壳,回转薄壳的薄膜应
力,环向薄膜应力,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平板的变曲应
力,压力容器的二次应力,内压封头设计等;(3学时)2)机械传动理论,包括
机械传动概述,机械传动的主要方式;(2学时)3)机械制造工艺,包括铸造、
压力加工、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等;(2学时)4)热量传递与交换理论,包括热
传导、对流换热、凝结换热、辐射换热,传热过程,传热过程的增强与削弱。(3
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与水工艺设备设计、制造有关的容器应力理论、机械传动方
式与特点以及设备制造工艺方法与适用条件2)难点:容器应力理论与热量交换
理论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课后思考:
1.何谓回转薄壳的薄膜应力?简述壳体平衡方程和微体平衡方程的推导过
程。2.圆柱壳、球壳、椭球壳和锥形壳的薄膜应力各有哪些特点?如何计算它们
的薄膜应力σω和环向应力σθ?
3.如何确定圆筒壁的计算厚度δ、设计厚度δd、名义厚度δn、有效厚度
δe和最小厚度δmin?
4.平板的弯曲应力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平板封头和矩
形压力容器?
5.什么叫压力容器的二次应力?它对封头和筒体的设计有哪些影响?6.容
器的封头分为哪几类?如何进行各类封头的强度计算?
7.机械传动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在水工艺设备中最常用的有哪几种?
8.渐开线标准齿轮有几部分组成?基本参数是什么?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
形式有哪几种?
9.带传动和链传动各有哪些特点?带的截面形式对带的传动效率有什么影
响?根据结构的不同,传动链主要有哪些形式?各自适用于什么条件?链传动的
失效形式有哪些?10.机械制造中的基本工艺方法有哪些?
11.金属的压力加工主要包括哪些方式?简要说明各种加工方式的加工过
程。12.简要说明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13.金属切削加工主要有哪些方式?简述不同切削方式的作用特点和适用条
件。14.试从微观角度阐述导热机理。
15.什么是导热系数?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6.试述导热过程单值性条件
的定义和内容。17.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哪些?在水工艺设备中如何体现?18.
什么是受迫紊流换热?试述受迫紊流换热的两种类型。
19.什么是凝结换热?影响膜状凝结换热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增强凝结换
热?20.什么是辐射换热?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增强吸收太阳能的措施
有哪些?21.什么是传热过程?常见的传热过程有哪些?如何增强或削弱传热过
程?22.用实例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现象。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
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2)注意:
第四章水工艺设备的分类(一学时)(第七周五讲)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全面了解水工艺设备的分类及基本特点;2)本章为了解内容2.教学内
容及学时分配:
1)设备分类:通用机械设备与专用设备
2)容器设备:压力容器法兰、管法兰、支座、安全泄放装置、填料及其支
承装置、布气(汽)装置
3)搅拌设备:搅拌设备的用途及分类、机械搅拌设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以
及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机械搅拌设备
4)换热设备:换热设备的功能和分类、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换热器
的适用条件和选型以及换热器计算。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介绍水工艺与工程中常用的结构较简单的容器、搅拌及换热设备
2)难点:无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无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方式(手段):多媒
体教学2)注意:
第五章容器(塔)设备(二学时)(第八周周二)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压力容器法兰的类型
2)掌握容器法兰密封面的型式、密封垫片
3)了解管法兰的类型及密封垫片
4)了解容器支座的型式
5)掌握安全泄放装置的原理与适用场所
6)自学填料及其支承装置,布(气、汽)装置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压力容器法兰密封面的型式、容器法兰的类型、法兰的密封垫片,管法兰
的类型及密封垫片,卧式容器的支座、立式容器的支座,(1学时)2)安全阀、爆
破片的工作原理,填料及其支承装置,布(气、汽)装置。(1学时)3.教学内
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水工艺与工程中常用的结构较简单的容器、搅拌及换热设备,学
生应结合这些设备的工艺特点(专业课中内容),着重熟悉和掌握设备结构、组
成、工作原理以及适用条件等
2)难点:如何对上述设备的选型、设计等提出选择材料、结构、传动与加
工方式、腐蚀防护等方面的要求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课后思考:
1.压力容器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分别有哪些形式?如何正确选用压
力容器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
2.管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各有哪些形式?如何选用管法兰及其密封
面和密封垫片?
3.卧式容器和立式容器的制作分别有哪些形式?卧式容器为什么一般采用
双支座?4.安全阀的作用是什么?各类安全阀分别有哪些特点?怎样选用安全
阀?5.爆破片分为哪几类?常用的爆破片有哪些?
6.水工艺填料设备对填料有哪些要求?常用的填料有哪几类?
7.对布(气、汽)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水工艺设备中常用的布水(气、
汽)装置有哪些形式?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方
式(手段):多媒体教学2)注意:
第六章搅拌设备(二学时)(第八周周四)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搅拌设备的用途及分类
2)掌握机械搅拌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掌握机械搅拌器的型式与结构
4)熟悉传动装置、搅拌轴、联轴器及轴承作用及结构特点
5)自学常用搅拌设备简介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搅拌设备的用途及分类,机械搅拌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学时)
2)机械搅拌器的型式与结构,传动装置、搅拌轴、联轴器及轴承,常用搅
拌设备简介(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机械搅拌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机械搅拌器的型式与结构2)
难点:搅拌设备选型及工艺参数确定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课后思考:
1.拌设备的功能是什么?在水处理工艺中,搅拌器主要作用是什么?简述其
工作原理。
2.常用机械搅拌器有哪几种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3.搅拌轴工作时受力状况如何?设计计算时需考虑哪些因素?5.教学方式
(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2)注意:
第七章换热设备(二学时)(第八周周五)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了
解换热设备的功能和分类2)掌握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
3)掌握换热器性能评价方法
4)自学换热器的适用条件,换热器的选型,换热器计算。2.教学内容及学
时分配:
1)换热设备的功能和分类,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包括容积式换热器、
半容积式换热器、快速式换热器、半即热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等;(1学时)
2)换热器性能评价,换热器的适用条件,换热器的选型,换热器计算。(1
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换热器性能评价方法2)难点:换热
器选型及工艺参数计算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课后思考:
1.换热设备的分类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又将换热设备分为哪些常用类
型?2.试述容积式换热设备的类型和特点。3.试述半容积式换热设备的构造和特
点。
4.常用的快速式换热设备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如何选用换热设
备?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方式(手段):多媒
体教学;2)注意:
第八章分离设备(二学时)(第九周周二)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了
解分离设备的用途及分类。
2)熟悉气浮分离设备的功能与种类
3)掌握几种常用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
4)了解筛滤设备,砂滤设备
5)掌握膜分离设备的分离原理
6)掌握几种膜分离装置的结构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分离设备的用途及分类,气浮分离设备的功能与种类,微孔布气气浮设
备,加压溶气气浮设备,溶气真空气浮设备,电解气浮设备;(1学时)
2)筛滤设备,砂滤设备,膜分离设备,膜分离设备分类及分离原理,膜分
离装置。(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膜分离设备的分离原理,膜分离装置
的结构。2)难点:膜分离设备的分离原理,膜分离装置的结构4.教学内容的
深化和拓宽:课后思考:
1.分离设备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2.气浮分离设备有哪几
种?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3.格栅与滤*的作用是什么?谈谈它们之间有何区
别?4.简述真空过滤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5.离子交换膜与反渗透膜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渗透机理是什么?6.
常用的膜分离设备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工作的?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
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2)注意:
第九章污泥处置设备(二学时)(第九周周四)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
了解排泥设备的分类
2)掌握常用排泥设备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3)了解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的用途与类型
4)掌握常用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排泥设备的分类,常用排泥设备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学时)
2)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的用途与类型,几种常用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结构
及工作原理。(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排泥设备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常用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结构
及工作原理2)难点:设备选型及参数设置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课后思
考:
1.行车式吸泥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吸泥方式
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何差别?
2.污泥在脱水之前为什么还需要进行浓缩?
3.带式压滤机是如何工作的?有何特点?影响带式压滤机脱水效果的因素
是什么?
4.真空过滤机是如何工作的?有何特点?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的问题: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2)注意:
第十章投药设备(二学时)(第九周周五)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认
识各种常用计量和投加设备
2)掌握几种计量和投加设备的工作原理
3)课外查阅相关设备资料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常用计量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1学时)2)常用投加设备结构及工作
原理;(1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计量和投加设备的工作原理2)难点:计量和投加设备的工作原
理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课后思考:
1.试述常用计量设备的类型、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2.目前水工艺工程中
最常用的投药计量设备有哪几种?
3.简要说明电磁流量计、超声流量计、涡街流量计、质量流量计、涡轮流量
计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水工艺与水工程中主要适用于哪些流体的计量,适用
条件有何差别。4.药剂投加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
学2)注意:
第3篇:教学课件
2021-04-1408:42:03董晓慧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教师要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即要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
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要对教育的理论和实
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像教学活动要求学
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要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其中,自觉性的反
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的。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好老师。
通过反思可以及时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
的高度。教学反思的方法和过程其实也很简单:教师在每日教学结束后,进行简
单的反思日记记载;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观摩,并描述教学情境、交换意见;最重
要的也是最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一步是,教师要对他们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
行调查研究,反过来再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形成一种有意识地进行调查研究
的良好习惯。我们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
学习的能力,进行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
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
学原则,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限在自
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
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
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学英语本来就是一种快乐的事,因为他们都对外国语很好
奇,很感兴趣,可是要让他们持久保持这种兴趣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所以我就谈
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
成的过程中,并从中感受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下面简单地回
顾一下开学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创设各种情景,
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
友好、民主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老师
应努力使自己全身心融入于教材、融于课堂、融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气氛之中,
以真情教书、以真情待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
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
松和偕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而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
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
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
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
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尊重每个学生,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
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
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
创造语言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
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
何学习。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问题开
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脑
思考,动口表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情感、动机能够得到充分调
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能充分发挥。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
习。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
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
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
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
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
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
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英语教学反思实验中学王姣枝教
师要充当教育他人的角色,接受他人教育则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在教师思想
工作中尝试“自我反思策略”,通过反思自我达
一、强化课堂教学交际化运用
⑴几分钟会话。每堂安排几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会话:有值日生汇报、自我介
绍、家庭情况、谈论天气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运动员等。让学生自由用英语
交谈,允许学生模仿课文内容适当增减,自由发挥。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通过
问答形式作简要的复述。由单一的讨论内容过渡到综合内容,把几个不同内容的
话题串联起来,既复习旧知识,又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特别注意,轮到中差
生会话时,鼓励他们大胆实践,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
心。
⑵注重语感教学。加强听说训练,努力做到视、听、说同步,培养语学习兴
趣。每篇课文的生词、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读的好材料。要注意创造情景,让学生
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语感,显示不同的语言心理。同样,语调的不同,
重音的移动,也体现了说话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经过训练,学生在以后朗读中也
就注意了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和重读、弱读及升调,朗读也会绘声绘色,津津有
味了,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⑶对话使用,角色表演。结合课文内容,每教一个情景句型,让学生用当天
所学的,到讲台前来表演。如学到FamilyTree这课,我告诉学生都带一张”全家
福”照片,根据自己的全家福来用英语介绍。有能力的学生在根据实际情况在黑
板上画出图表。整个课堂就是欢乐的海洋,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们学会并运用所
学单词和句型,提高了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⑷运用直观教具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
图表及实物、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具,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和交际活动。
利用实物和图片教单词,学生能更好地记住词义,并能反复利用它们复习,其趣
味性、直观性较强。例如,在Unit3学习颜色一单元,我利用多媒体将多彩的鲜
花和颜色相结合,一朵朵漂亮的鲜花怒放,多彩的颜色随着一朵朵鲜花开放在学
生的眼前,学生们惊奇得连声欢呼着,雀跃着的同时自己就记住了不同的颜色的
单词。同时将颜色和现实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的实际例子相结合,例如,说出学生
们喜欢的颜色,朋友和父母喜欢的颜色等等。
Whatcolourdoyoulike?Whatcolourdoyourfather/mother/friend?Ilike….th
s…thebest.同时让学生明白颜色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学习英
语的趣味和身边的点点滴滴和英语的紧密相关,让学生们有了学习英语的热情。
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要为祖国和自己将来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勤奋学
习。又如教therForecast时,我准备了中央电视台7:30新闻后
的天气预报实况展示给同学们。优美的音乐,宋英杰那独有的中音,娓娓道来的
天气预报的全文,变化的屏幕。学生们兴奋极了。七嘴八牙的纷纷参与,抢着举
手说出自己知道的天气预报知识。然后,我又在屏幕上打出一张表格,根据课文
将各种不同的人物需要知道天气预报的理由让生们一一列举出来,有能力的同学
可以填到表格内,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高科技的发展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对于
天气预报的兴趣油然而生。快乐的学习又使我的教学达到了教会知识的目的。一
堂课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又在快乐中结束了。学生们经常会说,怎么时间这么
快呀。
二、狠抓基础,注意容量
一方面突出知识重点,狠抓基础,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容量,把握节
奏,备课先备人,平时注意了解和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
的防矢,合理安排好40分钟教学内容和进程,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
活动,学生实践面较广并在同一水平基础上对内容从多视角理解,多角度开展操
练运用,即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不同角度展开,在教学”时态”
这个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时,自始至终利用多媒体的引导,设置不同的情景,在情
景中进行教学,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学习了知识,突出了时间状态和不同的谓语动
词,让学生练习理解运用,并设疑释疑、解惑,让学生积极思考,改变过去以教
师为中心,满堂灌的状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走出一支粉笔盒满黑板的例句
的教学模式。形象的教学手段和彩色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走向希望。
三、温故知新,克服遗忘
注意在课堂上经常复现旧知识,让学生反复操练,由易而顺利地完成一个个
学习目标。具体方法是:学习—复习—再复习。复习时做到系统性、针对性、综
合性。用以前学过的词语操练新句型或已学过的句式学习新单词。国际音标是初
中学生教学的基础知识,学生感到拼读困难,针对这一个问题,我将英语的音标
知识动画片每一堂课前都放上几分钟,既有趣又反复的复习了音标,效果很好。
四、当堂巩固,注重反馈
教学时要处处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评
价的得失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度,所以,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活动后,让
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分析,然后教师以鼓励表扬为主,满腔热情帮助学生,及时处
理反馈信息,当堂巩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易出错的地方,
如人称变化,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某些习惯表达的异同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
学有所得。
五、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要让学生”会学”。
因此,我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⑴早读课,每天两名学生领着同学们坚持听课文录音,加强听力训练,让学
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
⑵指导学生订出学习英语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每天坚持搞好课前预习,我
给每一位学生家长一封信,讲明我的想法和做法,发动家长帮助督促实施。
⑶搞好课外阅读,对一些有自学能力的学生,给一些课外读物来扩展他们的
指示视野。每周两遍日记,给他们面批一次,持之以恒。
⑷强调作业的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作
业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养成自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初步运用英语思维和理解。
⑹从音、形、意几方面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打好语音基础。
⑺用联想对比,归纳演绎等记单词和语法知识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
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
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
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课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
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措施、方式、方法、决策以及结
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检讨得失、权衡利弊、系统总结,以期新一轮教学取得
更大进步。
一、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意义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的“扬弃”。教学反
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
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可
以使自己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
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
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
义。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
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
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罕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
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
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途径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
重要因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我为什么做我所做的”。教
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
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是否
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可行,要做到:(1)反思是否以总体课
程目标为指导,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全面综合设计教学目
标。如:教师制定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的思想品德。学
生学习完学校专用室的名称后,学会爱护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学校的一草一
木,这就是爱集体、爱学校的充分表现。(2)反思是否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
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需要,从
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阐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基本上达到了
教学的要求,学会了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学校。(3)反思是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
验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任教的班级不同,学生
的学习特点与能力存在差异。比如,一个学生比较遵守纪律,学习方法比较灵活
的班级,教师按教学目标上课,学生学习起来会较顺利。可是一日换上一个学生
特别活跃,反应很快,但纪律难于控制的班级,教师就要以纪律竞赛的形式先调
控好学生的情绪。若学生脑瓜特别灵,接受能力特别强,可在课本知识基础上学
习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尽量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
趣和认知规律等。以教学《Ourschool》为例,教师可以立足新教材,选择贴近
学生生活的题材。学生从最熟悉的自己的学校着手,很自然地过渡到专用室
clinic、library、canteen等的名称及其方位的学习。语言教学内容的安排应
当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简到繁。学生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反思教
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例如:在教学Therebe
句型中可挑选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Bingo”,先给学生热身,然后进行猜物的
游戏。通过游戏和歌曲,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很强。学生借助多媒体,带着问
题参观学校。引人入胜的画面,生动的对话,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都踊跃就课文内容相互提问并解答,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迅速理解并掌握课
文。(3)反思能否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
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从不同方面领略成
功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面的成就感。对接受能力较弱
的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应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对他们每一点进步都及时
表扬、鼓励和关怀。(4)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中,我原本的设计是利用CAI呈现课文,让学
生感知。可是那天上完一个班后,紧接着上另外一个班时,恰好停电了,无法使
用计算机。我立即调整教学,运用己做好的人物头饰,以不同的语调,配合一定
的肢体动作,表演课文中的多个角色,使教学顺利开展。部分较好的学生在整体
感知课文内容后,也跃跃欲试,努力把课文的情景再现出来,3.对教学结构的反
思(1)反思教学结构是否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划分学生认识
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过程中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可
分为: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各阶段有其
独特的功能,既紧密联系,又互相渗透。在学习中,学生从运用therebe句型进
行猜物逐渐迁移到谈论学校里有什么这一话题,逐步掌握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听、
说、读的训练,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根据提示背课文;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表
演课文并仿照课文编对话。(2)反思教学结构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取向,是否把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效统一。两种学习形态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
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教学过程为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部分学生
运用己学的语言知识,探讨式地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层层深入,学习用英语
介绍学校。其他学生在他们的带动下,积极举手、尽量回答一此简单的问题。(3)
反思是否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艺术水平。教师
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对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具体分析学科
知识结构及学生认识特点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
开拓创新,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使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学生建立起对课堂教
学艺术的审美观,能客观地向教师提出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有效指导的地方,利于
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4.对教学方法的反思(1)反思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依据以下几方面:教学目的和任
务,教学规律和原则,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学生的实际
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学校提供的条件等。如在教《COUNTRIES》
国家的第一课时后,教师意识到学生对各国名称和对课文的学习颇感困难。在与
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很活跃,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提议。然后,教师把单元教
学改为学生收集各国标志性的建筑物的图片,并查阅相关资料,以导游的身份做
一份最有价值旅游热点报告。每个学生在全班的范围内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完
成旅游热点报告的任务。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师生单通道授受关系的局面,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其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2)反思
能否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各种教学
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通过反思,能有机地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发挥其
最大效用,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学习能力。(3)反思教法与学法
是否统一,是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可引导个别接受能力强的学
生分别扮演对话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增强真情实感。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找
朋友”,合作学习,以竞赛的形式表演课文、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权掌握在自
己手里,自由选择空间扩大了,参与面进一步扩大。5.对教学媒体配置与使用的
反思(1)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配置,每一种媒体均有其长处和短处,关键是
使用者能否扬长避短。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一切取决于教学的需要,切忌为用
媒体而选用媒体。(2)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使用。一节课中不必同时使用许多
种教学媒体,但所选用的媒体,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功能,做到用足用活,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6.对教学管理的反思(1)反思是否运用多样化
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可创设
生动有趣的语言情景。例如:教授单词时:教师可采用实物、图画、简笔画创设
情景。还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开展游戏、唱歌竞赛等活动,学生在轻松
愉悦的环境中熟悉和巩固语言知识,并在竞赛中得到红星奖励,增强了学习的自
信心。(2)反思课堂教学管理手段是否得当,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
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可通过竞争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要努力创设成
功的阶梯目标,要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创造不
同层次的成功体验的机会,采取小步走、高密度,多变化、勤鼓励的方法调动学
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用中学,学中用,在反
复的实践中稳步提高,把学与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反思后的调控1.反思以后如何再上好这节课例如,自己在完成
《Ourschool》这节课后进行反思。从整体而言,是符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
学生较成功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
校,介绍学校的专用室,培养学生爱老师、爱集体、爱学校的思想情感。但本节
课也存在不足之处。时间的把握不好,精神紧张,生怕不能够上完自己准备的内
容而提前讲课,而在感觉时间有余时又没有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还是快速地讲
完内容,这对整节课影响很大。以后再上这节课,让学生仿照课文自编对话,时
间即可控制得当。或在备课时就要预防出现时间多的情况出现,准备音乐或短片,
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让学生欣赏,既让学生放松了身心,缓解了孩子的疲劳,又
将时间把握得分寸有度。2.反思下一节课怎么做下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检查学生对
上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接着创设情景,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校;激发
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创造性地提出学校设计的最佳方案;最后,引导学生完成相
关的听力和笔头的练习。3.反思个人的教学技能在哪几个方面需要提高(1)要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2)要用良好的爱
心去感化学生。(3)要不断完善个性品质,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4)
积累经验,使经验不断得到丰富。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及时地、有效
地进行反思,科学。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根
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计划更迎合实际需要。这
对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学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书目:
1、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北京大学
出版社
2、《优化课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广州市教研室
3、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叶澜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沈德立等《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篇:物理化学教学计划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物理化学C(PhysicalChemistryC)课程代码:
0400B016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时:64学时学分:4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
量与安全、制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简介
1.物理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也是
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重
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和变化速率规律,它包括理
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单独开课。物理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有热力学方法、
动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和量子力学方法。从研究内容来说包括宏观上的、微
观上的、以及亚微观上的,对工科学生来说,热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及宏观上
的内容是主要的、基本的,后两种方法和内容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增加。对工科专
业,量子力学方法一般不作要求或另设课程。
2.本课程属于学科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的具有重要
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
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训练和培养
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
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下面按各章列出基本要求和内容。基本要求按深入的程度分“了解”、“理
解”、“掌握”和“熟练掌握”四个层次。
第一章
气体(4学时)
1、物理化学简介
2、P1-8海南大学《物理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掌握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及微观模型。•掌
握分压、分体积概念及计算。
3、P9-18•理解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范德华状态方程。•掌握饱和蒸
气压概念。•理解临界现象。
4、P19-23知识应用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0学时)
5、P24-34•理解系统与环境、状态、过程、功、热、热力学能、状态函数与
途径函数等基本概念。
6、P35-43•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理解焓、热
容等概念。7•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纯PVT变化中的应用,掌握计算功、热、热
力学能变、焓变的方法。
8、P43-48•理解摩尔相变焓概念。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相变化中的应用,掌握计算功、热、热力学能变、
焓变的方法。9•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相变化中的应用,掌握计算功、热、热力
学能变、焓变的方法。
10、P48-58•理解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等概
念。
11、P58-65•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掌握计算功、热、
热力学能变、焓变的方法。1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纯PVT变化、相变化及化
学变化中的综合应用,掌握计算各种过程的功、热、热力学能变、焓变的方法。
13、P66-76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
•了解可逆过程的概念。
14、P76-87知识应用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10学时)
一、本章基本要求
15、P88-95•理解自发过程、卡诺循环、卡诺定理。•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
16、P95-99•理解熵的定义;掌握熵增原理、熵判据。
17、P99-104•掌握物质在PVT变化中熵。
18、P104-113•掌握物质在相变化中熵。19•掌握物质在相变化中熵。20、
P113-120•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标准熵,理解标准摩尔反应熵定义及
计算。
21、P120-128•理解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定义;掌握亥姆霍兹函数判
据、吉布斯函数判据。•掌握物质在PVT变化、相变化中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
函数的计算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22、P129-132•熟练掌握主要热力学公式的推导和适用条件。•理解热力学基
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
23、P132-140•理解偏摩尔量及化学势的概念。了解化学势判据的使用。
24、P140-150•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举例。
二、教学内容
1.热力学第二定律。2.熵变计算。3.热力学第三定律。4.亥姆霍兹函数与吉
布斯函数的定义,恒温恒容过程与恒温恒压过程方向的判据,亥姆霍兹函数与吉
布斯函数变化的计算。5.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6.热力学第二定律
应用举例。第四章
化学平衡(4学时)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章基本要求
•理解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生成吉布
斯函数定义及应用。•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理解等温方程和范特霍夫方程
的推导及应用。•熟练掌握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方法判断在
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会分析温度、压力、组成等因素对平衡的
影响。
二、教学内容
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2.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3.有纯态凝聚相参
加的理想气体反应。4.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ΔrGm,ΔrGm=RTlnK,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ΔfGm、ΔrGm的计算。5.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
影响。6.其它因素(浓度、压力、惰性组分)对平衡的影响。第五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与相平衡(8学时)
一、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混合物与溶液的区别,掌握各种组成表示之间的换算。•理解拉乌尔定
律、享利定律,掌握其有关计算。•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并理解其应用。•理解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理解混合性质。•了解理想气体、真实气体、理想液态
混合物、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理解活度及活度系数的概念。
了解真实理想液态混合物、真实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理解相律的意
义、推导,掌握其应用。•掌握单组分系统、二组分气――液平衡系统和二组分
凝聚系统典型相图的分析和应用。•掌握用杠杆规则进行分析与计算。•了解由实
验数据绘制简单相图的方法。•理解克拉佩龙方程、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掌握其计算。
二、教学内容
1.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2.偏摩尔量与化学势。3.理想液态混合物。4.
理想稀溶液。5.活度。6.相律。7.单组分系统相平衡。8.两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
统的气-液平衡。9.两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气-液平衡。10.两组分液态完全不
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T-X图,p-T图,水蒸汽蒸馏。11.两组分系统的液一固平
衡。第六章
电化学(10学时)
一、本章基本要求
•理解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质的物理量(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电
迁移率,迁移数)。•理解离子平均活度及平均活度系数定义并掌握其计算。了解
离子强度的定义。••理解可逆电池的概念,理解能斯特方程的推导掌握其应用。
•掌握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及其计算。•掌握常用电极符号、电极反应
及其电极电势的计算,掌握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及其应用。•理解原电池的设计原
理。
二、教学内容
1.电解质溶液导电机理及导电能力。2.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
3.原电池的电动势。4.可逆电极与可逆电池。5.原电池热力学。6.电极电势。7.
浓差电池。8.电池设计。第七章
表面现象(4学时)
一、本章基本要求
•理解表面张力及表面吉布斯函数的概念。•理解接触角、润湿、附加压力的
概念及其与表面张力的关系。•理解拉普拉斯公式及开尔文公式的应用。•理解亚
稳状态与新相生成的关系。•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含义和区别。•了解兰格
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理解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了解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
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与应用。•了解吉布斯吸附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
1.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2.润湿现象。3.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饱和
蒸汽压,拉普拉斯(Laplace)方程,开尔文(Kelvin)方程和毛细现象。4.亚稳
状态和新相的生成。5.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6.液体表面吸附作用。
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10学时)
一、本章基本要求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理解反应速率常数以
及反应级数的概念。•掌握通过实验确立速率方程的方法。•熟练掌握一级、二级
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了解典型复杂反应的特征。•了解处理对行反应、平
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动力学方法。•理解定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及速率决定
步骤等处理复杂反应的近似方法。•理解阿累尼乌斯方程的意义,并掌握其应用。
理解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的意义。•了解链反应动力学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1.化学反应的速率。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微分式)。3.速率方程的积分
式。4.速率方程的确定。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复杂反应。7.链反应。第
九章
胶体化学(4学时)
一、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分散体系的分类及胶体的定义。•理解溶胶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和电
学性质。•理解胶团的结构和胶体稳定性与聚沉作用。
二、教学内容
1.胶体及分散物系概述。2.胶体的光学性质。3.胶体的动力性质。4.胶体的
电学性质。5.憎液溶胶的稳定和聚沉。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自学,演算习题等教学环节。教学中采用多
PowerPoint电子教案、物化CAI课件和板书相结合方式教学。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
试成绩占70%。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
材:肖衍繁,李文斌编,《物理化学》(第2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21
参考书目:
1、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
版.2021
2、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中、下册.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2021
3、宋世谟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
版.2021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卢凌彬
审核人:
批准人:
审定时间:2021年5月21日
第5篇: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化学
(英文):PhysicalChemistr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代码:BT7605
总学时(包括学时分配):64学分:4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
工程先修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高等数学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是从化
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以寻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同时
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进一步训练,增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特别是要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从实验结果出发进
行归纳和演绎及由假象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
题的一般科学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基本概
念和基本理论,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合格
的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绪论、热力学第一定律(10学时)1.掌
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内能、热、功、焓、热容)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2.掌握热力学过程(恒温、恒压、绝热),可逆过程、可逆、不可逆过程热、
功的计算。3.掌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
(2)热力学第二定律(8学时)
1.掌握热力学第
二、三定律。
2.掌握热力学函数熵S、亥姆霍兹自由焓A、吉布斯函数G。3.理解各热
力学函数的基本关系。
4.掌握化学反应过程热力学函数的计算及体系自发过程的判断法。
(3)化学势(6学时)
1.掌握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偏摩尔量,化学势,理想溶液、逸度、活
度的基本概念。2.掌握理想、非理想气体、溶液各组分化学势的计算。3.掌握
稀溶液的依数性。
(4)化学平衡(6学时)
1.掌握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焓与平衡常数的关
系。2.掌握不同化学平衡常数表示法之间的关系。
3.掌握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5)多相平衡(10学时)
1.掌握相、组分数和自由度,相律。
2.掌握单组份相图(水的相图),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3.掌握二组分体系相图,互溶的双液系的P—X相图及T—X相图,步冷曲
线。4.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6)电化学(8学时)
1.掌握摩尔电导率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离子独立移动定律、电导测定的应
用;电解质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的计算。
2.掌握可逆电池的热力学、电动势与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
能斯特方程。3.掌握电极反应的书写、电池的设计和电动势的计算及其应用。
4.掌握电极的极化作用、超电势的原理及计算、溶液中不同成分的分离原
理。
(7)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8学时)
1.掌握表面现象,表面吉布斯函数,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与曲率半径的
关系,杨—拉普拉斯公式,开尔文公式,毛细管现象。
2.掌握吉布斯吸附等温式,气—固表面的吸附本质及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
型。3.理解表面活性物质的定义,表面活性剂的大致分类。
4.掌握分散系统,胶体的制备及胶体体系的主要特点,电解质溶液对胶体
稳定性的影响,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判断,溶胶的胶团结构的书写与双电层理论。
(8)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6学时)
1.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基元反应、反应的速率公式及反应级数。2.掌
握活化能,阿仑尼乌斯经验公式及其应用。(9)习题课(2学时)
1.集中讲解习题中错误较多的难题。
2.对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
五、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有课内实验的课程请填写此项)
本课程实验单独开课。
六、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方法的原则建议:根据工科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精简教学
内容,强化热力学基础理论在相关章、节中的应用;重视物理化学最基本知识的
讲解和运用。同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多运用理论知识来解释生活及
化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采用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核结合的方法。成绩评定:平时30%,
期末考试70%。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印永嘉等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8参考书目:1.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朱
传征等编
物理化学
科学出版社20003.天津大学编
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4.韩德刚等编物理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九、说明
由于专业和课时限制,教材中统计热力学部分不做讲授要求。
执笔人:向翠丽
审核人:张焕芝2021年5月21日
第6篇: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是化学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被广泛
地运用到其它分支学科。学好本课程,可加深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等相关课程的理解。基础物理化学课程的重点在于掌握热力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和
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体系、环境、状态、热力学平衡态、功、热及其符号、
孤立体系、封闭体系、开放体系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U的概念;状态函数与过程量
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准静过程、自发过程
焓H的定义;等压过程的热效应与焓变的关系
理想气体的定义与性质;各种过程的Q、W、U、H的计算
实际气体的性质;等焓过程,焦-汤效应及焦汤系数
赫斯定律;反应焓的计算;物质的生成焓、燃烧焓、离子生成焓、溶解热和
稀释热
基尔霍夫定律;绝热反应*
热化学的现代进展*;生物热化学及其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的共同性质
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熵函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赫氏自由能F;吉布斯自由能G
热力学的熵判据、赫氏自由能判据、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及适用条件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麦克斯韦关系式
常见过程的热力学函数改变值的计算;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
偏摩尔量;偏摩尔量集合公式
化学势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复相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热力学第三定律;物质的规定熵
热力学非平衡态热力学简介;耗散体系知识简介
*
*
溶液
理想气体化学势;理想气体混合物
实际气体;范德华状态方程;气体逸度的概念和计算
物质的临界状态和对比态;对比态原理;牛顿图
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法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
理想溶液的定义;理想溶液的化学势;理想溶液的性质
理想稀溶液;溶剂化学势;溶质化学势;各种标准状态和标态化学势的物理
意义
稀溶液的依数性: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非理想溶液;活度及活度系数;溶液活度的测定;活度的计算
渗透系数;超额函数
吉布斯-杜亥姆公式;杜亥姆-马居尔公式*
分配定律*
相律
相律;体系的物种数、相数、独立组份数和自由度之间的关系
单组份相图;克拉贝龙方程、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水的相图;硫的相
图
二组份相图;二元理想溶液的T-x图和p-x图;非理想二元溶液的相图;
精馏原理;互不相溶的二元液体体系相图;水蒸汽蒸馏原理;各类二元凝聚体系
相图;步冷曲线;二级相变;氦的相图;金属的居里点
三组份的等边三角形相图*;三元盐水体系相图*;三元液体体系相图*;杠
杆原理在相图中的运用*
利用相图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原理*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进行的进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等温式
气相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反应rGm的关系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复相反应的平衡常数
热力学平衡常数与各种经验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物质的规定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反应rGm
的计算
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化学反应的同时平衡;绝热反应的平衡*;反应方向的判断
0
0
电化学
溶液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离子独立移动定理离子的迁移数;迁移数的测定
电解质的活度理论;强电解质的溶液理论;德拜-休克尔极限定律
电池表示法;电极电势的规定和计算;能斯特方程;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势
的关系
电池电动势与rGm0、rHm0、rSm0的关系
电动势产生的机理;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及应用
热力学体系的电势-pH图
电极过程动力学:分解电压;极化作用产生的原理超电势的产生原因;超电
势的计算;超电势在电解中的应用金属的腐蚀;金属防腐的方法*化学电源的类
型和应用*
统计热力学
统计力学的基本方法;宏观态和微观态;相空间*;相体积*;微观态的几率;
等几率原理
统计系综原理*;体系的配分函数*;热力学函数的统计力学表达式
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费米-狄拉克统计*;玻尔兹曼统计
最可几分布;玻尔兹曼分布律;熵的统计力学解释
理想气体的统计理论;分子的配分函数;由分子配分函数求热力学函数的表
达式
分子的核配分函数;电子配分函数;平动配分函数、转动配分函数、振动配
分函数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气体的热容理论;固体的热容理论
理想气体化学势的统计力学表达式*;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由自由能函数和热焓函数求反应平衡常数
化学动力学
反应进度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一级反应、二级反应、零级反应、三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动力学方程及其特
征
简单反应级数的确定;速率常数的意义、测定方法和计算
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续反应的动力学速率方程式及其特点;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的活化能及其物理意义
反应的历程和反应机理;反应机理的拟定;用稳态法、平衡近似法推导反应
的速率方程式
化学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反应活化焓、反应活化熵、反应活化吉布斯自由能
链式反应;光化学反应
分子反应动力学理论简介*
快速反应动力学理论简介*
振荡反应理论简介*
催化反应动力学
催化反应的特点;催化剂的催化原理;催化剂的中毒和特点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一般历程和速率方程式
溶液相中的催化反应;溶剂的影响
酸碱催化反应;络合催化反应
酶催化反应及米氏常数*
界面及胶体化学
表面张力、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弯曲表面的蒸汽压
吉布斯等温吸附式;各项的物理意义、公式的应用和简单计算
表面活性物质的性质及其作用机理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液-液、液-固界面的铺展、接触角和润湿
气-固表面的吸附;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
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征;胶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
胶体的稳定性;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电解质的聚沉能力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天然大分子、凝胶的初步概念
纳米材料知识简介*
*:打星号内容不作要求
第7篇:《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平台课)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上、下)
课程编号
920210
15、92021016
课程学时
102
课程学分
开设年级
二年级
教研室
化学
负责人
李宗孝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说明--------1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第三部分:附录-------13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专业第一部分说明
一、物理化学的目的和任务
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是研究化学体系行为最一般的
宏观和微观的规律,是化学各学科间、化学与相邻学科间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理论
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和胶体化学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通过课堂讲授、讨论、习题课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达到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为培养出类拔萃的化学工作者,使其在未来的科研、教
学工作中能开展创造性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物理化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
用以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化学问题。
1、对本门课程中主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掌握其来源含义和运用范围。
2、注重物理化学的公式推导和应用,同时注意所引进的条件和实际情况。
3、物理化学习题的计算,必须方法正确、步骤简明、结果准确。
4、了解物理化学的发展及前沿动态。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102学时,其中讲授总时数为94学时,习题课8学时,
教师在使用大纲时讲授次序及课时分配可灵活掌握,102学时以外作为加深加宽
内容以号(*)标志。
第二部分
物理化学的基本内容
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化学的内容、任务、研究方法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及要求。
[教学重难点]物理化学的内容、任务;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教学时数]1
学时[教学内容]
1、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2、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3、物理化学的形成及发展前景;
4、学好物理化学的方法。
第一章气体
[教学目标]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熟悉真实气体的行为及范德华方程;
2、了解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3、理解对应状态原理,会使用压缩因子图[教学重难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及其应用、范德华方程,实际气体的性质及其计算。[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
容]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模型、摩尔气体常数。
1.2理想气体混合物:混合物的组成、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应
用、道尔顿定律、阿马加定律。
1.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临界常数、真实气体的P-Vm
图及气体的液化、
1.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华方程
41.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压缩因子、对应状态原理、化压
缩因子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明确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较熟练的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各种过程的△U、△H、Q、W;
3、较熟练的应用生成焓、燃烧热来计算反应热。掌握赫斯定律和基尔霍夫
定律的应用;
4、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教学重难点]
1、可逆过程的概念,状态函数的特性;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3、焦耳-汤姆逊效应;
4、反应热的计算;
5、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2.1热力学概论
热力学的内容、研究方法和局限性;体系与环境;平衡状态与状态函数;过
程与途径;功与热。2.2热力学第一定律2.3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2.4焓和热
容
2.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2.6实际气体
焦耳-汤姆逊效应;实际气体的△U和△H。
2.7热化学2.8赫斯定律2.9几种热效应
化合物的生成焓;离子生成焓;燃烧焓;溶解热和稀释热。2.10反应热与
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2.11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2.12热力学第一定律
的微观说明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的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热化学的有关计算。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1、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2、熟记熵、亥姆霍兹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明确其物理意义;
3、明确△S、△F、△G判定变化方向及限度的条件;
4、记住热力学的基本关系式,掌握△F、△G、△S的计算方法;
5、较熟练地运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6、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明确规定熵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
7、初步了解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关于熵流和熵产生的基本内容。[教学重难点]
1、熵的概念及△S的计算及判据;
2、△G计算及判据;
3、麦克斯韦关系式及其应用。[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
3.1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3.2热力学第二定律3.3卡诺定理3.4熵的概念
3.5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3.6熵变的计算
3.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3.8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
由能3.9△G的计算示例
3.10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特性函数;麦克斯韦关系式及其应用;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式;
吉布斯自由能与压力的关系。3.11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3.12不可逆过程热
力学简介[考核目标]
1、基本概念;
2、△S、△F、△G的计算及判据
3、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麦克斯韦关系式及其应用
第四章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明确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意义及区别;
2、明确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及通性;
3、了解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区别;
4、掌握逸度和活度的概念及真实气体逸度的计算;
5、掌握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式和标准态的概念;
6、熟练运用稀溶液依数性公式。[教学重难点]
1、偏摩尔量和化学位的定义及区别。
2、气体和溶液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及各项意义;
3、逸度、活度的概念;
4、稀溶液依数性的热力学推导及应用。[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
4.1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4.2多组分体中物质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
偏摩尔量的定义;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化学势的定
义;化学势在相平衡中的应用;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4.3稀溶液中的两
个经验定律
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4.4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非理想气体的化学势;逸度系数的求法。4.5理想溶液
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4.6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4.7理想溶液和稀
溶液的微观说明4.8稀溶液的依数性
4.9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和杜亥姆-马居耳公式4.10非理想溶液
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渗透系数;超额函数。4.11分配定律[考核
目标]
1、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
2、理想溶液的定义及通性;
3、稀溶液依数公式的应用。
第五章相平衡
[教学目标]
1、明确相、组分数、自由度和相律的意义;
2、较熟练地运用克拉贝龙和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
3、能看懂相图,并能用相律分析相图;
4、能运用相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分离提纯问题。
7[教学重难点]
1、相律;
2、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的应用;
3、二组分体系相图的特点及应用。[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
5.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5.2相律
5.3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水的相图;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克拉贝龙方程式;外压与蒸气压的关系。
5.4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双液系、固液系相图及应用5.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法;部分互溶的三液体体系;二固体和一液体的水盐体
系;三组分低共熔混合物的相图。[考核目标]
1、相律;
2、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
3、二组分体系相图的分析及应用。
第六章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1、能从化学势角度理解化学平衡条件;
2、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的意义和应用,学会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计算平衡常数;
3、掌握各种因素(T、P、惰性气体等)对平衡的影响;
4、能根据标准热力学函数的表值计算平衡常数;
5、了解同时平衡、反应耦合、近似计算等的处理方法。[教学重难点]
1、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应用;
2、用热力学函数计算平衡常数;
3、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
6.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86.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6.3平衡常数的表示式6.4
复相化学平衡
6.5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6.6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标准状态下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6.7
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8同时平衡;反应的耦合;近似计算
6.9生物能力学简介
[考核目标]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热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各
种独立子系统的微观状态数的求法,不同系统的统计规律,系统的各热力学函数
的表示式,配分函数的计算,固体的热容理论导出的基本思路。[教学重难点]
统计热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不同系统的微观状态数的计算,玻尔兹曼分布
律的含义,系统的热力学函数的表示式,配分函数的计算,不同的固体热容理论
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7.1
概论
7.2
Boltzmann统计
7.3
配分函数
7.4
各配分函数的计算
7.5
配分函数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7.6
单原子理想气体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考核目标]系统的各热力学函数的表示式,配分函数的计算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教学目标]
1、掌握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2、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3、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4、了解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
5、弄清楚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6、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并会使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教学重难点]
1、迁移率和迁移数的概念及迁移数的测定;
2、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概念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8.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8.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
离子的电迁移现象、迁移率、迁移数及迁移数的测定8.3电导
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电导的测定;离子独立移动定律;电导测定的
一些应用。
8.4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离子强度;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互吸理
论;德拜-休克尔-昂萨格电导理论;*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考核目标]
1、迁移数计算;
2、电导测定的应用;
3、电解质的活度、离子的平均活度、平均活度系数、平均质量摩尔浓度之
间的关系。
第九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明确电动势与反应的摩尔自由能变化值的关系;
2、能熟练正确的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并能计算其电动势;
3、能把简单的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反应;
4、掌握由电动势及电池的温度系数计算反应的摩尔焓变和摩尔熵变;
5、了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及电动势测定的一些应用。[教学重难点]
1、可逆电池热力学;
2、电动势测定的一些应用。[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9.1可逆电池和可
逆电极9.2电动势的测定
对消法测电动势;标准电池。9.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
109.4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可逆电池电动势E与参加反应各组分活度的关系;从标准电动势Eθ求反应
的平衡常数Kaθ;从电动势E及温度系数求△rHm和△rSm。9.5电动势产生的
机理
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界面间电势差的形成;接触电势;液体接界电势。9.6电
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标准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内电位与外电位;*电化学位;膜电势。
9.7浓差电池和液体接界电势的计算公式9.8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电解质溶液平均活度系数的测定;难溶盐的活度积的计算;pH值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化学传感器简介;电势-PH图及其应用。9.9生物电化学[考
核目标]
1、将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反应;
2、由电池电动势计算△rHm和△rSm;
3、电动势测定的一些应用。
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分解电压的意义;
2、了解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
3、能计算一些简单的电解分离问题;
4、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各种防腐的方法;
5、了解化学电源的类型及应用。[教学重难点]
1、极化作用的原因;
2、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及分解电压的计算;
3、金属防腐。[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0.1分解电压10.2极化作用
浓差极化;电化学极化;超电势的测定;氢超电势。10.3电解时电极上的
反应
金属的析出与氢的超电势;金属离子的分离;电解还原与氧化的应用。10.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10.5化学电源
11[考核目标]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及分解电压的计算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方
法,几种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几种典型的复杂分应的动力学特征,温度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自由基参加的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拟定反应动力学方程的
一般方法。[教学重难点]
化学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反应的级数与反应的分子数,基元反应与非基
元反应以及反应的速率的描述方法等;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几种典型复
杂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的活化能的概念),链反应
[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
11.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11.2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11.3化学反应的
速率方程
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和反应的速率常数。11.4具有简单级数
的反应
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零级反应;反应级数的测定法。11.5几
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续反应。11.6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
经验式11.7活化能Ea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活化能的求算11.8链反应
直链反应;支链反应。11.9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考核目标]
1、有关速率方程的计算;
2、阿仑尼乌斯方程的应用;
3、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方法;
4、光化学反应;
5、均相酸碱催化、酶催化反应。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二)
[教学目标]
1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发展的动态,两种速率理论的具体
的内容,基本思路及其成功和不足之处。
上一章介绍了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和等征,
复杂反应的动力学规律,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链反应等,同时还介绍了反
应机理的一般确定的方法,在这一章中,主要介绍各种反应的速率理论。[教学
重难点]
反应速率理论的基本假定和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结论:阈能,势能面,反应
坐标,能垒高度,以及阈能,能垒高度等与活化能的关系等。[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12.1碰撞理论
由碰撞理论计算反应速率;反应阈能与实验活化能的关系。12.2过渡态理
论
势能面;由过渡态理论计算反应速率。
12.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盐效应。12.4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基本定律;量子产率;光化反应动力学;光化平衡和温度对光化学反
应的影响;感光反应、化学发光。12.5催化反应动力学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均相酸碱催化;络合催化;酶催化反应;*自催化反应
和化学振荡。[考核目标]
1.光化学反应;2.均相酸碱催化、酶催化反应。
第十三章界面现象
[教学目标]
1、掌握表面现象中的基本概念(例如表面自由能、接触角、润湿与铺展、
吸附、表面活性剂等);
2、学会使用杨-拉普拉斯公式;
3、学会使用开尔文公式;
4、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温式的表示形成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简单计算;
5、掌握兰谬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了解BET公式,根据吸附公式及数据,
会计算固体表面积;
4、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特性,知道它的几种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
杨-拉普拉斯方程、开尔文公式、吉布斯吸附等温式[教学时数]8学时
13[教学内容]
13.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13.2弯曲表面下
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弯曲表面下的压力;杨-拉普拉斯公式;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13.3液体界
面的性质
液体的铺展;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吉布斯吸附公式;分子在两相
界面上的定向排列。*13.4不溶性表面膜13.5液固界面现象
粘附功、浸湿功和铺展系数;接触角与润湿作用。13.6表面活性剂及其作
用13.7固体表面的吸附
吸附等温线;兰缪尔等温式;弗伦德利希等温式;BET公式;乔姆金方程式;
吸附现象的本质;化学吸附热;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13.8吸附和解吸速率方
程13.9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
化学吸附与催化反应;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速率。
[考核目标]界面张力、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兰谬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吸
附等温式、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教学目标]
1、了解胶体分散体系在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
2、了解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3、了解大分子化合物的渗透压及唐南平衡。
[教学重难点]胶体的动力学性质、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唐南平衡[教学时
数]6学时[教学内容]
14.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14.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14.3溶胶的动力性质
布朗运动;扩散和渗透压;沉降和沉降平衡。14.4溶胶的光学性质
丁铎尔效应和瑞利公式。
14.5溶胶的电学性质
电动现象;双电层和电动电势。
1414.6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溶胶的稳定性;影响聚沉作用的一些因素;胶体稳定性的DLVO理论简介。
14.7乳状液14.8大分子概说
*14.9加紧聚和缩聚作用的机理和动力学方程式14.10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
量
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测定方法。
14.11唐南平衡14.12天然大分子14.13凝胶
[考核目标]胶体系统分类、胶体系统性质、溶胶的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
与聚沉、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及唐南平衡。
第三部分
附录
[采用教材]傅献彩,沈文霞,姚开扬编:《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0.[参考书目][1]韩德刚,高执棣,高盘良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
社,2021.[2]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究室编:《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2021.[3]ker,&:《PhysicalChemistry》,2021
第8篇: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简介: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类专业重要理论基础课,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
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三大部分。其先行课要求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是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联系入手,采用数学的手段研究化学变化
的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方法多采取理想化方法,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其实
验是采用物理实验的方法。
化学热力学采用经典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
从宏观上研究化学变化过程的规律,通过理论计算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化学平的衡位置)、以及平衡状态时系统的相变化、界面变化、电化学变化、
胶体化学变化的规律,同时,研究影响这些变化规律的因素(如:温度、压力、
浓度、组成等等)。
统计热力学则从微观上,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试图
通过理论的计算热力学的状态函数。
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如:
温度、压力、浓度、组成、催化剂等等)。通过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
进行,通过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考核内容:
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二、理想气体混合物
三、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四、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五.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考核内容:
一、热力学基本概念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恒容热、恒压热,焓
四、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1.热容
五、焦尔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
七、相变化过程1.相变焓
八、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
九、由标准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十、节流膨胀与焦尔——汤姆逊效应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考核内容:
一、卡诺循环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三、熵,熵增加原理
四、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
五、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六、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七、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八、热力学基本方程
九、克拉佩龙方程
十、吉布斯一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考核内容:
一、偏摩尔量
二、化学势
三、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四、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五、理想液态混合物
六、理想稀溶液
七、稀溶液的依数性*
八、逸度与逸度因子*
九、活度及活度因子
第五章
化学平衡
考核内容:
一、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
二、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三、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四、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
*
五、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
六、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七、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第六章
相平衡
考核内容:
一、相律二.杠杆规則
三、单组分系统相图
四、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五、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六、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七、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一固平衡相图
八、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一固平衡相图
九、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第七章
电化学
考核内容:
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二、离子迁移数
三、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四、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及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
五、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六、原电池热力学
七、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八、电极的种类
九、原电池设计举例
*
十、分解电压
*十
一、极化作用
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考核内容:
一、粒子各种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
二、能级分布的微观状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
三、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
四、玻耳兹曼分主配分函数
五、热力学性质与配分函数之间的关系
六、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
七、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八、系统熵的统计意义及熵的计算
九、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衡常数
第十章
界面现象
考核内容:
一、界面张力
二、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
三、固体表面
四、液一固界面
五、溶液表面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考核内容: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
二、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三、速率方程的确定
四、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
五、典型复合反应
六、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
七、链反应
八、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
九、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考核内容:
一、胶体的制备
二、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
三、胶体系统的动力性质
四、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
五、溶胶的稳定与聚沉六.悬浮液
七、乳状液
八、泡沫
九、气溶胶
十、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粘度
十一、高分子溶液的盐析、胶凝作用与凝胶的溶胀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17:5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35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