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报
冬至简介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宫
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
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
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
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黑夜会慢慢变短;南半球接近这一年的黄昏,北半球接近下一年的早晨。古
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
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并非一年最冷的
民俗活动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
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
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
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
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
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
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节气地位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
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
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
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
至日的重视。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
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
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
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是闰月的参照标准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
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
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因为冬至总在
冬月,冬月建子,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月)。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17:3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3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