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3-02-03 15:41:53 阅读: 评论:0

中小学辅导班宣传语-一斤有几两


2023年2月3日发(作者:高兴的英文)

第1页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

70万年至约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

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

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约公元前2022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

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约公元前

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

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商朝的文字,刻写

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

朝,都城在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

级制。

5.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

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桓公

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

了基础。

7.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

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

态度,要谦虚好学。注意“因材施教”。)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

语》一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第2页共3页

8.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

争鸣”的局面。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

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9.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

防洪灌溉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10.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朝的统一,

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为了巩固统一,加

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

帝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

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度量衡;修长城、御匈

奴;修驰道,凿灵渠;焚书坑儒。

1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发

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着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秦汉雕塑的杰出代表作是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

珠。

12.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

汉高祖。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且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

权的措施,将西汉统治推向鼎盛。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

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在地方兴办郡国学。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颁布“推恩令”,进

一步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

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

责监督地方。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13.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

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公元前60年,西汉

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第3页共3页

14.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纸。东汉时候,宦官蔡伦(龙亭候)改进了造纸

术。

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下面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初一历史上册两汉经营

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

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

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

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

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

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

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

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史上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

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

路”,说明什么?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

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初一历史上册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努

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15:4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30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