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及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3、理解游戏与艺术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理解游戏与艺术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北宋有个画竹的名家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都有
不少人登门求画,他画竹的妙诀在于: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
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经常观察,日积月累,竹子在不
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刻于心。诗人晁补之称:“与
可画竹,胸中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
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同学们,你们对这一节课作好了准备吗?有信
心和我一起上好这节课吗?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有趣的漫画。(PPT展示四幅丰
子恺的漫画)这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丰子
恺先生曾经说:“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这种孩子们的世
界的广大。”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
向往,当然,更多留下的是想丰子恺漫画中童年的趣事,充满了童真、
童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
事。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竹影》。(板书课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提示:课文以“竹影”为题,主要
是写景呢?还是写人物活动?)
明确:本文叙述几个少年充满童真童趣的描竹影的游戏,父亲
给我们讲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
艺术美的发现。
2、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你觉得文中那些句子给你的感受最深?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
品味。
学生朗读,品析,师生评价。
四、欣赏名画,感受艺术
1、欣赏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名画图片,感受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
同艺术魅力。
2、(小组合作讨论)刚才欣赏图片后的感受,结合5、6两个自
然段的内容,用文中的一句话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之处。
明确: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五、拓展延伸,走进童年:
1、我们童年时也常常做游戏,想一想,你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
游戏?
(学生自由回答)
2、文中的孩子们从描竹影的游戏中,找到了影子的乐趣,艺术
的乐趣。让我们走进童年,想一想你儿时做过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
也让你获得过类似的发现、体验?用这样的句式仿写句子(PPT:出
示例句)
例句:小时候,我从描竹影的游戏中,初步懂得了绘画的艺术;
小时候,我从用积木造城堡的游戏中,初步懂得
了。
小时候,我从的游戏中,初步懂得
了。
六、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或者收获
吗?
(学生自由回答)
七、教师寄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永葆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童
年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
中,美无处不在。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
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八、布置作业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你是否也有过兴趣盎然的游戏?写下来,互
相交流,说不定其中就蕴含着一种艺术创造,请保持那份兴趣,将来
你也有可能迈入艺术殿堂。
板书设计:
竹影
丰子恺
游戏-----------艺术
趣美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15:4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3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