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叙文之记叙顺序的作用
【学习目标】
1、复习常见的记叙顺序。
2、明确每种记叙顺序的作用。
【重难点】
明确每种记叙顺序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常见题型
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
按这样的顺序写有何好处?
本文记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
本篇文章的记叙顺序是什么,并说说这种记叙顺序的作用
文中第三段是插叙,此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文章开头即是全文结局,这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本文的记叙顺序是顺叙吗?若不是,是什么记叙顺序呢?
二、含义
1、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就是顺叙。发生-发展-结局
2、倒叙:将事件的结果或某个重要、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件原来的发展顺
序进行叙述。结局/突出片段-发生-发展
(注意:①倒叙的内容是文章中心事件的一部分,只是位置移到了前面。②倒叙只有一个故事。)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有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再接着叙述中心事件。
发生-发展-其它-结局
4、补叙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
交代。
三、答题技巧
主要有以下作用:
顺序【作用】
1.按事件发展(时间)叙述,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2
2.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作用】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2.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作用】
1.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
2.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因。
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
4.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
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补叙【作用】
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起到出人意料的
效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补叙中有对人物进行描写则有更加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此类题型注意事项:
首先要区分插叙和补叙的区别。
1.从位置上看,插叙只能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补叙既可以在中间,也可以
在结尾。
2.从篇幅上看,插叙内容一般较长,补叙内容一般只有一两句话。
3.从篇章结构上来看,插叙去掉后前后内容仍然紧密相连,不影响文章的
完整性,而补叙则不然。
答题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分条作答。
例题导航
(一)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
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张莹
①六月,花红柳绿。小城的清晨,异常清爽。
②今天,太阳还没起床,街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陆陆续续的人啊、车啊,都奔向一
个个写着“高考考点”的地方。
③“哈,都穿上我们的新衣服啦!”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红T恤的少年,在轻声地交谈着。
彼此看着T恤上五个可爱的字——明天会更好,他们相互举拳示意“加油”。
④“老师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地说了一句,底下红色的一片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3
⑤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子朝他们走来,同样身着一件红色T恤。
⑥孩子们好奇地围过去,老师的T恤后面竟然也有五个字——我们在一起。“老师……”
微弱的,却又是清清楚楚的哽咽,在红色的人群中蔓延开来。
⑦那拄拐杖的男子微笑着,轻轻拍拍紧挨着他的孩子:“没事儿,老师这不是来了吗?
放心去吧,老师等着你们!记着哦,我们是风火少年!”
⑧“是,我们一起去追风……”孩子们相继笑了,响亮地和老师应和着。
⑨原来,考试前夕,老师在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的路上不小心扭伤了腿。同学们原本想
去探望他,可他不但阻止了,还托同事带给孩子们每人一件火红的T恤。
⑩此刻,这片红,艳艳的,像一团火,无畏无惧地热烈着,给孩子们蓬勃的希望,无穷
的力量!
⑪出考场,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孩子们正一筹莫展。“看,那里!”一位同学兴奋地叫道。
⑫考点外,几顶黄色遮阳棚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伞——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
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⑬孩子们跑过去,一个接一个地拿着伞,欢呼雀跃。片刻之间,马路两边翠绿的梧桐树
下,一朵朵花儿,飘动着,四散开去。
⑭翌日,那些青春少年又来了,他们走到黄色的遮阳棚下,放下一把把花伞,冲着遮阳
棚里的人清脆地说了声:“谢谢。”之后,便你说我笑着,再次走向考场,那么洒脱,那么自
然。
⑮121把伞,是小城二十名爱心志愿者为孩子们买的,他们不过是想给孩子们一点点的
鼓励,一点点的方便。现在,盛开过的伞全部返航了,带着一股青春特有的芬芳,带着无人
而设突然出现的特殊“考题”的满分答案,带着青春里实实在在的正能量。
⑯121把伞啊,一把不少!这金灿灿的遮阳伞,在青春少年里,熠熠生辉啦!
⑰终于,完成了自己12年奋斗的答卷。走出考场时,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就连心情,
也是明晃晃地透亮着。
⑱人群中,分外惹眼的是一位瘦高的“绿色男孩”,他戴着太阳帽,穿着绿色T恤,抱
着一台单反相机,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中。他身后有着这样的标示牌:给青春留下高考的印记
(免费拍照)。
⑲原来,他是去年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如今就读于某大学的编导专业。大学里的他,回
首自己的高考,愈加觉得,应该为那青春里最庄严的时刻留下一些什么。于是,他就想利用
自己的所学,在高考时为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最后一场考试之后的离开,
4
也许是最能触动心灵的时刻吧。于是,小伙子抱着相机来了。他不停地忙碌着,在他的单反
相机里,一幅幅画面在定格……
⑳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是,翩翩少年们才不是呢,他们不
惆怅,不多忧,一任前行,只把韶光变锦绣。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美
呀。这声色,饱满而生动,斑斓而多彩,孜孜不倦地温暖了整个青春。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5期,有删改)
文章第⑨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
答案:插叙,补充交代老师受伤的原因及红色T恤的来由,表现老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
的关爱,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真实。
查漏检测卷
(满分:分建议用时分钟难易指数:较难实际得分:____分)
六床病人
①她无力地躺着,脸和身体都明显有了变化。忘了这是第几次认真地注视她,仿佛多年
前,她在小小的摇篮旁注视着我。
②她的眼皮有些松弛了,眼睛被拉扯成三角形,外眼角向下耷着。脸上布着淡淡的褐斑,
并不密集。身体很瘦弱,然而腹部略有突起。
③之前的60年,她有着各种身份:丫头、梅梅、老师、妈妈、老张、老伴、外婆。此
刻,她只有一个称呼:六床病人。
④医生细致地询问病情,对每次询问,她都一脸茫然。是身体里的秘密机关已经衰败到
她无法察觉的地步,还是她从来都没关注过它们
⑤医生转身问我:“她从前做过什么手术”
⑥“从前,从前……”我反复念叨着。从前,我们在哪里
⑦家乡的小砖房,一年四季潮湿漏雨。没有自来水,到街道唯一的自来水打水处提一分
钱一桶的水。她长年不吃早饭,只为省一点钱给孩子们买点儿营养品,尽管他们仍然瘦弱多
病。她经常在半夜三更惊醒,抱着发烧的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全县唯一的医院,然后
5
整夜地陪着孩子打点滴。那是一个男主人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家,一个有两个幼小孩子的家。
家的外面,有一个毕业班的孩子们在注视着她。
⑧她天性乐观,在房前屋后开垦几块空地,种了多样新鲜蔬菜。生长蓬勃的各色疏菜,
给了我们许多乐趣和希望。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我们总能吃上鲜嫩的白菜、生脆的小黄瓜和
柔软的茄子。她在县城唯一的书店里给我们买《科普大全》《儿童文学》《365夜故事》。夜
幕降临,孩子们在她悦耳的故事里入睡。每到星期六,学生们聚集在简陋的屋檐下,听她讲
解着一道道难题。她是那么美丽,衣衫整洁而别致,皮肤白皙,眉眼如画。
⑨有时候,她也暴跳如雷,我的任性和一味沉迷于绘画常引发她的怒火。还有,因为我
参加同学生日会的晚归,她拿衣架抽我的大腿,大声地吼叫:“你知道我养你们容易吗我一
个人!”
⑩“想起来了吗”医生问。
○11我茫然。印象里,她总是健康快乐的,像是钢铁不能摧垮,怎么会生病,甚至做手术
○12“两次生孩子都是剖宫产手术。”突然,她小声地说。
○13医生顿了片刻,点点头,无语。
○14点滴打上了,每天四瓶,医生拿来表格,各种空格,密密麻麻。
○15人的一生,五分钟就在一张表格上填充。身体的秘密,也在各种细致的检查后一点点
显露:脑部梗塞、肾囊肿、心肌缺血、贫血。
○16我认真注视着她。这个与我有着非同寻常关系的女人,曾经也是曼妙的女子。几十年
的岁月仿佛形成一个断层,中间有多少悲欢离合啊,依稀记得的却只有她的美丽和美好。
○17那些断层中间的日子,或者就是我们成长的故事。
1.第③段罗列母亲一系列身份和称呼有什么含义
2.关于这篇文章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②段外貌描写突出母亲衰老瘦弱,病情严重的样子,为下文医生诊治作铺垫。
B.面对医生询问,母亲“一脸茫然”,说明她从未在意过自己的身体,对病情毫无察
觉。
C.结尾段“断层”的含义是:直到母亲病倒,子女才意识到完全忘记了对她的关心
爱护。
D.文中写母亲的伟大,也表达了作为子女惯于接受母爱却疏于照顾她的内疚心情。
★3.本文叙事采用插叙的方法,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插叙的作用。
4.文中的母亲有哪些美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你有什么启发或
6
触动。
(满分:12分建议用时13分钟难易指数:容易实际得分:____分)
被放逐的皇后
金建云
①我爸去世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
②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成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
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呢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
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催她跳广场舞……却还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
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③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盖
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
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
④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症的父亲比喻为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
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
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
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
⑤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
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看待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大致浏
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
⑥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
义,她只需要足够响的声音来冲淡自己的寂寞。
⑦我坐下来,同她聊起电视上的这位笑星。她支支吾吾应对着我,敷衍着笑几声。看得
出,她对我今天“反常”的表现感到一丝惶恐。自从父亲走后,她变得越来越像个爱犯错的
刁蛮女孩,对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或许是怕我唠叨她吧,她借口说自己要烧饭,
就把我独自撂在沙发上。
⑧厨房里她的动作好慢,时常停下来若有所思,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她拿起盐瓶,思
考自己究竟有没有放盐,停顿几秒钟后,她放了一点点,再加上一点点……
⑨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父亲生前总会在她烧饭的时候,凑过去聊天。那时候,
7
我妈嘴上对答如流,手上有条不紊。她永远井井有条、遇事不慌,谈笑之间便将美味端上餐
桌。
⑩如今,一个走了,一个活在女儿的嗔怪与脸色之中。
○11看着我妈的背影,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巨大冲击力——不知不觉中,母亲已经走入孤单
的晚年,她仿佛一位被流放的皇后,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爱她
的父母、丈夫、老朋友们,逐一离去,唯一的女儿整天抱怨她不乐观、不阳光、不振作……
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语浮现在我脑海中——“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唯一能做的
事情就是理解它。”
○12如果说,衰老与孤独是我妈必须面对的生命之溃败,那么,我不该再要求她强颜欢笑,
不该带她去那些她完全无法融入的热闹环境中,更不应该责怪她带孩子、做家务不走心——
如果她的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走心不走心呢
○13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我给她嘴里塞进一块糖,微笑着看
她笨手笨脚地做事。厨房里很安静,抽油烟机的声音竟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我妈朝我笑
笑,我也朝她笑笑。那种很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14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
至。
○15“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意思,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3.选文第⑤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4.揣摩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的意蕴。
巩固拓展卷
(满分:分建议用时分钟难易指数:较难实际得分:____分)
纪念
8
张惠雯
①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
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
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
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
②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
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
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
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一—它是在等着你。有时
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
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
③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
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我到它
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
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
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
它很好。
④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
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过,这次它
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是个温暖的梦,
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
她告诉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
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⑤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
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
聚的日期,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
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
一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由最后
一口气,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⑥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
9
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尽管如此,我想
当我再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
伴我。那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
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里。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旁边。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
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
我最喜欢带它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
安静地站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
着极其祥和的相伴的快乐……
⑦我们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物和一个
栖身之所。可是,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
不足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
了这位老去的、忠诚的朋友。如今,一切补偿都已不可能。它的死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
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
⑧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
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
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问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了永恒。
⑨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而除了更
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
1.根据提示梳理情节。
“描述”点点——【】——又梦点点一一【】——【】——怀念点点
2.如果不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应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描述为什么
3.品析吾言。
(1)如果点点能熬
.
过这个冬天。(以加点词角度)
(2)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
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从动作描写角度)
(3)“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中“落泪”、“流
泪”、“泣不成声”能否互换为什么
★4.第④⑤段为什么要用倒叙的记叙顺序
5.下面这段文字是《2015年散文随笔选粹》给本文的推荐语。请结合全文,谈谈有哪
些“更多的隐秘情感”。(答出两点即可)
10
“这条陪伴她(作者)十多年的狗,既是她的朋友,也是她的镜子。也是在对它的回忆
中,作者品味到更多的隐秘情感。”
(满分:分建议用时分钟难易指数:较难实际得分:____分)
难忘的鞠躬
张彩虹
上初三的时候,孙老师的政治课人气最高。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
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是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的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
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是政治辅导课。
上课铃敲响后,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他说:“同学们,孙
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
补上去。”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
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但同学们谁也没有动,因为大家都相信,孙老师
一定会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
领孩子,但没有一个人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在校门口出了车祸,正在
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赶
回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
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
11
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
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课,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
事,有什么不明白的,明天来问。”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在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消失了。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鞠躬的一幕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
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
最宝贵的财富……
★1.用简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本文的记叙顺序。
2.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
为什么
3.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4.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文中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我”产生了哪
些影响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现在也做了教师,你将怎样对待学生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15:1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29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