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作文2013
【篇一:2013安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今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为萧伯纳名言:“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
情而说为什么如此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
不能呢?”根据材料,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篇二:安徽省2008-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
安徽省2008-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
【2008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
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08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带着感动出发
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命的律
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
被我们碰触,被我们欣赏。那么,带着感动出发吧,用感动充实出
一个辉煌的人生。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体会那些高尚的情操。在人生绚烂的路途上,
我们无比渴望受到高洁气质的熏陶。然而,怀抱一颗充满感动的心,
那些美妙高尚的人格才会如花般灿烂地开放在你的眼前,永恒于你
的心间。如果不是心怀感动,陶渊明“性本爱丘山”的淡然气质如何
让你觉得心旷神怡?如果不是心怀感动,司马迁那“史家之绝唱”如
何在你心间激起层层浪花?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
人生的坐标上才不会迷失方向,我们才会被那些高尚的人格引向新
的路途。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看到生命的真谛。珍惜生命、感悟生命并非是
人人都能恪守的真理。如果不是把感动放在心间,你如何触摸到生
命中最柔软的底层,你又如何理解生命复杂的含义?史铁生虽然双
腿残疾,虽然怨恨过痛苦过,但他最终在苍凉的地坛中悟出生命的
内涵,这种深刻的领悟来自他内心对生命的感动,来自亲情所带来
的刻骨铭心的感动。这感动,让他在破碎的生命旅途中走了那么远,
这感动让他对生命充满敬畏,充满慨叹。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
出发,我们才能拥抱生命敞开的灵魂。
带着感动出发,才能做到坚守原则与坚持不懈。感动让我们内心变
得柔软,感
动让我们将自己的信念把持得更为坚定。苏武牧羊于瀚海之地,大
漠飞沙,我相信是他心中的感动,那出自对国家的大爱的感动引领
他向那条荒芜之路上勇敢迈进。还有王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
留青冢向黄昏。”她的勇敢同样来自她那真真切切的感动,遵循于内
心的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感动会将信念与坚强深植于土地,
连成一片碧绿的辉煌。
艰险与坎坷,我们不怕;风沙与风雪,我们依旧昂首向前。这是因
为感动给我们的内心准备了最丰厚的食粮。带着感动出发,让人生
的航向永远地朝向美好的远方。带着感动出发,让辛苦而漫长的生
活因为感动而充盈着快乐与希望!点评
考生将“带着感动出发”放在生命的层面思考,放在人生的高度思考。
生命,因为蕴藏感动,更会彰显它的绚烂、尊贵和坚强;人生,因
为伴随感动,更会找到方向,阔步向前,充盈着快乐与希望。从这
个方面看,考生的理性思维缜密而深刻。文章的选材凸显出两个特
点:选材的教材化,譬如陶渊明的“性本爱丘山”、司马迁的“史家之
绝唱”、史铁生的“生命达观”、苏武的“牧羊于泽”和王昭君的“独留
青冢向黄昏”,既丰富,又深邃;素材的排比式呈现,规避了展开铺
叙的俗套,既增加了内容的容量,又强化了求证的力度。
本文给出的启示是,写作素材不是匮乏,而是缺乏“发现”的意识,
我们学过的教材,我们触摸的社会??主体自我发现的素材更能融情
入文。
【2009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
道超越对手。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
道上困难大,弯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
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现在,这一用
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
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的某些变
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
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
遇。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2009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直面“弯道”挑战
弯道,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弯道,是现实与理想的集结,弯道,
是成功与失败的博弈。
弯道,意味着我们应当“不放弃、不抛弃”,不懈努力,超越局限。
走好人生的“弯道”,便是敢于直面挑战,勇于超越自我的人生智慧。
史铁生曾在《给盲童朋友》中写道:生命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
超越局限的过程。这便是命运,任何人都一样,在这个过程,我们
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史铁生遇到了人生的弯道。
当他意识到他的梦想,被残缺的身体所限制,人生的所有光彩仿佛
都与他无关,他消极过,他彷徨过。但,最终他选择加足马力,藐
视痛苦,在人生的这个“弯道”上,史铁生以一次完美的超越赢得了
这场比赛,获得了他独有的幸福。试想,如果史铁生在面对人生的
“弯道”时没有直面挑战,而是选择了畏缩不前,那么他终将被对手
超越,也无法在人生的跑道上比出自己的精彩。
一个成功的人即使在人生的“弯道”处遇到强劲对手也一样可以靠自
己的坚持和努力最终超越梦想。
著名导演李安在小的时候就立志要当一个导演,他努力学习,学成
后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多年都没一丝骄人的成绩,他的人生走进了关
键的“弯道”——是继续坚守还是放弃理想?李安毅然选择了前者。
纵然赛道上高手云集,李安硬是凭不屈不挠的意志在积蓄能量,终
于一部《卧虎藏龙》横空出世,昭示了李安的成功。走在
人生的“弯道”处,越是竞争激烈,越要不懈坚持,李安就凭他的“不
放弃、不抛弃”的精神,赢在人生的“弯道”中。
行走在“弯道”处,“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人都会迎来人生的艳
阳天。人如此,我们的国家也如此,行走在发展的“弯道”处,团结
同心,勇往直前,不断地缔造成功。在“汶川地震”的弯道处,我们
化悲痛为力量,见证了“大灾显大爱,大难见真情”,凝聚了华夏的
炎黄子孙,铸成了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在“奶粉事件”
的弯道处,我们不遮掩,不恐慌,从“源”上堵,在“结”上解,食品
安全意识得以前所未有的内化;在“经济危机”的弯道处,我们化“危”
为“机”,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自主创新,走上一条低耗高效的经济
振兴之路。在“弯道”处,直面挑战,“弯道”就是一条阳光大道。
走好“弯道”是智慧,是历练;走好“弯道”是坚持,是超越。勇于直
面“弯道”,迎接挑战,相信明年春色倍醉人。
点评
文章开头提出直面“弯道”挑战
的信念“不放弃、不抛弃”,选取史铁生和李安的例子予以佐证,一
是逆境中的“弯道”,一是顺境中的“弯道”,之后延伸至国家的“弯
道”,强化主题。这篇文章有着很好的标本意义:考生在基本写作能
力具备的前提下,拓宽视野,注重厚积,写好一篇文章就在情理之
中。文章的选材是最大的亮点:源于文本的“史铁生”、源于积累的
“李安”和源于社会生活的“热点”。足见,写好文章,生活处处是素
材。
2010年高考安徽卷满分作文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兴杂诗[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
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
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凡事,适可而行后适可而止。
当然,止于至善,是每个人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不管是偏远乡村的
农夫,渔夫还是繁华都市的工人,高管,都在为这快节奏的社会发
展打着和谐的节拍。
然而,富士康的兄弟姐妹,却因为跟不上着这和谐的节拍,付出生
命的代价。环境是改变一个人重要的因素,但不能困在当前环境而
不知返途,人生是美好的,不能因为短暂的挫折和伤痛就要选择轻
生。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过努力的耕种怎能感受收获的喜悦?用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生的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
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来映照这些经
不起生命折腾的人最为恰当不过了。经不起打击,你就遗失了后天
的美好。也许,环境只是人生选择上的一个失误。
人的十字路口,选择失误,错过机遇,确实很多。如果这个集体真
的不适合你,你可以考虑换个集体。不一定非要等老板觉得你不能
胜任这份工作的时候,你才选择离开。人生要找适合自己的,不是
找凑合自己的。哪怕这份工作薪水不错,但违背你的原则和道德底
线,你可以大方地说“no”,没有什么丢脸和庸俗。
近些年,安徽出了一个名人----许嵩。他被冠以“周杰伦接班人”和
“音乐界韩寒”之称,可见其影响力。我们且不说,他是谁谁谁的影
子,随便在哪个搜索引擎一搜,都是他的海量信息。
读过他简历的人都知道,他是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生,然而,他却走
上独立创作
【篇三:2013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范文及点评】
2013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范文及点评
改变
安庆二中高二(6)班叶方舟
我们常常只对过去的事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却忘了对理想状况
的未发生追究一句“为什么不能这样”。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只能终生哀叹而有的人能从失败中获取新
生。沉溺于过去的失意便等于又错失了一次迈向成功的机会。与其
抱怨,不如改变。
改变是一种领悟,勇于改变则是一种态度。萧伯纳充满诙谐却又不
乏沉重的两个问题也不失为对其自身经历的印证。他原已对英国戏
剧彻底失望,所写的相关评论中也尽是尖刻嘲讽,但机缘巧合下易
卜生的著作使他受到启发。自此他停止抱怨,开始着手按照自己的
理念进行全新的创作。最终他不仅改变了自己此前一直黯淡的人生,
更改变了他曾认为不可救药的英国戏剧。改变有时需要机缘,它可
能是刹那灵感的启发,更多的则是一种对旧日成见的放弃和向新态
度的转变。
改变是一种值得的尝试。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
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无论改变的结果如何,
这种机会都不应被放弃。摇摇欲坠的晚清统治迟早都会湮没于历史
大潮中,但诸多仁人志士仍为挽救它而作出了各种尝试与努力。这
种改变难道全是徒劳?抑或是他们愚蠢?历史的车轮碾压至今,来时
路上的车辙印已清晰显示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改革变法推动了近
代化进程,也为后来更加成熟的新思想和新政权作了准备。因此无
论何时,改变都将是一次值得的尝试,敢于行动始终好过坐以待毙。
改变是长久的积累。拥有了改变的领悟,坚定了改变的信念并不是
全部。说一句“不如这样”简单,以行动回应它却太难。真正的改变
需要破茧成蝶前的磨练,或说这种坚持正是改变的意义所在。梵高
任教区牧师时曾与矿工一同下井,下降过程恐怖得令他几乎窒息,
然而同行的工人却无一人抱怨。他们已被恐惧改变,明白了既然抱
怨无济于事那么不如平静应对。也许他们根本无从改变这种必须经
历恐惧的生活,但他们至少选择了以高贵的姿态面对而不是屈服。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多如那些矿工,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要面
对的,但我们至少还能选择转变自己的态度,从积极的方面思考,
而不是被那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打倒以至于沦为
只会抱怨的庸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选择承受也可以成为一种改
变。问自己一句“为什么不能这样”将会成为一种激励,它给予我们
勇气一步步迈向我们真正的心之所向。再小的改变亦胜过无意义的
抱怨,因为改变即使微小,只要存在便好。
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是运用排比,对事例分析透彻,结合生活彰
显个性!文章抓住了重点,即萧伯纳说的后一句话——需要改变!总的
来说,语言流畅,文采飞扬,事例分析较好。
改变现实点亮梦想
安庆二中高二(1)班严笑宇
迎着晨光向前奔跑,朝气蓬勃的少年,你是否想过,用你自信的步
伐丈量未来,改变现实,点亮梦想?顶着风雨艰难前行,倔强不服输
的少年,你是否想过,用你坚强的步伐丈量未来,改变现实,点亮
梦想?拂着海风漫步岸边,沉浸在安逸中的少年,你是否想过,用你
追逐的步伐丈量未来,改变现实,点亮梦想?来吧,少年,用你的双
手勇敢地改变现实,点亮心中的梦想!
改变现实,点亮梦想,别再沉溺于抱怨与不满,别再永远停留在过
去时的状态。人生的小路上不总是鸟语花香、惠风和畅,荆棘会不
时刺穿我们的皮肤,巨石会不时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前方的路,
要怎么走?是将十指深深地插入蓬乱头发,看着流血的伤口痛苦地问:
“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冷静地思考我能做些什么,并付诸行动?是像
史铁生一样勇敢地搏击风浪,迎接一个又一个看似无法承受的挑战,
将最美的微笑写进人生,还是像那些脆弱的轻生者一样,因一点打
击便结束自己的生命?梦想的实现需要摆脱无谓的不满与抱怨,勇敢
地改变现实,梦想一定会长出来。
改变现实,点亮梦想,不仅是适应与等待。人生的航行中容得栖身
的小岛永远无法取代我们心中的大陆。倘若当初鲁滨逊带着星期五
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剩下的时光,那么重回家园,实现儿时曾
经的梦想就永远只能是一个虚无的符号。倘若当初毛遂隐匿在人群
中等待着平原君发现自己的才华,那么毛遂这个名字,他的才干,
他报国的梦想,将会和赵国一起很快淹没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梦
想的实现需要的不仅是适应和等待,勇敢地改变现实,梦想一定会
长出来。
改变现实,点亮梦想,勇敢地付之于行动。人生的旅程中总有被期
待的下一站的风景。然而,如果只是停留在期待,最美的风景永远
在下一站无法企及。萧伯纳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的那
句:“为什么不能这样?”掷地有声,透过这句话我看到了我的梦想,
他们的梦想,和人民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我们每一个
人的梦。然而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梦想,更不仅仅是一个挂在嘴上
的口号,它是我们需要努力去实现的目标,更是我们需要改变现实
去完成的梦想!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行动,勇敢地改变现实,梦
想一定会长出来。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一次便深深地烙在心底:庸人抱怨世界,
智者适应世界,勇者改变世界。为梦想全力以赴,做一位勇者,从
改变现实做起,点亮,你的梦想!
点评:文章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材料典型并且丰富,采用并列式
论证,结构安排合理,精彩的排比句使语言富有表现力。
改变,在举手投足间
安庆二中高二(1)班许慧慧
萧伯纳曾说:“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而我却
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人们总是在
事情发生后唏嘘不已,却少有人如萧伯纳一样,从改变现实做起,
发出一声“为什么不能这样”的感慨。
马路上,老人摔倒惹来上百人围观,却没有一人上前搀扶;无良老板
贩卖含有瘦肉精的肉制品,有关部门却等出了事才采取行动;无数工
人参与一次性医疗机械的二次回收,却没有一个人勇敢的揭发黑心
老板的行为……社会上有太多现象不禁让我们发出为什么会这样的
感叹,可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举手投足间扶起跌倒的老人,举报不良商
贩,揭发恶劣行为呢?在举手投足间改变,让我们少些抱怨,多些改
变。如果只是抱怨,那么我们所选择的路,终究只能在黑暗中沉沦,
如果只是叹息,我们终究不能看到明日的灿烂。只有着手改变,从
现实做起,不去感叹已发生的事,而是梦想从未发生的事,从小事
做起,从此刻改变,你才会有所成就。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在街上
遇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可恰巧他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他伸手握
住了那个老乞丐的手,说道:“兄弟,真对不起,我身上一分钱也没
有。”而此刻这个老乞丐心中充满了感动,正是他的一句话,温暖了
老乞丐的内心。当我们在感慨乞丐的可怜时,为什么不能像这样,
说句话语,做些改变呢?举手投足间,看见地上的纸屑,弯腰将它捡
起,面对弱势群体,献一份爱心。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做。
在举手投足间改变,让我们在事前有所防范,而不是待到事情发生
后发出叹息。瘦肉精,染色馒头,有毒胶囊……频频出现在我们生
活中,高铁事故,矿难的发生,让我们一次次遭受教训,面对这些,
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些什么?为什么不能事先对有问题食品进行取缔,
为什么不能对有隐患之处事先做好防范呢?在举手投足间改变,不要
在事后为之后悔,你的小小改变会成就另一番风景。也许,我们可
以这样做。
在举手投足间改变,实现梦想,从改变现实做起。乔布斯的一次次
改变,让世界掀起了一场苹果风暴,袁隆平的一次次改变,给世界
造福颇多。着眼于小,从改变现实做起。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做。
在举手投足间改变,我们可以这样,我们更需要这样!
点评:文章最大的亮点便是富有时代特色。小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社
会现象并进行分析,追问发人深省,说明当代中学生已走出了课本
与教室,将触角深入到了社会现实。
抱怨与改变
安庆二中高二(6)班叶双丰
总有那么些人,他们抱怨家庭、抱怨社会,频繁地询问别人:“为什
么会这样?”而有些人,他们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不时地追问自己:
“为什么不能这样?”这两类人拥有不同的心态,成为不同的人。
抱怨的人看不到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到这个世界所存在的
光彩,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画地为牢;改变的人不仅看得到别人
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善于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自身的不足。
抱怨使人浮躁,改变使人安静。年轻时的林清玄因为失恋而痛苦不
堪,他变得十分浮躁,每天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一位禅
师告诉他:“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
但你可以展现笑容。心应是一池清水,心水清澈了,你的世界也因
此柳暗花明,这样,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
是善法。”林清玄陡然开悟,开始改变自己,一直秉持着这样一个原
则: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假如林清玄没有改变自己,而是
抱怨下去的话,中国文学园林怎会有这样一朵奇葩?正是因为他的改
变,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
所以说,我们不仅需要在事情发生后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更重
要的是要学会在事情未发生时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尝试着去改
变,我们会收获不一样的未来,领略不一样的风采!岁月流深,沧笙
踏歌,我们在成长路上,不抱怨,只改变!
点评:本文巧用对比彰显中心,突出主题。选材面广,体现出较广
的知识面。并列式结构使文章脉络清晰。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13:5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27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