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冬至吃饺子的民俗故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冬至吃饺子的民俗故事》的内
容,具体内容:冬至,俗称"冬节",它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
这一天由于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而过了冬至,北半球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
冬至,俗称"冬节",它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这一天由于太
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而过了冬至,
北半球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这些民俗故事你知道多少
呢?
冬至吃饺子的民俗和传说
舌尖上的饺子:冬至吃饺子的民俗和传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
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
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
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
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
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你
知道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吗?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28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
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
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
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
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
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
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
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
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
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
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
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
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
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
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
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
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
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
38
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
见、最爱吃的食品。
各种饺子馅的吉祥寓意
芹菜馅—即勤财之意故为勤财饺
勤:即勤奋、勤劳;经常,勤密(频繁)源源不断,谓之勤财。是对源源
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
韭菜馅—即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
久:即时间长、久远,谓之久财。是祈福长久的物质财富;更是对天长
地久的祈福,但愿人长久——健康、和睦、快乐、幸福。
白菜馅—即百财之意故为百财饺
百:量词,即百种、百样之意,谓之百财。对百样之财的祈福;或为对
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
香菇馅—即鼓财之意故为鼓财饺
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或为股票大盘的势,
向上、饱鼓之意,谓之鼓财;或为对晚辈表达出希望其出人头地的美好祝
愿。
酸菜馅—即算财之意故为算财饺
算:即核计,清算。如果钱多到要算一个晚上,那是多少呢?谓之算财;
或为对选择的祝福,选择大于努力,愿亲戚朋友都能有个好的选择,选择
好。
油菜馅—即有财之意故为有财饺
有:即存在,凡是看过赵本山的小品人,谁会忘记"有才,太有才了!"
48
这句名言呢?。谓之有财;祝福你有财,更祝福你有才。
鱼肉馅—即余财之意故为余财饺
余:即剩余,多出来的,祝福您年年有余,谓之余财。付出的是辛劳,
得到的就是财富,余留下来的是健康。
牛肉馅—即牛财之意故为牛财饺
牛:即牛气之意,炒股朋友们的最爱,天天逢牛市,牛谓之牛财;更祝
愿朋友身体健康,牛气十足。
羊肉馅—即洋财之意故为洋财饺
洋:即广大,众多;比海还广阔,祝您发洋财,谓之洋财。
大枣馅—即招财之意故为招财饺
招:即招唤,有如财神,天下间的财富,由你调遣,谓之招财。传统是
喜欢在饺子里面包上钱币,吃到的就是运气最好的,可又不是很安全、卫
生,所以包上大红枣,祝愿吃到的就会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招气十足。
野菜馅—即野财之意故为野财饺
野:即野外,或为意外。试问,绿色、健康的意外之财,谁不喜欢呢?
谓之野财。
蔬菜馅—即财到之意故为财到饺
财到:即财到了、财神到、既有接财纳富之意。蔬菜馅,即为素馅、菜
馅,谓之财到。
甜馅—即添财之意故为添财饺
添财:即增加、增添之意。即为甜食或为汤圆、月饼等;更与天才谐音,
谓之添财。
58
冬至还吃什么?各地习俗大不同
苏州人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而吴国始祖是周太王后裔,曾承
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
遗俗。
在冬至,苏州人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
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
连声问:"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
便随口应道:"混沌。"后来,为了纪念西施创造的这种美食,苏州人便把
馄饨定为冬至节的食物。
宁夏冬至要吃"头脑"
在冬至这一天,银川有个习俗,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
川人还给羊肉粉汤叫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
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
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一锅五颜六色的羊
肉粉汤就做好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羊肉粉汤饺子
做法独特,味道香辣可口,现在已成为银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潮汕地区冬至祭祖先、吃甜丸
在潮汕地区,冬至又称"小过年",是民间一个大节日。在这一天老百姓
要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
在沿海地区,则要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祭拜祖先,为渔民祈福,求神明和
68
祖先保佑出海平安归来。
潮汕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之说,其中"冬节圆"就是汤圆了,在潮汕地
区又叫甜丸,在冬至这一天吃甜丸的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在很久
以前,这些甜丸不仅是用来吃,人们还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之上,
一来是这甜丸圆圆的,预示明年丰收、全家团圆,二来是为了答谢老鼠给
农民送来五谷种子。如今人们也不在贴甜丸,不过冬至节吃汤圆的习俗依
旧流传至今。
江南水乡冬至节吃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
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
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
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上海冬至家家吃汤圆
旧时上海,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
至这一天习惯吃汤圆,来庆祝冬至的到来。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
各种馅料,做好的汤圆用来祭祖以及互赠亲朋。
杭州人一天三顿吃年糕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
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
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中华大地上的各种冬至饮食风俗至今依然广为流传,足以见这一天对于
78
百姓农耕劳作以及生活作息带来的重要影响。的确,冬至是阴极之至,阳
气始至,在此之后又有小寒、大寒和数九接踵而至,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
的日子即将到来。因此从冬至之后冬季要多注意保暖,在饮食上也要多食
温热食物,增强御寒能力。
台湾:九层糕祭祖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在冬至这天,人们用糯
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
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的故事
女娲是一位人身蛇尾的女神,也是华夏民族传说中的人类之母。盘古开
天劈地以后,她就在天地之间到处游荡,陶醉在大自然无限的乐趣之中。
她喜欢与树木花草为友,与鸟兽虫鱼为伴。然而这样的生活过久了,女娲
也开始感到有些乏味和无聊。
有一天,女娲来到波光粼粼的湖边,看见自己的身影在湖水中摇曳,她
忽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创造一些和我一样有智慧有灵性的生物来呢?
于是,她伸出手,抓起水边一团湿润的泥土,按照自己的模样,捏出一
个个非常有趣的小东西,又突发奇想地为他们加上了与双臂相配的双腿。
小东西一着了地,立刻活蹦乱跳地嬉闹起来,围着她大声欢呼:"妈妈!妈
妈!"女娲内心充满了甜蜜与喜悦,并给他们取名为"人"
女娲不停地捏啊揉啊,累了就靠着大树休息一会儿,渴了就喝一捧清澈
的湖水。她一年到头不停地做,直到冬至那天,天气异常寒冷,黄土人的
耳朵总被冻掉。她就在一个个黄土人的耳朵上都穿个小孔,用一条线通过,
88
一头打个结扎住,一头塞进黄土人的嘴里,让黄土人咬住,这才保牢小人
儿的耳朵没被冻掉。
女娲环顾四周,看到自己先前捏出的小人儿,有的在水边手舞足蹈,有
的在草丛中嬉戏玩耍,有的在山顶沐浴阳光......"还有多久才能让这些
小生命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我这样的捏法实在是太慢了"。女娲心想。
突然,女娲看见山崖上有一根长长的紫藤,"有办法了!"于是,女娲拔
下紫藤,蘸足了泥浆,用力一挥,紫藤上的泥浆,星星点点地溅在了地上,
纷纷变成了可爱的小人。
女娲为了让人类能够不断地繁衍生息,又把他们分为了男人和女人。为
此人类绵延了一代又一代,数量不断地增长起来。
而到了冬至,冬天最寒冷的那一天,人们也不忘做耳朵形的带馅食物吃,
意思是让女娲做的黄土人咬住带线(馅)的耳朵,以免被冻掉。人们还给这
种食物取了名字叫饺子。
这样冬至节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09:4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18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