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悉如外人的悉

更新时间:2023-02-03 08:00:06 阅读: 评论:0

新东方语文一对一-话清明作文


2023年2月3日发(作者:观看建党100周年直播心得体会)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篇一:《桃花源记》中题集锦及答案(精选)

《桃花源记》中考集锦

一.(2022・肇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①停数日,辞去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

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二.(07重庆市,1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

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

为。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三.(2022甘肃省金昌市)读《桃花源记》,完成8――12题。

(17分)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答:

3.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

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

答: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

“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

意呢?(3分)

答:

四.(2022吉林省)(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

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答:

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

答:

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

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五.(08安徽非课改)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

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

《桃花源

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

而不绝

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

肴野蔌,杂

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筹交错,坐

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

自欧阳修《醉

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悉:(2)无论魏晋无论:

(3)临溪而渔渔: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译文: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译文: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

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答:

六.(08长春)(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①芳草鲜美()②屋舍俨

然()③便扶向路()④寻病终()

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就是浓缩本文

的故事而来,意思是。(2分)

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

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

分析。(2分)

答:

答:

七.(08黔东南)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

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

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

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2)

篇二:桃花源记练习题及

《桃花源记》

【中考链接】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悉如外人悉().

(2)林尽水源尽().

(3)芳草鲜美鲜美()..

(4)屋舍俨然俨然()..

(5)便扶向路向().

(6)寻病终寻().

(7)便要还家要().

(8)处处志之志().

二、写出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交通:古义(2)妻子:古义,今义,

(3)绝境:古义(4)无论:古义,今义,

(5)鲜美:古义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四、阅读理解

1、用原文语句作答:译文:译文:译文:译文: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答:

2、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答:答:

(1)、

(2)、

(3)、

(4)、

5、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

桃源的人“寻向所志”,

6、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

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

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5)、答:否得以实现?答:答:

初中八年级上语文《桃花源记》训练答案

【链接】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悉如外人悉(全、都)(5)便扶向路向(沿、顺着)

(2)林尽水源尽(消失)(6)寻病终寻(随即,不久)

(3)芳草鲜美鲜美(鲜艳美丽)(7)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4)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8)处处志之志(做标记,名词作

动词)

2、写出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运输业等

(2)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指妻子一人

(3)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古义,不要说今义,关联词,“不管”的意思

(5)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的新鲜美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于是跟外

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

说魏、晋了。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小孩都自由自在,逍遥快乐

(4)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渔人觉得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听的人)都长叹表

示惋惜

4、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避秦时乱)

5、写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

幽静生活安

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

无人问津: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

一种和睦的景象。

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

极偏僻地方。

答: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

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

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8、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

桃源的人“寻向所

9、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

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能否得以实现?

篇三:桃花源记,经典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经典习题及答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

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

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

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①停数日,辞去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仿佛若有光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②

B.①问今是何世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交错纵横)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

向)

5.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6分)

(1)渔人甚异之()(2)阡陌交通()

(3)乃不知有汉()(4)芳草鲜美()

(5)屋舍俨然()(6)便扶向路()

(7)寻病终()(8)悉如外人()

(9)便要还家()(10)鸡犬相闻()

(11)咸来问讯()(12)皆叹惋()

6.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

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1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8.用原文语句作答:(5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5)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9.“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

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

答:。

答:。

11、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就是浓缩本文

的故事而来,意思是。(2分)答案:

1、D(A、与世隔绝;唯一。B、间隔;参与。C、叙述;言语。D、离

开)

2、A(A古今均表示“好像之意”古义。B古:互相通达;今:各种

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C古:妻子和子女;今:指男子的配偶。D

古:不用说,更不用说;今: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

不变。)

3、D(A这;助词,的。B判断动词,跟现代文中的“是”意思相同;

(代词)这,此。C出去;国外。D均为“饭”之意)

4、B(互相通达)

5、(1)对??惊讶(2)互相通达(3)竟然(4)鲜艳美丽(5)整齐的样子(6)

于是,就(7)不久(8)全,都(9)通“邀”,邀请(10)听到(11)全,都(12)

叹息,惋惜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1)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2)老人和小孩,一起开开心心自得其乐。

8、(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4)土地平

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1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

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08:00: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17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备胎反击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