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论
文
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历史、现状与成绩
TheStandardizationofthedevelopmentofChina'sagricultural
history,currentsituationandachievements
姓名:
学号:2
年级:2007级
专业: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测)1班
课程名称: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化
指导教师:罗建军老师
写作年月:2010年1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营养、绿色”的农产品是人们消
费需求的必然选择。农业标准化是生产“安全、营养、绿色”农产品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出地位的需要和实现农业与国际结轨的必然选择。提高农业标准化的
发展水平,已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农业标准化
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历史;现状;成绩;建议
Abstract:Withtheeconomicaldevelopmentandpeople’slivingimprovement,the
agriculturalproduetsofsafety,nutritionandgreenbecomepeople’sfirstchoice.
Agriculturalstandardizationistheonlyroadtotheabove一mentionedstandard,and
alsotostrengthenagriculturalbasicpositionandadaptagriculturetotheinternation.
Toimprovethestandardizedlevelofagriculturehasalreadybecometheimportant
per
expoundedthehistory,theprentsituationsandproblemsof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inChina.
Keywords:agriculturalstandardization;history;currentsituation;achievements
前言:
农业标准化是指在统一、简化、协调及优选的原则指导下,对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
的全部活动,组织制定或修订标准、发布与实施标准以及对农业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的一系
列活动过程。通过这一活动过程,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的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
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
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目的。农业标准化的对象是农业及
其相关领域内具有多次重复使用而需要标准化的实体,例如农产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
一种相对固定的农产品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比较成熟的工作流程等。
农业标准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升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显著标志,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
实践表明,实施农业标准化对于加速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步伐,确保农产品的质量
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们在推广农业标准化
的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障碍因素,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实
现我国农业标准化。因此对影响农业标准化推广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我国已成为WTO缔约成员国,将以更快的速度溶入世界经济。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发
展而言,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入世后,农业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了,然而在关税壁垒逐步
弱化的情况下,技术壁垒(TBT)和“绿色壁垒”(SPS)正成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并大
有愈演愈烈之势。据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从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WTO以来,
由于TBT、SPS壁垒造成的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增加了6既以上,损失在数百亿美元,使许
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在这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中,苛刻复杂
的技术标准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段。
欧美等国家对农产品进口标准的设定越来越严格。以日本为例,其对进口鸡肉和蔬菜的
检测有40多项,对大米的检测更是多达114项。再以欧盟为例,它宣布茶叶禁止使用的农
药从旧标准的29种增加到了新标准的62种,部分农药标准至比原来提高了100倍以上。这
使我国农产品出口时在近乎苛刻的检测下不断遭受到国外退运甚至销毁的命运。
在国际日益严格的农产品进口检验标准面前,中国农产品自身暴露的问题值得反思,推
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加强农业标准
化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也是应对入世挑战,争取市场主动的必由之路。
1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历史
我国农业标准研究应用工作起步较晚,开始于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业标准
化经历了从起步阶段(1949~1984)、开拓阶段(1985~1998),1999年至今中国农业标准化
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1.11949年——1984年为起步阶段
该阶段我国农业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恢复生产,解决农产品短缺问题,农业部门开始着手
研究制定农业技术标准。这一时期主要是针对常用的检测方法和主要农作物产品制定的标
准,例如主要农作物种子检验办法、兽医药品规范、苹果等农产品标准及其收购规格、农作
物种子、畜禽品种标准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84年底,我国共颁布农业国家标准57项,
部(专业)标准256项。
1962年国务院发布了《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农业标准化问题正
式提出。1964年原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于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会议重点研究如何
搞好种子标准化工作,尽快解决种子混杂退化的问题,为实现农业高产、稳产服务。会议提
出了农业标准化工作要“抓住两头打好基础”的方针,抓住两头就是抓住种子和产品,打好
基础就是搞好基础标准组织建设。之后由于大跃进、文革对生产的破坏,农业标准化工作停
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农业标准化也得以恢复
和发展。l978年原农林部在科学技术局设立了标准处,主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为该项工
作确立了组织基础。此后几年,全国各地抓住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强农
业标准化工作,建立组织机构,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制定农业地方标准制,全国农业标
准化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1.21985——1998年为开拓阶段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日渐得到关注,大量的种苗、大宗农
产品质量标准、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等农业技术标准相继列入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制(修)
订计划。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有农业国家标准1056项,行业标准1600项,
地方标准6179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中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攻坚阶段。其间分别于1985
年、1991召开的第一、二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主导了这项工作在十来年间的蓬勃发
展。1985年的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在江西召开,会议提出了“针对农业经济发展,
加速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提高标准技术水平”的指导思想和农业标准化改革的若干具
体措施。其后几年,全国各地加强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基本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省级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四级标准框架制标范围已从主要为种子标准扩大到农作物的栽培管
理,从种业延伸到畜牧、水产养殖业;标准的类型也从单项标准向综合性标准发展,对推广
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1年全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发布了《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明确了制
定农业标准的四大类范围和七条原则,包括种子标准在内的各项农业标准相继制定并发布。
紧接着国务院于1992年发布《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要求尽快建立健全
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率先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此后,
示范区建设在一些地方开始起步。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农产品短缺掣肘,一直把农业生产的
重心放在提高产量上,这阶段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并未在社会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1.31999年至今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1999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专项计划”以来,我国农业行
业标准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制定了一大批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急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
准、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检测方法标准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涉及农业的标准
近13000项,其中国家标准1356项,行业标准3396项,地方标准8194项,初步构建了
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的标准体系成为
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技术保障。
从2004年起,连续四年中央一个文件把农业工作作为关注的中心,四个中央一号文件均
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2005年,农业部提出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
作的一个主攻方向,并在市场信息司专设质量标准处,加强组织力量;2006年,辟有专章促
进农业标准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并正式实施。在一系列政策的强力驱动下,近年
来我国农业标准化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时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2我国农业标准化现状与成绩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过渡。
通过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知
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业品牌。然而,我国现有的农业标准与国际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且很多产品的环保、检测技术标准还是空白。因此,我国现行的部分农业标准仍存在不适应
形势发展需要或与国际难以接轨等现象。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标准还未完善,而国外农业企业拥有先进的经营管理体制,执行
严格的产品标准,如美国的先锋公司、荷兰的牛内姆公司、以色列的海泽拉公司等,这些公
司利用雄厚的资源优势、先进的行销理念和严格的农业产品标准,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并使
其种子进口占有率逐年提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农业亟待建立自己的标准,并树立用工业
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的新观念,采用工业化管理和生产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企业标准为基础、
地方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形成了以科研、教学、技术推广、质检、管理、生产
及经营企业为主体,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骨干的农业标准化队伍,农业标准实施步伐不断
加快,监督力度不断加强。但是,中国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标准体系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标准之间配套性差。标准的技术内容陈旧,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中国农业以农户
小规模生产为主,标准实施和推广的难度较大,标准化生产的水平较低,已影响到农产品在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检验检测与认证体系建设起步较晚,装备设施不足,检测手段落
后。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对标准实施的监督还不能满足社会日益迫切的需求。
基于此,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产业支撑中,要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的质
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在2006
——2007年全部完成已有的404项食品国家标准的修订。并且在“十一五”期间重点补充
有关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限量、食品包装材料及婴幼儿食品等领域的卫生标准及相关检测
方法标准的制定。《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提出
了如下发展对策:首先,围绕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实施与监督等关键环节,从管理、技
术与生产实践等层面人手,加速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建设。积极引进适用的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由农业投入品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安全标准、农业生
产经营规范标准,以及配套支撑标准组成的农业标准体系。其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能力建设,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
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及反应迅速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扩大监测品种和范围,及时
发布例行监测信息,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
安全水平。完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再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重点制修订农产品质
量安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及投入品技术标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
机构:建立健全农产品认证制度,制定认证认可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原产地保护制度:积极
推行良好农业规范标准,在优势产业带内建设一批与国际标准对接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
和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九
五”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监督体系的要求,经过各级政
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1、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到目前为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农业部统一组织
制定国家农业标准350多项,行业标准960多项,组建全国农业标准化委员会20多个。农业标
准范围从原来的少数农作物种子、个别的种畜标准,发展到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
饲料工业、农业机械、乡镇企业、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
产后全过程。
2、地方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推广工作。近几年来,大
多数省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重视和加强了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已有20多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制定颁布了农业地方标准的文件。目前,各省已累积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5000
多项。同时,29个省、市、自治区在部分重点农产品产区建立了6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
项目,涉及示范县117个、中心示范乡镇379个、示范村1275个、示范户38万户。同时,各省
还结合本地农业发展的实际,建立了31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覆盖475个县,初步形成
了层层示范的局面,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的推广。以福建为例,“九五”以来先后制定、发布
了471项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这些标准涉及主要农产品,为各地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
依据和技术保障。
3、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规划的农业质量检测和监督体系。自1988年以来,先后分3批
共规划、筹建部级质量检测检验中心178个,到2000年底,已有150多个部级质检中心通过了
国家计量认证和机构认可的专家评审,获得了“双认证”法定资格,就农产品、农业投入品
和农业生态环境三个主要领域,在全国各大区均已有相应的部级质检机构。同时,农业部
系统已有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农业机械等13个事业单位被列入国家级质检中心体系,
获得了国家的执法检验授权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在1200多个省级农业检验站(所)中,有
半数以上获得了省级政府的执法授权认可和省级计量认证。全国省级以上的农业质量检测检
验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同时,近几年来,涉农部门一方面组织开展了对蔬菜、茶叶、水产品
等农产品的质量定点监测和跟踪检查,突出农产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如农药兽药残留、重金
属污染等,倡导在全国开展“放心(安全)农产品活动”;另一方面,为确保农用生产资料
的质量与安全,重点对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农机及其零配件等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
督抽查。这些监督抽查,对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遏制假冒伪劣农资泛滥,维护农民合法
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4、农业标准化法规逐步健全。农业质量标准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执法工作。农
业部门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同时,重视有关农业标准的规章和管理办法的建立。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有关的
法律法规,制定了8项规章。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农业标准的制订和质检体系的建
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工作。虽然中国农业质量标准工作起步晚,与工业部门相比基
础比较薄弱,但是由于一开始就重视运用质量标准规律,运用法律法规的保障,从而加快了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进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5、农业质量认证开始起步。质量认证是对产品的质量水平、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
的第三方公正确认。产品质量认证是以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
求为依据,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形式,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
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认证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信誉和知名度,增强产品的
竞争能力。农业部已分别建立了农机产品和水产品的认证机构,广泛开展了绿色食品认证工
作和农业系统生产许可证管理;正在筹备组建农作物种子、种植业产品、畜产品、饲料产品
的认证机构。近年来部分省在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培育、发展和认定名牌农产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得到社会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3我国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世贸组织的加入,意味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同时世贸规则亦成为中国
农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准则,针对这一新的历史形势,并结合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实际情
况,现阶段我国农业标准化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标准不全、不统一、质量不高
中国农业标准化现处于试点和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的农业标准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在我国现已制定的农业标准中,由于制定标准的组织不规范,制定标准的时间太仓促等原因,
造成标准不全,不统一,标准质量不高,产中技术规程多,产后标准少,与市场流通直接相
关的标准太少,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等许多问题。
在标准体系方面,特别缺乏有机农产品标准。据调查,国家环保总局于2001年12月
25日发布了行业标准《有机食品技术规范》,并于2002年4月1日起实施,但截止2003年
1月31日,还没有制定有机农产品国家标准,在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只有
浙江省制定并发布了有机茶、有机稻米两个地方标准,江苏正在加紧制定有机梨、有机茶、
有机稻米、有机鸭、有机藕、有机蟹等一系列农产品标准。在标准统一性方面,仅以圆白菜
为例,在对发布于1988年的相关蔬菜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并实施以前,北方有些地方称之为
包菜,而东北叫它大头菜,西北地区则起名为回子白,还有一些地方称其为卷心菜。在标准
质量方面,NY/T5054-2001无公害食品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NY/T5061-2001无公害食品
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NY/T5067-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NY/T5069-2001
无公害食品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NY5070-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渔药残留限量、NY
5071-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等七项标准从2001年10月1日实施以来,由于制定的质量不高,导致在使用中存在很多争
议,农业部遂在农市发[2001]26号通知中暂停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
3.2标准贯彻实施力度不够
农业标准的实施是整个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只有在实践中实施才能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只有在贯彻实施中才能对标准的质量作出正确的评价,才能发现标准
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修改和完善;再好的标准,如果不付诸实施,犹如一纸空文,不会
有任何效果,不会产生任何效益。
一般来说,一个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包括计划、准备、示范、实施、检查、总结和反馈
等几个过程。首先是政府对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计划,做好思想、物质、技术、宣传等方面
的准备,其次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或单位进行贯彻标准试点,为全面贯彻
实施创造条件,再次是把标准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指导农业生产者按标准执行,最后是
根据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和反馈。在我国,自1991年召开第
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以来,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但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
标准宣传、示范推广力度不够、生产者素质较低等原因,已制定的农业标准一直都没有能够
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很多政府部门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贯彻实施标准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
贯彻实施标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断地去完善和发展。根
据国内规则、标准与国际规则、标准的比较,我国的国内贸易技术壁垒总体上要稍大于国际
贸易技术壁垒,但由于标准贯彻实施的不到位,实际上,根据标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并没有
能够真正达到标准的要求,很多的农产品甚至不能达到国际标准,以香菇为例,我国很多地
方标准对农药残留和甲醛的要求都比日本要高,但在出口到日本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农残、
甲醛超标的现象。
3.3检测体系不够完善
农业检测体系是指提高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由各类具备农业
专业技术和检测(监测)能力的检测、测试机构组成的检测网络。它不仅要对农产品质量进
行检测,也要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检测,还需要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目前中国农产品
的安全问题比较严重,为了提高产量,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大量使用或不正确使用农药、
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指标严重超标。2000年5月,农业
部组织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浙江等5省市的质检单位,对50多个蔬菜品种、1293个
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其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不足80%;对5种主要蔬菜
使用农药情况调查发现,叶菜类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的种植户占32.8%。北京市对部分市场
检测结果表明:外埠进京蔬菜仅有机磷一项超标的就高达69%。2001年10月29日,国家质
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01年第三季度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其中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抽
查结果最为引人关注,质检总局这次共抽查了23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的菜豆、
番茄、黄瓜、茄子等10类蔬菜181种蔬菜中,有86种蔬菜农药残留量超出国家标准限量值,
超标率高达47.5%。
3.4合格评定程序存有不足
合格评定源于认证,是认证概念的发展与扩大,认证是第三方的行为,合格评定以第三
方的认证活动为基础,辅以第一方的自我声称和对认证、检验、检查机构的认可活动。国际
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发展委员会ISO/ASCO在总结了各成员国实施认证的经验后,将所有的
关于质量的评价活动,包括新出现的认证机构认可活动通称为合格评定活动。目前国际上由
于各国法律、法规、标准的不同以及合格评定程序的不统一,从而带来的重复检验、重复认
证、重复收费等问题非常严重,基本上很难实现一次检验、一次认证、一次收费。比如欧洲
以外的国家的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必须符合欧共体指令和标准(CE),才能在欧洲流通;
日本在产品检验方面,规定对不同时间进口的同种商品,每一次都要有一个检验过程,而对
本国同类商品,只需一次性对生产厂家作检验就可以;美国为了对商品的安全性能进行认证,
设立了代号为UL的“保险商实验室”,外国商品必须通过UL认证后才能顺利地进入美国市
场。在我国,由于现行的机制、制度、体制的不合理,技术水平和市场组织能力的不足,很
多部门如:质量监督、农业、环境保护、纺织工业、林业、烟草、化学工业、水利等部门都
能制定与本部门相关的标准,加上部门之间沟通和协调的缺乏,同一标准政出多门、多头管
理现象很是普遍,合格评定程序很难得到统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如何通过管理途径,设计出适合我国农业发
展及农产品质量提高的产业组织制度,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随着农业经济逐
步走向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信息化,农业标准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人士的关注。
但由于我国长期的短缺经济影响,在农产品生产上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农产品标准欠
缺,现有的标准也多以数量扩张为主。我国为农业大国,如何针对自己的特色产品制定出相
应的系列标准是当前我国面临的迫切任务。
目前,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必须大力实施农
业标准化,才能适应这种竞争,必须尽快建立农业的标准体系、推广实施体系、检验监测体系、
监督管理体系等,通过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当今世界
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也不仅是专利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是标
准的竞争。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谁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竞争的
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贾绍辉,于洪龙.关于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8):274,
276.
[2]祁玉峰.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的几点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03(11):27-28.
[3]魏国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与对策[J].种业导刊,2007(10):9-10.
[4]丁志平.农业标准化刍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S1):100-102.
[5]范小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及主要任务[J].农业质量标准,2004(3):
4-6.
[6]卢俊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2009,(3):184
-185.
[7]梁婉君.农业标准化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4.
[8]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与HACCP[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8.
[9]程方.果蔬汁HACCP教程与应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0]陈炜.HACCP体系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25):
95-98.
[11]樊永祥.HACCP管理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J].中国食品卫生,2001(13):38-41.
[12]杨永华.企业推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13]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4]吕亚荣.我国中小食品企业采纳HACCP计划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
2007(2):65-66.
[15]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果蔬汁HACCP体系的建立与实施[M].北京:知识
产权出版社,2002.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06:3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16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