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阎锡山的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程玲
[摘要]阎锡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统治山西长达38年,号称“山
西王”。他之所以能在战乱频繁的军阀混战年代长期统治山西,与其在政治、经济、军事、
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举措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他的经济思想及其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
西经济的发展,为其统治奠定了物质基础,并使山西一度获得“模范省”的称号。本文拟通
过一种“现代化理论”的视角对阎锡山的经济思想进行再认识,进而加深对阎锡山其人的了
解。
[关键词]阎锡山,经济思想,实践
Abstract:Yanxishan,inmodernChinehistory,isanimportanthistoricalfigure.
Hehadruledshanxiprovincefor38years,knownasthe"king"
long,frequentwartime,hewaswellinmakingpolitical,economic,military,ideological,
culturalmeasures,allyhiconomicideasandpracticeina
certainextent,promotedtheeconomicdevelopmentofshanxi,foritsruleestablishedthe
materialba,andmadeshanxiget"modelprovinceinChina".Thepaperbythe
perspectiveofa"modernizationtheory,inordertolearntheeconomicthoughtofyanxi
shanagain,anddeepentheunderstandingofyanxishan.
KeyWords:Yanxishan,economicthought,practice
阎锡山出生于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社会矛盾尖锐突出的大动荡时代。尤其是“他少
年时代从事商业高利贷和金融投机活动”①,使他深刻认识到要生活得好,要赢得人们的尊
敬,必须有权有钱。在日本留学期间,阎锡山受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并目睹了日
本明治维新后的兴旺景象,对“日本何以国小而强,中国何以国大而弱,不断在脑中萦回”。
②他认为,中国的封建专制造成了政治保守,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屡屡挨打。因
此他执政山西后,把相当多的精力用于考虑山西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经济主张。
当“日本教官讲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打败法国、统一德国的历史;讲日本明治维新后,征兵
练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跃居世界强国的历史”③的时候,阎锡山再次受到心灵的震撼。
阎锡山回国后,参加了太原的辛亥革命。严峻的现实使他清楚地认识到,八国联军侵华
和辛亥革命,使很多在省外经商的晋籍商人,因其商号店铺或遭兵祸,或受外资挤兑而返回
山西,致使山西的财政收入大受影响;在农村,土地兼并加剧,高利贷剥削加重,又使农村
大批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经济状况更趋恶化;再加上鸦片烟毒的肆虐,以及帝国主义各种洋
①雒春普.阎锡山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16.
②吴文蔚.阎锡山传[M].台中:台众教育机构,1983:20.
①雒春普.阎锡山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25.
2
行对山西的经济渗透与掠夺,当时的山西已是民穷财竭,财政经济几乎破产。阎锡山认为,
在这种“生财之事少而耗财之事多”,“分利之人多而生利之人少”,“山西人民生计贫困,几
乎达于极点”的情况下,“安有国民经济之可言?”。“若不于根本上筹补助之策,将见公私
交困,现状亦无以维持”。要摆脱这种窘境,“欲整顿晋省之财政,当先筹补晋民生计,而筹
补生计之法,不外别辟生利之途”①,只有发达物质,加强经济建设,才能达“美善人生”
的目的。为此,阎锡山大力发展山西经济,并提出一套自己的经济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
(一)农业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1917年,阎锡山集山西军政大权于一身,这为他在山西图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
境。而要想保住山西地盘不受外省军阀袭扰,就必须发展自己的实力。在农业、工业、交通、
金融等方面,他尤其重视农业。民国初年,农业是山西的第一大产业,百分之八十的人从事
农业。阎锡山认为,山西全靠农产维持其薄弱的经济。山西要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的发达。
于是,阎锡山首先从农业方面进行改革。近代的山西农业底子薄、产品种类少,而且长期处
于一种自由散漫的自耕状态。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的经济建设。于是,他便根据自己多年从
政经验,大力加强对山西农业的发展。
从1917年开始,阎锡山相继发表了《兴利除弊施政大要》和《山西用民政治实行大纲》,
其中提出“六政三事”。他说:“择吾晋利之可兴与弊之必除者凡有六:曰水利、曰种树、曰
桑蚕、曰禁烟、曰剪发、曰天足,所谓六政是也。次年复增三事:曰种棉、曰造林、曰牧畜。”
②自此,阎锡山不仅拓宽了农业的范围和发展领域,而且还革除了缠足、吸烟、留辫等多种
封建陋习。特别是中原大战后,为了改进山西财政收入锐减的状况,他加大了对经济建设的
投入比重,制定了以振兴山西经济为主的《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发展农业在这个方
案中占据首要地位。
阎锡山振兴山西农业的目标是“增加生产力”③,围绕这一总的目标,他在十年计划案
中提出以下七件事:
①改良农事。改良农事这项包括农具、肥料、种子、耕作方法、防止病虫害等内容。十
年力争使农业增产十分之三,必须增产十分之二。
②兴修水利。此项包括凿井、开渠、修蓄水池、导引黄河入晋等内容。十年力争增加水
田8000亩,必须增加4000亩。
③发展棉业。这一项内容包括扩大种棉区和改良棉种等项。十年力争增加棉田1000000
亩,必须增加600000亩。
②山西村政处.山西六政三事汇编卷一[M].太原:山西出版社,1929:1.
③中共中央党校本书编写组.阎锡山评传[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0.
①山西林业志(初稿)[Z].太原:山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1988:1429.
3
④种植烟叶。计划案规定十年力争植烟叶100000亩,必须种植60000亩。
⑤发展林业。这一项内容包括保护旧林、增造新林等,要求十年力争每年播种2400000
亩林苗,成活率力争达到十分之七,必须达到十分之五。
⑥广为植树。这一项包括木材树、逐年生产树,逐年生产树苗圃等。十年要求力争每年
每户种木材树二株,必须种一株,全省力争使逐年生产树达到750万株,必须达到500万株,
全省力争使逐年生产树苗圃达50万亩,必须达到25万亩。
⑦发展畜产。这一项包括养羊、养牛、养鸡等内容。十年内力争培养优种美丽奴羊
787500只,必须培养525000只,力争培养优种岳尔夏牛2000头,必须培养1000头,力争
养鸡2900万只,必须养2500万只。
阎锡山重掌山西大权以后,在重振山西农业时,仍一如既往注重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优
良品种,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农业生产。如1933年,省政府在临汾和榆次分别设立了棉业试
验场,在曲沃设立了菸草育种场。为了推动育种工作,这年的11月份,省政府在临汾举办
了“河东区第一届棉业展览品评分会”。1934年,省政府在山阴县岱岳镇建立了牧畜场引进
荷兰纯种乳牛,巴克夏肉用猪,来航卵用鸡,普利麻洛卵肉两用鸡等优良品种,专门从事牲
畜和家禽的养育推广工作。同年又引进美国优良棉种。这年年底,省政府在运城举办了“河
东区第二届棉业展览品评会”。1935年,省政府又在全省增建了十一个棉作合伙改良场。同
年,在运城举办了“河东区第三届棉业展览品评会”。甚至阎锡山本人也在五台县河边村家
中建起育种场圃,设立各种畜种试养小型场,进行试养试种。①
阎锡山的农业经济建设收到良好的效果。据阎锡山在1917年至1922年给大总统的《呈
报办理六政成绩文》中的上报数字累计统计:在兴修水利方面,开渠、凿井、设蓄水池,共
扩大水浇地200余万亩;在蚕桑方面,种桑1.15亿多株,收茧330万多斤;在种树方面,
共种树4504万余棵。
阎锡山作为一名军阀,所维护的是地主绅士的利益,而要使自己的统治长久,就必须依
靠各级官吏,他也就必然要靠行政力量,解决好农村问题。他认为,“行政之本在于村”②。
因此,从1917年起,他把村作为一个着眼点和落脚点,以村治为切入点,开始实施地方经
济、政治等各项改革。
阎锡山把“村政”看成是乡村改革的根本大法,除了规定一系列严密的制度外,他还组
织了很多管理机构和监察机构,全力进行“村政”实验。此外,阎锡山还开展了许多宣传鼓
动工作,如讲演游行、散发传单和大会动员等。
①山西林业志(初稿)[Z].太原:山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1988:404.
②张思荣.略论阎锡山兴农政策及其措施[J].晋阳学刊,1998,(05):94-97.
4
20世纪30年代,中共领导的农村土地革命给阎锡山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巩
固自己的统治,1935年9月他提出《土地公有案大纲》。大纲提出的“土地村公有”的办法
是“由村公所发行天利公债,收买全村土地为村共有”;“就天地之水旱肥瘠,以一人能耕之
量为一份,划为若干份,分给村籍农民耕作”;村民年满18岁“向村公所呈领分地”,到50
岁“将所领之田缴还村公所”。公债用什么还本呢?用产业保护税、不劳动税,利息所得税
和劳动所得税作担保,分年偿还。①“土地村公有”政策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的统治所服务,
只不过是披着“民主”的外衣而已。但阎锡山的这个政策说明他也看到了当时山西农业发展
面临的主要矛盾,并试图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在阎锡山重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下,山西的农
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当时全国发展水平相比较,山西的农业是名列前茅的,这些成效在
当时全国政局混乱的情况下,可谓独树一帜。
(二)工业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1、军事工业
阎锡山发展山西军事工业主要是由于他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当时中国兵祸连
年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19岁时,阎锡山考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他又赴日本留学,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
的影响很深。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推行军国主义。”②因此他就任山西都督之后,
便在山西极力推行军国主义,建立晋军,兴办自己的军事工业。
民国初年,山西政局并不稳定。就在山西军政府成立的同时,山西官钱局和太原帽儿巷、
西羊市一带的商号便遭洗劫;晋南、晋北的两大武装力量也是阎锡山的心腹之患,更让他不
安的是浮山县陈彩彰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了平息“内患”,阎锡山对军火需求倍感迫切。所
以,他决心创办自己的军事工业。
阎锡山发展军事工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①积极筹措生产经费
1914年7月,阎锡山将山西机器局改为陆军修械所后,指定每月由杀虎口的关税中拨
出白银1400两作为常规经费。1917年9月,阎又在山西陆军修械所内设立了铜元局,专门
制造铜元,从中获利200余万元,全部投入军火工业。同时他还向省外出售武器。阎用这些
办法为山西军事工业筹集了大量的资金。
②重视培养技术人员
阎锡山认为,“只要我们有现代化的科学人员,科学一定能够日有进步,只要我们的工
③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4.
④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5.
5
程师能有超越的进步,我们的工程一定不会不现代化”。为了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他采取
了一些措施。早在1917年,阎锡山即选派刘笃恭、张书田等人到汉阳兵工厂,王殿鳌等人
到省陆军修械所学习军火制造技术。1919年阎又在修械所内设立了实习工业学校,前后共
招收学生100余名。
③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1923年9月,阎锡山在工艺实习厂内设立兵工研究会,专门研究各种兵器之制作
和改进的问题。在西北实业公司时期,为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阎锡山制定了《兵工制造
奖励办法》。根据职工“发明、仿造、改良”的具体情况分别发给甲、乙等创造奖、优技奖
奖章并奖金以及有功国防奖、创造有方奖、技术超人奖、劳动英雄奖奖状。1946年2月,
西北实业公司成立了“技术委员会”,专门研究解决技术性难题。
④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随着山西军事工业的发展,阎锡山也陆续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和规章主要有
《西北实业公司章程》、《公司考核规则》、《西北实业公司国防性工厂工友服务规则》、《西北
实业建设公司购料合同》、《西北实业公司及所属各厂所院
处职员签到规则》等等,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均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2、民用工业
民国初年,中国煤铁资源丰富,但工业经济落后,所需煤油、钢铁、机器等“不得不仰
给于他方,而受其经济上之侵蚀”,如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煤铁资源优势,努力发展本国的工
业,不但将使白洋大量外流,经济上遭受莫大损失,而且中国之工业将永无进步,长此下去,
势必削弱国力,受制于他人。为此,他于1919年制订了一个以振兴山西工业经济为主的“厚
生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了炼油、炼钢、机器、电气、农业、林业等多个方面的方案。
1920年前后,阎锡山创办“公营”企业即官僚资本企业以及官商合营企业只有6个。到
1930年时增至11个,资本共计1000多万元,其中太原兵工厂就有资本900多万元。及至
1937年上半年,囊括了所有“公营”工矿企业的西北实业公司即有26个工厂,资本共达21664
万多元,其中机车厂、机械厂、农工器具厂、铁工厂、汽车修理厂、水压机厂、铸造厂、育
才炼钢机器厂和正在筹备中的电气机械制造厂等9个工厂,在1935年即有资本487.3万多
元,工人3146人,年产值187万多元,分别占到当时全省这一行业总数的57.26%、75.38%
和92.57%①,到1936年西北实业公司共有工人15597人,占到全国工人总数的4.2%,而上
述9个工厂的工人即有6843人,占到全国机器业工人总数的40%。这9个工厂的资本到1936
年增至524万元,占到当时全国机器业资本总数的60%,9个厂的平均资本为58.2万元,
①②景占魁.阎锡山与西北实业公司[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128.
6
是全国同类工厂每厂平均资本数的22倍多。其他如造纸、皮革、火柴、卷烟、印刷、纺织、
水泥、煤炭、炼钢、化学等工业,也有很大发展。如1936年正式投产的西北洋灰厂,投产
后的第一年便还清了筹建时的60万元借款,其产品质量可与天津启新洋灰厂媲美,其产品
除供应本省之外,尚有一部分运销外地。再如“七七”事变前夕,建成准备点火生产的西北
炼钢厂投资就达800万元。仅此一项,就比广东省1933年全年度的工业建设经费775.2万
元还要多。①
(三)交通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阎锡山认为,“交通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枢纽”,“交通实文明之导线”,“交通自便,商业
增兴,人们知识渐增,教育更能进步矣”②。阎锡山基于统治的需要,同时也为发展经济考
虑,加大了对山西的公路、铁路的建设。
1、铁路建设
以同蒲铁路为例,同蒲铁路贯通山西南北,堪称山西交通主动脉。它的建成对山西政治、
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条铁路北可以联络平绥,南可以衔接陇海,东
经正太以通平汉,西由太原以达黄河,对于三晋的交通,绥蒙的发展、冀豫陕蜀的联络、以
及对于地方经济、政治、军事都有着重大影响。谈到山西窄轨铁路之成因,人们往往将其与
阎锡山的闭关政策联系在一起,认为阎为永久称霸山西、抵制省外势力长驱直入,达到进可
攻、退可守之目的,才修了窄轨铁路,事实上,修筑窄轨与阎氏闭关政策无关。
1932年,阎锡山担任“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总指挥,他一开始就说:“我愿此次修
一最经济之铁路。何为最经济?即坚固与省钱两者兼顾是也。”③以经济为原则,“同蒲铁路
的测量定线工作,将近六年(按:包括中原大战前的两次测量),有的路段测量三四次,甚
至六七次,虽费时费力,却找到了经济合理的线路。如绕开石岭关、雁门关,另造新线,虽
多走路程,却躲开了艰苦的谷桥、隧道、深挖、高填等工程,经费大省,效益大增”。“以经
济为原则,同蒲铁路援引正太铁路的成例采取法式窄轨。开工之前,通过对当时所有八种规
格的铁轨的测算得知:如修每米38千克的宽轨,全线需要投资9000万元。经调查同蒲铁路
沿线货运量每年约四万吨公里,连同客运段收入(旅客7500万人公里),每年总计约350
万元。如果以运量每年增加30%计算,除去利息、支出,损益扣底,五十年内不但赚不了
钱,累计还要亏损37.43亿元。而改修窄轨则成本大大降低,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动力,投
资仅需3400万元。二十年内除收回全部投资外,并可盈利670万元;五十年内约可赚回30.63
③景占魁.简论阎锡山在山西的经济建设[J].晋阳学刊,1994,(03):79-85.
④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201
7
亿元”①。一正一负相距甚远。也正是因为以经济为原则,同蒲铁路是以最省钱的办法修成
的。
修筑同蒲铁路的又一特色是兵工筑路,因此筑路的指挥机关被称为“晋绥兵工筑路总指
挥部”是名符其实的。同蒲铁路修筑过程中的所有土石方工程都是由兵工承担的。参加过同
蒲筑路的晋绥军部队计有第六十六师、六十九师、七十一师、七十二师、正太护路军、炮兵
独立第一旅,以及各师旅中的工兵,约三万余人。参加筑路的士兵因有部队薪饷,所以只发
给少量津贴,较之雇佣民工费用自然要省出许多。同时实行多劳多得,超额有奖,士兵也有
一定的积极性。成建制的部队开到筑路工地,较之散漫的民工又有着效率高的优势。此外,
还特设兵工筑路传习所,主要由编余军官内招收学员,培养筑路技术人员和行车人员,成为
军地两用人才,这样既解决了施工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又使一部分编余军官学有所长。对
此,阎锡山曾经得意地说:“兵工筑路,不但在我省是创举,即在全国亦是创举。这件事如
果做好,在国家可以化不生产者为生产者,在可以化单纯职业为复式职业。”②为了尽快
实现经济效益,实行修成一段,就先行营运的做法。1934年5月,太原至介休段竣工,7
月1日就正式营业,当年就运送旅客76万人,运货57万吨;第二年原平至临汾段铺成,就
运送旅客27.5万人,运货43.5万吨。1935年营业进款额为178.64万元,货运收入增加78.7%,
纯盈利116.4万元。
阎锡山在修筑同蒲干线的同时,还另修许多支线。按照他的《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
同蒲铁路的支线还有白(圭)晋(城)路、长(子)东(阳关)路、太(谷)辽(县,今左
权县)路、晋清(化,今河南博爱县)路、新(绛)晋(城)路、运(城)茅(津渡)路、
河(津)新(绛)路、乡(宁)汾(城)路、临(汾)屯(留)路、汾(阳)介(休)路、
介(休)隰(县)路、太(原)碛(口)路、太(原)兴(县)路、忻(县)窑(头)路、
原(平)繁(峙)路、宁(武)河(曲)路、朔(县)(杀)虎(口)路、岱(岳)浑(源)
路、盂(县)阳(泉)路、盂(县)黄(寨)路等20条支线,总计约长2250公里。它们与
同蒲铁路以及国有的正太、平绥两条干线组成稠密的铁路网,四通八达,使自古以来交通不
便的山西有12个铁路出省通道。至抗战爆发时,已测定的支线约占总长度的1/2。已通车的
支线有太原至上兰村支线、太原至白家庄支线、忻窑支线、白晋支线、平汾支线、原阳(原
平至阳明堡)支线共5条,总长180公里,约占原规划支线总长度的近1∕10。
阎锡山用4年又4个月的时间(1933年5月至1937年8月)和2000万元的经费修成
铁路干线863公里、支线180公里,总长1043公里,每年平均铺轨240公里,这在当时显
①王梦庆.阎锡山与旧山西的经济架构[J].生产力研究,2004,(04):73-76.
②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8
属不易。按照阎锡山的计划,山西要在10年内修干、支线铁路共3100多公里,加上正太和
平绥过路,山西的铁路线总长度将达3400公里,比之孙中山《实业计划》中的山西铁路(约
长160里)还多20倍,这一宏大计划如果全部实现,则山西各县都有铁路可通,在全国各省
中将处于先进地位。
2、公路建设
阎锡山执掌山西大权后,他认识到山西的道路情况是阻碍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据
唐纳德考证,在清朝,山西的大多数道路是破损不堪的松软黄土小路,车辆路过时,尘土飞
扬,连田野都看不见。为了改善山西的道路现状,也为了加强军事进而控制山西,公路建设
便被提上了日程。
就当时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而言,单独修筑贯穿全省南北的公路是不可能的。为此,他
采取了一系列修筑公路的措施:第一,为使公路建设得到地方群众的支持,山西省当局在舆
论上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第二,兵工筑路。第三,募工筑路。第四,利用中外救灾款项,
以工代赈修筑公路。第五,地方集资修筑公路。第六,加强对已成公路的保护。第七,以完
善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短短几年,山西的交通得
到了极大的发展,为日后山西的交通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阎锡山所修公路一览表
年代路段备注
民国9年太原—平遥兵工筑路
太原—大同兵工筑路
忻县—河边地方捐款修建
民国10年平定—辽县(今左权)美国红十字会救灾捐款以工代赈修建
平遥—军渡以工代赈
白圭(祁县白圭镇)—晋城地方捐款修建,按田亩摊派
忻县—五台地方捐款
太原—汾阳山西旱灾救济公拨付赈济款修建
运城—茅津渡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华北赈团捐款
9
民国11年平遥—运城兵工筑路
民国12年侯马—安邑地方筹资
民国14年太原—长治地方筹资
民国15年临晋—万荣县地方筹资
民国17年猗氏(今临猗)—稷山地方筹资
民国19年下浣—长治山西政府派夫支差
运城—风陵渡山西政府派夫支差
民国21年阳泉—太原山西政府派夫支差
民国24年西碛口—西坡河津、乡宁县政府修建
民国25年河边—五台地方筹资
民国26年曲沃—高平山西政府派夫支差
临汾—大宁地方筹资
西交子—隰县地方筹资
资料来源:《山西通志》(第21卷),《交通志·公路水运篇》.北京:中华书局,1994
(四)金融思想
阎锡山生长在一个地主阶级的家庭里,对资本的运作状况较为熟悉。特别是他掌握山西
的军政大权后,为了在复杂的国内局势中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进行经济建设,可以说他对
金融资本的操纵手法已融会贯通。他认为“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掌握了金融,就是掌握了经
济命脉”。可见他对金融资本的理解已非同一般。所以,阎锡山取得山西的统治权后,面对
混乱的金融秩序,进行了有利于自己统治所需的种种改革。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筹组银行和
实行物产证券的改革。
1919年“公营”的金融企业只有一个山西省银行,资本为120万元。到1930年前增加
到2个,增加资本10万元。到1936年底,又开设有“四银行号”,总共有山西省银行、晋
绥地方铁路银号、绥西垦业银号和晋北盐业银号,以及晋裕、晋同银号等6个企业,资本更
是急剧扩充,到1935年时6个企业资本总共才有670万元,但在其后的一年多里,便增加
10
到了3320万元。这个数目相当于国民党中央政府的中央、中国、交通和农民这4个银行资
本总数17000万元的19.52%①。其中山西省银行之资本为2000万元,与中国交通银行之资
本相等。晋绥地方道路银号有资本1000万元,和中国农民银行的一样。至于商业贸易企业
的发展,也相当迅速。1919年公营商业贸易企业只有一个省署采运处,到1932年前即发展
为7个,资本共计90.5万元,其中斌记五金行和晋通花店的资本分别达50万元和30万元。
到1937年,企业数量又增至11个,资本和不动产共计达2468.2万元。其中1935年成立的
“山西省四银行实物准备库”,仅一年多时间,其物资和不动产即有1000多万元,相当于全
省公私商业企业资本总量5324多万元的18.78%。②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严重地冲击着中
国,给中国经济领域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阎锡山从中看到了“资私有”存在的危害。阎锡
山在这一特殊的金融思想推动下,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特殊的谋略,对山西的金融进
行改革,并提出了自己的“物产证券”和“按劳分配”理论。实行“物产证券”后,政府就
会用无保证金的票券来兑换物品,以使“资私有”变为“资公有”。此外,在“资公有”的
基础上,还可实行“按劳分配”。他认为:“资私有”产生剥削,形成劳资纠纷,故应废除之;
而“按劳分配”是最合理的制度,人民多劳动,就会兑换到更多政府票券,就可以得到更多
的享受③。短短几年,阎锡山就聚敛了大量的官僚资本,为其统治奠定了所需的资本。
(五)评论
对于阎锡山进行的经济建设,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多数论著认为,它只对维护阎锡山
割据独裁统治发挥了作用,似乎对山西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毫无意义。这种看法未免偏颇。不
错,阎锡山进行的经济建设,大大增强了他的政权统治的经济基础,其军队一扩再扩,从而
在各派系军阀的攻伐中,站住脚根,甚而还有力量发动倒蒋的中原大战,并残酷地镇压山西
的民主革命,对抗日中央工农红军的“东征”,在解放战争中又负隅顽抗,阻挠中国人民革
命的历史进程。他统治山西近38年之久,创旧中国地方军阀割据一省时间长度之最,这都
是历史事实。然而,还应当看到,阎锡山的经济建设又是在中国社会更深地陷于半殖民地半
封建状态,国家处于极贫极弱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阎锡山在主观上也尚有较为强烈的富国
裕民,争取民族自强独立的愿望。所以,经济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就不可能完全是负面的。
在经济方面,首先是经济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公营”企事业的发展中,把分散的、有
限的财力物力相对地集中在了一起,虽然这种集中充满了血腥与苦难,但却为后来山西经济
①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山西金融志(上册)[Z].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编委办
出版社,1987:65.
②阎锡山.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7)[M].太原:绥靖公署办公处,1937:54.
①樊源.阎锡山的经济思想及其影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4):92-94.
11
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总体上增强了山西的经济实力。否则,同蒲铁路就难以建成,“公
营”的许多企业便不会发展,它的某些方面也不可能在当时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其次,经济
建设的发展不仅客观上比较有力地抵制了帝国主义对山西的经济侵略,保护了山西民族经
济,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促进了山西现代科学技步的进步和资本
主义的发展。
在政治军事方面,阎锡山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虽不如在经济方面那样明显,却也
不容低估。在1930年中原大战前后及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山西曾保持
了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1935年“华北事变”后,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民族危
机日益加深的关头,晋绥军又在1936年的绥东抗战中,击退了日伪军的猖狂进犯。“七七事
变”后,以晋绥军为主的中国军队又在忻口战役中顽强坚持20多天,给日军以重大创伤。
到抗战进入相持阶段,退居于晋西南的阎锡山虽与日帝勾勾搭搭,但他毕竟最终没有投降日
本,沦为汉奸,反而还几次给企图渡河西进的日军以坚决打止。阎锡山之所以能这样做,从
根本上说,是因为他的进行经济建设为保境安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准备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
础。
现代化有关理论认为,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就是在政府与民众的共同运作下,全面向现
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政权已经掌握在希望发展现代经济的集团手中,社会制度
变革的要求和实践更加剧烈,作为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坚力量的资产阶级已经形成,社会资金
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工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开始从主要是农村的农业生活
方式向主要是城市的工业生活方式转变。一般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渐渐进入了
现代化的启动阶段,以“现代化”的理论来看,固然当时阎锡山可能主观上并未认识到自己
所实施的事业是具有山西地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意可能也并不是为实现更高
层次的现代化,然而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经济思想很典型地代表了同期国人中的有识之
士志在改变现有状态的心理诉求,他的实际行动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山西地方以及更广范围内
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吴文蔚.阎锡山评传[
M
].台中:台众教育机构,
1983
.
[2]阎锡山.阎百川先生言论辑要[
M
].太原:山西村政处,
1928
.
[3]中共中央党校编写组.阎锡山评传[
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1991
.
[4]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21卷[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
12
[5]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
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4
.
[6]山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山西林业志(初稿)[
Z
].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编委办出
版社,
1988
.
[7]张思荣.略论阎锡山的兴农政策及其措施[
J
].晋阳学刊,
1998
,(
05
).
[8]樊源.阎锡山的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
04
).
[9]祝彦.山西王阎锡山[
J
].文史天地,
2006
,(
01
).
[10]刘立敏,徐中林.阎锡山与山西近代化[
J
].晋阳学刊,
2006
,(
06
).
[11]李静萍,任有珍.阎锡山“省政十年建设计划”评述[
J
].沧桑,
1999
,(
03
).
[12]景占魁.简论阎锡山在山西的经济建设[
J
].晋阳学刊,
1994
,(
03
).
[13]王凯.阎锡山与民国初期山西教育的发展[
J
].干部学院学报,
2008
,(
02
).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03:5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11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