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是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话。这句
话是谁说的呢?有的说是伏尔泰,有的说是培根,有的说是
达芬奇,还有的说是亚里士多德。这么多伟大的人物都来“争
夺”这句名言,可以看出这是多么接近真理的一句话。那么
运动和生命到底是怎样亲密联系的呢?北京奥运会即将召
开,运动员在训练、赛前准备、临场比赛各个阶段中的身体、
心理又都是怎么“启动”和“运转”的呢?
运动与骨骼和肌肉
肌肉和骨骼是人体器官中与运动关系最密切的,运动系
统的肌肉属于横纹肌,由于绝大部分附着于骨,所以又叫骨
骼肌。骨骼肌并不是只有一种类型,人们对于骨骼肌纤维类
型的认识和区分,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
1883年,有人用电刺激肌肉的方法发现红色肌纤维收缩
速度慢,不易疲劳;白色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易疲劳。因此,
将骨骼肌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类型。20世纪50年
代后,尤其是自伯格斯特隆建立骨骼肌活检技术以来,又将
骨骼肌纤维划分为Ⅰ型、Ⅱ型及六种亚型。1972年彼德将
肌原纤维ATP酶反应,肌收缩性和肌肉的氧化酶、磷酸化
酶含量相联系,把骨骼肌纤维分为慢缩强氧化型、快缩强氧
化酵解型和快缩强酵解型三种类型。
人体的骨骼肌共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其中四
肢肌肉重量约占整个肌肉重量的80%。一般来说,运动能让
骨骼肌体积更大、更有力、更灵活。运动员,特别是举重等
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肌肉块明显大于普通人,这说明体育锻
炼和运动训练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体育锻炼对肌肉体积的
影响非常明显,一般只进行力量训练就可以使肌肉体积增
大,而且练什么肌肉,什么肌肉的体积就增大。
运动除了对骨骼肌有良好的影响外,对骨密度的增强也
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
骨质疏松程度,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运动疗法是
骨质疏松治疗的一项基本方法。通过运动治疗可以提高患者
的运动能力,减少跌倒和骨折发生的危险。此外,运动对于
骨密度还有直接的作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曾做过“有规律和无规律
的体育活动对青春期少女骨密度的影响”的研究。方法是采
用骨密度测量仪,于观察期前后分别测量年龄在10~12岁
的少女运动员(60名)和普通学生(90名)身体多部位的
骨密度,比较两组少女骨密度在1年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
明,观察前2组学生骨密度基线检查显示,运动员组除头部
以外,上肢、下肢、骨盆及全身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1年后,以上5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均为运动员组明显高
于对照组,而且,骨密度变化值(增长值)仍为运动员组明
显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调查对象在食物摄入频度和性征
发育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是,运动对青春期少女骨密度
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运动与人体机能
我们在跑步的时候都有一个感觉,身体并不是一下子就
进入最佳状态,如果没有做准备活动的话,跑起来还会有些
不舒服。这是因为人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生理功能将发
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从参加运动或比赛前一直到运动和比
赛结束后的恢复,大致可分为赛前状态、进行工作状态、稳
定状态、疲劳和恢复过程五个阶段。
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
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赛前状态出现在比赛前数天、数小
时或数分钟。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
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上升,内脏器官活动增强。赛
前状态反应的大小与比赛性和运动员的功能状态和心理状
态有很大关系。
赛前状态依据其生理反应可分为三种。准备状态,中枢
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进入
工作状态时间适当缩短。起赛热情,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过高,过度紧张。起赛冷淡,一般是由于赛前兴奋性过高,
进而引起了超限抑制,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如果运动员
兴奋性不高,可以做一些强度较大的与比赛内容近似的练
习。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高,准备活动的强度则应该相对小
些,可安排一些轻松的和转移注意力的练习。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之前,有目的进行
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内分泌腺的活动;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活动,使肺氧气量和吸
氧量增加;体温适度升高,体温升高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体
温每上升1℃,代谢率增加13%。体温适度升高能使神
经传导速度加快,肌肉收缩速度增加,研究表明,人体活动
的最佳体温为37.2℃,最佳肌肉温度为38℃。降低肌肉的
粘滞性,增强弹性,可以预防运动损伤。增强皮肤的血流,
有利于散热。
进入工作状态是指,在进行运动练习时的开始阶段,人
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有
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运动员进入工作
状态以后,他的生理机制开始飞速运转,从感受器将刺激能
量转化为神经冲动,到神经冲动的传导、突触传递、中枢间
功能活动的逐渐协调和肌肉收缩都需要时间。肌肉活动必须
依赖内脏各器官的协调活动和与之相配合之后,获得充足的
能源物质、氧并及时地清除代谢产物。
这里重点谈谈“极点”和“第二次呼吸”这两个概念,
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常会听到这两个词。“极点”指的是
在进行具有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周期性运动时,在运动进
行到某一时程间,锻炼者常常产生一些难以忍受的生理反
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
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
态称为“极点”。“极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功能
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这不仅影响神经
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紊乱。“第
二次呼吸”指的是,“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
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
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状
态称为“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主要由
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
到逐步清除;同时运动速度的下降使运动的需氧量下降,减
少了乳酸的产生,这样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
动力定型得到恢复,于是出现了“第二次呼吸”这标志着进
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
运动处方
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向我们展示了最高水平的运动,但
是奥运会的很多比赛项目包含了复杂的技巧,需要长期专业
有效地练习。很多运动项目普通人是无法完成的。运动项目
是因人而异的,同样的,运动效果也因人而异。在一个家庭
中,从年龄上区分,有孩子、有青年人、有老年人;从性别
上分有男人和女人;也可能还有特殊的情况,比如有运动员,
有大病初愈的人。根据身体情况的不同,运动的方式、运动
效果的评价都不相同。也就是说,对一类人有效的运动方式,
对另外一类人则可能不适用。这里涉及到一个运动处方的概
念。运动处方是根据参加健身活动者的体质和健康情况,以
处方的形式确定运动的种类、时间、强度、频率与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根据身体的不同状况和不同要求,分为3类:健身
运动处方,健康人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竞技运动处方,专业
运动员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康复锻炼运动处方,患
者以治疗和康复为目的。
我们主要说说适用于普通人的健身运动处方。健康运动
形式分为3类:有氧耐力运动项目、伸展运动和健身操。力
量性锻炼每天进行5~10分钟的耐力运动能改善心血管的功
能,每天坚持20~30分钟的运动效果最佳。当每周锻炼多
于3次时,最大吸氧量增加逐渐趋于平坦。而每周锻炼少于
2次时,通常不引起改变,所以每周锻炼3~4次是最适宜的
频率。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100~200米跑后,心率可达140~
160次/分钟;400米跑后可每分钟200次以上;800~1500
米跑后心率可达200次/分钟;超长跑后心率升高不多,通常
为140次/分钟左右。
13岁以下的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运动时又有很
多特别之处。老年人体育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
原则、个别对待原则。儿童在上体育课时,应当注意培养正
确的身体姿势,充分发展其柔韧性,多采用伸展练习发展力
量。■
(责编潘亚文)
本文发布于:2023-02-03 03:1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8/181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