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纪录片要注意哪些事项
导语:每一种主题的拍摄所考虑的东西都是不同的,那么拍纪录片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拍皱越纪录片要注意哪些事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拍纪录片要注意哪些事项
1、尽早决定你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被人察觉的“偷窥者”,还是会真实地出现在影片中。
2、虽然你可能会忍不住操控真实的事件,但一位真正的纪录片工作者绝不会对其拍摄的人物或事件施加过度的影响。不过也有例外:当以宣传传播为目的拍摄辩论性、政治性或观点性的纪录片时,对视角、素材有意识地选择的确会起到模糊真相甚至是混淆是非的效果。这非常危险:善待动物组织(PETA)、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安德鲁·布莱巴特(Andrew Breitbart)、莱妮·里芬斯塔尔、快艇老兵寻求真相组织(Swift Boat Veterans for Truth)——这些人和组织都因其极富争议的作品而引来了无数怒火和敌意。由此可知,在纪录片领域中,创作者的观点和视角尤为重要。请听从你的道德和良知(或者干脆没羞没臊)行事。
3、一部纪录片的准备工作应该包含一份拍摄大纲,用以确定基本的叙事脉络,并列出所需要的最少的视听资料。有了这份清单,电影工作者便能够明确哪些影像资料是可以通过*书馆或档案馆找到的,而哪些新内容则是必须靠拍摄获得的。
4、不要低估观众的智商。没有必要对画面中显而易见的内容进行过老鼠偷油的故事多的阐释,观众比你想象的要聪明。
5、不要把所有的叙事职责都寄希望于通过画外音或注解文字来实现。如果在画面中你所描述的真相不够显而易见,那么无论怎样重复地说、重复地写都不会让观众信服。对于一位和平主义者而言,画面中充斥的流血、牺牲、受伤的士兵和平民,足以让其对任何的战争颂歌、激昂言辞充耳不闻。
《上帝说要有光》(Let There be Light,1946),这部由约翰·休斯顿所创作的“二战”纪录片,因展现士兵由战争阴影所导致的精神错乱而被军方禁映四十年——不仅是因为其孩子缺锌的表现拍摄的方式,更因其真实得让人觉得残酷和不安的内容。影片告诉观众,即使是对那些身体并未残疾的士兵,战争也会让他们的一生遭受严重的心理残疾的困扰。这正和后来那部讲述阿尔·戈尔(Al Gore)对抗全球变暖的纪录片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蚝油和酱油的区别convenientTruth,2006)。
6、采访人物时,尽量让受访者觉得舒适放松。如果采访的气氛变得充满对抗性,那么你得知道,不论他们的动作和姿势如何,其传递的信息都并非真实的意*,因为他们深陷自己必须说的话中。
7、如果你不能隐藏摄影机,那就请隐藏你的意*——因为你想最小化自己的存在给正在发生的一切所带来的影响。
8、永远不要低估准确记录下所有素材的重要性。引用乔尼·米切尔(Joni Mitchell)的`那句话——你永远都不知道你捕捉到了什么,直到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9、你需要对隐私权、商标使用权及版权保护法1971年属什么生肖规有所了解。如果你打算公开放映,那么请确保你能够找到法律顾问或获得法律咨询的途径,以确认所需的相关表格、许可和发行文件准确无误。许多影片还会准备一份在“过失与疏忽”(Errorsand Omissions)情况下对制片人进行赔偿的保险合同。在预算表格中,这份合同通常被简写为“E&O 保险”。在开拍之前请务必落实这份文件。
10、即使是拍摄真实的世界,你也依然得做清场和维持拍摄秩序的工作。请努力掌控你的拍摄环境——你可不想因为路人挡住摄影机镜头、难以预料的噪音、官方人员的介入而错失一个无比宝贵、难以替代的精彩瞬间。
11、有时候,失控的局面也在所难免,例如当你在进行偷拍,或因为取得必要的拍摄许可会妨害作品的完整性,甚至让你彻底丧失拍摄的机会。保险并不会让你免受因自己的不当行为而招致的刑事或民事诉讼,虽然有时候保险合同的确能够弥补一些你的损失(以高昂的免赔额为代价!)。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诉讼或牢狱之灾而带来的高曝光率也会让你影片的商业价值剧增。通过这种方式,你用不着在营销和宣传上花一分钱就可以让发行商、投资人和放映商都知道你的项目。最极端的例子是那些偷拍冒险事件的纪录片(如从大桥上跳伞、徒手攀爬摩天大楼等),在这些项目中,参与者本身已经触犯了法律,并且在未经允许(有时甚至连保险都没有)的情况下奔赴现场而拍摄下事件的全过程。
12、行为会产生相应的结果;请对不可预测的事件做好准备。如果你眼看就要被逮捕、驱逐或暴打,请先保护好影片素材,然后是摄影机,最后是你自己。要知道,一台小心隐藏起来的摄影机往往会提供有趣的画面,有时候甚至会在后续的刑事或民事诉讼中成为自我防卫的证据。
13、所有在银幕上出现的人都必须和你签署一份授权协议,允许你在影片中使用其肖像或姓名。如果忽略这个要求,你将承担巨大的风险。没有影片中每位拍摄对象的授权协议,尤其是那些在片中以较为露骨的手法刻画、遭到非难的人物,你的影片在销售和商业放映上就言语行为理论存在致命硬伤。许多电影工作者会让颇具个人魅力的工作人员去游说和被拍人物签署协议。在电视上播放的警察破案真人节目中,即使是那些看起来抗拒摄影机、遭到逮捕、正被押送入狱的人都签署了各自的授权协议(例如电视节目《条子》[Cops])。他们这样做或许是基于某些条件:摄制组许诺帮助他们通知家属,捐助其保释金或帮助他们寻求法律咨询——通过这些诱导条件而得到那些弥足珍贵的签名。剩下的那些不愿签署协议的人怎么办?通常他们的脸会被打上马赛克,声音会经过处理或用哔哔声屏蔽,以使其难以辨识。
扩展资料:
电视纪录片的写作技巧
电视纪录片是由视觉和听觉两大基本要素构成的,而解说词是听觉pc联机游戏要素之中最重要的内容。解说词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法脱离画面而***存在的,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离不开优秀的解说词。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是相对于电视画面而言的解释说明的文字,它与画面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进行具体的叙述描写以及通过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从而使人们通过对其所表达的思想意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起到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
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与电视画面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关系。虽然纪录片解说词的基本功能是对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但它与电视画面是不可分离的。任何一部纪录片的解说词离开了画面都是支离破碎的,任何一部缺少解说的纪录片也往往是理解不够深刻的画面组合,形成不了主线明确、思想内涵深刻、主题统一的艺术整体。
一、深入细致扎实采访,是写好解说词的基础。
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仍然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但是,它又不是一般的文字创作,它最终要与画面相融合,构成特定的屏幕语言,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再现历史,表达思想感情。解说词的创作要根据电视专题片本身的需要对其思想内容给予必要的说明和阐释。从本质上讲,解说词与画面一样同样来源于生活。
要写出优秀的专题片解说词,离不开前期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和深入体验。有些编导往往不注重专题片前期的采访,经常是拎起摄像机就走,扛上摄像机就拍。更有甚者,在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上圈圈点点了事,或者拿报刊上现成老子思想的文字作为解说词,丝毫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没有专题片解说词特有的深度和广度,电视专题片制作出来自然不可能赢得观众的认可。所以在拍摄之前一定要做先期的深入挖掘,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与采访者进行深入交流。在一些特殊的片子中,还要注意对双方不同观点分别进行了解,切不可偏听偏信或是凭主观臆断去作判断。
二、夯实文字功底加强文学艺术修养。
要写出优秀的专题片解说词,一定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这是作为一个编导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在现实中,有很多编导各方面工作做得都不少,前期采访很深入,后期资料积累也不少,写作过程也是非常投入,但写出来的解说词往往是味同嚼蜡。作为编导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强,语言的组合就会顺畅,文字的表述如同泉涌般溢出。
三、处理好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与听觉上的关系。
电视纪录片解说不仅要让阅读文稿的播音员看得清、读得顺,而且还要让观众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可听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让观众容易听。要达到听得清、听得懂;二是让观众愿意听。要做到口语化、生活化。
既然是“听”,就要符合听的打好基础的名言要求,电视纪录片解说要做到通俗易懂,尽量避免晦涩的词句,少用华丽的形容词,以增强可听性和亲切感。解说词撰写者要掌握丰富的词汇,能够熟练运用富于变化的语言结构形式和修辞方式,以及懂得运用语言的声韵和节奏。由于语言本身没有形象性,所以要防止片面追求华丽词句的倾向。把华丽的词句堆砌在一起,只能妨碍人们发挥其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干扰观众的视听感觉,使人们得不到较为清晰而深刻的形象感。因而进行纪录片解说词写作时,要注意人们的听觉习惯,不过度使用华丽的辞藻。
使用恰当的语言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形象。为了让观众容易听明白,就要在观众听觉容易理解的范围内选词造句,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浅显的文字,要求字音响亮和谐,听起来入耳入脑。作为创作的生命,都需运用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解说词不准确、不真实就没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就会失信于观众,观众就不爱听、听不进去。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要为眼睛而写,为耳朵而写。语言上要简短明晰、节奏明快、感染力强,决不能拖泥带水,让观众费解,失去收看耐心。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不单纯是一种文体的应用,在实践中要着眼于处理与视觉、听觉之间的关系,只有全面把握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规律,才能更好地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四、把握好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思想性。
就电视纪录片而言,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其重要的内涵。电视纪录片的文字魅力来自创作者对生活深层次体验和感悟,应当是有内蕴、能够传递信息的,能引发人们思考的。
解说词的语言力量不在华丽而在思想。每当我们看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时,常常希望能读一读它的解说词,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中的精彩之句,常使人印象深刻。电视永远是以画面为主的,所有的文字都应当为画面服务。观众在看到画面的同时,实际上很想了解画面背后的东西。因此,解说词应当表达观众所想知、观众所想要的内容,赋予画面多层次、更意味深长的意义。形象思维常常附着在画面上,抽象思维往往寄寓在解说词里。
纪录片的理性表现和思想意念,主要靠解说词去完成。一定意义上讲,解说词本身是画面语言的思想升华。解说词是智慧与思想的交锋,已完结小说排行榜人们在接受解说词传递信息的同时,本能地把其同画面上的形象以及背后内涵联系起来。
如果把电视纪录片看成一个综合体,那么解说词就是整体中的一个局部。解说词的这一属性决定了它的非***性,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要根据主题的需要,与画面、音乐、字幕、同期声、特技手段等相互配合,共同传达节目的信息,表达节目的思想,这样才是在写作纪录片解说词时需通筹考虑的王道。
<本文发布于:2023-05-14 01:1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6/7493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