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

更新时间:2023-05-12 22:52:51 阅读: 评论:0

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

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 篇1

《体积及体积单位》数学世界历险记一课有两个知识点。一是,什么是体积?二是体积单位有哪些?如果单单从考察概念入手,学生会很快,很容易的背下来。关键是体积的理解,要想让学生能充分的理解这一概念,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体会体积及空间,才能更深地理解体积这一概念。老师这一节课充分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参与度高而有效。

老师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体积”,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空

间”。为了理解“空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准备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把一满杯大米倒到一个装有一块积木的杯子里,发现大米有剩余,从而学生发现积木占有一定的空间;还有的学生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如:人躺倒装满水的浴池里,水会溢出来,说明人占有一定的空间;洗菜时,把菜放到盛满水的盆里,水会流出来,说明才占有一定空间等等。从而使学生明白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有的占的空间大,有的占的空间小。在此同时对体积的认识也水到渠成。这不仅符合我小提倡的六度中的学生的有效参与度,同时也符合新课标中所说的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

二、学案的设计有效、有利于学生的自学。

听课过程中,看了看老师所设计的学案,她的学案的设计层次

清楚,学生易操作。既有读书,又有操作,还有学习检测。这样的学案,如果学生不读书他就完成不了,如果没有动手操作,他就不可能得到结论。所以说本学案具有一定的思维性。设计有检测题,可以使学生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使自己对所预习富春俱舍的内容心中有数。

三、教学目标适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一是理解体积,二是了解和掌握体积

单位。吉老师一节课无论学生动手操作,举例说明,检测预习效果等等,都是紧紧围绕着两个教学目标而进行。既没有有意的拔高教学目标,也没有故意的放低教学目标。正因为教学目标定的适切,一节课学生学的轻松、快乐,好像是一种享受。

下面我再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本节课不像是从学生已经预习过的角度而设计的,给人的感觉像是学生没有预习过。如过这节课能这样设计我感觉会更好,更能体现预习的有效性,和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奏。

一上课,就让学生谈什么是体积和体积单位。在学生谈的基础上,师追问,看来大家都知道了体积和体积单位,那么你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体积吗?首先,三人小组交流一下各自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全班展示理解的方法。

体积单位可以用检测的形式进行,比如出下列的检测题:

一、填一填。

1、体积单位有:()、()、()。

2、边长是()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边长是()。边长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3、()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的睡前故事三只小猪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

二、填中年男人梦到蛇预示着什么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游泳池的体积是3500()

2、一个牙膏盒的体积是()

3、一个魔方的体积是512()

4、一块草坪的面积是()

5、亮亮的身高为129()

6、一瓶钢笔水有60()

7、一堆铁块的体积是2.6()

8、一个木箱占地0.5()。

通过以上的检测,可能更能体现预习服务课堂,课堂学习是预习的延伸,是为了发身边的文化遗产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预习和课堂学习孤立存在,显着脱节。

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 篇2

今天听了施老师的课,我更深刻体会到教会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学会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并与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对比,并进行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注重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本节课导入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施老师安排了关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进率及换算单位的复习,以唤起学生关于单位间进率的学***验,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2、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主要是通过计算和观察得出的。在单位间进率换算瞎扯淡的教学环节则在老师问题的引领下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推算,之后为了给学生建立表象,施老师还直观的用教具实香菊胶囊副作用物演示,多媒体演示,这里的演示作为对前面理论结论的验证,又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空间表象,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在这个环节,施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思考、研究去探索撒谎的故事发现新知识。学生对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猜测的结果进行验证,兴趣很浓厚,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或合作探究出进率是1000的。通过猜一猜,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趣味性、吸引他们求知欲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浪漫的英语“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结论;同时,在探究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启发学生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3、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重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在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让学生在抢答之后,施老师安排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自然过渡到下个环节,自学例3,完成相应的练习。之后,学生汇报交流,重点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根据已有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在尝试了解答例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在表述思路时,条理清晰,可以看出施老师平时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4、练习题设计有针对性。在学生易混、易错的地方精心设计,让学生引起注意。

5、目标出示,很有创意。目标中含有问题,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建议:是否能在练习时,加入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互化。

<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22:5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6/6714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体积   评课   单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