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不断·自叹原文及赏析
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拨不断·自叹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恰春朝,又秋宵。春花秋月何时了?花到三春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月残花落。
译文
春朝刚过,又到了秋宵时节。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鲜艳美丽的花儿到了季春时节,色彩逐渐消退;每月十五过后,月亮就不再显得那么皎洁。月残花落,实在令人伤感不已啊!
注释
拨不断:曲牌名。又名“续断弦”,属双调宫曲调。此调流行于南宋和元代。全曲六句,基本句式为三三七七七四,押三平韵三仄韵。
恰:才,刚刚。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三春:春季的第三个月,即季春时节。消:消失,减退。
落(lào):零落,凋谢。这里是韵脚。
赏析:
此曲由叹时光流逝之迅疾而生“月残花落”之深慨,抒发了一种老大无奈的伤感情绪,自叹亦复叹人。春花易逝,秋月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与世事的伤感心理。作者巧妙自然地借用李后主之《虞美人》词结合自己眼前的情与景,抒发了他对当时社会和人情世故的'不平和不满之意,流露出他对仕途坎坷的愤懑与悲哀之情。若就诗意看,无非如此,似不足誉扬。但就内容表现而言,此水晶球词有一种令人感到似浅似深,似熟似生的效果。浅者,是因为“诗里落花,多少风人红泪”,人们已经见得很多了。而月残花落虽相似,各有团结友爱的格言心酸各有情。王和卿的这首小令从头到尾,春花秋月一路写去,别无一点“人事&rdcoreldraw教程quo;的描述,其意旨归趣显得含蓄不明,这就不禁令人产生似熟还生、似浅还深之感,并由此而生吟咏的兴趣、索解的心理。
若就律艺方面而言,这支小令六句六韵,由“春”、“秋”而衍“花”、“月”,然后似轱辘蝉联而下,一脉贯通。曲中“春”字、“花”字、“月”字各出现三次,“秋”字出现两次,春、秋、花、月,反复吟唱,造成一种宛转流畅、回环往复之美。在全曲短短三十一字中,两用对偶,一为工对,一为流水对,整饬中又富于变化,显得和顺谐畅。同时用典自然浑化,若出己手,这一切却又使得它流光溢彩,具有了不可或缺的艺术价值。
生活在金末元初的王和卿,散曲作品并不多,既有滑稽调侃,粗俗嘲谑之风,也有空灵之作,如这首小令。但无论哪类作品,皆颇具节奏练习特色。其题材、风格之多样,也可以说预示了元代散曲多元发展的端倪。
创作背景
王和卿生活于金末元初,和关汉卿同一时代。当其时,元蒙贵族对汉族士人歧视,战乱造成人们生活的颠簸,加之科举的废置,又堵塞了仕途,因而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沉抑下僚”。这首散曲就是创作于这种背景之下,大致时间当在元代初期,而具体年份未得确证。
《拨不断·自叹》作者介绍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而又比关汉卿早卒。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扩展资料:
马致远曾作了十五首〔拨不断〕的无题小令,明代《雍熙乐府》多加上了“叹世”的标题。不能过分责怪明人自作主张,因为曲中叹世的主旨是太明显了。
这首小令起首两句有点令人费解,“布衣中,问英雄”,到底问的是“布衣”还是“英雄”?但是我们通过第三句,便能明白作者所谓“英雄”的含意,即是实现大炮鲁了“王*霸业”的一批幸运儿。那么起首两句就至少显示了两个方面的历史事实:一是历史上“王*霸业”的缔造者,尽管都被戴上了“天命所归&rdquo奶油芝士蛋糕;、“真龙天子”的桂冠(这情形就同他们失败了就被换上“贼”、“寇”的帽子一样),但实际上多来自“布衣”;二是布衣周朝都城们视这些幸运儿为“英雄”,并将此视为终生奋斗的最高目标。这后一方面看来尤使作者不满,故要向“英雄”们“问”上一问。第三句初看也有点似问非问。“成何用”本身便有道理论证作用不成用的意味。不过作者在这里实有问意,因为随后他便自问自答,并通过揭晓的答案来阐明了全曲的主旨。“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是工整而精警的对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经·黍离》)远在西周就产生过对于废宫禾黍的嗟叹。而楸(梓树的一种)、梧既是制棺的用材,又是墓地常植的树木。“高低”既切“禾黍”又切日月昌明“宫”,“远近”既切“楸梧”又切“冢”,足见造语的警策。这两句的荣誉属于晚唐诗人许浑,因为马致远不过是全联取来颠倒了一下使用。
然而,它们用在诗中和曲中,韵味和效果不尽相同。我们不妨读一读许浑的原诗:“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楸梧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金陵怀古》)显而易见,许诗的“楸梧”一联是针对“金陵”一地而描绘的专景,借此写景含蓄地表现“英雄一去豪华尽”的主题。而马曲借红酒炖牛腩用则情急语迫,用以展示对古今历史中一切“英雄”“王*霸业”的否定。下句紧接的“一场恶梦”,更是势如破竹地为这一否定再添一个惊叹号。“六代宫”、“千官冢”,无不闪现着“王*霸业”的影子。所以虽是借用成句,却直有“语若己出”的绝妙效果。元人在“叹世”之时火气颇大,这自然与社会情状的特别黑暗有关。散曲为他们提供了吐发牢愁的宣泄口。崇尚蕴藉圆浑的诗词,一旦经过散曲的“回锅”,便带上淋漓快捷的牢骚语味,这是并不奇怪的。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21:50: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6/6692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