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退税的纳税筹划

更新时间:2023-05-11 22:52:58 阅读: 评论:0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退税的纳税筹划

近几年来,受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市场需求量的影响,使得我国人民币的汇率不断处于上升阶段,降低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企业纷纷转型,逐渐的改向自营出口方向发展,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节减投入成本,提升盈利范围。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退税的纳税筹划的知识,欢迎阅读。

纳税筹划的概述

所谓的纳税筹划指的是企业针对自身所做的理财活动,它在企业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若企业对此没有很好的规划,就会间接的削弱财务管理的能力,就不能再实际中获取最大化的收益。在企业实际运营的过程中,纳税筹划不但是做好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还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所以,企业必须要引起对纳税筹划的重视,将其放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首要位置,只有把纳税筹划工作做好,才可以切实的帮助企业节减税收费用,最大化的规划企业收益。

自营出口纳税筹划的具体分析

1.出口退税的计算基础

按照我国税务总局对有关出口退税的规定,除去一些比较特殊的出口产品、货物之外,剩下所有产品都可以享受增值税免、退、抵的政策,主要的计算方法如下:

(1)应纳税额的核算:

本期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当是:用本期内所销售货物产生的销项税额减去本期所产生的进行税额在加上本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最后,在减去上次的留底余额。而本期不需要抵扣的税额和出口税额的计算方法为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X(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X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①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②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此外,如果当期存在免抵税额,按照国家税务局的规定,该金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规定的计税范围,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

2.退税筹划

采用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由于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在进行出口退税纳税筹划时,要对“期末留抵税额”引起格外的重视。

例: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6月购进原材料2000万,进项税额为340万,内销销售收入400万,销项税额68万,上期无留抵税额。

案例1:若当月以24194万美元的离岸价直接出口货物5万件,折合人民币总计150营养师学习0万元(汇率按每美元6.2元人民币计算),该批货物的退税率为13%。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500X(17%-l3%)=60(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68-(340-60)-0=-212(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1500X13%=195(万元)

(4)按规定,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195(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0(万元)

(6)应纳城建税及教育附加=0(万元)

三、关于退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以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人民币一直处于增值的趋势,对外汇率不断地上调,再加上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我国的通胀问题日益严重,许多企业由于资金的短缺和利润的降低,己经面临亏损和破产的状态。作者对2015年国内最新颁布的退税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宄和思考,为达到企业退税筹划的优化和利润的提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大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重视纳税筹划

对于出口退税来说,一般存在以下两种途径,委托相关机构或者代理进行出口退税以及自行进行出口退税。前者存在许多弊端,需要支付高额代理费用,所以很多的小型企业为了能够控制成本,增加效益就会选择自行出口退税方式,但是,一般的情况下,他们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往往不够,相关的工作人员也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最终问题频发。经过统计发现,超过85%的小型企业在认知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他们往往在进行自营出口的时候将重点只是放在出口退税申请上,更多地忽视了退税纳税筹划这一主要因素,这样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弊端,使得企业不能及时享受应该享受的税收政策,无疑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所以,如果想要彻底的规避此类问题,让企业能全面的享受最新的国家政策,在竞争激烈的当今取得发展,就必须要增强要使出口企业在狭缝中寻找生机,就必须:加大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重视纳税筹划。

2.及时把握最新退税政策,合理调整报税申报时间,确定相关报税方案

以我国15年7月最新办法的两项退税文件来看,文件中明确指出,为了能够保证企业的利益,在最大程度上的为企业控制投入,企业在进行退税申请时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调整申报日期,将原有规定中的产品报关后的3个月内进行申报,过期作废,调整为产品报关本年出口的产品可以在次年4月申报期内退税申报。若果按照此项规定执行,因为对报税的时间做了相应的调整,所以,当发生上述2、3个情况的时候,企业就能够时代那个的将报税日期进行延后,把本应该这个月进行申报的份额放在次月去申报,直至报税份额超过免抵退份额。

3.整合资源,引进技术人才,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我国,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来说,由于他们的产品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所以使得他们在面向国际市场时就会缺乏竞争的优势。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产品自身的价值很低,产品不存在新意、比较老套等,再加上目前国内的现状,行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而且随着国际金融的不断变化,使得人民币在不断地升值,越来越多的企鸡树条荚蒾业发展受到阻力,有些严重的,由于一直处在亏损状态,时刻有面临倒闭的危险。根据有效的统计发现,以温州这个以皮革贸易为主的城市来说,大部分的皮革生产贸易企业都有这种危险,因为他们本身的利润就非常的低,一般只占总额的5%,当皮革销往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时,如果赶上经济危机,美元贬值,那么汇算回来,企业是出于一个亏损状态的,以20万元为例,每次要亏损近两万元人民币。加上物价的增长,每一阶段企业都会亏损很大一部分资金,这些钱职能从企业自身解决,很难分解给各自的供货商,对于企业来说,这必然是一道难题。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解决这种困境,在大环境下求得生存,就必须要进行资源整合,不断引进新型技术和人才,力争将产品做到最好,最终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优势,在国际市场取得更高的产品附加值。

出口方式选择上的税务筹划

生产企业的出口业务既可以选择自营出口,也可以由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后直接出口。在自营出口方式下,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而对外贸企业则实行先征后退的办法。虽然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办理出口业务并得到出口退税,但具体数额的大小并不一定总是相同。

例: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料件从国内采购后用专项行动工作总结于生产,产品全部出口。2011年出口的货物折合人民币为1000万元。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85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无上期留抵税额。

以下分不同情况分别计算:

(1)当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税率为17%时,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按照免、抵、退税法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0x(17%-17%)=0(万元);当期的应纳税金额=内部销售货物的销项税金额-(当期实现的进项税额-当期实现的免抵退税不能免征以及进行抵扣的税额)-上期留抵税额=0-(85-0)-0=-85(万元);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1000x17%=170(万元);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矣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期末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85(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70-85=85(万元)。

第二种情况:生产企业可以考虑设立***核算的关联外贸公司,也可以通过其他外贸公司出口。本例中,设定企业以1000万元人民币(含税价)卖给关联外贸公司,外贸公司再以同样的价格外销出口。各自的应纳税额如下:生产企业的应纳税额=1000(1+17%)x17%-85=145.3-85=60.3(万元)关联外贸公司应收出口退税额=1000(1+17%)x17%=145.3(万元);从整体考虑,实际收到的出口退税额=145.3-60.3=85(万元)。

通过计算可知,当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征收率和退税率相等时,企业自营出口和委托关联外贸企业出口收到的退税额相等。

(2)当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率为13%时,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按照免、抵、退税法计算:当

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0x(17%-13%)=40(万元);当期实现的应纳税额=0-(85-40)-0=-45(万元);出口货物&l炖藕的做法dquo;免、抵、退”税额=1000x13%=130(万元);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矣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期末实现的眉卡怎么用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的税额=45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30-45=85(万元)。

第二种情况,生产企业可以设立***核算的关联外贸公司,也可以通过其他外贸公司出口。本例中,设定企业以1000万元人民币(含税)卖给关联外贸公司,外贸公司再以同样的价格外销出口。各自的应纳税额如下:生产企业的应纳税内需不足额=1000(1+17%)x17%-85=145.3-85=60.3(万元);关联外贸公司应收出口退税额=1000÷(1+17%)x13%=111.11(万元);从整体考虑,实际收到的出口退税额=111.11-60.3=50.81(万元),大于自营出口方式下的退税额50.81-45=5.81万元。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在出货货物征收率与退税率不相等的情况下,企业自营出口和委托关联外贸公司出口获得的出口退税金额是不一样的。委托关联外贸企业出口获得的退税金额大于自营出口的金额,从而选择委托外贸企业更为有利。

(3)当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率为9%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按照免、抵、退税法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0x(17%-9%)=80(万元);当期实现的应纳税额=0-(85-80)-0=-5(万元);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1000x9%=90(万元);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矣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实现的期末应退税额=当期期末实现的留抵税额=5(万元);当期民歌节能够进行抵扣的税额=90-5=85(万元)。

第二种情况:生产企业可以设立***核算的关联外贸公司,也可以通过其他外贸公司出口。本例中,设定企业以1000万元人民币(含税)卖给关联外贸公司,外贸公司再以同样的价格外销出口。各自的应纳税额如下:生产企业的应纳税额=1000+(1+17%)x17%-85=145.3-85=60.3(万元);关联外贸公司应收出口退税额=1000+(1+17%)x9%=76.92(万元);整体考虑,实际收到的出口退税额=76.92-60.年会歌曲3=16.62万元,大于自营出口下获得的出口退税金额=16.62-5=11.62万元。

通过以上三种情况的计算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出口退税率的减小,企业自营出口获得的出口退税不断减少;而通过关联外贸企业出口获得总体出口退税金额虽然也在减小,但与企业自营出口方式相比,不考虑其他方面,所获得的总体出口退税金额大于自营出口方式所取得的退税金额,出口退税优势更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生产企业和关联企业共同筹划下,获得的出口退税额大于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所获得的退税额。为了维持长久的合作关系,需要将这部分多出的出口退税额在生产企业和关联外贸企业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以维持长久合作。

(二)生产型企业原材料采购方式相关税务筹划与管理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是生产型企业的工作项目,国内采购和国外进口两种方式在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途径上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国外采购有3种不同的途径:按普遍的贸易报关进口、根据进料加工贸易进行报关进口、按照来料的加工贸易进行报关进口。下面就按照相关的退税政策来对生产企业在不同情况下所运用的方式购料进行适当的分析。

(1)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采购国产原材料的税务筹划。生产企业从国内采购原材料时,可以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获得增值税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可以用于抵扣;而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原材料,获得普通发票,税额不得抵扣,要计人成本。一般而言,似乎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原料更有利于取得退税,但情况并不完全正确。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用于生产产品出口,由于购进货物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生产企业产出后实际承担的税负=不含税原料成本X小规模纳税人征税率。

而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原料,用于产品出口,由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标注的进项税额可以进行相抵扣的,生产型的企业在进行出口后实际所承担的成本=出口商品的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的牌价X(出口商品的征税率-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出口货物折合人民币价X(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上述两式相减,得出:不含税原料成本X小规模纳税人征税率-出口货物折合人民币价X(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国内采购与进料加工方式进口相比,适合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当企业既可以选择国内购买原材料,也可以选择从进料进口的情况下,在这两种购料方法下的出口产品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如下表示:在国内购进的料件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商品的离岸价格X(征税率-退税率),而进料加工方式进口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商品离岸价格-海关进行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X(征税率-退税率)。很明显在实行进料加工方式时,因为不能进行抵扣的税额相应减少了,这就使得企业的税负降低了。在这两种购料方法下的出口产品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进行如下表示:

在国内购进的料件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的商品的离岸价格X(所征得税率-退税率),而进料加工方式进口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商品的离岸价格-海关进行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X(征税率-退税率)。很明显在实行进料加工方式时,因为不能进行抵扣的税额相应减少了,这就使得企业的税负降低了。

在这两种购料方法下的出口产品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通过下面来表示:在国内购进的料件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商品离岸价格X(征税率-退税率)而进料加工方式进口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商品的离岸价格-海关进行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X(征税率-退税率)。很明显在实行进料加工方式时,因为不能进行抵扣的税额相应的减少了,这就使得企业的税负降低了。所以,如果原材料、零部件的质量相同,并且进口料件的采购成本和国内的价格保持一致,或者是髙出的金额比进口料件金额乘退税率之差还小,那么选择进料加工是最合适的。

(3)国外进口时,对在普通贸易项下进口、进料的加工以及来料加工的选择问题上,如果是一般贸易项下的进口,国外的料件应该进行正常的报关进口,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以及相关的关税进行正常缴纳,进行加工复出口后再对退还已经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进行申请。这种方式相对而言手续较复杂,企业的流动资金很大程度上被占用,这会使得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增大,同时会对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不应该考虑这种方式。

(三)不同贸易方法下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税务筹划与管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在我国享受出口退(免)税的货物贸易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高大上大的,将近有95%的比重,因此,这种方式在我国出口贸易时运用最广,它占据主要的地位,下面就对一般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在出口退税方面的相关问题作出研究。

(1)一般贸易方式以及加工贸易方案适合的税务筹划管理。从境内进行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料件的采购是一般贸易货物的主要来源,他们都是本国的要素资源;但是加工贸易的货物来源与其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从境外进行进口,因此,它的要素资源是来自国外的,我国只是对其进行加工和装配。上文采购方式的筹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将国内采购和进料加工方式进行比较,会发现它适合进料加工方式,然而实行一般贸易的关键原材料是出自国内的;并且加工贸易的方式在国外采购的3种方式中是可行的。由于国内材料逐渐减少,进口的材料自然就会有所增加,因此,进出口的差额在逐渐缩小,这就导致总税负减少。所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企业所承担的总税负相对而言比一般贸易方式企业所承担的总税负要低得多,因此,选择进料加工方式是最合理的。

按照财税[2005]25号的要求,从2005年1月1日开始,经过国家税务局进行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可以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该加人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范围,税(费)率也是有规定的,应该按规定纳税,并且所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也是有明文规定的。因为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产生的税负相对而言是比较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一般贸易方式下比进料加工方式下承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教育费附加要多,所以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应该选择进料加工方式。

(2)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方式下的税务筹划与管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免抵退税企业对外承接加工的主要方式。所谓的来料加工就是进口料件的提供者是境外的企业,而经营性的企业不负责付汇进口的工作,所进行的加工或者装配都是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的,对此只会收取相应的加工费,相关的制成品是通过境外的企业进行销售的。两种加工方式有以下差异:第一,料件的付汇方式的差异,来料加工料件的提供者是外商并且是免费提供的,不需要付汇,然而进料加工料件应该通过经营企业付汇购买进口。第二,货物的所有权的差异,外商拥有来料加工货物的所有权,而经营企业拥有进料加工货物的所有权。第三,经营方式的差异,来料加工经营企业对盈亏是不负责任的,只会赚取相应的工缴费,但是进料加工与其不同,它会自负盈亏,料件的采购也是自行进行的,销售成品也是自行进行。第四,所承担风险有所不同,来料加工经营企业不是经营风险的承担者,进料加工经营企业则需要承担在经营过程中的相关的风险。第五,海关监管的要求有所不同,在经营企业进料加工项目下的保税料件一旦海关同意就可以同本企业内的.非保税料件实行所谓的串换,但是来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不得进行串换,因为它的物权归外商所有。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构成加工贸易主要的方式,企业要想最大程度地降低税收负担就应该重视对加工贸易方式的选择,下面就从3个方面对这两种贸易方式下的出口税收进行相关的比较(不考虑他们对企业所得税所造成的影响):一是征税率和退税率的大小差异。在一般的条件下,增值税的征税率相对退税率而言要髙,征退税差额应该计人出口货物成本中。在实行的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中,征、退两个比率之间的差异如果越大,那么不能免征的税额自然也就越大,换句话说就是应当计人成本的数额就会越大。二是所耗用的国产料件的数量。由于来料加工这一方式下,国产料件的进项税额是能够抵减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能否进行退税有决定性的作用,自然就会左右加工贸易方式的选择。在国内采?

购料件少的情况下,也就是当实现的进项税额比较低的时候,如果选择进料加工贸易的方法,可以抵减的进项税满足不了销项税的抵减,所以就需要交纳相应的税额。相反的,如果实现的进项税额比较大,在实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时,抵减额时允许办理出口退税的,它的业务成本也会等于或者是小于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所产生的成本。在选择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时,如果进项税额比较大,由于它不允许办理退税,就会导致出口成本与国产料件成一个正比例关系。会随着它的增加而增大。三是企业的利润水平的差异。交税会受企业利润的影响,在进料加工贸易的方法下,如果实现的利润越大,那么当期可以抵扣的退税不得免征以及抵扣的税额会产生一个更大的值,这样一来,当期的应退税额自然就会减少,更严重的会要求交纳税额。如果实现的利润少的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以及抵扣的税额也会有所变化也就是会变小,这就会使得税多一点。进料加工这一方法下允许通过对货物的内外销比例以及相应的出口货物国产化率的调整以此减轻企业税负,改变货物的内外销比例对生产型企业当期实现的应纳税额与计人成本当中的增值税额产生的影响。因此,生产企业按照材料采购、生产、货物销售(出口和内销)等情况对内外销比例的合理调整,对生产企业减轻增值税负或者节省出口货物成本有很大促进作用。

(四)不同销售地点相关税务筹划本文中所指的不同的销售地点,也就是“境内关外”销售。按照国家的规定“境内关外”销售是一种生产销售,主要是保税区企业与加工区企业在自己的区内所进行的销售。

(1)出口加工区内相关税务筹划与管理。一是出口加工区关键的税收政策。出口加工区是经过***批准同意,通过海关进行监管的一种特殊的封闭性区域。我国对出口加工区的政策市实行区内产品免税监管的政策,也就是说进区的原材料可以免税,出口的产品不进行征税也不进行退税。因为不征不退,所以不管出口退税率怎样变化,区内的企业都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出口退税率实行下调,特别是退税率的下调幅很大时,出口型生产企业在出口加工区“免征免退”的税收政策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二是出口加工区企业的税务筹划与管理。出口加工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免税上最为显著。区内企业在原材料的进口环节可以实行免税,国内采购的原材料是不包括进项税的,在生产销售的环节也不会进行征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金的占用,同时繁琐的出口退税手续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如果出口退税率进行下调,因为“免征免退”区内的企业就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原材料基本上是实行进口,产品则是基本出口,对于这种“两头在外”的企业而言,进人出口加工区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可以享受更大的加工区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人加工区以降低因为征退税差而产生的成本的增加,这是企业在解决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过程中的合理举动。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是不是应该进人加工区,哪些产品应该进人加工区,在什么条件下进人加工区,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是需要结合相关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与筹划,这样才可以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择。

(2)保税区税务筹划与管理。所谓保税制度,就是通过国家在港口设立保税区、保税仓库或者保税工厂,当然,在机场附近设立这些也是可行的。然后由外国商品运进这些保税区域就不是进口,因此,不需要交纳进口税。保税区是一个特定的区域,主要是由海关进行监管,并且实行境内关外管理的一种特定的区域,保税区的货物允许进行转让、转移,出口他国(地)是非常自由的,但是在进人国内市场时应该根据进口征收相关的关税与增值税。内陆的商品进人保税区进行正常的出口管理,转口的商品与在保税区中的商品应该按照保税货物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管理。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税务筹划水平提升建议

(一)税务筹划方案应该有适度的灵活性税务筹划人员要提髙素质,合理制订税种筹划方案,相关做法要合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筹划,才能保证税务筹划的质量,这对税收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个团队的建设中有了这些政策的建设性帮助,这些都有利于更新筹划内容上的完善,可以采取更多的、有效的分散风险的计划对策。这就有利于保证税务筹划目标的达成,使出口退税环节的制度政策更趋于完善。

(二)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税务筹划针对这个问题所要注意的就是在这个环节里,首先要明白的一点就是这是税务筹划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准,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税务主体必须要懂得相关税制的法律法规,并且遵守这些法律法规,能够太阳赤纬对这些税收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并且时时关注这些税收政策的细微变动。要保证所制定的税收方案不违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违反税收法规是税务筹划成功的基础。接着,要妥善处理好税务筹划和合理避税之间的关系。从降低缴税的负担来说,税收的规划和合理逃避税收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两个方面还是有所区别的。合理的逃避税收指的是主体税务人,采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方式,在考虑周详的计划下,钻到税法中不完善的空子里以达到减少纳税额的目的的行为方式。但是这些空子的存在是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所不允许的,与立法的最初意*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对于这一方式世界上很多的国家都是不主张不支持的,但也没有明确反对,有些国家对此种手段采取单独制定各项法律法规来制约。所以在制定税收规划上,要合法并且符合当前的国家税收政策的要求为指导方向。让企业在得到税收优惠减少的同时,也符合了我国的经济调控目的,有效地规避企业进人骗税、逃税的境地,降低违反税法的风险。

(三)全面提升税收规划主体人员素质税务筹划是一项髙层次的理财活动,对筹划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髙的要求。税收规划中囊括各个专业的知识,知识的结构体系也较为完善,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学科。这些知识不仅包含了税收法律法规、财务、投资项目、经济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的知识,还包括其他学科性专业知识。这么多的学科专业知识要求税收规划主体人员对于综合性知识要有更髙的综合素质,从税收法律法规、财务、投资项目、经济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知识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果税收规划主体人员具备了这些专业的知识水平,就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企业中相关的涉税事项,并通过分析得到更加完善、可靠的知识,并在短时间内找到税务规划的正确人口,做出正确的方案。

<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22:52: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6/626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