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之长难句的理解和翻译方法
长难句是初中生阅读理解的难点之一,由于句子过长,成分复杂,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正常理解,也给通篇文章增加了难度。
对句子的理解一般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句子本身含义的理解,这需要学生对句子的结构以及命题人组织长难句的方法有基本的把握和正确的认识;第二个层次是对句子弦外之音的感悟,理解句子对下文内容和文章结构的指示作用。这两个层次可以通过语法分析和语义提取得以实现。
Part 1 英语汉语的不同
英语习惯于用长的句子表达比较复杂的概念,而汉语则不同,常常使用若干短句,作层次分明的叙述。
最大的盆地Although the stores aren’t very attractive, and they usually do not have individual dressing rooms, you can often find the same famous brands that you find in high-priced department stores.
天目山林深人少 ,古树掩映,清泉石上流,雾生半山腰,如仙境一般。
英语句子的结构 : “ 葡萄藤型 ” 结构( grapevine structure ),意为在短短的主干上派生出长长的枝蔓和丰硕的果实;汉语句子因为很少叠床架屋,节外生枝,而是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延伸,因此被称为 “ 竹竿型 ” 结构( bamboo structure )。
因此,在进行英译汉时,要特别注意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将英语的长句分解,翻译成汉语的短句。
Part 2 翻译词序的调整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的。这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一些表达手段上各有其特点。语序调整主要指 词序、句序 两方面的调整。
首先我们谈谈词序的调整:
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言中则有同有异。
世界景点
汉语说 “ 他正在卧室里睡觉 ” ,而在英语中却说 He is sleeping in the bedroom. (他睡觉在卧室。);英语汉语都说 “ 他出生于北京 ” , "He was born in Beijing" 。分享作文600字
一)定语位置的调整
1. 单词作定语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中也大体如此。有时英语中有后置的,译成汉语时一般都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 (后置) 重要的事情(前置)
如果英语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
a little, yellow, ragged beggar (前置)
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
2. 短语作定语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汉语则反之,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their plan to cross the river (后置) 他们渡江的企图(前置)
二)状语位置的调整
1. 单词作状语
英语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这一点与汉语相同。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 (前置) 他在班上很活跃。(前置)
英语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后置)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 迅速发展 。(前置)
英语中表示程度的状语在修饰状语时可前置也可后置,而在汉语中一般都前置。
He is running fast enough. (后置) 他跑得够快的了。(前置)
2 .短语作状语
英语中地点状语一般在时间状语之前,而汉语中时间状语则往往放在地点状语之前。
He was born in Beijing on May 20,1970 .(地点在前)
他是 1970 年 5 月 20 日在北京出生的。(时间在前)
英语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的排列一般是从小到大,而汉语中则是从大到小。
Part 3 句序的调整
这里,句序是指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的时间和逻辑关系叙述的顺序。
( 1 )时间顺序的调整
1 .英语复合句中,表示时间的从句可以放在主句之前,也可以放在主句之后,汉语中则通常先叙述先发生的事,后叙述后发生的事。
章仇兼琼I went out for a walk after I had my dinner .(从句在主句之后)
我吃了晚饭后出去散步。(从句在主句之前)
2. 英语复合句中有时包含两个以上的时间从句,各个时间从句的次序比较灵活,汉语则一般按事情发生的先后安排其位置。
孕妇不能吃哪些食物He had flown yesterday from Beijing where he spent his vocation after finishing the meeting he had taken part in Tianjin .
他本来在天津开会,会议一结束,他就去北京度假了,昨天才坐飞机回来。
( 2 )英汉语复合句中的逻辑顺序的调整
1. 表示因果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因果顺序灵活,在汉语中多数情况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He had to stay in bed becau he was ill .(后置)
因为他病了,他只好呆在床上。(前置)
2. 表示条件(假设)与结果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条件(假设)与结果的顺序也不固定,在汉语中则是条件在前,结果在后。
I still hope you will come back if arrangements could be made .(后置)
如果安排得好,我还是希望你来。(前置)
3. 表示目的与行动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目的与行动的顺序比较固定,多数是行动在前,目的在后,汉语也如此,但有时为了强调,也可把目的放在行动之前。
Better take your umbrella in ca it rains .(后置)
最好带上伞以防下雨。(前置)
Part 4 如何处理长难句?
英文长句皆由充当定语、状语、介词 ( 短语 ) 、不定式、分词短语或由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引导的各种从句所形成。这些成分所处的位置通常就是应该作拆分处理的位置。可以拆分的句子通常带有从句、较多短语或较多并列成分。有时,意义比较复杂的形容词或副词也可能被译为短句,甚至于分拆成独立的句子。这些从句、短语或并列结构等成分分拆出来后,单独译成句子,对句子主干部分进行补充说明。
有些句子仅仅剥离其修饰成分还不够,还需要将句子结构打乱,重新组合。有时需要在译文句子当中添加表示逻辑关系的词。
1. 长难句拆分原则:把主句和从句拆分出来,把主干部分和修饰部分拆分出来。
2. 5 个拆分信号:
①葱炒鸡蛋 标点符号:或显或隐隔离主干 — 两个逗号形成插入语、破折号解释说明、分号两句并列。
② 连词:并列句的并列连词 and , or , but , yet , for ;从句的从属连词 which , that , when , if 等。
③ 介词:引导介词短语,充当修饰语。
④ 不定式符号 to :引导不定式做主语、宾语、表语、状语、定语和补语。
⑤ 分词: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充当修饰语。
3. 五步拆分步骤:
① 隔离插入成分,寻找特殊标点
② 寻找连词,确定句子种类 —— 并列句,主从句;
③ 寻找句中的动词或动词结构
④ 确定整句框架 —— 标出主句主干部分及从属连词;
⑤ 确定从句框架 —— 标出从句主谓部分;回延安原文朗诵
**⑥ 分別翻译 —— 主从句分别进行翻译;
**⑦ 词句推敲 —— 中文语言进行表述。
注: ** 部分为翻译要求步骤。
Part 5 翻译方法
(1) 顺译法。
即顺着英文原有的顺序翻译,条件是英语句子的内容与叙述方式同汉语习惯基本一致。
如:
Although this kind of loneliness can cau physical problems, such as headaches and sleeplessness, it usually does not last for more than a year.
(2) 逆译法。
即不再遵照英文原有的顺序,甚至完全逆着原有顺序翻译,如果英文的表达次序和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甚至相反的话。
群阴荟萃The world itlf is becoming much smaller by using modern traffic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means ( 通讯设备 ).
“At prent they largely remain in the period of rearch studies,” notes Dr Greg Feero, special advisor to the director of genomic medicine at the US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arch Institute.
(3) 分译法。
如果句子中的从句 ( 或修饰语 ) 与主句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可以将它们与主句分割开来,使译文变成好几个短句。这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较复杂的意思的习惯是一致的:前者偏向于使用含有许多重层次的主从复合句或并列复合句,而后者往往崇尚 “ 言简意赅 ” 。
如: Television, it is often said, keeps one informed about current events, allow one to follow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and offers an endless ries of programs which are both instructive and entertaining.